言蹊第一次吃麦粥,跟白米粥比起来多了一个哏啾啾的口感。吃饭的时候言蹊注意到他碗里的麦粥是最浓稠的,桌上的油渣和鱼肉也没人动,他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底层百姓大多都是这么淳朴良善。
看着时不时偷瞄油渣的大崽,言蹊开口说道:“沈大伯,你们也吃鱼和菜啊。我朝食用不惯荤腥,你们快吃了吧。”
“这…”
看他们还在犹豫,言蹊也不讲究这么多了,夹了一筷子油渣炒菜放到大崽碗里,催他快吃。
看着大崽亮晶晶的眼神,言蹊笑道:“快吃,小孩子要多吃点才能长高长壮。”
“谢谢大人。”
看他不似在说假话一家人这才动筷,他们也不是不馋的,毕竟平常也不舍得这么吃。
一顿饭吃的温馨又和乐,刚落筷沈长安拎着鱼就来了,屁股后面还跟着小崽。
苗兰花一边收拾桌子一边给了郭秀秀一个眼神,郭秀秀起身的动作停下又坐了回去。
“沈大哥可用过饭了吗?”
“用过了。”沈长安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开口道:“我来是有一件事想求小公子。”
言蹊疑惑的问道:“什么事?”
看沈长安犹豫不决,沈有粮急得一把拉开他。
“小公子,我们想请你给孩子们取个名,也好沾沾文气。”
“啊?我吗?”言蹊一脸不可置信。
“对对对。”沈长安忙不迭点头。
没想到有一天他也会遇到这种事,言蹊觉得还挺新奇,于是便答应下来,只是提前说好了文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事不可当真。
两家算上尚在腹中的胎儿共四个孩子,大崽六岁,小崽4岁,一个三月生的一个八月生的。
言蹊想了想,干脆用月份来给他们取名,大崽沈春阑,小崽沈仲商。至于未出生的两个孩子,一个预计五月一个预计七月,于是五月的叫沈景风,七月的就叫沈孟商。
两家人喜不自胜,这可比他们自己起的好听多了,一听就是读书人。
出门的时候沈有粮家死活不肯收言蹊的银钱,直说他们家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了,言蹊的力气也根本比不上常年劳作的沈大壮,只能无奈收回了铜钱。
隔壁村真的就是隔壁村,就在河对面的大河村。言蹊跟着村长和沈长安坐在里正屋内的时候还在恍惚,这可真是太近了。
里正也年轻的出乎意料,言蹊本以为里正也是一位耄耋老人,没想到是位壮年汉子。
听完沈大富的话,陈水生犹豫了片刻转而向言蹊询问道:“不知大人是否着急去县城?”
言蹊一听就懂了,回道:“也不是很急,里正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我家兄弟前些日子托人告诉我他明日归家,我想着若是大人不急,可否等两日与我兄弟一同返回县城,也好有个照应。”
沈长安大喜,急忙问道:“宝生兄弟要回来?那可太好了。”
见言蹊有些疑惑,沈长安解释道:“宝生兄弟在县里当差役,平日难得回来。”
怪不得里正如此年轻,原来是有个在县里当差役的兄弟,言蹊如此想着,嘴上却道:“那想必对县里很熟悉,我等两日也无妨。”
约定好三日后再来,言蹊三人告辞返回。回程的路上沈长安一直在说陈宝生是如何当上差役,又是如何想法尽力帮扶附近村邻的,沈大富在一旁不停的点头赞同,让言蹊对陈宝生越发好奇。
这三日对言蹊而言有好有坏,好处就是他的作息无比健康;坏处就是生活条件饮食条件太差,吃不惯喝不惯,如厕时更是痛苦面具。
今天也是想念卫生纸的一天呢。
陈宝生兄弟俩过来的时候,言蹊正愁眉苦脸的盯着碗里的麦粥发愁,听到有人唤他名字抬头一看发现是陈里正。
陈宝生和言蹊猜想的完全不一样,陈里正相貌周正身高平常体型健壮,而陈宝生则面容粗犷体格雄壮声如擂鼓,活脱脱一个在世张飞。
听闻陈宝生就是因为体型壮硕长相凶悍才被挑中当差役,言蹊忍不住嘴角抽搐。
“听大兄说大人想去县城,不知大人从何而来,身份牌可否让小的一观。”
“自然可以。”言蹊掏出牌子递给他,将系统准备的身份说出:“我从京城而来,路上遭遇匪徒劫杀,得随行护卫拼死相护才得以逃脱。”
“什么?!”陈宝生心下一惊,“竟有如此凶恶的匪徒,还请大人与我即刻回城告知县令大人。”
屋内其他人也是一脸惶然。
言蹊急忙安抚道:“诸位勿急勿怕,匪徒已经全灭了,不然我也不敢在小河村停留。”
众人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
将身份牌还给言蹊,陈宝生冲着陈水生轻轻点了点头,陈水生了然这是身份没有问题,心下一松。
“宿主,你没发现那位陈里正从一开始就在怀疑你的身份吗?”
系统的话让言蹊心里一惊,抬眸看了一眼对面的两兄弟并没有看出什么。
言蹊垂眸回想着来到小河村的四天,除了村长一开始向他要过身份牌以外,再也没有人问过他的来历,而且…
“系统,陈宝生不是恰好休假回来的吧。”
“没错,你从村长家出来以后,村长就去找里正说了你的事,里正特意托人叫了陈宝生回来确认你的身份有没有问题。”
言蹊心中暗自点头,这就对了,一个刚结束战乱的国家,怎么可能对莫名出现的陌生人如此热情友善,想必沈有粮和沈长安两家让他给孩子取名也是试探了。
察觉到他的想法,系统再次出声:“那倒不是,那两家就是比较良善,看村长都默认你是举人,怕错过难得的机会才求你给孩子取名的。”
额…言蹊抬眼看了正龇着大牙笑的沈长安,默认了系统的话,确实比较良善。
陈宝生看了看天色问道:“不知大人是今日走还是?”
“今日能走?你不是刚到家吗,不在家歇一歇?”
“昨日夜间到的,已经和家人相聚过了,不碍事。只是大人今日走得在镇上住一晚了。”
言蹊想了想决定还是走,只有多了解这个时代,他才能更安全更安稳活的更舒适。
言蹊起身说道:“既如此,那便今日走吧。”
与村长他们告辞后,陈里正驾着牛车送言蹊二人去镇上。
坑坑洼洼的路颠簸的言蹊屁股疼,矮短的挡板更是一点安全感也没有。
看言蹊脸色不对,陈宝生试探的问道:“大人没坐过牛车吗?”
“幼年坐过,也是太久没经过如此颠簸的路了。”
言蹊紧紧抓住挡板,总觉得要被颠下去了。
“乡间土路确实比不得京城的路平整,大人不习惯也是正常的。”
言蹊知道他又在暗搓搓试探自己了,想着言多必失他就只点点头没说话。
颠簸了大半天终于到了镇上,言蹊已经感觉不到他的屁股了,既卫生纸牙刷牙膏之后,他又多了一样怀念的东西—平滑的水泥路。
言蹊内心泪流满面,怪不得人家穿越的第一时间都想修路造纸,不整是真的受不了啊。
早饭只吃了一点麦粥,言蹊早就饿了,在陈宝生的推荐下去了镇上唯一一家客栈,言蹊点了两荤两素一汤一糕点。
等饭菜的空挡,言蹊询问镇上可有车出租,看他二人欲言又止,言蹊索性直接点破二人的试探。
“两位直言便是,我知陈差役是专门为我回来的。”
看言蹊确实已经知晓,陈宝生兄弟俩起身弓腰告罪。
“快别这样,有警惕心这是好事。”言蹊连忙扶起二人。
“多谢大人体谅,只是比起租车,小的更建议大人寻商队一起,商队不仅人多,而且还会雇佣镖局,寻常山匪不敢劫掠。”
听到山匪,言蹊一脸不可置信:“还有山匪?”
“大人勿怕。”陈宝生接着说道:“山阳县穷困,没有山匪,只是随商队出行更有保障。”
言蹊点点头同意了陈宝生的建议。
饭后,陈宝生去寻商队,言蹊和陈水生在客栈等候。
大约一个时辰后,陈宝生回来了。
“大人,明日去县城的只有富商钱万两,他女儿嫁的是县中书吏家的小儿子,我与他也算相熟,他明日卯时一刻出发,到时我们可以随他们一起回城。”
听到他们确认了出行问题,陈水生就和言蹊告辞准备回去。
言蹊挽留道:“现在天色也不早了,陈里正还是在这里住一晚再回去吧。”
“不碍事。”陈水生摆摆手,“我自己驾了车,回村的路也熟,不妨事。”
陈宝生也帮着哥哥说话,言蹊也就没再挽留,只是在陈水生准备出发时,将一两银子交给他,托他送给沈有粮一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