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议第一次见到周瑜,是在孙策的葬礼上。
那时候,周瑜穿着一身素服,带着一众手下,静静地跪在孙权身侧,为孙策守灵。苍白色的帷帐下,周瑜的容颜仿佛点亮了整间殿堂。哪怕只是着粗布的素服,却丝毫无损他满身光华。看到周瑜,陆议也便知道为何他同孙策能够成为莫逆之交。周瑜的的容貌气度比起孙策毫不逊色。只一眼就让陆议确定他亦是豪杰。只不过,和孙策那富有侵略性的英姿飒爽不同,周瑜的容貌温柔细腻,更似春风拂面,让人感到亲近和信赖。他那双明亮而深邃的的眼睛里,流露出了让陆议也无法理解的,带着些许决断的悲伤。
在葬礼上的匆匆一面,陆议却一直记着。
孙策死后,孙氏势力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无论旁人如何诋毁猜测,挑拨离间,周瑜带着部曲,始终沉默而坚定地站在孙权身边,对外御敌,于内安抚,终于让毫无根基的孙权渐渐地坐稳了江东之主的位子。
孙策死后四年,陆议也终于出仕于孙权幕府。在孙权的将军府任曹令史不久,陆议在府衙偏厅,再次遇到了周瑜。
这次,陆议终于有机会认真地打量了周瑜。
几年过去,周瑜风姿依旧,甚至更胜当年,模样越发成熟稳重,那双曾经悲伤的眼睛,如今充满坚定和自信。从他的目光里,陆议仿佛能看到江东的未来。他的身材高大挺拔,和当年的孙策一样。着一身戎装,很是英武。让人在意的是他搭在腰间佩剑上的手,手指修长,指节分明有力,亦不禁让陆议想起那句在郡中流传的,关于他的美誉 ——“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从正堂走进来,站在偏厅一角的公文架前,到处打量着,似在寻找什么。
“属下拜见周将军。将军是需要找什么公文吗?”陆议见状,便放下笔,走了过去。
“你是?”周瑜闻声转身,打量着眼前的青年。
“属下陆议,是孙将军新招募入府的曹令史。今日这里是属下当值。”陆议十分恭敬地向周瑜行礼、报名,“如果将军需要查阅文书,属下可以代为寻找。”
“如此……我是来找过去几年吴郡的军备粮草记录。不知道在哪里?”周瑜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
“回禀周将军,将军府这里只有军备记录的总记。在这里。这些全部是按照年份和郡所辖县排列放置的。”陆议说着便领着周瑜来到偏厅尽头的架子,“如果周将军需要查阅更详细记录,则需要城外驻地随军的文书处查阅了。”
“那你就帮我把这三年内本郡县的记录都拿给我吧。有劳陆曹令史。”周瑜说话的语气始终非常谦和有礼,与很多行伍出身的人十分不同。
“属下即照办。周将军请上坐,稍待片刻。”陆议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退回案前,整理周瑜所要的文书往来。
陆议拿来了所有的文书,周瑜看得非常仔细,还找陆议借去了绢纸和笔,以便做记录。而陆议则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继续每天日常的文书工作。
几炷香的时间过去,周瑜拿着手中的记录,朝陆议走来。
“陆曹令史,这是我刚才总览那些记录记下的细节,就有劳你帮我找到对应的详细记录。”
“属下遵命。”陆议站起来,接过那张纸,大致浏览了一遍,“不知将军可否等待三日?”
“可以。还请陆曹令史仔细整理,不要遗漏细节。”周瑜嘱咐道。
“属下遵命。”
那是陆议为数不多的几次在将军府与周瑜的碰面。周瑜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带兵,并不是经常进出将军府。后来的日子,陆议随着孙权在城外军营里见过几次周瑜。他对待军士如师如友,全无凌人之气,军中将士对他皆是礼敬有佳。他的军队,军容肃整,营盘规制,士兵们日常的操练勤奋刻苦,只在书中读过练兵之法的陆议不禁钦佩起来。
建安十三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份。
曹操一早放出口风,并致信孙权,要与他会猎于吴。这封信在孙权势力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人心惶惶。恐战的情绪开始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这些天,规劝孙权降曹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孙权的老师张昭都劝孙权不要以卵击石。对着这些劝降的言论,孙权自己竟也有些烦躁了。可只有周瑜和鲁肃两个人,一直坚定地试图说服所有人不要向曹操屈服,只要做好准备,江东一定能战胜曹操。
周瑜为了能够说服所有人全力抵抗曹操,已经连着很多日出入将军府。他耐心地听着所有人的说法,也耐心地逐条反驳和回应。陆议多数待在偏厅当值,有时候去送呈文书的时候,会看到周瑜在堂上和江东老臣们斗智斗勇。
陆议的心底生出了深深的敬佩。他很想知道到底是怎样地经历才会让人生出这般的胸怀与气度。尽管很多人主张投降曹操,俯首称臣,可周瑜的脸上看不出半点局促急躁,语气也未尝有丝毫不敬。他的表情依旧温和、淡然、自信。看上去一直都是那么从容不迫,无论是对说服整个江东抑或是将来对抗曹操。
“将军擒操,宜在今日。”
陆议始终记得那日周瑜在议事厅说出的这句话。因为周瑜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神灼热得像是要将一切江东的敌人通通焚尽,那是和他一贯的温和完全不同的样子。
自上次周瑜驳倒了江东数位元老之后,孙权连着好几日再没召集过会议,连陆议都已经多日没在府中见过孙权了。
陆议正想着今日应该向孙权汇报例行公务了,打算出偏厅去再找找孙权。一眼就看到孙献在偏厅门口来回踱步,眉头紧锁。陆议便俯身向她行礼,“属下拜见孙姑娘。”
“免了免了。你平时总是跟着我二哥的,这些天你看到我二哥没有?”孙献不耐烦地朝陆议挥了挥手,语气有些焦急。
“回孙姑娘,属下这几日也未见孙将军,有一些政务想要汇报,不知道去哪里找他。”正如陆议所想,看来孙权已经多日不在府中。
“我也好几日没见二哥了。我到处都找了,他根本就不在府上 ,城外的猎场我也去了。我见你平时总像尾巴似的跟在他左右,我还以为你会知道他去哪里了。”孙献一边说,一边焦躁地在陆议身边来回踱步,“我还没去军营那边找,你若是在军营看到我二哥,要立刻向我禀报。”
“属下知道。孙姑娘不要太过担心。将军也许是去散心了……”陆议若有所思地说。
“什么散心?”孙献有些不明所以。
“属下的意思是,将军应该没事的。进出都有随从相伴,不会有危险的。”
“上次……上次大哥也是就这样出去……”孙献突然红了眼,有点愤怒地盯着陆议。
陆议怔住,他这才想起孙策就是出去打猎之时被刺杀而死的。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孙姑娘别太着急,属下这就去找将军的随从问问。”
正当陆议向院外走的时候,孙权却出现在了门口。
“二哥!这些日子你去了哪里!我都快急疯了。公瑾哥哥也在到处找你。”孙献一见孙权便扑了过去。
“我没事。我回了一趟富春老家罢了。”孙权抚着孙献的肩,“你这个傻姑娘又到处惹事了吧?看你把伯言折腾的……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陆议站在一边,微笑着冲孙权轻轻摇了摇头。看到这一幕,他心里居然感到了一些温暖。
原来这些日子,孙权因为心中烦闷,便偷偷回了一趟富春。
历史上周瑜和陆逊是否见过面,目前记载缺失。我之所以会写这一章是因为,东吴四英之间冥冥中好像都会被联系在一起,一代一代传承。也许在将军府的某个时间,某个角落,青年时候的陆逊有幸见过周瑜,得到过他片刻的指点或者鼓励。如果您不喜欢这种安排,可以跳过这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曲误(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