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武昌往事 > 第33章 骤婚(四)

第33章 骤婚(四)

窗外飞鸟的啼鸣声让孙戎从过往里回过神来。她整理好衣装。刚才步夫人让她去偏厅,说是孙权传召。孙戎一直都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可是尽管如此,依旧掩盖不住她姣好的容貌。她的眉眼就如孙策一般,灿若星辰,孙策留下的四个孩子里,只有孙戎有着和孙策一模一样的眼。而她鼻子和嘴却继承了母亲的温婉小巧,十分精致。英气和温柔在她的身上竟是交融在一起,成了一份倔强。她依旧着着一身素色的裙裾,头发上也只是简单地梳成一个整齐的髻,用木质的发簪挽着。

她走进偏厅,孙权站在厅内正中。

“给叔父问安。”孙戎恭敬地给孙权行礼。

“戎儿啊,来,坐吧。”孙权指了指边上的座位,示意她坐下。

没等孙戎开口答谢,孙权便接着说道:“戎儿及笄也有些日子了,是时候出嫁为人妇了。叔父为你订了一门好亲事,不知道戎儿的意思如何?”

孙戎似是早就有所准备,只是站了起来,依旧语气顺从地说:“谢叔父厚恩,戎儿愿遵叔父意。”

“好,好。叔父给你寻得一位良人,必定值得你托付终生。他出身名门,能文能武,秉性纯良,定会是我孙家的佳婿。”孙权大笑道。

“叔父做主,自是良缘,戎儿谢叔父美意。”

“能把你们姐妹都安排了好的归宿,我也总算安心了。男方家那边已经挑定好了日子,二叔会亲自为你们主婚。自从你姑姑嫁给那刘玄德,孙家也好久没办喜事了,这次一定要好好张罗。”孙权十分满意地看着孙戎,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这个侄女一向温顺懂事,他心里很是清楚。

“一切谨遵叔父安排。只是如今各地战事依旧不断,吴地百姓的日子也颇为艰难。戎儿是孙家的女儿,也应当为孙家出力,和吴地的百姓共苦。婚礼之事只要礼仪周备便可,既全我孙家之礼,也可立叔父节俭治下之风。”孙戎答道。

孙权欣慰地说道:“好好,戎儿的心意,二叔都明白。那我便照你的意思同亲家那边商量了。”

孙戎走到孙权面前,再次跪拜,便出了偏厅。

她犹豫了很久也没有开口问孙权,究竟要把她嫁给谁。她觉得她自己根本不应该在乎。自几年前,看到姑姑出嫁时的那般模样,她就明白,孙家的女子在家族荣枯和儿女情长里究竟要选择什么。乱世里,人命如漂萍,身为女子更是难以撼动命运,哪有什么是自己可以真正掌握的?更何况,很多年前,她就在父亲的坟前默默立誓,只要自己能做到,只要对孙家是有益的事,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她都要做到。她早就做下这个觉悟。死,尚且无所惧,更何况只是出嫁联姻,而且也非远嫁。比起姑姑,孙戎实在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幸运。

孙戎这十年来,一直足够谨小慎微。而她的顺从并非因为她软弱,哪怕是受了委屈,哪怕是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她也没有在意,只是因为她被养在将军府,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危和稳定,她希望绍儿可以在乔夫人的照顾下好好长大,她也不想孙家的亲人之间生任何嫌隙。她很清楚地知道叔父的处境并不容易。她也早已隐约意识到叔父早就不是那个会抱着绍儿,逗着绍儿的二叔了。叔父如今,不仅是叔父,而是孙将军,是这江东之主。父亲过世后,江东郡县叛乱不断,就连父亲留下的部下也蠢蠢欲动。孙戎明白,只有孙家上下齐心和睦,才是对父亲最好的孝顺。早年就有好事之人企图利用她的幼弟孙绍在江东兴风作浪。孙绍是孙策留下的唯一的儿子,孙权无奈之下,只得将孙策的孩子全都接回了身边,看顾起来,既全了兄弟之情,也免去自己被挟制的风险。所以,她不可以有任何僭越。现在,她想到自己可以以前讨逆将军之女的身份去联姻江东大族,稳定孙家在这块土地上的地位,就觉得一点都不委屈。反而还有些如释重负,总算没有对不起父亲,总算能为父亲以血肉之躯打下的江东做一点事儿了。

将军府姑娘即将大婚的消息,就算再怎么不张扬地处理,依旧是很快传遍了整个建业。府外的工匠、裁缝,都开始陆陆续续在将军府进出。孙戎的贴身侍女也不时往偏院搬进搬出孙权和他夫人们给的各种赏赐以及官员们送来的贺礼。

孙戎坐在窗边,看着门外小院里快要开花的芍药,有些心神不宁。前几日孙权说孙戎未来夫婿那边的婚书和聘礼很快就会送到府上,她心中竟然开始好奇起来,不知道这将是怎样的一户人家,不知道他将是怎样的一个人。虽然已经在心里认定,自己的所做是为了孙家,可她到底是一个初婚的姑娘,面对婚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要成为自己相伴一生的夫君,她还是无法克制地有些心烦意乱。正在出神,孙权的侍从,带着几个人,手里捧着各色的布匹,首饰和珠玉,就往阁楼的方向走来。

“戎姑娘,男方家刚把亲自手书的婚书送来,下官恭祝姑娘与夫君琴瑟和鸣。”来人递来一方匣子和婚书,“这是随聘礼一起送来的订亲礼物,听说也是家族主母的信物,托下官转交给孙姑娘,以示求亲诚意。”

孙戎接过婚书和木匣,拜谢过来人。

待来人走后,她方才打开婚书。

陆议。

这个名字就这样印在了她的眼底和脑海里。

“陆议,陆议,陆议……”孙戎的手缓缓拂过绢纸上那工整有力的字迹,又心里默念了好多遍这个名字,“这个人,以后就会是我的夫君啊。”

她放下婚书,打开那方匣子。里面的方形玉佩成色纯粹,质地如凝脂般,正面的“陆”字刻得十分敦厚苍劲,背面祥云绕鹤的图案简洁生动,颇有意境。

就在孙戎准备准备仔细端详的时候,侍女跌跌撞撞地进了屋。

“姑娘,姑娘,我打听到亲家的事儿了。姑娘姑娘……”侍女像麻雀般在孙戎耳边唧唧喳喳。

孙戎放回玉佩,合上了匣子,心不在焉地应着说: “哦?是么?他是什么人?”

“小奴听人说,陆校尉呢,是吴县那个陆家的家主。姑娘记得吗,前些年姑娘的伯姐嫁了顾家公子。顾家是吴县首姓,而这个陆家是吴地仅次于顾家的大族。将军给姑娘选的亲家可真是高门大户了。就是……就是年岁有些大。貌似要比姑娘大上一旬还多!有些替姑娘不值!姑娘才过及笄一年多罢了,要配也该配一位少年英才,居然要去给他做继室。听说他的发妻已经过世很多年了,好像还是顾家的一位姑娘。两人有一个儿子,不过后来没过多久,连两人的儿子也夭折了……”侍女一直喋喋不休,说着陆议家里的事。

孙戎只是默默听着,他是谁家的公子,谁家的宗主,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正在听着侍女的唠叨,门外传来了大虎呼和的声音。

“孙戎在屋里吗?”

“大姑娘,戎姑娘在屋里。小奴这就去禀报。”孙戎的侍女战战兢兢地回答。

“不用禀报了,我直接进去了。”大虎说着,猝地就推开了孙戎的房门。

正在发呆的孙戎被大虎洪亮的声音一惊,转过身来,看见大虎已经闯了进来,便挥了挥手,示意侍女退下。

“听阿娘说阿姐你要出嫁了啊,我赶紧过来看看,顺道恭喜阿姐觅得良人。前两年你阿姐嫁了顾家人做续弦,如今好像说你是要嫁给陆家那个跟阿翁差不多年纪的人去做续弦,都不知道该替你高兴好,还是难过好。”大虎一上来便兴冲冲地说道,丝毫没有掩饰脸上挖苦和傲慢的讪笑。

“我身有残缺,能够嫁给如此的高门大户,全仗叔父厚恩。我已感激不尽了,又怎会不悦。”孙戎慢慢走到大虎身边,想要请她坐下。

然而大虎并未理会她,她打量着堆放在孙戎房间里的聘礼和嫁妆,依旧自顾自地说着话。

“堂姐也别太低估自己了。虽说这人现在只是个小小的校尉,但听说他背后的吴县陆家可是四姓之一,家大业大,整个江东都能数得上,要不然阿翁也不用嫁我们孙家的女儿去结亲。以后阿姐可就是这陆家的主母了。对了,我今天来除了贺堂姐新婚,还有个消息也想要堂姐替我高兴高兴。阿翁亲口答应我,他同意我在明年中元之后就嫁给周循了。阿翁都说他像极了公瑾将军,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大虎依旧是咄咄逼人的口气。

孙戎微微怔了一下,微笑着恭喜大虎,“周公子是名将之后,才德兼备,阿妹与他相配,是天作之合,一定会是佳话的。”

孙戎这话是真心的。周循对她而言,是童年时候的玩伴,也是很照顾她的哥哥。自孙戎及笄之后,两人已经许久未见,他在孙戎心里依然是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周瑜病故后,孙权甚至一度把周循接来将军府上代为抚养。大虎是孙权最宠爱的女儿,而且大虎从小便很喜欢周循,两家结亲,想必周循也必然能得到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她打心底为他高兴。

一边想着,一边慢慢地走到立柜旁放嫁妆的木箱里,拿出一盒最为华丽的首饰,双手奉向大虎,“阿妹,我一向没有什么名贵的首饰,这些也是众位夫人送给我的嫁妆。阿妹出嫁之时,我可能没法参加。我就借诸位夫人的美意,送给阿妹,祝阿妹和周公子长长久久。”孙戎很真诚地将首饰盒递给大虎。

然而大虎并没有接下,“堂姐好意,我心照了。这些首饰怕是与我不配,素净过了。堂姐自己收好吧,嫁妆这东西,去了陆家那种人家,堂姐多一些傍身也好心安。也不早了,看堂姐还有这么多东西要收拾,我就先走了。你出嫁那天,我一定去送。”大虎甩了一下裙裾,便离开了。

孙戎捧着首饰盒站在原地,轻轻叹了口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唐:少年上卿

景明春

神医狂妃,废材三小姐

同学以为我落榜,我晒军校通知书

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