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武昌往事 > 第76章 渐离(六)

第76章 渐离(六)

潘濬按照和太子的约定,等了几日。却迟迟等不来孙权的传召。孙登也派人来给他传信,陛下依旧无暇召见自己,还嘱咐潘濬稍安勿躁,切勿莽撞。

可潘濬哪里还坐得住。他在房间里来回地踱步。他已经接连好几日都没能睡上一个安稳觉了。只要想到那些在武昌城里日夜监视自己的宵小们,他便一刻也无法平静。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立在墙角的佩剑上,那本是他打算以死相谏才带来的。既然见不到陛下,用这三尺青锋斩了奸邪,就算之后再让他伏法谢罪,也不枉此行。潘濬的思绪此刻突然变得清澈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他拿出自己此刻身上所有的钱财,又找好友借了些,包下了建业城里最有名的酒舍。潘濬在建业也有不少学生和故交,这些天,他每天都在不同的衙署之间奔走,亲送请柬。邀请所有的同僚在十日之后参加他的寮宴。他很久没有回建业了,打算借此机会与同僚相聚。请柬当然也送到了谢厷和吕壹那里。

大宴前夜,潘濬一夜未眠。他坐在屋子里,把自己的佩剑磨了又磨,这柄剑曾陪着他出生入死,如今还要助他斩除邪祟。灯光下,那把佩剑闪着幽幽的寒光,他用布将剑上的水迹拭去,把剑收回了剑鞘。

潘濬虽是荆州人士,但在建业的朝堂上也颇有威信。宴客当天,建业城里各大衙署的长官们都悉数出席。潘濬佩着宝剑,穿梭在宾客之中,不停地敬酒、攀谈,他的目光一直在到处张望,不知道吕壹何时会出现。

然而,一直等到开席,吕壹也没有现身。

潘濬提着一口气,压着满腔愤怒,吃完了这席酒。快要散场之时,谢厷匆匆赶到。

“潘太常,属下衙署公务繁忙,这刚刚才办完差事,便赶过来了。”谢厷望了望主座的潘濬,对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吕校事说,他最近身染小恙,需要将息,今日不能赴约了。他吩咐我代他向太常请罪。改日必定登门拜访致谢。”

谢厷的话音刚落,潘濬脸色阴沉,慢慢地站起来。猝地抽出腰间的佩剑,一道寒光闪过,他面前的桌案硬生生断成了两截,桌上的酒坛同酒盏也应声落地,瞬间碎裂,酒水四溅。他的眼神仿佛罗刹一般凶狠,用佩剑指着堂下的方向,洪钟一般的声音回荡在酒舍的大堂之中:“你们都回去给我告诉吕壹,如果他再敢在陛下面前,诬陷忠良,诋毁功臣,我保证他的下场会比这桌案更惨!我潘濬在此立誓,必要跟他同归于尽,为国除患!”

此刻,正躲在酒舍入口处偷听的吕壹,惊出一身冷汗,浑身颤抖不已。潘濬的话音尚在回响,他便急忙溜上了马车,快马加鞭地逃回了自己的府邸。

潘濬设宴试图诛杀吕壹,以身抵罪的事第二天便成了整个建业官场甚至是街头巷议的谈资。有了潘濬这般豁出性命的带头,孙权的朝堂上,愿意站出来参劾吕壹的人也多了起来。他们纷纷斥责吕壹玩弄权术,陷害忠臣,蒙蔽君王,要求孙权严惩。

事情闹得这般大,孙权再也无法找借口拖延。为了平息朝堂上的不满,孙权终于同意召见潘濬。

潘濬自知身为太常,在闹市酒舍舞刀弄剑,还放出要杀了吕壹的言论,实在是有失官体,知法犯法。所以,一大早他就换了身白衣,让驿站的掌柜用藤条将自己绑了起来,准备戴罪觐见。一见到孙权,潘濬便大哭着跪了下来。

“罪臣潘濬,今自缚以赎罪愆。”潘濬不断地叩首,“臣不悔锄奸之心。臣伏法前,但求陛下能听臣之言,臣虽死亦无憾。”

孙权望着如此夸张行事的潘濬,也是无可奈何,又好气又好笑,“承明啊,何事弄得自己这般难堪?来人,先把潘太常松绑。”孙权挥手示意宫人解开潘濬身上的藤条。

潘濬见状挣扎着用膝盖后退了几寸,大声说道:“不,陛下,请让臣以这戴罪之身先把话说完!之后任凭陛下处分!”

孙权把头转向了一侧,闭上了眼,摆着手说道:“你说,说……”

潘濬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他先给孙权跪拜,接着说道:“臣要诉校事吕壹,是非不分,结党营私,冤侮功臣,诬陷忠良,草菅人命。”

“哦……吕校事毕竟年轻,做事有些冲动。”孙权捋了捋胡子,语气颇为轻松地说道,“若是得罪了你们这些老臣,你们应该多加提点。何必动如此肝火,还在酒肆扬言要杀了他?”

“他诬陷当朝丞相和多位地方太守,如今又借贪污之罪冤枉朱将军。朱将军为官一向清廉,又仗义疏财,被他接济的寒士遗孤何止百人,他岂是为了区区万株就贪污之人?”潘濬越说越激动,跪着的双腿都不自觉地向前挪动了几步,“吕壹还拷问朱将军账下主簿,主簿不愿同流合污诬蔑朱将军,竟然被活活打死。一介校事,滥杀无辜,必要重惩,以安民心。更莫提之前顾相也被他……”

潘濬还准备继续说下去,却被孙权打断了。

“承明,朱据的事,朕会派人去查。他也是朕的女婿,若是被冤了,朕也不会坐视不理。”孙权有些不耐烦地说,“可你昨晚在酒舍的事,弄到整个京畿众口喧腾。你是太常,管着国家的礼教典仪,应当教化万民。而你却在闹市亮剑,还口出不逊要杀人。圣人教你的礼义呢?你就是这样为国之表率的?”

潘濬听罢,自知莽撞,只能再次叩首向孙权谢罪:“臣自知罪过,有负陛下所托。但只要能手刃吕壹这个奸邪之人,让百官安心,国家清晏,臣愿意担下所有的罪责。请陛下成全。”

“罢了罢了。看在你也是为了朝廷,这次就算了。叫你来,就是让你莫要再闹了。”孙权站起身来,表情越发不悦,“今日朕也累了。承明,你就先回驿馆吧。有什么话,明□□会再说吧。”

“陛下……”潘濬还没得及接着说下去,孙权便已经去了后殿。只留下潘濬一个人跪在空旷的大殿中。

自潘濬去了建业,陆议在武昌也一直担心着。潘濬的脾气若是发作,只怕是无人劝得了。他只能每天都派人去渡口查看有无潘太常的信件或是官船归来。

潘濬在建业大闹酒舍的事,太子为了稳妥,还是先派人送信去了武昌。陆逊看到太子寄来的书信时,也觉得心惊,幸好孙权并未处置潘濬。不过也难怪潘濬如此愤怒,吕壹上任这一年来,京畿的官员碍着孙权不敢多加言语,而驻守吴境各地的地方官也以不宜管建业之事为由,不愿出面插手这件事。他们也有门生子弟被清查,却都不敢向孙权直谏,而把书信都写来了陆逊和潘濬这里,请这二人出面劝谏孙权。一边是文武百官,一边是孙权,陆逊和潘濬的处境也是十分窘迫。

从暨艳到吕壹,陆逊感受得到这个帝国的变化,还有他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让他渐渐生出一种无法被缓解的疲惫感,甚至有些不堪重负。他最近常常会回想起以前在行军打仗的日子,在战场上挥剑策马,比在朝堂上揣摩圣意,要单纯得多,也轻松得多。

潘濬这一去,便在建业待了整整半年。

他每天只有一件公务,那便是上疏参劾吕壹。一天一奏,日日都在朝堂上与孙权控诉吕壹的恶行,请求孙权释放朱据,还他清白。

也不知究竟是潘濬的一片赤诚打动了孙权,还是孙权终于觉得事情开始无趣起来,他终于答应派人彻查朱据贪腐的案子。

调查的结果,不出意外地是一起冤案。孙权带着几分真假难辨的歉意赦免了朱据的罪,让他官复原职,还给了些赏赐作为对这位女婿的小小补偿。然而吕壹还在,潘濬依旧无法安枕。

朱据被释放之后,朝堂上反抗吕壹的声浪也大了起来。大家似乎都看准了孙权的态度已经松动。于是都打算一鼓作气,把吕壹这堵墙尽快推翻。

群臣的上疏一日多过一日,孙权已经连这些公文都已懒得打开。他坐在书房里,只是那样安静地坐着。一旁侍候的宫人此时连呼吸都克制着,深怕一点点动静都会惹来杀身之祸。

他只想控制一切。他只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能控制一切。他永远不会忘记三十多年前,在庐江城下对自己发过的誓。他希望朝堂上所有的力量都为他所用,而不是彼此盘根错节来掣肘自己。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去挑衅,去挑战。

一次一次的试探已经将朝局搅得错综复杂,诸臣为了自保和逐利,有的互相倾轧,有的拆台看景。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

明明他是始作俑者,可是面对如今的后果,他却丝毫不愿去承担。他只想再找一个替身,代他受过。

所以,吕壹死了。在把整个建业城搅了个天翻地覆之后,他就像暨艳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这个世上。

被他诬陷的顾雍、朱据、刁嘉等人,悉数被恢复了名誉。被安插在朝廷各个衙门还有各地郡县的校事监们也都被撤了差。

在主要人员都被清算之后,孙权终于声泪俱下地在朝堂上亲书亲诵罪己诏,以谢天下臣民。一切都只是被小人蒙蔽,君虽有罪,亦无罪。

吕壹的案子仿佛又只是一次孙权同满朝文武的嬉戏一般,一切都好像没有变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唐:少年上卿

景明春

神医狂妃,废材三小姐

同学以为我落榜,我晒军校通知书

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