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额齐总觉得自己才睡下去,就到了交待叫起的时间,醒来时备觉轻松,身上的疲乏仿佛都溢散出去了不少。
云嬷嬷最先听见屋里头叫起的动静,领着丫鬟端来梳洗的温水和巾帕,梳洗过后,扶着她于三人面前落座,刘佳氏三人踩着花盆底,脚步无声地上前蹲礼:“奴才刘佳氏、瓜尔佳氏、耿氏,给福晋请安,福晋万福金安。”
即使是侧福晋,在福晋面前还是得自称“奴才”,在这个等级森严、维护嫡庶尊卑的时代,礼制自动维护的是上位者的利益。
能有一争之力的人,怎么可能自觉做砧板上的鱼肉呢?
二人蹲礼之后,刘佳氏又上前接过侍女备的茶,跪在垫子上,恭敬地半低着头:“请福晋喝茶。”
穆额齐看着面前礼仪行得半分不差的女子,像她今日在宫里见到的,浸泡在紫禁城里规矩多年,已经看不清原来面目的许多人。
瓜尔佳氏和耿氏分位低,半蹲着等到刘佳氏敬茶完毕才往前去行自己的敬茶礼。
穆额齐速度略快地沾了口敬上来的茶,又各压了个红封,让闻慧闻敏将人搀起:“今日虽是第一次见,但看各位姐妹情深,定是极好相处的,但这天眼瞧着越来越热,我苦夏,想必妹妹们也是,所以各位无须日日奔波劳累来我这晨昏定省,更无需来此伺候膳食,日后的请安改成每旬一次即可。”
与她无关的事情,不熟悉的人,她一概不想费心。
耿氏微微前倾,专注地听完,心里暖暖的,抬起头道:“奴才谢福晋恩典。”
瓜尔佳氏眼眸微垂,苦夏?这眼瞧着夏天还没个影,但见耿氏已经开始附和,也跟着附和了两句。
穆额齐继续对刘佳氏道:“大阿哥年纪还小,有底下的人留心照顾,但是你对自己的身子也要多上上心,早日给大阿哥再添几个弟弟妹妹。”
刘佳氏略带得意地向福晋半福了个礼,又剜了眼瓜尔佳氏的肚子,双手暗自摩挲着略带肉感的肚子:“奴才谢福晋体恤。”
“好了,没什么事就都回去吧。”
三人行完礼才默契道:“那奴才们不打扰福晋休息,先行告退。”
闻敏怕主子刚起床就要见客心情不佳,泡了杯枣仁灯心代茶饮把稍微凉了的茶盏换了下来,开口道:“主子,闻慧刚刚做了些印子点心,您要不要尝尝。”
闻慧傻乐:“奴婢可是使出了看家本领,擎等着主子睡醒呢!备了茯苓糕,口感清香、健脾利湿,还有山药脆饼,山药补肺肾,能缓解春困呢,要不我再去做个八珍糕给主子开开胃?”闻慧说完更是一脸快吩咐我吧的样子。
闻敏也一边附和。小厨房里虽然没有麦芽和山药,但可以让人去外面采买些。
茯苓糕的制作每一步都很精细,需要把新收的大米、糯米、岳西茯苓打成粉状,粉质要如同雪花般绵密,再按比例混合,旺火定型,水开之后再大火蒸一盏茶的时间,高温会让糕体迅速蓬发定型,锁住米香和茯苓香,在文火锁鲜转小火继续蒸一炷香,熬煮出绵密口感,最后关火焖香,让热气回渗,这一步很关键,会让糕体瞬间变得更松软。
最后手工压模,这一步力度小了会不成型,力度大了不容软,口感会很硬,力度如果刚刚好,做出来的茯苓糕一口下去,像咬了一朵绵软的、热乎乎的、带着茯苓草木香气的白云。
八珍糕最早出自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里头的八珍分别指的是麦芽、人参、芡实、茯苓、白扁豆、炒薏米、山药、莲子,具有固本培元、健脾养胃、开胃消积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正常则能有效吸收和转化食物中的精华,生成气血,滋养全身。
插一句,古人认为茯苓是松脂入地所形成的宝物,要生长千年才可称为茯苓,把它和千年灵芝放在一起并列,都称为仙药。《史记·龟策传》中描述茯苓为:“茯苓者,千年松指,食之不世。”所以茯苓尝尝被制作成药膳,都希望它真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穆额齐撩起眼看着闻敏这个丫头小心翼翼点头附和的样子,衬托得闻慧更呆了,扑哧一声笑了:“你之前不是说有一匹特殊的料子,打算给我做个帐子嘛,我今天晚上睡觉能不能用上,全看你了。”
她白天也爱睡午觉,所以在家时一直用的是遮光能力更好的床帘子,今天宫中的赏赐里有一匹霞影纱,闻慧在收拾的时候就嘟囔很适合做床帐,软厚轻密,光线不易渗透,又是银红色的。但也是说说而已,宫里赏的珍品哪有随随便便让她做床帐的理。
“姑娘,您老这样纵着她。”闻敏佯装吃醋,叫出往日里在他塔喇府里对主子的称呼。
“一匹布而已,值当什么。再稀缺,也是死物。”人啊,活在当下,想吃什么立即去吃,想穿什么立即便换,人生短短三万日,衣食住行都随心了,这辈子也不白活。
闻慧闻言早已惊喜得连声应下,声音响亮清脆,她还未接触过这么珍贵的料子,转身速度极快地去库房取了料子往后面针线房喊人去了。
“闻敏,好不容易把闻慧这只猴支走了,咱们耳边能清净个一时半刻的,我只想倒在矮榻里吹吹风,之前还有本话本没看完呢。”
“放心吧,按主子的喜好和书肆的摆放习惯收拾得差不多了,奴婢这就陪您去瞧瞧。”
穆额齐的嫁妆中还有一间书肆,颇受进京赶考的学子好评,只需要花上一杯茶的钱,便能在里面呆上一天,冬日里不用为了京城水涨船高的碳火钱火烧眉头了,书肆还经常有新奇的话本连载,什么题材都有,修仙逆袭的小说特别受学子欢迎,最近已然成为外地人来京游历,不得不去的景点之一。
一开始只是额娘觉得她闲着无事又不爱出门,用来给她收集新奇话本的,什么题材都不拘着,自有手头拮据的文人接稿,而文人墨客中总有洞悉人心、体悟生活的,发挥超常反而是正常的事。
这几年她博览群书(话本),最喜欢的是一个叫围春的作者,叙事周密,以公案类为主,而且很多人物都在野史上有记载,可惜每次来交稿都不是本人亲自到场,派的人口风也严实,上个月围春刚出了本加了灵怪类的公案,转了另一种叙事类型,但还是那么好看,以至于看一半老惦记。
来的时候还怕贝勒府上事务缠身,没时间看,只带着几本供这几日消遣,没想到贝勒府井井有条,各人只需要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云嬷嬷说她之后只需要每月看看账本,监督管事的人有她和常公公呢。
茯苓糕口感松软清甜,一口咬下去就像咬着蓬松的云朵一般,又因为主料是糯米,所以又带着软糯的拉扯劲,糯叽叽的。
她就着茯苓糕喝了点枣仁灯心代茶饮,这款茶饮整体口感偏淡,有淡淡的坚果香,很适合佐着糕点喝。
这款饮子最初是在围春的小说里出现的,当时穆额齐觉得有趣,又叫了闻慧的师傅斟酌方子配伍,自己试了觉得不错,才让书肆免费提供给围春的书迷。
后来不少书迷慕名而来,其中就有不少是待考的举子,这些少爷在考前几个月没有不熬夜苦读的,以至于很多人睡前脑子里都停不下来,想睡的时候睡不着,隔日胸闷头晕,这款饮子能养心血、安心神、清虚火、除烦热,恰好对症着呢,慢慢就变成一款赶考人的“续命茶”,又因为这款饮子很适合在吃甜点的时候压一压甜腻,渐渐流行于紫禁城的贵妇圈,在女子们的带动下,一下子风靡京师。
书房很宽敞,博古架上都是她不甚熟悉的玩器,看着样样都是精致的内造物,书房的西窗边摆着几盆开了的茉莉,外头的风一吹,边上再置上冰山,空气里都是清新的茉莉冰水味,吸一口气都感觉从内凉爽馨香到外。
她很快从书架上取出看了一半的话本,闻敏吩咐人在罗汉榻上再铺一层玉石席子,迎枕也加多几个,地毯也换常用的那种。
穆额齐懒懒地靠在罗汉榻上,享受得来不易的清闲时光。
时间过得很快,一本书不到日落时分就看完了,穆额齐闭上了会眼睛,胸中满是好书已阅的不舍。
院子里闻慧吩咐着人摘樱桃的声音,闻慧今早就说她最喜欢的就是庭中种着的那棵樱桃树了,穆额齐从摇椅上站起,隔着窗户抬头往外看。
此时已近黄昏,树上有许多叶子已经被日落余光染成金黄色了,枝繁叶茂绿肥黄瘦,隐约见到有些已经成熟的果子,金黄带着几抹红的,又好看又好吃,可以做很多甜品,要不是之前忙着收拾里里外外,闻慧肯定已经腾出手做出来了。
闻敏顺着主子的视线越过她们一群人,望向院门口方向,便看到两棵柿子树,突然想起:“主子,我听师傅说过,一般人家里种柿子树都不会单独种一棵,就怕应了一柿(事)无成的谶,种了两棵才叫柿柿如意,咱们这两棵柿子树枝上挂着密密麻麻的果子,岂不是可以说是万柿如意了。”
“是是是,日后柿子雪中挂,红彤彤的更喜庆。走吧,现下阳光柔和,正好出门逛逛。”
闻慧听到要出去逛,开开心心地喊上一群人收拾东西,出了门往园子里去。
到了花园,果然是汀花雨细,水静风闲,而穆额齐只看见湖中的莲蓬,感叹道:“正是吃莲子、挖莲藕的好时节。”
五阿哥刚出了书房,想着往花园散散,进了花园忽又一顿,看见了两个侍女手里抱着莲蓬,背对着他站在不远处的荷塘边,指点着人在荷塘里面挖莲藕。
一个眼熟的女子悠悠然躺在摇椅上,纤细莹白的手指拢着团扇,懒懒地扇着,旁边还站着一脸茫然的云嬷嬷,嘴里不知道念的什么。
王管事本来听底下人来报福晋在花园里挖莲藕,心里急得不行,疾步走来的时候额头都沁着汗,刚巧和主子爷撞上,忙道:“主子,方才福晋带着人说要挖莲藕煲汤,这……”这满池的风水可是内务府之前为了讨爷的好,仿着前明御池带着人布下的。
听出王管事这委婉的求救,胤祺面无表情挥了挥手:“没事多和你常公公学着,省得这点小事还要来问爷。”
王管事立马陪笑,“是是是,一点小事,”心里委屈,这主子爷才成婚,他哪里知道福晋在爷这儿的地位,自己不问清楚,到时候吃挂落不还是自个嘛,“哎呦爷,您稍等,奴才水性好,这就去为福晋出一份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