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晨光刚漫过窗帘,江驰的手机就开始在床头柜上震动不停。他迷迷糊糊伸手去摸,指尖刚碰到屏幕,密密麻麻的消息提示就涌了出来——微信未读99 ,微博推送霸占了首页,连妈妈的电话都打了三通未接。
“怎么了?手机响这么久。”林砚揉着眼睛坐起身,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沙哑。他凑过去一看,江驰的微博界面上,#江驰老码头的夏天# #阿屿意难平# #江驰演技共情# 三个词条赫然挂在热搜榜顶端,后面还跟着刺眼的“爆”字。
江驰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点进热搜词条,满屏都是关于电影和他的讨论。有观众截了阿屿在老码头烧照片的片段,配文“谁没为阿屿的释然掉过眼泪”,点赞量已经破了百万;有影评人写了长文,说“江驰的表演没有技巧,全是真心,那种少年人的温柔和坚定,是大银幕上最难得的光”;甚至还有粉丝整理了他在剧组的幕后花絮,连他帮小演员搭戏时的耐心模样,都被剪成了短视频,播放量一路飙升。
“这……这是真的吗?”江驰转头看向林砚,眼里满是难以置信。他想起电影上映前,还在担心会不会没人喜欢阿屿的故事,可现在,热搜顶端的热度、观众的好评,都在告诉他:他的表演,真的被看见了。
林砚拿过他的手机,翻着评论笑出声:“当然是真的!你看这个评论,‘看完电影去了老码头,好像真的看到阿屿站在礁石上’,还有这个,‘江驰演活了我的青春’——大家都很喜欢你演的阿屿,也很认可你。”
正说着,江驰妈妈的电话又打了进来。他赶紧接起,妈妈激动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小驰!你快看新闻!本地电视台都报道《老码头的夏天》了,说你是咱们这儿出来的好演员!你爸刚才还跟邻居炫耀,说要请大家再去看一遍电影!”
挂了妈妈的电话,张默的微信消息也跳了进来,附带一个票房数据表:“电影上映三天票房破亿!发行方要加排片了!陈导让你今天下午去工作室,有几家主流媒体要采访你,记得穿得正式点。”
江驰盯着“票房破亿”四个字,心脏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从试镜时的忐忑,到拍戏时的瓶颈,再到上映前的紧张,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都有了回响。可他心里又有点发慌,转头看向林砚:“我现在这样,会不会有点不真实啊?昨天还是普通学生,今天就成了热搜上的‘当红明星’……”
林砚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格外认真:“热搜和票房是大家对你演技的认可,但你还是你啊——是会在老码头捡梧桐叶做书签的江驰,是会因为卡戏躲在角落沮丧的江驰,也是会给我讲题时把草稿纸推到我这边的江驰。别被这些热度晃了眼,你只要记得自己为什么想当演员就好。”
林砚的话像一盆清凉的水,浇灭了江驰心里的慌乱。他想起当初说要当演员时,只是想把苏晚的故事、把青春里的温暖讲给更多人听,现在这个初心,从来没有变过。
下午去工作室的路上,江驰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曾经熟悉的便利店、梧桐道,现在似乎多了些不一样的目光。有路人认出他,小声喊着“是江驰”,还有人拿出手机拍照,他下意识想躲,却想起林砚说的“坦然面对就好”,于是轻轻点了点头,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
到了工作室,陈导已经在等他。看到江驰进来,陈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啊,没被热搜冲昏头,还能保持这份踏实,比很多出道多年的演员都强。”他递过一份采访提纲,“一会儿记者会问你关于角色、关于未来的打算,不用刻意说漂亮话,就说你心里想的,大家喜欢的就是你的真诚。”
采访开始时,江驰还有点紧张,捏着提纲的指尖微微发白。但当记者问他“演阿屿时印象最深的一场戏”,他瞬间放松下来——不是说台词最多的戏,也不是情绪最激烈的戏,而是阿屿在老码头把相机放在礁石上的那场收尾戏。
“那场戏拍完,我其实哭了。”江驰看着镜头,语气很轻,却格外真诚,“阿屿转身的时候,我想起了很多人——想起教我用相机的朋友,想起陪我分析角色的林砚,想起每天给我炖汤的妈妈。我觉得阿屿的转身不是告别,是带着回忆往前走,这也是我想通过角色告诉大家的:青春里的遗憾不可怕,重要的是别丢了心里的温暖。”
他的回答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在场的记者都安静下来。有记者问他“现在成了当红明星,会不会放弃学业”,江驰立刻摇头:“不会。拍戏和学习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学习能让我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也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角色。我想做一个既能演好故事,也能学好知识的演员。”
采访结束后,记者们都在感慨:“江驰和别的流量明星不一样,他身上没有浮躁的气,还是个踏实的少年。”张默把这些话转达给江驰时,他只是笑了笑,拿出手机给林砚发消息:“采访结束了,晚上想去老码头走走,你有空吗?”
林砚的回复很快就到了:“当然有空!我在你家楼下等你,还带了你喜欢的草莓蛋糕。”
傍晚的老码头吹着微凉的风,夕阳把海面染成了暖金色。江驰和林砚坐在礁石上,分吃着草莓蛋糕,远处有小孩在捡贝壳,笑声顺着风飘过来,像极了电影里的场景。
“你看,今天的夕阳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林砚指着海面说。
江驰点点头,心里格外平静。他拿出手机,翻着热搜上的评论,不再像早上那样紧张,反而多了些笃定。他知道,热搜会降温,热度会褪去,但他演活的阿屿、传递的温暖,会留在观众心里;而他自己,也会一直是那个喜欢在老码头看夕阳、想把真诚藏进演技里的少年。
“以后不管走多远,我都想常来这里看看。”江驰轻声说,像是在对林砚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林砚笑着点头,伸手碰了碰他的手腕——那串银色的篮球吊坠还在,和他刚进组时一样,没被星光和热度改变分毫。“不管你走多远,我都会陪你回来。”
夕阳的光落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江驰看着海面的波光,心里突然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的剧本、更多的采访、更多的热搜,但他会一直记得,自己为什么出发——为了心里的热爱,为了身边的人,为了把更多温暖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