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列车,裹挟着论文、实习和抉择的轰鸣声,无可阻挡地驶来。周围的同学纷纷开始投简历、跑招聘会,或是埋头准备研究生考试,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毕业季特有的、混合着憧憬与迷茫的气息。
林澈凭借出色的专业作品集和项目经验,顺利拿到了一家国内顶尖游戏公司的实习offer,职位是概念美术师。实习期表现优异,毕业后便能直接转正。这是一个让无数动画学子眼馋的机会。
与此同时,江屿的保研资格毫无悬念地落地,他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计算生物学方向的直博生。导师对他寄予厚望,博士阶段的课题也早已提上日程。
两条道路清晰地铺陈在面前:一条是进入业界,在实战中快速成长;一条是深耕学术,攀登科研高峰。它们没有优劣之分,却指向了不同的生活节奏和未来几年的重心。
拿到offer的那天晚上,林澈和江屿在他们短租的公寓里吃饭。餐桌上摆着外卖叫来的烤鱼,热气腾腾,却驱不散林澈眉宇间的一丝犹豫。
“公司……在深圳。”林澈夹起一块鱼肉,又放下,“实习期六个月,如果转正,可能就要常驻那边了。”
江屿正在盛汤的手顿了顿,随即恢复如常,将汤碗放到林澈面前。“嗯,我知道。那家公司的发展平台很好。”
“可是……”林澈抬起头,看着对面平静的江屿,后面的话堵在喉咙里。可是,那意味着至少半年的异地,甚至更久。他们好不容易才习惯了北京的生活,构筑起这个小小的、温暖的“家”。
“林澈,”江屿放下筷子,目光沉静地看向他,“还记得你当初为什么非要来北京吗?”
林澈愣了一下。为什么?因为想和他在同一个城市,想离他近一点。
“你当时说,不是送别,是同行。”江屿的声音很稳,像在陈述一个定理,“现在也一样。你去深圳,是为了在你选择的轨道上走得更远,这不是告别。”
“但那会很远……”
“再远,也知道归航的坐标在哪里。”江屿打断他,眼神里是一种全然的信任和笃定,“我这里,永远是你的港湾。飞累了,或者想停了,就回来。”
这句话像定海神针,瞬间抚平了林澈心中所有的波澜与不安。他明白了,江屿从未想过用距离或感情来捆绑他,而是给了他一片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和一个随时可以降落的、最安全的停机坪。
“而且,”江屿语气轻松了些,给他夹了一筷子鱼肚子上最嫩的肉,“博士期间也会有学术会议和交流项目。说不定,我很快就能去深圳‘出差’了。”
林澈看着他故作轻松的样子,忽然笑了,眼眶却有点发热。他重重点头:“好!那我先去探路!等你在北京读完博,说不定我都能在深圳混成‘地头蛇’,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决定一旦做出,剩下的时间便过得飞快。林澈开始积极准备南下实习的行囊,江屿则默默帮他查好了深圳的租房攻略、气候特点,甚至那家公司周边的美食地图。
离京的前一晚,两人最后一次漫步在清华园里。夜色中的荷塘结着薄冰,倒映着图书馆的灯火,静谧而庄重。他们走到那棵熟悉的、光秃秃的银杏树下,这里是他们无数次周末约见的“老地方”。
“明天我就不送你去机场了。”江屿说,“实验室早上有个组会。”
“嗯,不用送。”林澈点头。他们之间,早已不需要这种形式主义的仪式。
沉默了一会儿,江屿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包装精致的盒子,递给林澈。
“这是什么?”
“毕业礼物,兼践行礼物。”
林澈打开,里面是一支崭新的、更高阶的数位笔,旁边还有一个手工打磨的木质笔座,形状像一艘小小的、扬帆的船。
“笔是让你画得更顺手。”江屿指了指那个笔座,声音在冬夜的寒气中显得格外清晰,“这个……是提醒你,岸一直在。”
林澈摩挲着那光滑温润的木纹,感觉那股熟悉的、支撑了他整个大学时代的力量,再次充盈了全身。他将盒子紧紧抱在怀里,抬起头,对江屿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
“等我回来。”
这一次,不是不确定的“再见”,而是充满力量的约定。
第二天,林澈拖着行李箱,背着江屿送他的画板,独自踏上了前往深圳的航班。飞机爬升,穿过云层,他透过舷窗看着脚下逐渐缩小的北京城,心里没有离愁,只有满满的动力和清晰的远方。
因为他知道,无论飞得多高多远,地面上总有一盏灯,一个坐标,一个名为“江屿”的归航港湾,在等他。
大学篇章,在此刻温柔地合上。而属于他们更广阔天地的故事,正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徐徐展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