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沈砚舟再次醒来时,太阳挂得老高了。
他闭着眼伸手摸了摸身边,空荡荡的。
坐起身一看,俞盼正蹲在床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床底看,眉头皱得紧紧的。
“找什么呢?”沈砚舟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俞盼抬起头,脸上的红疹还在,看着有点可怜。
他指了指床底,又指了指自己的脸颊,比划着:“找虫子。”
沈砚舟定了定神,避开那些红痕,轻轻捏了捏俞盼的后颈,“别怕,不是虫子。”
“那是什么?”俞盼仰头看他,眼睛瞪得圆圆的。
沈砚舟视线落在俞盼莹白的耳垂上,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自然:“新被褥没晒过,怕是有点过敏了。”
俞盼皱着眉,显然不太信,他站起来伸手去摸沈砚舟的脖子,又扒开他的领口看了看,别说红疹,连颗红点都没有,不解:“那你怎么不过敏?”
“哥皮糙肉厚。”沈砚舟捉住他的手,“哥这就把被褥拿去晒,太阳晒晒就好了。”
他说着掀开被子下床,动作很快,被子一扬一叠就往楼下走。
楼下有个小院,搭了几根晾晒杆,昨天房东老太太说专门搭给他们晾晒东西的。
沈砚舟把被褥搭上去,盯着被单上的褶皱发了会儿呆。
等他回到屋里,俞盼又蹲在床边看床缝,席子都被他掀起来了。
“别找了,哪来的虫子。”沈砚舟走过去,把人拉起来。
俞盼还是不放心,拉着沈砚舟的手往自己脖子上按,末了比划:“你看,真的不像是过敏,我觉得有点点疼。”
沈砚舟清了清嗓子,“擦点药膏看看。”
说完,找出特意带来的药膏,挤了点在指尖,小心往那些红痕上抹。
药膏冰冰凉凉,俞盼舒服地眯起眼,像只满足的小猫。
沈砚舟心跳又乱了,手上的动作却不敢停,指尖避开最明显的几个印子,只在边缘轻轻打着圈。
“好了,”他收回手,把药膏往桌上一放,“我去厂里看看,你在家别乱抓,疼就抹点药膏。”
俞盼点点头,看着沈砚舟穿好外套往外走,忽然想起什么,追过去拉了拉他的衣角,指着自己的脸比划,“我这样,丑不丑?”
红痕在脸上有点像蚊子包,不仔细凑近了看不明显,沈砚舟笑着捏捏他的脸:“不丑,帅。”
等沈砚舟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俞盼才跑到镜子前,对着镜子里的红痕发愁。
他摸摸锁骨,又摸摸脸,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沈砚舟说了是过敏,那就应该是过敏吧,俞盼把这事儿抛到脑后,转身去拿昨晚看的那本故事会。
沈砚舟这次只是去看一下镇上到厂里的脚程,走了个来回,心里大概有了底。
之后几天,沈砚舟带着俞盼在白溪镇转了转,正月十九那天去厂里报道。
早上六点,沈砚舟按了闹钟起床,俞盼揉着眼迷迷糊糊也要跟着起来。
“你多睡会儿,还没煮早饭。”沈砚舟把人按下了。
俞盼慢慢眨了眨眼,又睡了。
吃早饭时,沈砚舟说:“今天中午不回来,给你订了盒饭,就昨天中午吃的那家店,十二点老板送到楼下,你下去拿。”
俞盼点点头,还记着前几天吐的事儿,比划:“我不会多吃的。”
沈砚舟笑了,揉揉他的脑袋,“哥信你。”
-
新厂在山里,沈砚舟沿着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
厂子面积比溪山村的老厂大上几倍,几排红砖房顺着山势铺开,远处还能看见晾晒引线的架子。
负责人李宝山是个矮胖的中年男人,领着沈砚舟往配药间走。
配药间门口站着五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人,见了人就直挺挺地站着,眼里带着拘谨。
“这几个是新来的学徒,理论都学过,就是缺实践。”李宝山笑呵呵地拍了拍沈砚舟肩膀,压低声音,“你有证吧?”
沈砚舟点头。
溪山村的鞭炮厂,没证就上手的人多了去了,不过地方偏,打点到位,没人较真。
李宝山做了个拉拉链的动作,眼里闪过一丝精明,“得嘴严点。”
“我知道。”
待李宝山一走,沈砚舟便换了工装,带着五个学徒认药,从硝石的成色到硫磺的纯度,一五一十地讲得仔细。
学徒们听得认真,偶尔有人问问题,他也耐心回答。
一上午很快过去,沈砚舟去水房接了水,想起俞盼这会儿该吃饭了,昨天带他去的那家饭馆,看他吃的时候感觉挺喜欢的。
不过问题是俞盼吃啥都喜欢,对吃的来者不拒……
俞盼对吃的确实来者不拒,一点也不挑食。
中午收到盒饭时,里边量很足,他赶紧把菜和饭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用碗盛着放锅里,眼不见为净。
晚上等沈砚舟回来热一热就能当晚饭了。
吃完饭,他坐在客厅的长凳上看书,耳朵却总被楼下的动静勾着。
早市还没散,卖菜的婶子和卖豆腐的阿婆在吵架,声音尖得能穿透楼板。
“你这豆腐都是水!”
“我还没说你那菜根都是你还卖这么贵呢!”
什么谁家娶媳妇儿,彩礼给了多少,办了多少桌酒席,那个新媳妇性格怎么样,长得好不好。
还有哪家店酱油醋合算好吃,昨天做了个什么菜,家里娃抢着吃。
俞盼托着腮听,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和沈砚舟从小到大好像从来没有过抢吃的经历。
那时候他刚被带回来,沈叔沈婶总怕他吃不饱,后来又怕他吃太多伤了脾胃,每顿饭都仔细注意着他。
当时他们家条件还行,猪肉也是经常吃。
有回沈婶新学了个菜叫红烧肉,油亮油亮的肉块卧在盘子里,香气能勾着俞盼绕着灶台转三圈。
到吃饭的时候了,俞盼小口小口地吃着肉皮,眼睛却黏在沈砚舟碗里。
沈砚舟碗里那块,肥瘦相间,看着就很软嫩。
沈砚舟像是头顶长了眼,夹起那块肉,稳稳放进他碗里,“吃吧,哥不爱吃带肥的。”
但俞盼知道,沈砚舟哪里是不爱吃,前几天沈叔带回来的腊肉,都是肥瘦相间的,他们就吃得很香。
但他不说破,只是装模做样的扒了会儿饭,又把那块红烧肉给夹回去了。
这举动把沈叔沈婶都乐得不行。
他想着想着,忍不住在小本子上写:“今天听人说,东街的王豆子酱油最好吃。”
写完又觉得不对,划掉重写:“楼下婶子吵架,像阿奶和陈麻子拌嘴。”
陈麻子住在他们家斜对面,阿奶扩院墙把人菜地占了,天天吵。
他发誓这些都不是故意偷听的,而是她们说闲话的音量也不放小一些,全都跑进他耳朵了。
正写着,门被敲响了。
难道是哥回来了!?
俞盼兴冲冲过去开门,看见房东老太太端着个碗,碗里是冒着热气的南瓜泥。
“小盼,刚蒸的,尝尝?”老太太笑得和蔼。
俞盼赶紧摇头摆手,沈砚舟说过,不能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小心被拍花子拍走。
老太太却不由分说地把碗塞给他,“就一勺,尝尝甜不甜?”
俞盼纠结地皱着眉头,南瓜很香,香得他想起了沈婶做的南瓜饼,也是这样的味道。
看出他的纠结,老太太继续道,“你看,就一点点,我也是不小心蒸多了,小盼你要是不要,我只能喂鸡了……”
最终,俞盼还是没能忍住诱惑,说服自己,房东奶奶应该不是拍花子,不会把他拍走,这才小小地抿了一口南瓜泥。
南瓜泥很香,带着自然的甜味。
“好吃吧?”老太太看着他,“你哥中午不在家,你一个人吃饭多冷清,要是不嫌弃,以后跟我搭个伙?”
俞盼愣住了,手里的碗差点没端稳。
老太太叹了口气,“我儿子女儿都在外地,就我一个人在家,做饭也没劲头。你跟我一起吃,我还能多炒俩菜。”
俞盼没立刻答应,只是把洗干净的空碗递回去,朝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
等沈砚舟晚上回来,俞盼拉着他的袖子,把老太太说的话比划了一遍,末了又补充,“南瓜泥很好吃。”
沈砚舟看着他的神色,心里软了软。
他了解俞盼,他怕生,更别说吃别人给的食物了。
“明天我去跟老太太说,”沈砚舟揉了揉他的头发,“但咱们不能白吃,得交饭钱。”
俞盼重重点头,接着跑去橱柜把中午剩的饭菜端出来,比划着:“你看,我没多吃。”
沈砚舟揽过他的腰,“盼盼真乖。”
夜色渐深,洗完澡,沈砚舟靠坐在床头,拿着本子写东西。
俞盼趴在沈砚舟旁边看书,忽然拨了拨沈砚舟手臂,指着自己脖子比划:“疹子快消了!”
沈砚舟低头看了看,果然淡得快看不见了。
“以后盖新被子,得先晒几天。”俞盼一本正经地比划,像是总结出什么真理。
沈砚舟低笑出声,在他发顶上亲了亲,“好,听你的。”
十点一到,沈砚舟就让俞盼把书给他,该睡觉了。
俞盼听话地把手里的书递给沈砚舟,翻过身打了个哈欠。
沈砚舟把书放好,拉了灯绳。
俞盼挨着沈砚舟,把脸埋在他手臂边上,很快就睡熟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