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谢总捡到“流浪猫” > 第17章 朋友

第17章 朋友

周三午后,谢珩的车准时停在顾砚章公寓楼下。

还是那辆低调的黑色宾利,顾砚章拉开车门坐进去,熟悉的甜香混合着皮革的味道扑面而来。

“谢董。”他笑着打招呼,心情像车窗外的阳光一样明媚。

“嗯。”谢珩点点头,示意司机开车,“路上大概两个半小时,困的话可以睡会儿。”

“我知道啦。”

车子驶出沪市,高速公路两旁,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被大片青翠的田野和蜿蜒的河道取代。

顾砚章看得有些兴致勃勃,扭过头去似是想说什么,就见谢珩双手交叠在腹部,靠着椅背,似乎在闭目养神。

车窗外光影明灭,切割着男人俊逸的眉眼,让他不由地放轻了呼吸。

约莫两个小时后,导航提示即将抵达目的地。

车子拐下高速,驶入一条新修的景观大道。路两旁是精心栽种的香樟和水杉,笔直地向远方延伸。透过树影,远处水乡的轮廓在午后的薄雾中初现端倪。

那是一片被水网温柔环抱的古老聚落。

远远望去,层叠的马头墙错落有致,粉墙斑驳。几座造型古朴的石桥横跨在河道上,乌篷船静静地泊在岸边。

顾砚章看过圈内其他人上综艺,也去过类似的地方采景。

不过与预想中完全商业化的古镇不同,这里没有喧嚣的人潮和刺眼的霓虹,反而透着一股沉静的生机。一些区域还围着施工围挡,能看到工人们在进行细节打磨,比如修复精美的木雕窗棂,或铺设青石板路。

但已开放的主街和核心水巷,白墙被洗刷干净,河道疏浚清澈,岸边垂柳依依,间或点缀着几丛修竹或盛开的月季,古朴中焕发着清新。

“快到了。”谢珩不知何时醒了,“现在看到的是一期核心区,后面还有二期、三期,规划了非遗工坊,艺术中心和精品民宿集群。”

顾砚章听得连连点头:“好厉害。”

谢珩挑起唇角:“到时候全面落成,我们可以再来一次。”

车子驶过一座新修的石拱桥,桥下流水潺潺,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的白墙黛瓦,最终在一处临水而建的建筑前停下。

这里是一个集接待,休憩和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场所,风格简约大气,巨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将水乡美景尽收眼底。

早有几位等候在此的人迎了上来。

“哟,谢董,可算到了!你再不来,季大少要把这儿的茶都喝光了!”

一个穿着剪裁合体休闲西装,戴着无框眼镜,气质儒雅的男人笑着打趣道。他叫沈哲,是沪上知名的建筑设计师,也是这个文旅项目的首席设计顾问。

季闻屿闻言只是挑了挑眉,对谢珩点头致意:“来了。”目光随即落在谢珩身后的顾砚章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谢珩简单回应,然后侧身将顾砚章让到前面半步,语气平静地介绍这俩人给顾砚章,接着道:“这位是顾砚章,我朋友。最近刚忙完话剧,带他出来透透气。”

“顾砚章?《陶片》那位?”旁边一位穿着改良中式长衫,气质温婉的女士眼睛一亮,她是非遗苏绣的传承人,林晚意,“啊,是你,我看了剧评,哭得不行!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真人!”

“您过奖了。”顾砚章连忙微微欠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时,又有几位朋友带着各自的伴儿过来寒暄。他们大多是谢珩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或圈内好友,有做文化投资的,有开画廊的,也有像季闻屿、沈哲这样具体参与项目的。

加上带来的朋友或助手,一行人有十几位。

大家显然都认识谢珩,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目光落在顾砚章身上时,则多了几分好奇和友善的打量。

毕竟谢珩亲自带来介绍为朋友的年轻人,实在不多见。加上顾砚章最近风头正劲,《陶片》的口碑又极好,一时间他也成了小圈子的焦点,不少人上前和他攀谈几句。

顾砚章努力适应着这种社交氛围,脸上保持着得体的笑容。

谢珩并未多言,只是在他被围住时,偶尔会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开,或是低声替他补充一两句关于项目的问题。

他凑近谢珩,小声道:“谢董,你的朋友都是很厉害的人啊。”

谢珩偏过头来:“你也很厉害。”

顾砚章摸了摸鼻子,笑了笑:“谢董,你好会夸人。”

谢珩认真地看了他一会儿,也笑着回应:“我实话实说。”

顾砚章这下不太敢笑了,努力压着嘴角,加快脚步往前走。

谢珩一抬眼就瞅见对面沈哲挤眉弄眼的神情,当做没看见,慢悠悠跟在顾砚章身后。

众人沿着修缮一新的青石板路向镇子深处走去。

一些临水的店铺已经开张,多是些低调雅致的茶馆、书店和手工艺品店,店主看起来也多是追求慢生活的文艺人士,见到谢珩一行,也只是点头微笑,并无打扰。

空气中弥漫着水汽的清新和木头的淡淡香气,间或飘来新烤的点心香,还有工人们给新栽的花木浇水。

走走停停,远远看见前边一个小池塘边,蹲着一个年轻人。

季闻屿的脸瞬间就黑了一半,眉头拧起:“季闻野!站那么近搞什么名堂,也不怕掉下去?”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年轻人正扛着一个看起来相当专业的稳定器,手机夹在上面,一转身,镜头对着众人。

他身上穿着件做旧的牛仔外套,里面是件印着抽象图案的T恤,头发抓得有点乱,浑身上下都透着自由不羁的气息,与这修缮中的古朴环境形成一种奇妙的混搭感。

“我这不是响应号召,给你们做前期宣传预热嘛!你看这景儿多棒!光影,构图,故事感……拍点素材剪个先导片,保管吸引眼球!”季闻野嚷嚷着,然后看见这么多人,在他哥的目光中,声音逐渐低下去。

顾砚章有些惊讶:“季闻野?”

“欸?你也在?”季闻野眼睛一亮,往顾砚章那边走,躲开自家大哥。

顾砚章被他逗笑了,挥了挥手。

谢珩则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眼神里没什么情绪,但也没阻止。

季闻野顿了顿,才发现顾砚章身边最近的保护姿态一般站位的那人是谢珩。

他感觉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连忙把镜头对准了顾砚章和谢珩:“大明星,珩哥,看这边,笑一个!咱们云栖镇文旅宣传大使非你们莫属啊!”

顾砚章下意识看了看旁边的谢珩,看对方没有拒绝的样子,扭回头,正对上季闻野眨了眨眼睛,一脸意味深长的表情。

谢珩自然看到了季闻野那点小动作,面上波澜不惊,只是对季闻屿说:“季小公子真是活跃啊。”然后在看到季闻野被季闻屿揪着、蔫哒哒的时候,才不紧不慢补了一句,“不过年轻人,活跃一点也挺好。让他拍吧,只要不影响工程进度,宣传素材确实需要提前准备。”

季闻屿戳了戳自家弟弟的脑袋:“你听到没?规矩点,别给我添乱!”转头又对谢珩和众人道,“别理他,我们继续,前面就是规划的艺术中心选址,临水视野极佳……”

季闻野撇撇嘴,凑到顾砚章一旁:“谢董好严格,比我哥还可怕。”

顾砚章没想到季闻野和谢珩之间还有这种关系,看起来像是能开玩笑的朋友。

他有些好笑,刚想说什么,又被谢珩的话吸引了注意力:“如果觉得无聊,可以和你朋友跟着工作人员去其他地方看看。我谈完再去找你。”

“不无聊,我跟着你。”顾砚章摇摇头,瞬间把自己要和季闻野说的话抛之脑后了,亦步亦趋跟在谢珩身边。

一行人说说笑笑,继续沿着水巷前行。

顾砚章感受着水乡的宁静与生机,听着耳边谢珩与旁人关于规划的低语,看着季闻野在不远处上蹿下跳地寻找角度,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夕阳的余晖将白墙染上一层温暖的金橘色,水面粼粼波光闪烁。

季闻屿看了看腕表,提议道:“时间差不多了,先去吃饭?特意请了本地老师傅来掌勺,食材都是刚从附近农家收的,新鲜。”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同,忙碌了大半天,确实有些饥肠辘辘了。

晚宴设在古镇深处一家临水的精致餐厅里,餐厅保留了老宅的木质梁柱结构,内部却布置得简约雅致。巨大的落地窗将窗外小桥流水的景致框成了一幅流动的画。窗外,几盏古风宫灯刚刚被点亮,在渐深的暮色中晕开温暖的光晕。

落座时,顾砚章很自然地就被安排在谢珩旁边的位置。季闻野本想凑过来,被他哥季闻屿一个眼神按在了座位上。

菜很快上桌,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精致又不失本味。

餐桌转盘悠悠旋着,顾砚章正眼巴巴看着,一旁的谢珩动筷,夹了些油焖春笋稳稳放在他面前的小碟子:“这个时节的雷笋很嫩。”

竹笋切成滚刀块,油焖得色泽红亮,带着微微的焦香。顾砚章一尝,果真脆嫩甘甜。

季闻屿瞧见,调侃道:“老谢,怎么从没见你给兄弟夹菜吃呢?”

沈哲也笑得促狭:“是啊老谢,我为了这项目可是鞠躬尽瘁,你怎么不关心关心我能不能吃到嫩笋。”

顾砚章吃着饭,差点被呛到。

谢珩看了他们一眼,慢悠悠道:“不是我不想,是我看了看,桌上没有特别适合你们的菜。”

瞧见老朋友那副表情,季闻屿就知道对方不会憋什么好话,却还是忍不住顺着追问:“那你觉得什么菜适合我们啊?”

“这个时节,”谢珩微微笑,“应当是凉拌三丝。”

沈哲问:“凉拌三丝?为什么啊?”

谢珩淡淡:“‘丝’儿多。”

他这话刻意模糊了平翘舌音,还带点腔调,顾砚章听得耳朵酥麻。

一旁的季闻野没忍住笑出了声,又被季闻屿瞪了一眼,还是不怕死地嚷了一句:“哥,这可是珩哥倾心推荐,明儿你就让掌勺加……”

话没说完就被自家哥哥在桌布底下踢了一脚。

沈哲嘴角抽了抽,眼神幽幽看着嘲笑自己事多的谢珩。谢珩却浑不在意,又给顾砚章舀了一碗鱼汤,大发慈悲一般也舀了一勺倒在季闻屿递过来的碗里。

席间氛围轻松了许多,大家谈论的不再是具体的工作,而是眼前的美景美食,风土人情,以及一些圈内的趣闻轶事。

饭后,天色已经完全黑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假少爷回村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