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心动防御程序 > 第1章 第1 章

第1章 第1 章

林桃在地铁里闻到陌生男士须后水的一瞬,脑补出从邂逅到婚礼的完整故事线。

她惊恐地发现,大绿本387条桃花测试正吞噬她的真实情感。

当生物科技怪人程述给她戴上心率监测仪做脱敏实验时,

她的心跳峰值却出现在他背神经学论文的瞬间——而他永远保持1.2米的社交距离。

---

大绿本用户@水蜜桃今天恋爱了吗:

姐妹们!谁懂啊!早高峰3号线,雪松琥珀调的须后水钻进鼻腔那秒,我连孩子在哪上国际幼儿园都规划好了!

热评第一:宝,你收藏夹里387个桃花测试发作了(狗头)

附:实时脑电波图谱——杏仁核区域爆发性点亮,前额叶皮层离线。

---

地铁3号线像一条灌满沙丁鱼的金属巨蟒,在城市的腹腔里隆隆穿行。林桃被挤在门边,鼻尖几乎要贴上冰冷的玻璃。早高峰特有的浑浊空气里,混杂着廉价香水、汗水和早餐包子的油腻气息。就在她感觉意识快要被这团混沌腌渍入味时,一股清冽的气味像把锋利的冰锥,精准地刺破沉闷——雪松的干燥木质基底,缠绕着琥珀温厚的暖意,一丝若有似无的辛辣藏在深处。

她的呼吸瞬间停滞。视线不由自主地追随着气味来源:斜前方,一个穿着挺括深灰大衣的男人后颈。修剪得干净利落的发际线下,一小片皮肤在车厢顶灯下泛着健康的光泽。她甚至能“看”到那须后水液体在他指尖揉开、拍上皮肤的微凉触感。

然后,大脑的投影仪“啪”一声自动开启。

第一帧: 大雨滂沱的午夜书店。她的指尖和他同时落在一本《神经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的书脊上。指尖相触,微小的电流窜过。(他抬头,眼神深邃如寒潭,嘴角有不易察觉的弧度)。

蒙太奇快剪: 他们在深夜便利店分享同一碗关东煮(特写: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彼此的轮廓);在空旷美术馆的巨大抽象画前长久伫立(他低沉的嗓音解读着色彩与线条的“情绪逻辑”);夕阳熔金的江边,他脱下大衣披在她肩上(衣料残留的雪松琥珀气息将她温柔包裹)。

**场景: 布满白色铃兰的婚礼现场。他执起她的手,那枚素圈铂金戒指正要套上她的无名指。阳光穿透教堂彩绘玻璃,在他睫毛上投下细碎金光。他启唇,誓言即将出口——

“下一站,科技园区站,请准备下车的乘客…”

冰冷的电子女声如同淬了冰的针,猛地扎破了这宏大绮丽的肥皂泡。林桃浑身一激灵,从全息沉浸式的婚礼现场被粗暴地拽回现实。眼前哪有什么阳光教堂?只有拥挤嘈杂的车厢,和那个穿着灰大衣、正低头看手机的后脑勺。戒指的冰凉触感还残留在指尖,心脏却像被无形的手攥紧,一种近乎羞耻的恐慌感海啸般涌来。她几乎是手脚并用地从人缝里往外挤,薄荷嗅盐的小瓶子在掌心被攥得滚烫,金属盖子硌着皮肤生疼。车门在她身后“哧”地关闭,隔绝了那缕几乎让她失控的雪松琥珀气息。她靠在冰凉的站台柱子上,大口喘息,清凉刺鼻的薄荷味直冲天灵盖,强行将那场盛大幻觉的余温驱散。指尖还在微微发颤。

---

“边缘系统——尤其是你的杏仁核——像个被过度投喂、亢奋过度的孩子。” 苏黎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指尖敲了敲投影幕布。屏幕上,《社交媒体算法如何重塑人类情感边缘系统》的PPT标题闪着冷光。她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得像手术刀,精准地解剖着林桃的“地铁惊魂”。客厅窗帘紧闭,只有投影仪的光束在空气中切割出舞动的灰尘。

“大绿本、星座配对、MBTI桃花指南…这些高度个性化的‘浪漫模因’信息流,像精准制导的导弹,持续轰炸你的奖赏回路。多巴胺阈值被不断拉高,现实中一点微不足道的刺激——比如一种特定的气味、一个符合‘氛围感’的侧脸角度——就足以点燃你整个幻想引擎。” 苏黎切换幻灯片,一张复杂的脑区活动对比图出现,林桃在地铁上的脑电波图谱旁边,标注着醒目的红色峰值箭头,“看这里,杏仁核和腹侧被盖区(VTA)联动激活,前额叶皮层(PFC)功能抑制。简单说,就是负责冲动、幻想、情绪的区域彻底狂欢,而负责理性判断、现实检验的区域…基本宕机。这症状,《D**-5》第63页,过度依赖外部线索导致的现实感解离倾向,有明确记载。”

林桃把自己更深地陷进沙发里,像个被戳破的气球,手里无意识地捏着那只小小的薄荷嗅盐瓶,冰凉的金属外壳是她此刻唯一的锚点。苏黎的每个字都像小锤子敲在她紧绷的神经上。“那我…没救了?” 声音闷闷的。

“救?” 苏黎嗤笑一声,从外卖袋里拎出两杯冰美式,塞给林桃一杯,“需要救的是你被算法驯化的‘心动反射弧’。当‘浪漫’可以被星座、血型、香水前中后调、甚至APP隐藏的像素级桃心图案(她意有所指地瞥了林桃一眼)来精准预测和触发,那还是心动吗?那是巴甫洛夫的狗听见摇铃就流口水!” 她灌了一大口咖啡,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划拉着,“喏,看看你设计的‘心遇’APP用户论坛新热帖。”

林桃接过手机。屏幕上是一个被顶到首页的帖子:

【玄学实锤!】连续三天点击“心遇”主界面右上角那颗隐藏的桃心图案三次,今天真遇到了理想型!附图:咖啡杯旁两只“无意”靠近的手。

下面跟帖盖起了高楼:

“亲测有效!点击后刷到的推荐质量飙升!”

“原来设计彩蛋是招正缘!设计师是月老转世吧?”

“求问具体坐标!是界面转场时树叶间隙那个吗?”

林桃指尖冰凉。那颗桃心,只是她设计时一个微不足道的装饰性元素,微小到几乎不会被用户手册记录。现在,它被玄学博主无限放大解读,成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开关。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回帖里弥漫的气息——那种对“精准命中缘分”的狂热期待,对“彩蛋显灵”的笃信,和她在地铁里闻香编织童话的冲动何其相似!一种群体性的、被精心引导的“心动”模式正在蔓延。

“你的‘症状’,林桃女士,”苏黎的声音带着一种残酷的洞悉,“正在批量生产。一个基于算法和集体潜意识构建的‘心动范式’,把真实的、混沌的、带着毛边的人类情感体验,压缩成一个个可复制、可预测、可消费的数据包。而你,既是受害者,某种程度上…也是推手。”她指了指林桃手机屏幕上那个被神话的APP界面。

沉重的挫败感几乎将林桃淹没。她习惯性地想拧开薄荷嗅盐瓶盖寻求一丝冷静,指尖却摸了个空。低头一看,沙发缝隙里,静静躺着一个陌生的黑色硬壳笔记本。大概是某个访客遗落的。她下意识地翻开。

纸页上是极其工整、近乎印刷体的字迹,记录着冰冷的数据流和公式:

“…实验组A-3,在接触‘命中注定’、‘灵魂共鸣’等词汇时,受试者心率平均提升37bpm,皮肤电导反应显著增强,伴随前额叶活动短暂抑制…”

“…社交距离1.2米为最优缓冲区,有效降低非理性情绪投射概率达68%…”

“…多巴胺峰值与‘不可预测性’因子(δ)呈负相关,与‘标签匹配度’(α)呈强正相关。公式:DA_peak = k α / (1 δ^2)…”

“…课题目标:建立情感反应的预测与干预模型,最终实现理性调控。项目代号:Defense.”

没有抒情,没有感叹,只有对“心动”这一现象的**裸的拆解、量化、建模。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公式,都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把她和苏黎刚刚剖析过的、那些让她恐慌又迷恋的悸动、幻想、眩晕,切割成可测量的生理指标和可调控的变量。这比苏黎的心理学分析更让她感到一种本质性的寒冷。原来那些让她心跳失序、面红耳赤的瞬间,在另一些人眼中,不过是可以被公式计算的神经电信号和激素波动?她捏紧了笔记本硬挺的边角,指节发白,那缕雪松琥珀的幻梦气息,在这绝对的理性面前,彻底消散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三句话让龙傲天为我神魂颠倒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读研后他成了菩萨男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