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林知夏将这份洋洋洒洒近万字的《法律意见书》最终版,发给了沈时宴。
她用一种法学生特有的严谨,将所有反制条款、法律依据和风险提示都一一列明。
发完邮件,林知夏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她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夕阳的余晖,心中充满了完成一项重大工程的满足感。
现在的她没有意识到,她已经为一个顶流明星的独立之路,奠定了最坚固的法律基础。
几分钟后,手机屏幕再次亮起,这次是萧然的电话,但接通后,传来的却是沈时宴低沉而略带疲惫的声音。
“林知夏。”
“沈先生。”
“我刚看完你的意见书。”沈时宴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带着一种极度的认真,“你做到了。
这份意见书,让我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也给了我足够的底气,去和顾家法务团队谈判,而不是妥协。”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柔和而诚恳:“谢谢你。这份价值,远超一篇毕业论文。”
林知夏听到他的赞许,心中有一点激动,但仍保持着平静:“这是我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未来的目标。
能将专业知识投入实践,是我的荣幸。”
“你对‘规则’的坚持,让我很佩服。”沈时宴轻笑一声,“现在,我的独立之路有了坚实的锚点。
作为回报,我想正式邀请你,共进一顿没有合同、没有助理、没有粉丝的晚餐。”
林知夏微微一怔,心脏漏跳了一拍。
“这是对朋友的邀请,还是对专业人士的感谢?”她问道,声音有些不自觉的紧绷。
写合同,聊工作的时候,知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当这种时刻来临,独属于少女的矜持和害羞,还是悄悄爬满了知夏的心头。
沈时宴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笑意:“是对那位,在飞机上敢于向我展示规则与公平的法学生的邀请。你有没有时间,来看一场,不属于我的戏?”
林知夏沉默了几秒,看向桌面上那份已经完成的《规则之锚》文件。她知道,她无法拒绝。
“好。”她答应了。
“明晚八点,我让萧然去接你。”沈时宴说,“这次,我保证,没有咖啡溅洒。”
挂断电话,林知夏的耳边仿佛还回响着沈时宴那句“你对‘规则’的坚持,让我很佩服”。
她看着桌上堆满的法条书,心中清楚,她和沈时宴的关系,已经从偶像与普通人,变成了两个在各自领域,为独立与自由而战的同盟,还有可能不仅仅是这个关系······
她,林知夏,正在用自己的专业,正式步入这个光怪陆离的顶流世界,而她也已经做好准备。
-------------------------
清晨的阳光从落地窗洒进来,房间里亮得有些刺眼。沈时宴醒得很早,昨晚只睡了五个小时。
拍完广告收工已经凌晨一点,回到酒店时,助理萧然还在整理今天的行程表。
“九点有个品牌线上会议,十点半有一个大学这边的公益活动,下午回片场。”萧然边说边翻资料,
“主办方是首都大学法学院和市宣传办联合举办的,主题是‘法律与社会责任’,您这次只是简短出席发言和合影。”
沈时宴靠在沙发上,拿过那份邀请函,看了眼盖章的红印。
“法学院?”他轻轻重复了一遍。
萧然点头:“是的,好像还安排了学生代表演讲。”
沈时宴微微笑了一下:“挺有意义。”
他平时接活动,一向谨慎。商业代言很多,但公益类的他几乎都会尽量出席。他不喜欢别人说他“只是个有背景的明星”。
那些年,他演戏拍广告、跑通告,一步步想证明自己能靠努力立足。
“这个活动是谁联络的?”他随口问。
“一个叫周韵的负责人。”萧然翻了翻邮件,“她说自己是法学院的研究生,代表学校联系的。”
沈时宴想了想,点头:“行,按流程来。”
萧然一边收拾文件,一边感叹:“您真是忙得没空喘气啊,今天一早又得见媒体。”
“习惯了。”沈时宴笑着起身,去换外套。
穿上那件浅灰西装后,他整个人看起来干净利落。镜子里那张脸带着几分疲惫,但在聚光灯下,这疲惫会被自动过滤成一种清冷的疏离感。
看着这样的沈时宴,萧然有一丝丝心疼,别人都以为沈哥的父亲是著名导演顾伟,曾执导多部票房大片;
母亲是知名女演员李梦琪,更是获得多项影后奖项。却不知道家庭背景给他带来巨大光环的同时,也导致他的成就常被质疑为“拼爹拼妈”。
唯一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哥哥顾昀,也不怎么关心他,并不是外界以为的兄弟关系亲密,顾昀更注重娱乐圈的商业发展和家族企业,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困住沈时宴的枷锁。
昨晚,沈时宴回复完林知夏的邮件后,内心沉甸甸的石头似乎被搬开了一半。
那份《规则之锚》文件,让他看到了从家族桎梏中挣脱的真正可能。那不仅仅是一份法律文件,更是一份独立宣言的草稿。他甚至开始期待今晚那顿“没有合同”的晚餐。
他拿起手机,看到萧然已经将最新的合同意见书转发给了顾家法务。
“他们那边,有回复吗?”他问萧然。
萧然脸色微变:“顾先生的秘书回复,说他们正在‘审慎评估’意见书,并提出,关于艺人的‘休息时间保障’和‘公益自主权’,是不可接受的附加条款。”
沈时宴冷笑一声:“‘审慎评估’?不过是拖延时间罢了。等我回来,亲自去跟他们谈。你先去备车。”
首都大学法学院的学术报告厅,后台休息室。
林知夏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米白色西装裙,长发整齐地束在脑后,显得专业而干练。
她是这次法治公益项目的学生代表,负责主讲“法律与公众道德边界”的部分。
她的讲稿已经修改了二十多次,每一个用词都精准无误。但她的心跳却不像她表面那样平静。这不仅仅因为是大型公众演讲,更因为她知道,沈时宴会作为嘉宾出席。
“知夏,沈时宴的团队快到了。”
周韵推门进来,她穿着一身黑色职业装,显得气场十足。她是这次活动的实际负责人,忙得脚不沾地,但此刻看向林知夏的眼神,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你准备得怎么样?沈教授对你的讲稿可是赞不绝口。”周韵递给她一瓶矿泉水。
“没什么问题。”林知夏接过水,语气平静。
周韵在她身旁坐下,声音压低了一点:“这次的公益活动规格很高,宣传办那边很重视。我听说,你父母都提前打了电话给沈教授,表示对这次活动的支持?”
林知夏握着水瓶的手微微一紧。她知道,话题来了。
“他们只是关心学校的活动。”她淡淡回答。
“关心?”周韵笑了笑,笑容略带讽刺,“知夏,你不用这么谦虚。
我们都知道,你父亲是市里理事会的重要成员,你母亲是法学院的客座教授。你哥哥的公司,也刚拿下了首都重点项目的投资。”
周韵看着她,目光里充满了羡慕和一点点尖锐:“你从小到大,人生中的每一步,似乎都有着一道无形的光环。
从高考到研究生,你不需要费力去争取什么,因为总有人为你提前铺好路。”
“这次能请到沈时宴,虽然是我联络的,但如果不是你家的背景,沈教授会这么放心地把这么重要的学生代表位置交给你吗?”
林知夏抬起头,直视周韵。周韵的话,精准地刺中了她内心深处那块最敏感的区域——摆脱不掉的庇佑。
“周韵,我的父母和哥哥确实是优秀的人,但我的讲稿、我的论文、我的专业考试,都是我一个人熬夜写出来的。”林知夏的声音虽然轻,但字字清晰,带着法学生特有的原则感。
“我承认,家庭背景或许让我少走了弯路。但这道光环,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规则的束缚。”
林知夏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它要求我必须完美,必须优秀,必须按照既定的轨道,去成为一个被期待的林知夏。”
“我所做的每一个努力,都不是为了利用这份光环,而是为了证明,林知夏这个名字,可以独立存在。我渴望,我的未来,由我自己一笔一划写下,而不是由家谱提前盖章。”
周韵听着这番话,眼神复杂,最终只是摇了摇头:“你永远不会理解,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你口中的‘束缚’,是我们用尽全力都触摸不到的‘跳板’。”
休息室陷入沉默。林知夏知道,她无法解释这种矛盾。
顾家是豪门,林家是名门,而她,林知夏的家庭,则是那些规则的制定者和精英的代表。
她被保护得太好,以至于任何一点偏差,都会被视作是对家族名誉的亵渎。
这,正是她与沈时宴之间,在核心困境上的微妙相似之处。一个被光环压制,一个被家族束缚。
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努力,去挣脱那无形的巨手。
今天的一章get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