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砚底潮 > 第1章 春围骨

第1章 春围骨

第一节·尸语

永和十二年的春雨下得绵密,刑部浙江司主事沈砚蹲在殓房青砖地上,白玉扳指扣住尸体的喉结。三根修长的手指顺着颈脉缓缓下移,在锁骨处突然一顿。

"浙江举子张明远,年二十八,昨夜暴毙于贡院玄字十二号舍。"仵作老周递过验尸单,声音压得极低,"太医院判的结论是心风猝死。"

沈砚的银刀在油灯上烤过三遍,青白肚皮在刀锋下无声裂开。腐臭混着苦杏仁味扑面而来,他眉头微蹙——这气味与三年前吞金自尽的辽东粮官如出一辙。

"急症?"刀尖挑起一团黏着半张纸的秽物,"周师傅见过会呕出考题的急症么?"

老周的手猛地一抖。灯光下,"论盐铁"三个字在尸液里沉浮,正是今科会试第三场的策论题目。

门外靴底碾碎瓦砾的声响让沈砚手腕一翻,秽物滑入袖中暗囊。殓房门被猛地推开,刑部侍郎王焕之的乌纱帽沿滴着水,官靴上沾着特殊的赭红色泥渍。

"沈主事,此案移交大理寺。"象牙笏板重重拍在验尸台上,露出内里刻着的"严"字,"首辅大人的意思。"

沈砚慢条斯理地擦拭银刀:"未时三刻郑尚书还说要刑部严查..."

"内阁钧令。"王焕之的拇指在笏板上摩挲,这个动作让沈砚想起父亲生前说的——严党官员都爱摩挲信物,像在确认权力仍在掌中。

刀光闪过,死者中衣裂开。心口处菱形的淤痕让王焕之瞳孔骤缩——那是辽东军用铁蒺藜审讯细作的特有伤痕。

"下官孤陋寡闻,"沈砚的刀尖悬在淤痕上方,"不知首辅大人可曾见过这种'心风'?"

第二节·雨夜罗盘

子时的焚尸场被雨幕隔成孤岛。沈砚站在灰烬堆旁,青铜罗盘在掌心发烫。林家小厮咽气前那句"罗盘指南时别信"还在耳边回荡,此刻磁针却逆着雨势,死死指向宁王府方向。

红鬃马踏着尸灰而来,马背上的少女蓑衣滴雨:"沈大人好雅兴。"她甩来的盐引上沾着罗盘同款的桑皮纸。

皇商苏家独女苏芷柔,漕帮实际掌舵人。三年前那场漕运司贪腐案,七个六品以上官员的罪证,都是这个当时才十五岁的姑娘捅出来的。

"宁波来的商船寅时沉在运河闸口。"她马鞭轻点罗盘夹层,"裹私盐的纸,和这夹层里的《河防图》残页是同一批。"

沈砚突然按住她手腕。罗盘夹层里半块龙纹玉,与他随身玉佩的断痕严丝合缝——这是父亲临终前交给他的"母亲遗物"。

"令尊沈监军当年在辽东..."苏芷柔的话被雷声劈断。焚尸炉方向传来异响,几个黑影正在翻检未烧尽的骸骨。

第三节·黄檗密信

寅时二刻的沈府书房,龙井第三泡的茶汤泛起油花。宣纸上的墨迹在蒸汽中扭曲——林明薇的密信用黄檗汁写成:

"玄十二地基藏药罐

程焕未时见严府幕僚

张明远赠宁王《河防图》换盐引"

窗外瓦片轻响。沈砚吹灭油灯瞬间,三支弩箭钉入墙面。箭尾"辽东军械监造·永和九年"的编号让他呼吸一滞——这是父亲死后两年才铸造的兵器。

最后一个刺客被澄泥砚砸碎喉骨时,晨光爬上窗棂。死者后颈褪色的白莲纹刺青,正是二十年前诬陷林家通敌的邪教标记。

焚尸场的灰堆里,沈砚终于找到那片未燃尽的纸。焦黄边缘残留着半句诗:"九重春色醉仙桃..."——今科主考官、首辅严鸿最得意的七律。

(下章预告:第二章《砒霜墨》将揭示科举案背后,皇帝借首辅之手清洗宁王党羽的真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风止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