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霜华冬韵》的编剧,池若芹这个名字再次被提及,话剧届的同行们讨论着这个名字,发现她曾是《夏雨微凉》的创作者。
《霜华冬韵》首演结束后的第二周,池若芹坐在“遇见”咖啡店里,面带微笑。对面是一位戴着银框眼镜的女记者,正专注地翻看笔记本上的问题。
“所以,”记者抬起头,“《夏雨微凉》中言这个角色,确实是基于您女朋友姚清妍创作的?”
池若芹的指尖在咖啡杯边缘停顿了一下,坦然点头:“是的,她是我的灵感来源。”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所有方面,”池若芹不自觉地微笑起来,“从她排练时的小习惯,到她对表演那种近乎执着的热爱……甚至包括我们之间的一些对话,都被改编进了剧本。”
记者挑眉:“这不会造成……私人空间的困扰吗?”
“我们讨论过这个问题,”池若芹看向窗外,阳光正好洒在行人匆匆的街道上,“艺术源于生活,但又不完全是生活的复制。言是一个独立的角色,她有姚清妍的影子,但也有自己的生命。”
当谈到观众评价《夏雨微凉》时,池若芹的眼睛亮了起来,“最让我意外的是,很多观众说在言身上看到了自己,”她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这证明角色超越了个人经历的局限,触动了更普遍的情感共鸣。”
采访持续了两个小时,从《夏雨微凉》到《霜华冬韵》。
离开咖啡店时,池若芹的手机响了。是姚清妍发来的消息:
【钟总监急召,速来剧场!】
首演后,《霜华冬韵》又连续演出了五场,场场爆满。戏剧论坛上讨论热烈,有评论家称其为“近年来最打动人心的作品”。但这种紧急召唤还是第一次。
二十分钟后,池若芹气喘吁吁地推开剧院侧门。房间内,姚清妍和钟明站在一起,旁边还站着几位她不认识的人。姚清妍看到她,立刻挥手示意她过去。
“发生什么事了?”池若芹快步靠近。
钟明脸上带着罕见的笑容:“池若芹,这几位是城市戏剧节的评委,”她指了指旁边几位年长者,“她们看了昨晚的演出,有个提议。”
一位银发女士上前一步:“《霜华冬韵》获得了本年‘最佳戏剧奖’提名,”她微笑着说,“同时,作为编剧的池女士也获得了‘最佳编剧’提名。”
池若芹感到很突然,不得不扶住身边的舞台道具。姚清妍已经激动地捂住了嘴,眼睛闪闪发亮。
“这……太意外了,”池若芹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我们才首演不到两周……”
“好作品不分资历,”银发女士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两人,“戏剧节下周举行,详细信息会发邮件给你们。准备好获奖感言。”
评委们离开后,池若芹和姚清妍面面相觑,然后同时爆发出欢呼。姚清妍跳进池若芹怀里,两人在空荡的舞台上转圈,笑声在剧场穹顶下回荡。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它会成功!”姚清妍捧着池若芹的脸,“你肯定会成功!”
钟明咳嗽了一声:“别高兴得太早,只是提名,”但她的眼睛里也闪烁着骄傲的光芒,“不过……确实值得庆祝。”
那天晚上,池若芹和姚清妍邀请了剧组全体成员到家里聚餐。狭小的公寓挤满了人,酒杯碰撞声、笑声和讨论声此起彼伏。池若芹站在厨房门口,看着这一切,胸口涌动着一种奇妙的满足感。
“怎么躲在这里?”姚清妍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两杯香槟。
“只是……想记住这一刻,”池若芹接过酒杯,轻轻与她碰杯,“为我们的《霜华冬韵》。”
“为我们的《霜华冬韵》。”姚清妍重复道,一饮而尽。
随着戏剧节的临近,媒体对《霜华冬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池若芹开始频繁接受采访,作为主演的若曦和依琳则被邀请参加几个表演类节目的访谈。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池若芹都感到了一丝疲惫。
“我讨厌重复回答同样的问题,”一个深夜,池若芹瘫在沙发上抱怨,“‘怎么想到描写这个故事的?’、‘你们现实中也是这样吗?’……好像我们的关系成了剧作的附属品。”
姚清妍正在电脑前修改一篇评论文章,闻言转过身:“这就是成名的代价?”她半开玩笑地说。
池若芹把抱枕扔向她:“说真的,有时候我希望人们能更关注作品本身,而不是背后的八卦。”
姚清妍接住抱枕,若有所思:“但作品就是源于我们的生活啊,”她走到沙发边坐下,“也许我们应该接受这一点,艺术与生活从来不是完全分离的。”
姚清妍靠在池若芹肩上:“你变了好多,知道吗?”
“哪里变了?”
“过去,你连告诉我正在写剧本都不敢,”她戳了戳她的胸口,“现在你坦然面对镜头,谈论我们的关系如何影响创作……这很性感,真的。”
池若芹大笑起来,将她搂进怀里。窗外,城市的灯火如星辰般闪烁。
戏剧节颁奖典礼那天,池若芹穿上了那身初遇姚清妍时的淡紫色连衣裙,姚清妍则选择了一条简约的黑色长裙陪同。在前往会场的车上,池若芹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
“紧张?”姚清妍握住她的手。
“很紧张。”池若芹老实承认。
姚清妍轻笑:“当初拿最佳女主角时,我也很紧张。”
会场灯火辉煌,红毯两侧的闪光灯此起彼伏。池若芹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姚清妍则表现得从容优雅,但池若芹能从她微微颤抖的手指感受到她的紧张。
入座后,池若芹环顾四周,看到了许多只在电视和杂志上见过的戏剧界名人。她低声对姚清妍说:“我真的属于这里吗?”
姚清妍捏了捏她的手:“你的作品带我们来到这里,当然属于。”
颁奖典礼开始了。当“最佳戏剧奖”的提名名单公布,《霜华冬韵》的海报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池若芹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颁奖人拆开信封的几秒钟,仿佛被拉长成一个世纪。
“获奖的是……!”
掌声响起,姚清妍感到一阵失落,但随即释然。名那确实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她转向池若芹,想说些安慰的话,却发现她表情平静,甚至带着微笑。
“没关系,”她在她耳边轻语,“能获得提名已经是莫大的肯定了。”
接下来是最佳编剧奖。当池若芹的名字被念出时,她的大脑一片空白,在姚清妍以及在场人的掌声下,走上舞台,在聚光灯下接过奖杯。
“谢谢评委,谢谢戏剧节给我这个奖项,”池若芹的声音在会场回荡,“谢谢整个剧组每一位成员的付出,”她停顿了一下,目光越过炫目的灯光,似乎在寻找什么,“特别感谢我的女朋友,没有我们的相遇就没有这个剧本。”
她的视线终于找到了观众席上的姚清妍,两人目光交汇。
“剧本里有句台词,‘感谢那个让我看见自己光芒的人’,”池若芹声音明亮,“今天,我想把这句话送给每一位话剧演员。”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观众转头看向姚清妍。她的眼眶发热,视线模糊,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舞台上那个闪耀的身影,那是她的爱人。
典礼结束后,媒体区挤满了想要采访她们的记者。池若芹得体地回答着各种问题,姚清妍则站在一旁,偶尔补充几句。一位年轻记者挤到前面,问道:“池编剧,您刚才的感言非常感人。您和姚老师未来还会合作吗?”
池若芹看了姚清妍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这个嘛……我们确实有些想法,但现在保密。”
回到家中已是深夜。池若芹小心翼翼地把奖杯放在书架上,然后踢掉高跟鞋,长舒一口气:“终于结束了!”
阳台上,夜风轻拂。池若芹搂着姚清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她想起了《夏雨微凉》里的台词,“夏雨微凉,思念如潮。”
“在想什么?”姚清妍紧紧盯着池若芹。
“在想下一部剧的开头。”
姚清妍靠在她肩上,满足地叹了口气。在她们脚下,城市依然喧嚣。
姚清妍用指尖轻轻拽住池若芹的衣角,好像有点不太开心,“当初我获奖的时候,你都不在…………”
姚清妍话还没说完,池若芹吻上了她,用实际行动安慰她。
从客厅,到卧室,姚清妍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