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阳台与那盆迷迭香 > 第3章 升温

第3章 升温

那次甜品店和公园的散步之后,沈珈安和宋知雨之间形成了一种更稳固的日常。她们依旧各有各的忙碌,沈珈安对着电脑报表的时间并未减少,宋知雨赶稿到凌晨的灯光也时常亮着。但“一起”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沈珈安的冰箱里开始出现宋知雨塞进来的酸奶、吃不完的蛋糕、或者熬多了的汤。作为回报,沈珈安负责起了下楼取所有外卖和快递的“重任”,因为她“反正经常要出门”。宋知雨笑着吐槽她是“人力传送带”,沈珈安只是推推眼镜,面无表情地把她的快递盒子递过去,换来对方一个鬼脸。

一个周五的晚上,沈珈安难得没有加班,抱着一袋刚送到的超市生鲜回家,却在楼道里被宋知雨神秘兮兮地拦住了。

“别做饭了!”宋知雨眼睛亮晶晶的,手里举着一个平板电脑,“我发现了这个!”

平板上显示着一个自制 pizza 的教程视频,看起来金黄酥脆,配料丰富。

“我们来做这个吧!”宋知雨语气兴奋,“我买了面粉,还有马苏里拉奶酪!不过……”她声音低下去,有点不好意思,“我好像高估了自己的厨艺天赋,面团……有点不太听话。”

沈珈安被她拉进屋里。厨房操作台上果然一片狼藉,一碗湿哒哒的面糊糊放在中间,显然水加多了,旁边还散落着面粉和打开的番茄酱。

沈珈安看着那碗“面团”,又看看一脸“我知道搞砸了但我们可以拯救一下对吧”表情的宋知雨,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叹气里没有真的无奈,反而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纵容。

“重新来吧。”沈珈安放下手里的购物袋,卷起袖子,“我看过教程,面粉和水的比例大概是……”

她严谨的理科生思维在此刻发挥了作用。称重,配比,揉面,步骤清晰,动作虽然生疏却有条不紊。宋知雨就在旁边打下手,递东西,洗番茄切蘑菇,偶尔用沾着面粉的手指偷偷点一下沈珈安的鼻尖,然后在她看过来时假装无事发生。

面团终于成功发酵,变得白白胖胖。她们把面团擀开(形状有点不规则),涂上番茄酱,撒上厚厚的奶酪和各种配料。

“要多多的奶酪!”宋知雨强调,“热量什么的,明天再算!”

pizza 放进烤箱后,两人就守在旁边,透过玻璃门看着面饼慢慢鼓起,奶酪融化、沸腾,发出滋滋的声响,浓郁的香气充满了整个房间。

等待的时候,宋知雨开了音乐,不是安静的民谣,而是轻快的流行乐。她跟着节奏轻轻摇摆,还拉着沈珈安的手腕要她一起。沈珈安身体有些僵硬,但还是由着她胡闹,嘴角抿着一点笑。

“叮”的一声,pizza 出炉。卖相……只能说很有手工的质朴感,边缘有些焦黑,但整体看起来无比诱人。

她们也顾不上烫,徒手撕开还冒着热气的 pizza,奶酪拉出长长的丝。味道好得超出预期,饼底酥脆,馅料丰富,更重要的是,这是她们一起完成的。

“好吃!”宋知雨吃得嘴唇油亮,含糊不清地夸赞,“沈大厨,深藏不露啊!”

“是你准备的材料好。”沈珈安客观评价,但心里是高兴的。

她们就站在厨房操作台边,分享着这块巨大的、形状不规则的 pizza,像两个偷吃成功的小孩。窗外是城市的夜景,窗内是温暖的食物香气和音乐,还有对方沾着酱汁却笑得开心的脸。

一种极其平常的幸福感,悄无声息地降临。

吃完后,一起收拾战场。水流声,碗碟碰撞声,偶尔的交谈声,一切都自然得像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收拾妥当,沈珈安准备回去。走到门口,宋知雨忽然叫住她。

“珈安。”

“嗯?”

宋知雨走上前,轻轻抱了她一下。这是一个带着奶酪和番茄味道的、温暖的、朋友间的拥抱,很快松开。

“谢谢你来拯救我的 pizza,”宋知雨笑着说,“还有我的晚上。”

沈珈安怔了一下,身体还残留着那个短暂拥抱的柔软触感。她点点头,声音比平时低柔一些:“下次想吃什么,可以直接说。”

回到自己安静的房间,沈珈安还能闻到指尖沾染的食物香气。她走到阳台,看到隔壁的灯光还亮着,隐约还能听到一点音乐声。

她想起刚才那个拥抱,心里没有波澜壮阔,只是一种很踏实、很温暖的平静。像冬天里捂热的一杯水,温度刚好,暖手也暖心。

这座城市里,两个孤独的星球,依然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但因为有了对方的引力,轨迹变得不那么冷硬和孤单。

她们或许还在慢慢摸索相处的分寸,偶尔也会有小心翼翼的试探和不易察觉的酸涩,但更多的,是这些琐碎日常里堆积起来的、实实在在的温暖。

那种温暖而默契的日常,像一层柔光滤镜,笼罩着两个相邻的公寓阳台。沈珈安甚至开始习惯在超市看到有趣的零食时,下意识地买双份。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提拉米苏和自制 pizza。

沈珈安的公司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跨国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她瞬间被卷入加班漩涡,连续几天都是凌晨才拖着灌了铅一样的身体回家,有时甚至直接睡在公司休息室。

她的大脑被数据和 deadline 塞满,手机里的消息常常过了好几个小时才看到。宋知雨发来的消息,从分享日常的趣事——“楼下便利店新出的饭团超难吃,避雷!”——到小心翼翼的关心——“又加班?记得吃点东西。”——最后变成简单的“晚安”。

沈珈安不是不想回。她在深夜看到时,会想着“明天一早回”,但第二天一睁眼就又陷入焦头烂额的工作里。次数一多,她心里生出一种混合着疲惫和愧疚的烦躁感。她知道这样不好,但巨大的工作压力像潮水,几乎将她淹没,她分不出多余的精力去维持那份刚刚萌芽的、需要细心呵护的亲近。

她甚至开始下意识地避开宋知雨。因为她不知道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下,该如何面对那份温暖和关切,那会让她觉得自己更加狼狈和不堪。她像一只遇到危险就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

宋知雨那边,则从最初的担心,慢慢变得有些失落和困惑。

她看着隔壁阳台常常彻夜漆黑,早上自己出门时,那边也毫无动静。她发出去的消息石沉大海,或者只得到极其简短、甚至有些生硬的回复:“忙。”“知道了。”“谢谢。”

那种小心翼翼的、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连接,仿佛正在因缺乏维系而慢慢变冷、变脆。

她不是不理解忙碌。她自己也有 deadline 追着跑的时候。但她以为,至少……会有一点不同。至少沈珈安会在偶尔喘息的间隙,跟她说一句“最近太忙,抱歉”。

但没有。

一种微妙的酸涩感在宋知雨心里蔓延。她甚至开始怀疑,之前那些温暖的互动,是不是自己会错了意?或许沈珈安本质上就是一个习惯独处、不喜欢被打扰的人,之前的靠近只是邻居间的礼貌,而自己却越界了。

她收起了想要分享日常的心情,不再往沈珈安门把手上挂小点心,阳台的灯光也准时在十一点熄灭——即使她其实还在赶稿。

空气里那种无形的温暖气息,似乎被一种小心翼翼的疏离所取代。

沈珈安并非没有察觉。她在某个凌晨三点终于搞定一个阶段报告后,揉着酸痛的脖子走出书房,下意识看向隔壁。一片漆黑。

她心里蓦地空了一下。一种比加班更深沉的疲惫感袭来。

她点开和宋知雨的聊天界面,上一条消息还是两天前,宋知雨发来的一张小区里流浪猫的照片,她没回。再往上,是她那些干巴巴的回复。

一种强烈的、想要立刻做点什么的冲动涌上来。但她看着时间,最终还是放下了手机。太晚了。

第二天,项目终于暂告一段落。沈珈安得以准时下班。她站在自家门口,看着隔壁紧闭的房门,犹豫了很久。

她从包里拿出手机,打字:“项目忙完了。晚上……要不要一起吃饭?” 手指在发送键上悬停片刻,又删掉,重新打:“前几天太忙,不好意思。你今晚有空吗?”

还是觉得不好。她烦躁地收起手机,直接用钥匙开了门。

家里几天没好好打理,显得有些冷清。她走到阳台,看到自己那盆迷迭香因为缺乏照料,叶片有些蔫蔫的。而隔壁那盆,在夕阳下依然绿意盎然。

一种清晰的失落感攥住了她。

她是不是搞砸了?

就在这时,隔壁阳台的门轻轻滑开。宋知雨走了出来,似乎想来给花草浇水。她看到沈珈安,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有些客气的、淡淡的微笑:“下班了?”

“嗯。”沈珈安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栏杆,“今天……刚忙完。”

“哦,那很好啊。”宋知雨的语气很平常,听不出太多情绪。她拿起水壶,专心给她的花草浇水,没有再看向这边。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带着一种之前从未有过的尴尬和距离感。

沈珈安看着宋知雨的侧影,心里那点酸涩和愧疚越来越浓。她知道,有些东西,如果现在不说,可能就真的错过了。

“那个……”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比平时低,“前几天,对不起。”

宋知浇水的动作顿了一下,没有回头。

“我……我不太擅长同时处理很多事。”沈珈安说得有些艰难,这是她很少做的自我剖白,“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容易……忽略其他。不是故意的。”

她停顿了一下,看着宋知雨的背影,轻声补充:“你的消息我都看到了。饭团很难吃,我知道了。还有……谢谢。”

最后两个字,她说得很轻,却带着十足的诚意。

宋知雨放下了水壶,转过身来。夕阳的光勾勒着她的轮廓,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一些,但眼底还带着一点残留的委屈和谨慎。

“我知道你忙。”她轻声说,“只是有点担心你……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知道。”沈珈安低下头,“是我没处理好。”她犹豫了一下,像是下了很大决心,“我烤饼干那次,你说下次教我。还……算数吗?”

宋知雨看着她难得流露出的、近乎笨拙的示好,心里那点小小的芥蒂,忽然就像被阳光晒到的冰雪,悄悄融化了。她其实要的并不多,只是一份明确的在意和解释。

她嘴角慢慢扬起一个真实的、温暖的弧度。

“算数。”她说,“不过这次,水可别放多了。”

沈珈安抬起头,对上她的眼睛,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一种失而复得的轻松感弥漫开来。

“好。”她也笑了,虽然很浅,但很真实,“这次你看着我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在星际开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