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光明媚,姜半夏起得格外早,毕竟他还要为楚云栖的事情想办法。
清晨,柔和的阳光如同灵动的精灵,穿过斑驳的树叶,撒下片片光影。光线包裹住他全身,姜半夏神情严肃,显然在思考问题,显得他更加温和文雅。
楚云栖作为刘丞相的政敌,必不可能手下留情,这是他可是挡住了他敛财的路子,怎么可能饶过他。
目前根据周华和西哲提供的信息,楚云栖那些“贪污”的大量金银是在书房里发现的,并且是被户部尚书张铮理突然亲自带人搜查。这样一定是刘丞相发现了什么,才会这样着急让楚云栖撤职。
不过现在重要的是先发现楚云栖书房里的金银是如何悄无声息的运进去,并且让楚云栖无从辩驳。
那就得从楚府的内部处理,是不是那些蛀虫,为了一些不义之财,背叛他的主子。
姜半夏招呼西哲:“派人小心谨慎,疏通楚府内部人物关系,关注可疑人员,以及其和户部尚书之间的联系。”
西哲回道:“收到,属下这就去办。”
姜半夏吩咐完西哲,一旁的周华迫不及待地说:“大人,我还没有任务呢!”
“当然不会忘记你,你掌控好百姓对楚云栖地名誉问题,这是你的任务,务必完成,”姜半夏转头对着周华说道,“到时候对峙时,记得让刘丞相清楚,楚云栖的职务是为国为民,懂吗?”
周华积极回道:“收到,属下立马去办,保证完成任务。”
姜半夏分派完任务,准备见一下楚云栖,毕竟对于这个老古板,发生这种事一定会对他发生不小的打击。
楚云栖过于理想主义,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人和事太多了,这次会让他对这个世界,这个朝代发生改观。
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太理想,希望楚云栖能明白这个道理。
西哲回来复命:“大人,属下已经吩咐完毕,周华那边还需要些时间,接下来请您指示。”
“嗯,我们去探望一下楚大人,”姜半夏开口说道。
西哲陪着姜半夏盛着马车,走向牢房所在地。
走进牢房,潮湿的霉味与血腥味充斥其中,不过方丈大小,三面是潮湿的石墙,正面是碗口粗的铁栅栏。
走进里面,楚云栖身体并没有收到很严重的伤害,看来皇帝可能下了命令,没有让楚云栖受太多罪。
楚云栖看到姜半夏说到:“宿大人,你怎么来了,是来这里趁机、趁机……”
“趁机什么?是想我做些什么吗?”姜半夏笑着问。
楚云栖着急回复:“什、什么,你这是趁火打劫。”
“什么趁火打劫,不要把人想得这么龌龊,我这次可是来帮你得,陛下帮不了你,我还是可以的,”姜半夏调侃地回道。
楚云栖走进姜半夏面前怀疑地问:“帮我?你为什么帮我?”
"就当我善心大发,不希望一个真正地爱国爱民地忠臣蒙冤吧,"姜半夏看着楚云栖地眼神认真说到。
说完姜半夏就走出牢房,西哲跟着他返回宿府。
楚云栖看着姜半夏地背影,他被刚刚姜半夏地话钉在原地,他脑中回忆着那是那日姜半夏在他面前,靠近他身边,身体地熏香萦绕在他地鼻尖。
回到宿府,西哲收到消息,告诉姜半夏:“楚云栖府邸地管家赵钏,他经常整理书房,对于书房熟悉受到户部尚书张铮理地贿赂,偷偷把这些钱藏在书房,放出消息让张铮理搜查。”
“果然楚云栖府邸有小人作祟,让人将赵钏绑起来,看护好,不要让人乱跑,”姜半夏吩咐西哲。
“是,大人,”西哲回应道。
西哲汇报的时候,周华也完成任务,回来了。
楚云栖被诬陷的事情解决了一些,还有一件事,他的名誉问题。
姜半夏招呼周华走过来 ,说道:“百姓那边是什么情况?”
“大人,楚大人帮助百姓摆脱苛捐杂税,取消那些莫须有的税款,对于百姓实在是良臣,”周华回复说,话锋一转,说出历史上民怨沸腾的真实原因,“大人,属下还查出来,户部尚书派人暗中假借楚大人的名号征收税款,比之前还要高。”
果然,依着楚云栖性格和行为方式,并不会致使民怨沸腾,哀声哉道,这之间必然有人从中作梗。单单一个户部尚书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背后必定有刘丞相指示。
姜半夏对着旁边的周华说:“盯紧那些假借名义闹事的人收集他的证据,将真实的民义传达给陛下与大臣们。”
“是,属下这就去办,”周华回复道。
第二件事情也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姜半夏走向窗户,阳透过窗户,浑身温暖,真是令人愉悦,今天的饭应该会格外香。
窗外灿烂的阳光从枝叶缝隙间照射下来,在地面留下一个个光斑。有风时,随风摇曳,浮光跃金。
心情舒适,连带着窗外的风景格外漂亮。
周华走进书房,来到姜半夏的身边汇报:“大人,属下已经将那些假借名义的小人摸牌清楚,他们是户部尚书妻子的弟弟——吴耀,接着楚大人的名义,坏事做尽。这其中肯定有户部尚书授意。”
“嗯,将吴耀等人抓起来,不给张铮理喘息的机会,”姜半夏吩咐道。
这样帮助楚云栖摆脱政治诬陷就有了极大的把握。
正当姜半夏准备享受美味的午饭时,西哲收到消息刘丞相对皇帝力保楚云栖地态度很不满意,希望尽快解决楚云栖,这样就能消解楚云栖在皇帝心中地作用。
毕竟刘丞相不会想让皇帝培养出一个与他制衡权力地人物,只能先行把他除掉了。
姜半夏实在是生气,早不开始晚不开始,偏偏在她准备吃午饭的时候开始,真是太令人气愤了,刘丞相,户部尚书你们等着。
姜半夏赶到大理寺,现在真是给楚云栖判刑地时候,还来得及,刘丞相还专门请皇帝来“观赏”楚云栖的下场。
这个皇帝干的实在憋屈,毕竟有权势滔天的太监,还有世家大族的刘丞相,供皇帝发展的空间实在是小。
户部尚书为了陷害楚云栖真是下了狠招,放在楚云栖房间的银子可谓是数量众多。
同时还提供了百姓的呈堂证供,表明百姓受到十足的迫害。
“大人,楚云栖指示手下打砸家里。”
“大人,我家的闺女被楚云栖掳走,到现在下落不明。”
“大人,您要为我们伸冤啊。”
楚云栖虽在跪着,腰板依旧绷直,流露这文人的风骨,对于百姓的这些言论,眼睛里流出忧伤。
这些百姓的确很可怜,但是迫害的人不是楚云栖,应该让他们冤有头债有主。
姜半夏走到大理寺,对皇帝微微鞠躬说:“陛下,臣为楚云栖翻案。”
楚云栖看到姜半夏来了,麻木的眼神有了些微微松动,眼波流转,破碎无声。
“哦?为何为楚云栖翻案,你们两人有何交集?”皇帝询问。
“楚云栖性格耿直,尽职尽责,臣不想让其蒙受不白之怨,”姜半夏回道。
“罢了,说吧”,皇帝叹气回道。
姜半夏目光转向户部尚书张铮理说:“张铮理,张大人,听闻是您是你带人抄家楚府,可你怎么知道的消息,这些消息不应是衙门最先知道吗?”
“这,这是因为百姓投告无门,转来找到我”,张铮理刚开始有些慌张,不知想到什么随即镇定起来。
“哦?真的吗?”姜半夏带着假装疑问的语气问,随即话锋一转:“可我怎么找到了,与你传统的内应呢?”
“什么?什么内应,我怎么不知道,”张铮理慌慌张张的回避。
“不知道?”姜半夏笑了,走进张铮理说:“你怎么会不知道,来人传证人!”
周华将赵钏押送到大理寺,说:“陛下,这是楚大人府邸的管家赵钏,主要是由他来打扫书房,听前几天府中下人说赵钏老师在书房转悠,并且经常外出出府。”
“陛下,草民是一时鬼迷心窍,才收到户部尚书的蛊惑,想着多挣点钱,好带着老婆孩子过好的生活,求陛下饶命,草民再也不敢了,”赵钏不断磕头,声音发抖。
户部尚书听闻此言,眼前发黑,但头脑风暴:“就算我是买通陷害,可这百姓可是自发来的,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真的没有吗?”姜半夏外头疑问,手向西哲招呼:“来,把证人带上。”
周华将吴耀押送到大理寺,吴耀看到户部尚书,下意识向他呼救:“姐夫,姐夫,救我啊。”
姜半夏转向刚刚申冤的百姓问:“看清楚,这是欺压你们的人吗?”
“是啊,大人,是他,他还是是楚大人的堂弟帮他一起来收税的 ,”百姓回道。
姜半夏转头向皇帝陈述:“陛下,户部尚书因楚云栖改革新制,致使其无法贪污,所以加以陷害污蔑,这些都是证据,希望陛下明鉴。”
“好好好,张铮理,铮理铮理,是让你保持真理,践行如一,结果干出这样的事”,皇帝勃然大怒,“将户部尚书斩首示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