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课程就在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氛围中很快过去。
当宣告解放的放学铃声终于响起,如同按下了一个欢快的开关,教室里瞬间沸腾起来。
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收拾着书包,讨论着中午去食堂吃什么,下午要不要去小卖部,或者周末去哪里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顾南萧的动作依旧是最快的,甚至可以说是训练有素。
铃声的余音还未完全消散,他已经将书本和文具整齐地、迅速地收进了那个看起来没什么分量的黑色书包里,“唰”地一声拉上拉链,起身,没有丝毫留恋地离开了教室。
他的背影很快消失在门口涌动的人潮里,决绝得仿佛多停留一秒都是煎熬,与教室里还在磨蹭、聊天的同学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好像很急着回家啊?”张浩一边慢吞吞地往书包里塞着卷子,一边随口说道,语气带着点不解,“食堂这会儿人最多,跑那么快也抢不到好菜啊。”
“可能家里有事吧,或者家里离得远。”
江以乐说着,也动作利落地整理好自己的书包。
她和周晓薇通常约定一起去学校食堂吃午饭,这样可以边吃边聊,是高三生活中难得的放松时刻。
去食堂的路上,周晓薇还在喋喋不休地分析着新来的转学生,显然顾南萧的独特已经成功引起了她的高度关注。
“我打听过了,”她神秘兮兮地凑近江以乐的耳边,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绝密情报,“他从A市转来的,那可是超级大城市!听说他原来在的学校是省重点,在全国都排得上号,比咱们一中还好呢!”
“A市?”江以乐有些惊讶,停下了脚步,“那怎么会突然转到南城来?”
南城虽然也是个不错的城市,但和A市那种国际大都市相比,无论是教育资源、发展机会还是生活节奏,都差了一大截。
高三转学,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实在是有些反常。
“不知道啊,”周晓薇耸耸肩,脸上也带着困惑,“传言很多,有的说他家里出了什么事,必须回来;有的说他跟原来学校的同学或者老师处不好,闹了矛盾;还有更离谱的,说他是因为……嗯,反正挺神秘的。”
她及时刹住了车,没有说出那个更离奇的猜测。
她又继续说道,“不过,他家条件应该很好,你看他穿的那双运动鞋,是某个奢侈品牌的限量版,贵得要死,我表哥念叨了好久都没舍得买。”
江以乐对鞋子品牌没什么概念,但经周晓薇这么一提,似乎印象里顾南萧脚上确实是一双看起来很新、设计简洁却很有质感、鞋侧有一个不明显logo的白色运动鞋。
原来那么贵吗?
她在心里想到。
“而且,你发现没有,”周晓薇继续她的观察报告,像个尽职尽责的小侦探,“他几乎不跟任何人交流。除了你刚才跟他说了两句话,还有林薇问他题,他一上午都没开过口吧?连‘谢谢’、‘不好意思’这种基本的礼貌用语都没说过。”
江以乐摸着下巴,仔细回想了一下,似乎确实如此。
他就像一座设定好程序的、自动运行的精密仪器。
上课,记笔记,做题,离开,所有动作精准而高效,带着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却唯独缺少了与人交互的程序,或者说,是他主动关闭了这部分功能。
食堂里人声鼎沸,各种食物的香气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独特的生活气息。
江以乐和周晓薇排着长队,好不容易打好饭,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
刚吃了没几口,就听到旁边一桌几个高二的女生也在小声议论着顾南萧。
显然,高三来了个帅气又冷酷的转学生的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校园。
“……真的挺帅的,就是太冷了,感觉不好接近。”
“我都不敢跟他说话,感觉会被冻住。”
“听说他物理超级厉害,林薇问的那题老师都说难,他看一眼就写出答案了。这次月考说不定能超过江以乐学姐呢……”
听到自己的名字,江以乐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但没有抬头,继续默默吃着饭。
心里对顾南萧的好奇,却在不经意间又增加了几分。
这个沉默寡言、行为举止处处透着与众不同、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薄雾的转学生,他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去?
又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这里?
想这么多干嘛?
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先吃饭,下午还要上课。
午后阳光透过食堂窗户,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江以乐低头扒拉着餐盘里的米饭,心思却早已飘远。
周晓薇用筷子敲了敲她的餐盘边缘,发出清脆的声响。
“别发呆了,饭都要凉了。”周晓薇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你说,他会不会是犯了什么事才转学的?”
江以乐抬起头看向她,笑了笑,“别说那么多了,先吃饭吧,下午还有课呢。”
周晓薇想了想,也对,没在继续说什么。
下午第一节课是英语。
英语老师是一位姓杨的年轻女老师,打扮时尚,课堂风格轻松活泼,喜欢让学生进行小组对话练习,认为语言学习重在应用和交流。
这次,她让大家自由组合,两人一组,讨论一个关于“梦想与未来”(Dreams and the Future)的话题。
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同学们迅速移动桌椅,寻找自己的搭档,熟悉的凑在一起,瞬间就组好了队。
江以乐自然而然地看向自己的同桌。
这是他们成为同桌后第一次需要直接合作的活动。
顾南萧似乎对这种强制性的、需要与人互动交流的分组活动有些抵触,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周身的气压似乎更低了。
但在杨老师鼓励的目光扫过来时,他还是被动地将自己的椅子往江以乐这边挪动了一点点,算是勉强组成了两人小组,但身体依旧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呃……我们开始吧?”江以乐试图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尴尬,用英语说道,声音尽量柔和,“What's your dream? Or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你的梦想是什么?或者你未来想做什么?)
顾南萧抬眸看了她一眼,眼神依旧没什么波澜,像一口古井。他用英语回答,语速平稳,发音却异常地道纯正,带着一种近乎BBC播音员的腔调,与他平时冷淡的中文语调截然不同,显示出极好的语言功底:“I haven't thought about it clearly.”(我还没想清楚。)
非常标准的、用来终结话题的敷衍式回答。
江以乐不死心,继续引导,试图让对话进行下去:“那……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吗?比如……我看你好像在读英文小说?”她指了指他课桌上那本深蓝色的书,试图找到一个切入点。
顾南萧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那本书,沉默了几秒,那短暂的沉默让江以乐几乎以为他不会回答了。然后,他才用一种平淡无奇的语调说:“Reading is just a way to kill time.”(阅读只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
话题再次被无情地终结。他仿佛在周身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将所有试图窥探他内心世界的触角都冷静地、毫不留情地斩断。
江以乐有些无奈了,甚至感到一丝挫败。
她自认不算特别健谈,但与人正常交流、维持基本的社交礼仪从未觉得如此困难过。
顾南萧就像一堵密不透风的、覆盖着冰霜的墙,将所有试图靠近和了解他的意图都冷静地挡了回去,不留一丝缝隙。
她只好自己接着说了下去,分享了一些自己对未来的设想,比如想考国内顶尖的美术学院,想继续坚持画画,想去世界各地看看不同的风景和艺术,感受不一样的文化。
她说话的时候,顾南萧只是安静地听着,既不提问,也不发表任何看法,眼神落在空处,直到小组练习时间结束,他才默默地将椅子挪回原处,恢复了最初的距离。
下午的时光在课程的更迭中缓缓流逝。
阳光逐渐西斜,将天边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也透过窗户,将教室映照得一片温馨,驱散了些许秋日的凉意。
放学铃声再次响起,宣告着一天学习的结束。
如同早晨一样,顾南萧又是第一个收拾好东西,背上书包,径直离开的人,整个过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江以乐和周晓薇一起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
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里的所有景物,红色的教学楼、绿色的草坪、灰色的道路,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显得格外宁静美好。
她们讨论着今天的作业,明天即将到来的物理小测,以及周末要不要一起去新开的那家文具店买些新的画材。
周晓薇依旧兴致勃勃地猜测着顾南萧的来历,而江以乐的心思却有些飘远。
走到校门口,江以乐不经意地抬眼,恰好看到顾南萧正走向停在路边不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
车子款式低调,但线条流畅优雅,车身光可鉴人,看起来价值不菲。
驾驶座上下来一个穿着正式西装、戴着白手套、身材魁梧、神情严肃、像是专职司机模样的人,恭敬地为他拉开车后座的门。
顾南萧微微颔首,弯腰坐了进去,自始至终没有回头看一眼身后的校园和同学。
车子平稳地启动,悄无声息地驶离,迅速汇入傍晚下班高峰期的车流,消失在视线尽头。
“看吧,我就说他家条件很好。”
周晓薇用胳膊碰了碰有些出神的江以乐,语气带着证实了猜测的得意,以及一丝对那种遥远生活的微妙感叹。
江以乐望着车子消失的方向,心里那种奇怪的感觉再次浮现,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这个叫顾南萧的转学生,他身上矛盾的点太多了。
优越的家境,出色的成绩,至少从解题速度和那股笃定的气质来看。
俊朗甚至堪称惊艳的外表,却偏偏有着如此孤僻冷漠、近乎封闭的性格,以及那种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深沉的、化不开的郁气,仿佛背负着什么沉重的东西。
他就像一本装帧极其精美、引人无限遐想却紧紧锁住的书籍,吸引着人去翻阅,探究其中的故事,却又被冰冷的锁链阻挡,无从下手。
风吹过,带来一阵明显的凉意,卷起几片早早凋落的梧桐树叶,在她脚边打着旋儿,发出干枯的沙沙声响。
南城的秋天,真的来了。
而这位新同桌的出现,似乎也让江以乐原本按部就班、波澜不惊、被试卷和习题填满的高三生活,悄然泛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未知的、带着凉意和神秘色彩的涟漪。
她不知道,这场看似偶然的相遇,背后究竟牵扯着怎样一段沉重而悲伤的过往;也不知道,命运的齿轮,从这一刻起,已经开始向着一个既定的、令人心碎的方向,缓缓转动,无可阻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