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晏清。
雪下得很大,鹅毛般的雪片密密匝匝地从灰蒙蒙的天空坠落,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染成苍白的颜色。寒风从墙壁的缝隙中钻进来,发出呜呜的哀鸣,像是为这个贫苦的家奏响的挽歌。
我缩在土炕最里的角落,尽可能地把身上那件补丁摞补丁的薄棉袄裹紧些,可寒气还是无孔不入,像是冰冷的毒蛇,一点点啃噬着我仅存的体温。破桌上放着半块已经干硬发黑、裂着口子的窝头,是我和爹娘今日的晚饭。胃里像是揣了一把锉刀,一下下地磨着,空的发疼,甚至泛起酸水。
爹蹲在炕沿下,枯瘦的手指在落满灰尘的桌面上无意识地划着字,嘴唇嗫嚅,声音低得几乎被风雪声淹没。
“晏字...是天清日朗,好天气...清字,是水澈心明,无挂无碍...爹给你取这个名字,就是盼着你...一辈子平平安安,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这话我听了十五年。每年冬天,当风雪封门,锅里再也掏不出一粒米的时候,爹就会这样一遍遍地念叨,仿佛这两个字真是什么能抵挡饥寒的护身符,念得多了,就能把穷寒都挡在门外。
娘坐在我对面,昏黄的油灯映着她过早苍老的侧脸。她才三十出头,鬓角却已染了霜色,眼角的皱纹深刻得像是用刀刻上去的。她手里是一件我穿小了的旧衣,补丁摞着补丁,针线在她冻得通红的指间穿梭,试图从那点可怜的布料里再榨出一点用处。每扎一针,她都微微蹙眉,不是手艺生疏,是这衣服实在破得再也经不住任何修补了。
屋子里静得可怕,只有窗外鬼哭狼嚎的风声,和娘偶尔压抑不住的、低低的咳嗽。那咳嗽声撕心裂肺,听得人心头发紧。
“我...我去看看柴火还够不够烧一夜。”我哑着嗓子起身,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又像是怕耗尽最后一点力气。
娘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慌乱,像是被我的动作吓到了。“别...别出去太久,外头冷,风紧...”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几乎像是在哀求,“看一眼就回来。”
我点点头,推开那扇吱呀作响、漏风的破木门。
风雪劈头盖脸地砸来,瞬间迷了眼。我裹紧那件漏芦花的薄袄,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向屋后那点可怜的柴堆。其实哪还有什么柴火,早就烧完了,最后几根细柴早上就熬了那锅照得见人影的稀粥。
我只是想出来透口气。屋里那种沉甸甸的、几乎要压垮人的绝望和安静,让我喘不过气,仿佛再多待一刻,就会被那无声的哀伤溺毙。
雪地上有一行陌生的脚印,很深,很新,绝不是爹娘的破草鞋能踩出来的。那脚印径直通向我家的破木门。我心里猛地一咯噔,一种强烈的不安攥住了心脏,比这寒风更刺骨。
我匆匆折返,推开门的刹那,屋里的景象让我钉在了原地。
爹娘都站着,面色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惨白,像是被抽干了血,连嘴唇都没有一丝颜色。桌上放着两锭银子,白花花,亮闪闪,在昏暗的油灯下反射出冰冷而锐利的光泽,刺得人眼睛生疼。那光芒太突兀,太残酷,与这破败的屋子格格不入,像是一把烧红的烙铁,生生烫在了我们原本虽然贫苦却还算完整的生活上。
“平安啊...”娘突然扑过来,死死抱住我,眼泪大颗大颗地、滚烫地掉进我的衣领里,烫得我浑身一颤。她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叫过我的小名了。“去了那边...好好活...”她的声音嘶哑破碎,带着我从未听过的绝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呕出来的血。
爹依旧蹲在墙角,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锅早就烧尽了,只剩一点灰白的余烬,他却像是毫无察觉,头埋得低低的,闷声说:“去了那边...好好活。”
我后来才真正明白,“好好活”这三个字,在饿殍遍地的年月里,轻飘飘的,是要拿“晏清”这个沉甸甸的名字去换的。
来接我的人穿着光鲜的绸缎衣裳,连指甲缝里都透着油光。他从袖中摸出银子,沉甸甸的两锭,放在爹颤抖的手心里时,发出清脆又冰冷的“啪嗒”声。爹的手抖得厉害,像是握不住那突如其来的“富贵”,银子差点滑落进地上的积雪里。
那人嗤笑一声,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弯腰捡起来,又重重地、几乎是粗暴地按回爹掌心:“这价,买个没开脸的清俊小子,算便宜你们了。”
他转而捏着我的下巴,迫使抬起头打量,那力道弄疼了我。我闻到他身上浓重的香粉味,和巷口胭脂铺飘出来的廉价香气不一样,这是一种甜得发腻、却又冷得刺骨的味道,像是无数朵腐烂的鲜花混合在一起,令人作呕。
娘把我那件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棉袄叠得整整齐齐,塞到我怀里,眼泪无声地淌,砸在粗布面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那点湿意很快就被凛冽的寒气冻硬了,硌着我的胸口,又冷又疼。包袱里还有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和那半块我没舍得吃的、已经硬得像石头的窝头。
马车颠簸着走了一路,我终究没忍住,悄悄掀开车帘一角,最后望了一眼。漫天风雪里,爹和娘的身影早已缩成两个模糊不清的小黑点,像被无情风雪吹皱了的墨痕,很快便彻底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存在过。
原来二十两银子,就能买走一个叫“平安”的名字,买走一个少年的一生,买断骨肉亲情。
这是我写的第一篇小说 希望大家多多包涵[眼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雪与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