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回到了雍亲王府,将这把折扇珍而重之的放在书桌前,雍亲王府总管高勿庸看见四爷回来了,连忙端上一杯茶,赶过来伺候着。
“四爷,您可算回来了,福晋那儿都问了好多回,奴才除了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该如何回。”四爷没有搭理他,他与福晋虽是自幼的青梅竹马,只是对她始终只有亲情,根本没有男女之间的情愫。
“就说我外出办差去了”
“是,爷,那奴才告退了”
“慢着,你去打听一下东直门大街那套宅院里住的是什么人,晚些再来回话”
“奴才遵命,爷,您稍安勿躁,奴才马上去打听”
四爷拿起这把折扇,只见上黄庭坚的名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还能再见到她吗?
……
卖掉了字画首饰,总算手头宽裕点了,秋月这次又闲不住,还想外出去看看,却被蝶衣拦住“小姐,你忘了上次了”
“怕什么,总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吧,更何况,要是入选,就再也见不到外面的世界了”秋月眉头一皱,眉宇间淡淡的忧愁。
穿过熙熙攘攘的闹市,秋月买了一串糖葫芦,尝了很多京城的小食,她最喜欢糖葫芦了,这是在武昌吃不到的,酸酸甜甜,让人食欲大增,临近选秀,一串糖葫芦也能让她无比开心。
走着走着,她们来到了一处大杂院,听到了孩子们的笑声,秋月走了进去,原来是那天卖艺的女子。
“这位小姐,我记得你,你就是上次赏赐我们银两的好心人。”看到大杂院里来了人,孙婆婆和李奶奶也忙迎了出来。
“我叫晓燕,你呢”
“我姓年,名叫秋月”
哎呦,真好听啊,老人们看着秋月,从来没见过这么美丽温柔的姑娘。
贵客来了,快去倒茶
“不敢不敢,不是贵客呢”
晓燕是个热心肠的姑娘,带着秋月坐到了屋子里,秋月打量四周,破旧的房屋里堆满了卖艺时的刀枪棍棒和变戏法的工具,房间不大,收拾的还算干净,只是东西太多了还是觉得凌乱。
“没见过这么破旧的房子吧”晓燕笑了
秋月不知该怎样接话了,她并没有瞧不上的意思,“我看你们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和和气气的,虽然日子苦一点,却也过的自由自在,我实在是羡慕,我虽然从小家境优渥,受到父母的宠爱,可是兄弟姐妹之间并不亲密……。”
晓燕看她说的都是发自内心的话,也有些心疼眼前这个姑娘。
“秋月,你遇到困难了吗?有困难要告诉我,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其实没什么…”
“我们小姐好不容易来到京城,把夫人留给她的首饰卖了一大半,宅子每月还要收租,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那你怎么捐了这么多”
“我们小姐就是这样的,太善良了,拦都拦不住”
“别急,以后我们卖艺得来的钱也分你一些,解决你们的燃眉之急再说。”
“这样怎么好意思呢”
晓燕大概才出她的身份,应该是上京选秀的秀女,看她的样子,大概很大可能入选“等你以后手头宽裕了,再给我也不迟”
“一言为定,如果我爹娘来京,一定让他们好好谢谢你”
两个姑娘面对面笑了,外面孩子们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玩的不亦乐乎。
她们回到了宅院,听房东说有个神秘的男子替她们交了一年的房租,秋月很是吃惊,难道是那个四爷?他为什么要帮我呢?难道看出了我们手头并不宽裕?
晚上,高勿庸回到了雍亲王府,显然是完成了四爷交办的任务,连忙禀告
“爷,奴才都查清楚了,这姑娘叫年秋月,是湖广巡抚年遐龄的小女儿,此次进京是来选秀的,奴才听房东说她们主仆俩手头并不宽裕,所以给他们垫付了房钱”
“原来如此,她竟是待选的八旗秀女,难怪谈吐不凡,高勿庸,这份差事你办的不错,不过还有一事”
“四爷,您尽管吩咐”
……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真的到了选秀的日子。许多从全国各地而来的秀女都在午门等候,清朝的选秀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朝廷的颜面和皇家婚配,所以礼部的官员不敢怠慢,等秀女到齐之后,宫里的老嬷嬷们会安排秀女们依次排好队,先是满军旗,再是蒙军旗,最后才是汉军旗,可见朝廷重满抑汉的思想还是非常严重。
这次选秀是皇上和德妃亲自挑选,康熙最爱的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下太子胤礽的当天就撒手人寰了,这些年,后宫一直是交给德妃娘娘打理,皇上颇为信任她,将选秀也一并交给她办理。
这时候宫里的老嬷嬷们都出来了
“满军旗汉军旗都站好了,两人一队都排好了”
“容奴才再提醒各位小姐一次,各位小姐们都是千挑万选留下来要皇上和德妃娘娘亲自看的,主子看上就留牌子,落选就赐花归府,或者当场指婚给哪位宗亲,福气更大的成为宫里的主子,这就看各位小姐的福气和造化了。各位小姐也无需紧张。”
秋月身穿一件素白色旗装,脸上薄施粉黛,头上斜簪了一朵白芙蓉,除此之外只挽了一支碧玉七宝玲珑簪,因为,她根本没想着要入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