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玉碎青梅 > 第53章 苏令蘅离开

第53章 苏令蘅离开

永熙二年的冬,来得比往年更凛冽。镇国公府的西跨院静得能听见雪花落在窗棂上的声响,萧玦坐在床边,指尖拂过苏令蘅苍白的脸颊,她的呼吸轻得像一缕丝线,随时会断在寒风里。

“别再为我耗神了。”苏令蘅睁开眼,声音细弱,却带着惯有的平和,“朝堂的事要紧,陛下还等着你来辅佐。”她嫁给他三年,始终相敬如宾,后来渐生默契,却终究没能等到花开结果——自去年染了肺疾,身子便一日弱过一日,连御医都只敢摇头叹息。

萧玦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却暖不透她指尖的冰凉:“我已请陛下准了假,往后日日陪着你。”他刚晋升为大理寺卿,正是新政推行的关键时候,可此刻,卷宗与权柄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

苏令蘅轻轻摇头,目光落在他胸口——那里还藏着她亲手绣的护心符,针脚细密,是她病中为数不多能做的事。“我知道你心里有放不下的人,”她忽然说,语气没有半分怨怼,“若我去了,你若想找她,也无妨。只是……别负了陛下的信任,别丢了自己的初心。”

萧玦喉间发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想解释,却发现所有言语都苍白无力,只能任由泪水落在她手背上。

腊月初八那日,雪下得最大。苏令蘅靠在他怀里,听他讲京郊别院的桃花快要开了,忽然笑了笑,气息渐渐弱了下去。她到最后也没说一句抱怨的话,只留下一句“照顾好自己”,便永远闭上了眼睛。

葬礼办得极尽哀荣,新帝赵珩亲自到场祭奠,百官皆披麻戴孝。萧玦一身素服,跪在灵前,三日未曾起身。苏老夫人拉着他的手哭道:“好孩子,不怪你,是令蘅没福气,没能给你留个后。”他只是沉默,指尖反复摩挲着苏令蘅留下的那枚护心符,心里像被掏空了一块,冷风直往里灌。

守孝的日子里,萧玦把自己关在书房,整日对着苏令蘅整理过的卷宗发呆。那些标注清晰的批注、折角的页码,都还留着她的痕迹。有次深夜,他恍惚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以为是她端着热茶进来,抬头却只看见空荡荡的门框,才猛然想起,那个总是安静待在一旁、默默为他打理琐事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永熙三年春,桃花开得如云似霞。萧玦按苏令蘅的遗愿,将她的骨灰葬在了京郊别院的桃树下。他站在墓前,看着纷飞的花瓣落在石碑上,忽然想起她曾说:“这里的桃花,开得和江南的一样好看。”那时他还不懂,如今才明白,她早已看穿了他心底的牵挂,却从未点破。

从那以后,萧玦像是变了个人。他依旧勤勉朝政,辅佐新帝整肃吏治、改革税赋,权势日渐滔天,却再也不见半分笑意。朝堂上,他是说一不二的萧大人;回到国公府,却常常独自坐在西跨院,对着满室寂静出神。案上永远温着一杯热茶,就像她还在时那样,只是茶凉了,再也没人会为他重新续上。

永熙五年暮春,江南的“知意绣坊”早已声名远扬。沈知意偶然从客商口中听闻,京中萧大人丧妻两年,至今未再娶,膝下也无子嗣。她手中的绣花针顿了顿,随即继续绣着锦缎上的青梅纹,眼底没有波澜,只是轻轻叹了口气——那些年少时的爱恨嗔痴,早已被岁月磨成了遥远的过往,连带着关于他的消息,也只剩一句淡淡的“安好”或“遗憾”。

而此刻的京城,萧玦刚从皇宫议事回来。路过西跨院时,见丫鬟正收拾苏令蘅的旧物,其中一本摊开的诗集里,夹着一朵干枯的栀子花。那是三年前他从御花园折来给她的,她竟一直珍藏着。

他拿起那朵栀子花,指尖拂过干瘪的花瓣,忽然红了眼眶。原来那些沉默的陪伴、无言的懂得,早已在他心里扎了根,只是他明白得太晚。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案上冷掉的茶,也照亮了他眼底的孤寂——他权倾朝野,却终究失去了那个能与他共赏桃花、共品热茶的人。

桃花年年依旧,只是看花的人,早已殊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西江的船

宁得岁岁吵

狩心游戏

六十二年冬

咸鱼暗卫打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