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这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故事不是编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
立一个人,看她怎么活;
再把她放进一个环境和事件里,看会发生什么。
然后——把那些自然发生的事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先把她的一生写完,
再从其中挑出那些有趣的事,写成外传。
我可能会花一生的时间,来写杨蓁。
从“侯府隐忧”的一盏灯,
到“史可禁,不可毁”的一滴墨,
我陪着杨蓁走过了她的一生。
她从假名到真名,从权势到沉默,
也带着我,从写字的人,
变成一个能看清文字里人的人。
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常常想——
一个人能被记住的方式,
不一定是功名,也不一定是爱情。
有时候,只是一支笔,一句话,一页纸。
这支笔落下的那一刻,
她不只是史官,也是见证者。
《朝蓁浮世录》写的是她,也写的是我。
我在她的孤独里看见勇气,
在她的沉默里看见抵抗。
她没有大悲大喜的命运,
只有“坚持写下去”的信念——
这,恰好是所有写作者的命。
有人说:
“完结意味着告别。”
但我更愿意相信——
这只是另一段叙事的开始。
也许多年后,我还会写她,
写她流放时遇见的风,
写她江南抄书的日子,
写她成为后世传说的一瞬。
她不死,
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
愿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
都能在她的故事里,
找到自己的一页。
谢谢你陪我走完《朝蓁浮世录》,
也谢谢那位在文字里永远写下去的“我”。
朝蓁的故事完结于此,
但请相信,
我笔不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