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中原雪 > 第2章 遗信

第2章 遗信

十年。

蜀中的春,总来得格外早。

山野间杜鹃泣血般红了一片,新绿爬满残垣,倔强地掩盖着焦黑的痕迹。风过处,带来泥土与草木的清新,却总也吹不散那萦绕在唐家堡废墟上空,若有若无的、深入骨髓的荒凉与死寂。

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踏着碎步,停在长满苔藓的残破石阶前。马上之人,一身玄色劲装,外罩一件质料寻常的青色布袍,风尘仆仆。

他翻身下马,动作轻捷如羽,落地无声。

正是洛清岚。

十年光阴,已将那个在血夜中瑟瑟发抖的孩童,淬炼成如今这副模样。身姿挺拔如孤松,面容俊美得近乎昳丽,肤色是常年不见日光的冷白。唯有一双眼睛,幽深如古井寒潭,不起波澜,却沉淀着化不开的冰霜与死寂。这双眼睛,让他昳丽的容貌平添了几分令人心悸的阴郁。

江湖上,近三年来,“玉面罗刹”的名号不胫而走。传闻他貌若好女,心狠手辣,一手暗器功夫神鬼莫测,尤擅用一根细如牛毛的“离魂针”,中者立毙,死状安详,仿佛只是沉沉睡去。无人知其来历,只知他常在夜间出没,索命无情。

他本想再养精蓄锐几年再找朝廷索命,可是为数不多活下来的唐门弟子里,自己亲近的师侄,再次惨遭毒手,他知道不能再等了。

洛清岚将马缰随意系在一截枯死的歪脖子树上,抬步,踏上了通往废墟深处的路。

脚下是破碎的瓦砾,烧焦的梁木,以及丛生的杂草。昔日的亭台楼阁,练武场,回廊水榭,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如同巨兽死后裸露的森森白骨,沉默地诉说着那场浩劫。

他的脚步很稳,很轻,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处熟悉的残迹。

这里是外院,他曾和堂兄弟们在此追逐打闹,被严厉的教习师傅罚扎马步。

那里是丹房,总是飘着各种奇异的药香,母亲偶尔会带他进去,指着那些瓶瓶罐罐,告诉他哪些是救人的良药,哪些是夺命的剧毒。

更远处,是祠堂的遗址,只剩几根焦黑的石柱倔强地立着,指向灰蒙蒙的天空。那夜的烈焰与鲜血,仿佛隔着十年的光阴,再次灼烫了他的眼。

他没有停留,径直走向废墟深处,那片曾是内宅核心的区域。

父母的居所,“听雪轩”,已完全坍塌,只剩半堵摇摇欲坠的墙壁,以及一个被泥土和杂草半掩的、烧得乌黑的石基。

空气中,除了草木和焦土的气息,还隐隐浮动着一丝极淡、极奇异的香味。那味道似檀非檀,带着一种陈腐的甜腻,若有若无,钻入鼻腔,竟让人心头莫名泛起一丝寒意。

是“尸香”。

洛清岚眼神微凝。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植物,只生长在阴气极重、埋骨众多之地,其花香气幽冷,能历数十年而不散。唐门覆灭,此地怨气冲天,生出此物,倒也不足为奇。只是这味道,与他记忆深处某个模糊的片段隐隐重合,让他心底那根冰冷的弦,轻轻颤动了一下。

他走到那片废墟前,沉默伫立片刻。然后,他开始动手清理。

没有借助任何工具,只凭一双修长却布满薄茧的手。他动作精准而高效,搬开断裂的石块,拨开纠缠的藤蔓,拂去积年的尘土。指尖偶尔触碰到烧焦的木料,或是某件熟悉的、残破的瓷器碎片,他的表情也未曾有丝毫变化,仿佛只是在做一件与己无关的寻常工作。

终于,那片区域被清理出来。他根据记忆中的方位,找到了原本应是父母卧榻所在的位置。地面铺着的青石板大多碎裂,被烟火熏得漆黑。

他蹲下身,手指在一块看似与其他无异的青石板上细细摩挲。石板边缘,有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被烟火燎过的细微痕迹。他指尖运起一股阴柔的内力,轻轻一按一推。

“咔。”

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废墟中格外清晰。

石板应声滑开,露出下方一个一尺见方的暗格。暗格内壁以精铁打造,竟奇迹般地在那场大火中保存了下来。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几件零散物事:一支烧损了半截的狼毫笔,一方裂开的旧砚,还有一叠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洛清岚伸出手,指尖在触碰到那油布包时,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瞬。然后,他将其取出,解开系绳,掀开已然发硬发脆的油布。

里面是几封书信。

信纸已然焦黄发脆,边缘卷曲,上面沾染着深褐色的、早已干涸的血迹,还有一些模糊的水渍晕开的痕迹,不知是泪,还是别的什么。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小心翼翼地展开。母亲清秀婉约的字迹映入眼帘,只是那字迹因血迹和水渍而显得模糊斑驳,阅读起来十分艰难。

信是写给父亲的。内容多是家常琐事,提及他的功课,唐门近日的事务,字里行间透着温婉与关切。洛清岚一页页翻过,目光平静,唯有捏着信纸边缘的指节,微微泛白。

直到他拿起倒数第二封信。

这封信的日期,距离唐门覆灭,仅有一个月。信上的字迹,比之前任何一封都要显得急促、凝重。

“……青云,魏宗正此人,近日又遣心腹前来,索要‘忘尘散’与‘牵机引’……其意不明,我心甚忧。‘忘尘散’可乱人神智,抹除记忆;‘牵机引’更是控人心魄的奇药,皆非善物,乃我唐门秘传,向不示人。我已借故推脱两次,然观其势,恐不会善罢甘休……”

魏宗正?

洛清岚眉头微蹙。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朝廷钦天监的副监正,一个看似清贵,实则远离权力中心的闲职官员。他竟多次向唐门索要这等阴诡秘药,所图为何。

记忆的碎片开始翻滚、碰撞。那个血与火的夜晚,大长老气若游丝的遗言——“真正的魔头…在朝堂…”

难道……这魏宗正,便是那“魔头”之一吗,抑或,他也只是一枚棋子……

他强压下心头的波澜,拿起最后一封信。这封信更短,似乎是在极度仓促和惊惶下写就,字迹潦草,甚至有些笔画因用力过猛而划破了纸张。

“……事急矣!今日收到匿名警示,言朝廷已遣精锐,不日将至,意在……覆灭唐门,夺取《万毒真经》与‘陨星’图谱……缘由不明,或与魏宗正索药不成有关,抑或另有隐情……青云,我恐大祸将至,速做安排,护岚儿周全!!!……”

信纸在这里戛然而止,最后几个字几乎是用血与泪碾磨而出,那巨大的惊恐与绝望,穿透了十年的时光,狠狠攥住了洛清岚的心脏。

匿名警示,朝廷精锐,覆灭唐门。

所以,那夜的黑衣杀手,果然是朝廷的人,是为了夺取唐门至宝,还是因为魏宗正索药不成而招致的报复?

或者,这两者本就是一体。

那个铁甲将军的背影,在这一刻,于他脑海中变得无比清晰。玄色铁甲,肩吞兽首,森然冷漠,立于尸山血海之外,如同执掌生死的神祇,又如同来自九幽地狱的魔神。

十年。

他用了整整十年,明察暗访,编织情报网络,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小心翼翼地探寻着任何与那夜相关的蛛丝马迹。他查过江湖上所有可能与唐门有仇的势力,查过边军将领,查过皇城禁卫……线索断断续续,指向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又一个个被他排除。

直到此刻,直到这些染血的信笺,将“朝廷”、“魏宗正”这两个关键词,与那个铁甲将军的背影,死死地钉在了一起。

魏宗正,他区区一个五品官员,有何能量调动足以覆灭唐门的朝廷精锐,他的背后,必然还有人,那个能调动军队,能下达“不留活口”命令的,真正的幕后主使。

一个名字,一个他暗中调查多年,和杀害自己师侄的手法相符的,却始终缺乏最直接证据的名字,伴随着那夜甲胄的铿锵之声,伴随着这废墟之上的尸香,如同淬了毒的冰锥,从他齿缝间,一字一字,带着彻骨的寒意与恨意,挤了出来:

“沈、砚、川。”

当朝太尉,执掌天下兵马大权,天子最为倚重的重臣之一。

一个权倾朝野,名字能令小儿止啼的人物。

是他吗,那个隐藏在朝堂深处的、真正的魔头。

洛清岚缓缓站起身,将那些染血的信笺仔细叠好,重新用油布包裹,贴身收起。那冰冷的触感,紧贴着他的胸膛,如同十年前那个夜晚,父母冰冷的体温。

他抬起眼,环视这片生他养他、又埋葬了他所有亲人的废墟。残阳如血,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断壁残垣之上,孤寂而萧索。

尸香的冷甜气息,混杂着焦土与草木的味道,愈发浓郁。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时,那双幽深的眸子里,所有的情绪都已敛去,只剩下一种近乎虚无的平静,以及在那平静之下,汹涌澎湃的、足以焚毁一切的复仇烈焰。

沈砚川。

无论你是不是那个魔头,既然线索指向了你,那么,就从你开始吧。

这血海深仇,这十年饮冰,是时候,连本带利,一一讨还了。

他转身,牵过那匹黑马,翻身而上,再未回头。

马蹄声嘚嘚,踏着荒草与瓦砾,渐渐远去,消失在暮色四合的蜀山深处。

只留下那片废墟,在愈发浓重的尸香气味中,沉默地矗立,如同一个巨大而狰狞的伤疤,永远烙印在这片土地之上。

洛清岚:朝廷鹰犬爪牙,深夜能止小儿啼哭。

沈砚川:啊?我吗?[裂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遗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寻仙

不灭神王

武侠:我宋青书,开局无双剑匣

武侠:我的仙人身份被曝光了

洪荒:我东皇太一不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