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瑶转身就瞧见憔悴的不成样子的张小凡呼吸微弱的靠在石壁上,问道:“你饿么?”
张小凡坚决的摇摇头,可肚子咕噜噜震天响,他脸色一红,偏过头去,蓦地怀里沉了下,多出个小包袱,他伸手解开,里面是几层油纸包好的干粮。
碧瑶淡道:“快些吃,我要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出路,你吃完照看陆师姐。”
张小凡刚要点头,一下子想起她是魔教中人,再不是大竹峰的师姐,不想用她的东西,可是见着昏迷不醒的陆雪琪,心里斗争几番,拿起一个馒头咬一口慢慢吞下。
碧瑶走几步直接跳进小潭里,等着动荡的水面再次平静,找到洞顶血红石头在水中的倒影,伸手在清澈微凉的潭水底摸索一阵,触到凸起,按下去。一刻钟后,水帘之后那曾经天衣无缝、坚硬之极的石壁,轰隆响着,整块的向后退了进去,缓慢的露出了一个新洞口。
碧瑶回身道:“张小凡,你要不要跟我进去?”
张小凡皱眉道:“你魔教的地方,我进去做甚。”
碧瑶眉目清秀,低低一笑,道:“先不提里面有没有出口,总比外面好些罢?你就让你的同门师姐……躺在这儿?”
张小凡向陆雪琪看去,觉得碧瑶的话有些道理,虽不情愿,也是起身跟着她走进隧道。
通道幽深,洞侧石壁上发光的事物明显比外边通道上少了许多,非常昏暗,勉强能看到通路,伤心花摇曳盛放,朦胧纯净的白光让这里亮起不少。通道颇为曲折,又深且长,慢慢向上,约莫一盏茶的时辰,两人走到隧道尽头,是一个大的石室。整个石室呈圆形形状,隧道正在石室中间,在它对面,还有一条通道向里延伸。
石室左边,放着两尊巨大的石刻雕像,一尊慈眉善目,微笑而立,一身衣裳被刻的如风吹拂般栩栩如生,像是佛门的观音菩萨。另一尊却完全是不同的模样,狰狞凶恶,黑脸鬼角,八手四头,甚至在嘴边还刻着一丝鲜血流下,令人看了不寒而栗。此外在这两尊雕像前面,有一张石桌,上边一个香炉,旁边放着几包香烛,都是灰尘遍布。至于这石室的另一头,有几个蒲团,随意地扔在地上,没有什么其他东西。
碧瑶望向两座雕像,幽冥圣母,天煞明王,如佛祖在天音寺一样受圣教众人朝拜,无不以之为神,可这世上,哪儿有甚么神在,不过是自欺欺人,聊以慰藉,四大派阀都想一统圣教,光复当年炼血堂黑心老人时的声势,为的也不过是权利而已,自己当年也不是一样,虔诚的叩拜,以为幽冥圣母和天煞明王会护佑圣教弟子,护佑鬼王宗,护佑她至亲至爱的人,
虚无如镜花水月的信仰,拜来何用。
没了诛仙剑,青云没有神明庇佑也迟早都有覆灭之祸,诛仙剑仍在青云,日日供奉幽冥圣母和天煞明王也会一败涂地。
碧瑶淡淡的微笑,让张小凡将几个蒲团收拾齐整,好歹让它干净些,她返回去抱陆雪琪进来,不过几日,她已经清瘦许多,纤细轻盈,碧瑶抱着也不觉沉重,心里倒想这么一直抱着也不错。
依然是将她交给张小凡照看,随后碧瑶顺着隧道朝里走,没多远,走进一个怪石突兀的山洞里,洞中立着一个高大的石碑,龙飞凤舞的刻着十个大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呼啸苍穹之势迎面扑来,碧瑶全身真元骤然运转,伤心花白光璀璨,隐约透着淡淡的金色光芒,金光中又泛起些许青芒。似有恍惚的梵音阵阵,吟唱传散。
顿着许久,碧瑶身上的薄光淡下去,消失不见,绕过石林,见到尽头的洞顶是一面光滑的石壁,石壁两侧各有一条隧道,通往不知名处,石壁之下,是一块青石平台,上面有一具骷髅,成端坐形状,安静地坐在那里。
碧瑶俯身蹲下,望着这具数百年前的枯骨,当初噬血珠对它有感应,必是其主黑心老人无疑,圣教中不世出的奇才人物,谁曾想,会悄无声息的死在这里,有什么是会让黑心老人念念不忘,重伤垂死时还要拼尽最后一口气赶回来。
是为那痴情咒?
因是她亲手刻下,在就要死去的时候,看一看她的字。
也是巨大的满足。
她仿佛从它身上看到前世所有的一切,没想到,如今还能再见到它,不知时隔多少年,前世今生,面对同样的人,同样的枯骨,同样的结局,却早已是沧海桑田。
不复初心。
碧瑶透着几分疲倦的低沉,“久违了,黑心老人,你当年一统圣教,风光无量,如今想来,输赢多少?她写下耗费一身精血魂魄可抵挡诛仙剑阵的痴情咒,便是甘愿为你做到如此地步,你独战正道三大门派,重伤垂死,最后关头还要回来,情深至此,又为甚不在一起?”
“你们同在圣教,比我好的多,不是么?”她起身,微微摇头,看向左侧幽深的隧道,“我不明白,你们到底在追求些什么,人总有一死,长生不过痴妄,那么多人,正邪两道,穷毕生之力,都在追逐那不可能的事,到头来,不过咎由自取。”
左侧隧道尽头也是一间石室,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在石室坚硬的石壁之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
“天书第一卷”
夫天地造化,盖谓混沌之时,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廓然既变,清浊乃陈。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然天地万物,皆有其相,众生沉迷,惑於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为众相故,心生三毒三惧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无刑,道褒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达光明。持一正道,内体自性,天地以本为心者也。
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
故无实无虚也。
故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也。
故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哉!
……
碧瑶停滞的境界在一句句深深镂刻在心里一样的天书面前松动许多,她敛息凝神,感悟天书第一卷。
天书包罗万象,万源归宗,佛家,道家和魔教的真法根本,大多都从天书领悟,第一卷既是总纲,也是万法融合之始,许多天书第二卷,第四卷不能领悟的地方,如同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太极玄清道,大梵般若,圣教功法同时运转,金、青。白三色光芒绚烂强烈,照的石室亮如白昼,笔法雄浑刚劲的石刻宛如活了一般,跃然眼前。
她的境界虽不曾突破,可体内真元在万法归一之后何止浑厚数倍,道家真法的御自然造化,佛门体悟自身,魔教偏执凶险的神通异法,轮回流转,生生不息,好似无穷无尽。
现如今,碧瑶一人身兼佛、道、魔三家真法,又有天书助她融会贯通,她天份极高,世所罕见,日夜勤谨苦修至今,便是青云门也少有人及的上她,待她再入南疆结成八凶玄火法阵,纵然青云门诛仙剑阵当世无双,可凭八凶玄火法阵灼燃戾气精华的无上凶威,她也有一战之力,天下之大,何人及的上她,又何处不可去。
终于,光芒散去,石室慢慢变得昏暗。
通道里有脚步声,却是张小凡心下担忧碧瑶进去许久没动静,进来寻她,才要进石室撞见正要出去的碧瑶。
碧瑶看他一眼,道:“我已经看完这间石室,里面墙上刻着许多字,你去记下来,小凡,以我们这许多年的交情,别问我原因。”
张小凡有心要拒绝,可他毕竟和碧瑶在草庙村相识许久,后来还是同门,她这样说,却是有些无法拒绝,低低的应一声,走进石室里。
碧瑶这才折往右侧的通道,这条通道并不长,一刻功夫便进入小一些的石室,一侧摆著许多架子,一侧却堆著一堆垃圾,多是些铁器,诸如刀、剑、枪等,大都残损不堪。比较显目的是在最上面还随意丢著一把斧头,通体铁,颇为巨大,也还完整,看去整把都像是铁铸的一般。
架子上一格一格地都放著标签,上边有些字早都模糊了,但还有些字勉强看得清的,却无不让人怦然心动,都是些如:“五岳神戟”、“观月索”、“离人锥”等名称,这都是魔教内一等一的法宝,威力巨大,可是只剩下这些标签,法宝却是不知所踪。
这也是碧瑶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正道不得其所,寻不到滴血洞也就罢了,若是圣教中人也无人寻到,那离人锥是如何落到长生堂手上?若黑心老人并无这些法宝,空做一些架子来有何用,以当年炼血堂的盛势,这些法宝纵然是在他人手上,恐怕也留不住。如果是黑心老人死后有人将这些法宝拿走,那更说不通,他定然深知自己害人无数,为正道中人所忌惮,即便是圣教中人,也未必没有想他惨死之人,必然会进入滴血洞后就封闭石门,而他生前,又有谁敢在凶名昭著的黑心老人手中偷法宝。
况且滴血洞中,天书与藏宝阁所在不过是左右两条岔路,为何炼血堂藏宝阁内所有东西都不见了,但是天书反而无人理会,莫非是无人识得天书的缘故?这般想来更是荒谬,且不论天书传承已久,为圣教诸般法决根本,无人不识,连张小凡都能感受到天书总纲的威严磅礴,凭他资质能从玉清四层一跃为玉清五层,八百年前圣教人才辈出,才智超群见识广博者更是数不胜数,如何会认不出天书,相反,若有空闲能将所有东西搬走,还欠一些时辰记下天书么?怎地这许多年来圣教之中从无一人显露出天书总纲,鬼王宗得天书第二卷残书都能发展至今,若是其他门派得到天书总纲,岂非如虎添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滴血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