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某人见信如晤,
梦醒已是少年身。
近日随二叔访苍云探亲,却逢苍云生变。薛将军死,雁门关闭。
二叔一整天都在伤患营忙碌,我去帮他,却看到你被背回来。
你腹部肩背都有刀伤、血流不止,我替你擦了汗,你含糊道了谢,不太清醒的样子,怕是很疼。
我想再留一会,但阿娘却要送我离开雁门关,我说我亦可战!她生了大气、拿陌刀挑断我枪、叫我滚回天策练好了再来。
暂别。
从前你让我报平安给你。等你伤愈,得想办法问你讨一纸平安。
天策遗孤苍云军属李暮云
天宝四载秋
……………………………………………………………………
平安
燕某
宝应二年七月十五 中元夜
复天宝四载暮云信
2
燕某人见信如晤,
今日收到阿娘红封压岁,又附一本字帖,是我上次求她找军中最善书法者写的。
我打开一看,果然是你的字!里面找到了你写的“平”和“安”,比我之前临的要锋利许多。新岁之礼,我很欢喜!
府里点炮仗了,我得赶紧抢一串去炸狼窝,叫它们不敢再来骚扰小马!
新春嘉平,富且康健!
平安
天策府 李暮云
天宝六载元月初一
……………………………………………………………………
是薛姐与我熟悉,字帖勉强可看。憾当时未问你名姓。
祝小马安然。新春嘉平,万事称心。
燕某
宝应二年七月十五 中元夜
复天宝六载元月初一暮云信
3
燕某人见信如晤,
今日休沐,恰逢二叔自万花前来访友。
我给二叔看了你写的字帖,赞曰:“寒铁铸骨、刀剑其锋。”我很高兴,又拿我的字给他看,结果他一脸嫌弃,直摆手说:“拿走、拿走。”
——真想咬他。
你从前会夸我每字均有精进,如今我练了几月,今日多写几个,你看了定会说颇有成效。
平安平安平安平安平安
天策府 李暮云
天宝六载端午
…………………………………………………………………………
锋似骏马、墨如晴雨。每字益进、颇有成效。
燕某
宝应二年七月十五 中元夜
复天宝六载端午暮云信
(后记、花哥二叔实话锐评:锋似骏马脱缰、墨如晴雨不定,一字更比一字狂。学废了、救不了、告辞了。)
4
燕某人见信如晤,
近日忙着操练,无暇练笔。
今日春闱,我无忌营成绩第一,天策府大胜神策军!
神策欺压我天策许久,趾高气扬都是小人气焰,还得靠实力说话。今日扬眉吐气,一会儿给老将军报喜去!
分得春闱赏金若干,给阿娘买了栀子花口脂。本来还想留点钱买刀坠给你,想了想,作罢。
本人战绩:猎得兔五只、鹿两只、狼三匹、熊一头。另见母鹿,腹胀似有孕,放了。
平安
天策府 伍长李暮云
天宝七载三月初三
……………………………………………………………………………………
天策历代将才英烈,非阿谀宵小之辈可比。
猎鹿兔者众,猎熊狼者少之又少。我十五六岁时,胆识、天赋远不及暮云小将军。
刀坠憾未见。
燕某
宝应二年七月十五 中元夜
复天宝七载三月初三暮云信
5
渭北见信如晤,
今日收到晋升队正的新盔甲,但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以前常常想,如果我没有寄出那封信跟阿娘报喜,是不是就不会收到阿娘的家书和铭牌。
所以这次信没有寄出。可遗书却还是来了。
渭北、渭北,我又没有阿娘了。
从前教官总说我三天两头家书要往苍云寄。
自此以后,家书寄予谁往呢?
平安
暮云
天宝八载十月初一
…………………………………………………………
恨时过境迁,故人不在,不能揽你入怀中。
你若想寄信托梦,便来苍云找我;若你魂归天策,我来寻你,也是一样。
渭北
宝应二年七月十五中元夜
复天宝八载十月初一暮云信
6
渭北见信如晤,
今日见你在阿娘墓前与她对饮梨花春,我想上前同饮,但我不能,只好躲在树后。
酒是好酒,这一世,是我不能与你同醉。
我阿娘当年叫我滚回天策练好了再来,上一世我应当已经给她长了脸。这次我就……不留调苍云了。
我带了一盒山榴花的胭脂,给阿娘抹在名字上。
就算只留下石碑一块,阿娘也应当是这山坡上最漂亮的一块。
平安
暮云
天宝八载十月廿一
………………………………………………………………………………………………
胭脂色美,三日不褪。军内有发现者纷纷效仿,均不如你阿娘之碑色艳丽。
待来日同醉梨花春。
渭北
宝应二年七月十五中元夜
复天宝八载十月廿一暮云信
7
渭北见信如晤,
近日调兵较多,随军辗转多地,无暇顾及笔墨。
我回府交了几个战友的旧甲,正要去给家眷送信。哎,我总不喜欢做这件事,有时候也忍不住跟着要哭。
有一个遗孤,父母皆战死天策,只好收养在少林后院。
我一开门,便见行识大师被一群孩子抱着扒着,一边还要教书讲经,左眼琉璃镜摇摇欲坠。
他见到我,便问我施主此次溯回,可曾得偿所愿。
这天地间竟还有知我过往的老朋友!我这一天阴云密布,看到他(画:闪亮光头)总算见到点光亮。
我发完抚恤,便与他叙旧许久。他是个有点啰嗦的好人,有缘你们说不定会见到。
平安
暮云
天宝十载七月十六
…………………………………………………………………………
明日要往少林送信于他。
若他是这世间唯一知晓你身世之人,确实令人……颇为羡慕。
渭北
宝应二年七月十五中元夜
复天宝十载七月十六日暮云信
8.
渭北见信如晤,
战事稍停,朱军师“大方”批了我二十天假,允我赴苍云祭母。不过按我的经验,来回路程得花十九天。
看来以后要多读书、行万里路,否则老受这些读书人的算计。
我日月兼程,刚到雁门关,雪就下起来了。
铺天盖地的银白色,盖在雁门的城墙、盖在雁塔、盖在李牧祠满山坡的墓碑上。
你在远处嘱咐守兵换防,笨重的铁壳子又被雪覆了一层,跟个铸了铁模的雪人似的。
我看到你的头发被雪淋白了。
恰巧,我也是。
平安
暮云
天宝十二载 冬至
………………………………………………………………………………
如若只教同淋雪,怎算人间共白头?
渭北
宝应二年七月十六日晨
复天宝十二载冬至暮云信
9.
苍云定远将军燕渭北见信如晤,
临战在即。
从前你我曾争论过为将者是否该吝惜此身、是否该惜子如命。
我知你通晓兵法、又忧我安危。但我身在天策,身前是天字战旗猎猎,身后是东都和大唐。
我的阿娘、我的阿爷,我们的同袍,皆为此而战、为此而死。
他们莫不畏死,也莫不想活着。想活着等到海清河晏、卸甲归田,想活到和心上人一起白头、相守一生。
所以,他们可以不畏死,我却不能不惜子。若我们都必然战死沙场,那我便身先士卒,以血开旗。
愿知我,望谅之。
只不知是否还能再看你一眼,反正你也不识我。算了……或许还是不要的好。
天策府 振威校尉李暮云
天宝十五载十一月初九 赴战前夜书
…………………………………………………………………………………………………………………………
暮云之心,渭北已知。既知心意,若不能同相守,那便同卧沙场,共赴黄泉。
倘若真有一日,万一……我们一起等到国家定、战事平,
暮云……可愿与我携手共白头?
故人燕渭北
宝应二年七月十六日晨
复天宝十五载十一月十九 天策府校尉李暮云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