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花花越长越大了。
为了阻止她往外跑,丫头们真的费了很多力气。要是她真的跑出去,被不知道哪里来的野小子弄大了肚子,黛玉会哭死的。
这天顾文宁正跟丫鬟们商量着如何处置这只调皮的小猫。
外头的婆子又进来报信:“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传旨了。”
顾文宁一面赶紧换衣服,一面想不知道皇后这次找自己又有什么事。
如今她对这些接旨和进宫的事情也习惯了。只是每次还得祈祷一下宫里的主子们不要闲的没事又给她出什么难题。
夏太监现在也是她比较熟悉的宦官了。就如同戴权是大明宫的总管一样,夏守忠是六宫之中的总管太监,直接对皇后负责。
皇帝有什么与后宫相关的事情,也会吩咐他。只是如今皇帝式微,太上皇大权在握,夏守忠自然无法与戴权相提并论。
夏守忠见到顾文宁出来的时候,愣了一下。但他们这些人怎么会少了应酬机变的本事,他还是很客气的打招呼:“贞穆夫人这些日子玉体安康?一向想给您请安的,老不见您进宫去。”这太监们对于自己瞧得上的人,嘴巴一直是很甜的。
两个人客套了一回,夏守忠才不得不对顾文宁说:“劳烦您跑一趟,但这次的旨意是给贾家人的。”
顾文宁愣了一下。这些人也太不靠谱了吧,连圣旨传给谁都能搞错。也不知道是这贾家的奴才有问题,还是这老太监没把差事放在心上。
但她也只说:“您有公事在身,我就不打扰您了,咱们下次再聊。”说完,笑着走出去了。
贾家的小厮们腿都跑断了,赶紧又去通知贾赦、贾政等人出来接旨。没多久,顾文宁就听见说贾政被宣入朝了。贾母等人惶惶不安,整个荣国府混杂着恐惧与兴奋的味道。贾家能不能重振门楣,就看今天了!
在焦急的等待后,贾府终于得到了消息:贾元春被加封为贤德妃,赐住凤藻宫!这次妃嫔们出宫省亲的盛事,贾府也赶上了!
而且她们家大姑娘初封就是妃位,所住的凤藻宫地位超然,常年在皇后的管理之下,除了当年住过太宗皇帝的一位宠妃,之后还没有人再住过。
贾母等人入朝回来后,还满脸喜气的拉着顾文宁的手说谢谢她的帮助。
顾文宁只好说着:不谢!不谢!
其实贾母人老成精,未必不知道顾文宁没出什么力,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办成了,这都不重要了。
贾府以后会蒸蒸日上,顾文宁、林如海、林黛玉这些有用的亲戚,还是越多越好。
这件事不帮,总有下一件呢。
况且人情是要有往来的,贾府以后也能对亲戚们有所助力,亲戚们才更愿意反过来帮助贾家。
在这满府的喜气之中,顾文宁忍不住想到:她们居然还真的把这不可能变成可能了!兴许贾王史薛这几家,比她想象的还潜藏着更多的实力。
她比贾家的任何人都清楚皇帝并不在意贾元春,他们到底贡献了什么,才让贾元春能够封妃呢?
不管怎样,贾家已经开始摩拳擦掌的准备迎接贤德妃回家省亲了。贾家这边银子如淌水般的流出去,自然就有人等着赚。
薛姨妈更加殷勤的奉承着自己的姐姐王夫人。
贤德妃的母亲啊,多么尊贵的身份。
然而宝钗想的却是:“妈,现在京里凡是有生意的人家,都巴望着能够借上这次的东风,大赚一笔呢。以咱们家跟姨妈的关系,肥水不流外人田。要是交给咱们家做,不好吗?”
这些土地建材类的大宗货物,薛家一向是没有经手过的。一时之间也不可能就做起来。
京里自然有其他做这个的,人家势力也是盘根错节的,薛家也不可能抢得过他们。
然而薛家所拥有的杂货、药品、当铺等生意,却可以想想能在这里面做些什么。
薛姨妈还是被宝钗提醒了,才想到自己家也可以赚银子的事情。
薛姨妈对着宝钗一笑:“我的儿,幸亏你提醒我。咱们两家是什么样的关系?只要我一说,你姨妈自然答应的。”说着,薛姨妈便往王夫人院中去了。
不一时薛姨妈回来,脸上却没有了笑意。宝钗放下针线,问她母亲:“姨妈说什么了?她没有答应吗?”
薛姨妈一屁股坐在炕上,嗫嚅了半天,才对宝钗说:“你姨妈说要盖省亲别院,这银子淌海水似的花出去。如今看着,只怕几十万两银子也打不住……”
薛宝钗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几十万两银子还不够,那要花多少?
一百万,两百万吗?
薛家最富的时候号称百万之富。那还是他们薛家几房人口,所有动产,不动产加在一起的数目,要是让他们拿出几十万两银子的现金来,也是很困难的。
宝钗来贾府住了这一年多,眼看着贾家是出的多,进的少。
就算宁荣二府一门两国公,底子厚,可是他们真的要拿出一二百万两银子来修一个别院吗?
这别院修好之后,只怕又要拿银子养着它,又不可能卖出去,就算贾家敢卖,别人也是不敢买的。
虽然是贾家自己修的园子,可是既然是给贤德妃修的,那也算是半个皇家之物了。
薛家身为皇商,挂着个皇家的名头,又能向朝廷贷款帮助自己家的生意,也能借此提升他们家的地位,对家里的生意有所助益。
怎么贾家要迎接贤德妃,反而都是自己把银子往里搭,一点便宜也没占着呢。
薛宝钗觉得事情太反常了,她反而不信。贾家不会是把便宜自己留着,却向亲戚们哭穷,然后找他们借钱吧。
果然宝钗猜中了,薛姨妈说:“你姨妈找我们借五万两银子。”
五万两,宝钗悄悄松了一口气,比她想的还要少一点。毕竟前面王夫人暗示这园子要花一二百万两呢。
然而这对薛家现在的境况来说,也不是一笔小钱了。
薛姨妈心里也是心疼的不得了,又觉得对不起宝钗。
她与宝钗日日自己打点针线,节衣缩食,然而一转眼要把五万两银子送出去。
宝钗问她母亲:“妈你答应了?”
薛姨妈赶忙说:“还没有,我跟你姨妈说要回家来商量商量。”
然而这阖府上下的人都知道薛蟠不靠谱,薛宝钗年纪又小,又是个女孩子。谁也不可能挡在薛姨妈面前,帮她把这件事推掉。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宝钗不想露出自己算计的一面,然而这可是五万两银子呀,以她哥哥的本事,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再挣出来。
宝钗便提醒她母亲:“姨妈拿了咱们五万两银子,是借呢?还是要呢?”
薛姨妈又赶忙说:“你姨妈说是借的,将来必要还的。”
然而宝钗还是心存疑虑:“姨妈要跟咱们家立字据吗?”
薛姨妈咬了咬嘴唇,这才看向宝钗:“自家亲戚,怎么好讲这些呢?”
宝钗心想:她就知道!
就算贾家因为元春封妃的事情飞黄腾达了,借着他们的权势疯狂捞银子。这一二百万两银子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捞回来的。
朝廷一年的赋税才多少?也不过几千万两银子罢了。
要等着姨妈还上他们家的五万两银子,还不如……
宝钗又挨到母亲身边,这话就连她跟母亲独处一室的时候,都有些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她还是低着头,摆弄着自己衣服上的小穗,对母亲说:“姨妈要咱们家五万两银子,这也不是小数目,若是一时半刻的还不上,姨妈能给咱们点什么呢?”
听到女儿这么说,薛姨妈想了一会儿,眼睛亮了:“我的儿,不如让你姨妈把你跟你宝兄弟的事情……”
宝钗被宫里赶出来的时候,薛姨妈本来以为攀附贵人无望了,便把目光转向了贾宝玉。
然而如今宝钗又跟阳城郡主来往起来,又说认识了什么小王爷。
若是真的跟贾宝玉订了婚,那又断送了女儿的青云之路。
然而贵人们那边也没有个准信。
若是不抓住贾宝玉,女儿一天天的大了。老太太那里也未必不会想着给宝玉定亲。
这可把宝钗也给难倒了。你让她说薛家生意的事情和五万两银子的事情,她还能果断一点。
然而要她选眼前的贾宝玉,还是阳城郡主给她画的嫁入王府的大饼。这让她怎么抉择呢?
见宝钗犹豫不决,薛姨妈索性自己做了主:“我先去跟你姨妈聊一聊,看她怎么说。咱们再做打算。”说着又去了自己姐姐的屋子。
宝钗坐在窗前,看着外面光秃秃的梨树。元春姐姐的花儿已经开了,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她呢?
薛姨妈又是过了好久才回来,宝钗抬起头期待的看着自己母亲。
薛姨妈嘴含笑意,坐在宝钗身边:“我跟你姨妈讲了。你姨妈说平常就看你最好。将来自然选你,不会选林丫头。”
然而这不过是一句口头承诺罢了。
见自己母亲并没有拿回任何订婚的信物或婚书之类的东西,宝钗也知道这事不靠谱,恐怕还是会有变数的。
首先贾母就不知道这件事,还不知道姨妈会不会告诉姨父。他们二位会同意吗?
然而她若是真的订了婚,就没有了追求更大前途的机会。
想到这里,宝钗也便默认了王夫人鸡贼的做法。
期待你们的收藏和评论[紫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 贤德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