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馆的镁粉味还粘在袖口,混着汗水的咸涩,贴在皮肤上格外不舒服。宇佐木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往家走,晚风卷着傍晚的凉意,吹得她打了个轻颤,却始终吹不散心里的沉郁。
今天她特意早起热身,抱着“一定要爬完5.6难度路线”的决心站在岩壁下,可当双手扣住岩点、身体悬空的瞬间,半决赛时从高处坠落的画面突然撞进脑海——耳边的风声、观众的惊呼、身体失重的恐慌,所有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指尖不受控制地发颤,原本攥得紧紧的岩点从指缝间滑开,她重重落在保护垫上,沉闷的声响让周围的训练声都顿了顿。队友立刻跑过来扶她,说着“没事的,第一次尝试已经很棒了”,可那些安慰的话落在她耳里,却像带着刺,扎得她更加难受。她甚至不敢抬头看岩壁,只觉得自己连这么简单的路线都爬不完,以前的热爱和坚持,好像都成了笑话。
手机在口袋里突然震了一下,轻微的震动声打破了这份沉闷。宇佐木的指尖顿了顿,下意识地摸出手机——屏幕亮起,是隆二发来的消息,没有多余的铺垫,语气自然得像熟稔的朋友:“刚从工作室出来,路过训练馆附近的便利店,看到货架上有你常买的柠檬味能量棒,就给你带了一盒。看了眼时间,你应该刚结束训练,要是还没走远,我在便利店门口等你,顺便跟你说件事,不会耽误你太久。”
心脏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连呼吸都漏了半拍。宇佐木抬头望向不远处的便利店,暖黄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洒出来,在夜色里晕开一片温柔的光晕,格外显眼。理智在脑海里尖叫着“该拒绝”——她已经耽误了回家的时间,有栖肯定在等她吃饭,而且和隆二私下见面,本就超出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边界。可脚步却像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慢慢往便利店的方向挪,连她自己都清楚,那份“想收下能量棒”的念头背后,藏着更隐秘的期待:她想知道,隆二要跟她说什么,也贪恋这份“被特殊对待”的暖意。
走到便利店门口,宇佐木一眼就看到了隆二。他坐在轮椅上,停在树荫下,避免被晚风直吹,身边放着一个印着便利店logo的白色袋子,袋子口露出半截能量棒的包装纸,正是她最常买的那款。听到脚步声,隆二转过头,看到她来,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随即伸手把袋子递过来:“刚才在训练馆门口没看到你,还以为你已经走了。看你训练时没怎么吃东西,能量棒先垫垫肚子,免得回家路上饿,空腹对肠胃不好。”
宇佐木连忙走上前接过袋子,指尖不小心碰到了隆二的手,还是熟悉的微凉触感,像初秋的晚风,让她下意识地缩了缩手,脸颊悄悄泛起红晕。“谢谢教授,您太费心了,其实我回家就能吃饭,不用特意给我买这个。”她低着头,目光落在自己的鞋尖上,不敢看隆二的眼睛,生怕自己的慌乱被他看穿,又补充了一句,“您找我,是有咨询相关的事要跟我说吗?比如下次的咨询时间,或者训练时该注意的心态调整?”
“不算咨询的事,就是想跟你说点我自己的事。”隆二转动轮椅上的摇杆,往树荫深处又挪了挪,那里更安静,能避开过往行人的目光,他抬头看向宇佐木,示意她也站到树荫下,“以前给你做咨询,总跟你说‘要放下恐惧’‘要接纳自己的失利’‘要找回对攀岩的热爱’,却从没跟你说过,我为什么会专门做和攀岩相关的心理疏导,为什么能精准地猜到你心里的感受。”
宇佐木愣了一下,抬起头,刚好对上隆二的目光。以往他做咨询时,眼神总是沉稳又专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距离感,可此刻,他的眼底没有了那份锐利,反而蒙着一层淡淡的落寞,像被乌云遮住的月亮,让她心里莫名生出一丝好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我二十三岁那年,比你现在还痴迷攀岩。”隆二的目光飘向远处的夜空,那里只有几颗零星的星星,声音慢慢沉了下来,带着回忆的厚重感,“那时候我刚毕业,没急着找工作,满脑子都是挑战更高难度的路线,国内能爬的知名岩壁几乎都去过了,还特意攒钱去国外的野攀圣地。我总觉得,只有站在岩壁顶端,看着脚下的风景,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顿了顿,手指轻轻放在轮椅的扶手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金属表面,语气里多了几分苦涩:“有一次,我和几个攀岩爱好者去郊外找新的野攀路线,发现了一条没人爬过的岩壁,初步判断难度在5.13,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格外有吸引力。我们准备了三天,第四天一早就去了岩壁下,我第一个尝试攀爬。”
“前面的路线都很顺利,我甚至已经能看到顶端的灌木丛,心里还在想着‘马上就能成功了’。”隆二的声音放得更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可就在我伸手去抓最后一个岩点的时候,那个岩点突然松动了——可能是常年风吹雨打的缘故,也可能是我发力太猛,总之,我没来得及反应,整个人就往下摔。那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听到耳边的风声,还有队友们的惊呼,最后重重砸在一块凸起的岩石上,最先传来剧痛的,就是我的双腿。”
他低头,伸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盖在腿上的毯子,动作温柔得不像在拍自己的腿,反而像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物品,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嘲:“从那以后,这两条腿就再也站不起来了。在医院躺了四个月,每天除了输液、做康复训练,就是盯着窗外的树发呆,总觉得人生都完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双手扣着岩点往上爬,再也不能爬到顶端看风景,甚至连正常走路都做不到,只能靠轮椅代步。”
宇佐木的呼吸瞬间停滞,手里的便利店袋子变得格外沉重,几乎要攥不住。她看着隆二平静的侧脸,明明他说这些的时候,语气没有太大的起伏,可她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平静下的绝望与痛苦。她想起自己半决赛失利后,不过是暂时不敢面对岩壁,就觉得天塌下来了,躲在房间里哭,还对有栖发脾气,和隆二比起来,自己的痛苦好像真的不值一提,甚至有些矫情。
“那时候我特别恨。”隆二的声音又带上了一丝颤抖,这次比刚才更明显,“恨那个松动的岩点,恨自己当初非要逞强挑战高难度,更恨那个再也不能攀岩、连走路都做不到的自己。我把家里所有的攀岩装备都扔了,包括我攒了很久的钱买的攀岩鞋和安全带,还拒绝见所有喜欢攀岩的朋友,甚至连听到别人提起‘攀岩’两个字,都会觉得烦躁又难受,好像那两个字在时时刻刻提醒我,我是个‘失败者’,是个‘残疾人’。”
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在平复心里的情绪,过了几秒才继续说:“直到后来,我的心理医生跟我聊了很久,他也是个曾经热爱运动的人,后来因为受伤不能再运动。他跟我说,‘真正的热爱,从来不是靠身体的动作来证明的,也不是靠能不能达到目标来衡量的,而是靠心里的执念,靠哪怕不能亲自参与,也愿意守护它的心意’。那时候我才慢慢想通,我不能因为双腿不能动,就彻底放弃对攀岩的热爱。”
“后来我就去考了心理学的研究生,专门研究运动心理学,毕业后开了工作室,主攻和攀岩相关的心理疏导。”隆二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宇佐木脸上,眼神里带着刻意的温柔,像温水一样慢慢裹住她的心脏,“我做这份工作,不只是为了谋生,更是想帮更多像我一样,被攀岩伤害过、却又放不下热爱的人。我懂你现在的恐惧,懂你不敢面对岩壁的纠结,更懂你害怕‘再也爬不好’‘再也找不回热爱’的不安——因为这些情绪,我都亲身经历过,比谁都清楚那种身处困境、无人理解的滋味。”
宇佐木的眼眶悄悄泛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模糊了视线。她用力咬着下唇,不想让眼泪掉下来,可心里的委屈和被理解的感动,还是让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便利店的袋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有栖虽然一直陪着她,会记得她所有的喜好,给她□□吃的糖醋排骨和热粥,会花一个月的时间整理攀岩纪念册,会温柔地跟她说“慢慢来,我陪着你”,可他从来没有真正懂过她对攀岩的执念——他不懂攀岩对她来说,不是爱好,而是像呼吸一样重要的存在;不懂她失利后,不是怕“输了比赛”,而是怕“再也不能靠近自己的热爱”;更不懂她站在岩壁下的恐惧,不是胆小,而是怕再次经历那种“失去掌控”的绝望。
可隆二不一样。他不仅懂,还能精准地说出她心里最隐秘的不安,能理解她那些说不出口的委屈,能让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承受这些痛苦,不是一个人在和心里的恐惧对抗。这种“被完全理解”的感觉,是她从未在有栖身上感受到的,也是她此刻格外贪恋的。
“教授,谢谢您跟我说这些。”宇佐木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她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却越擦越多,“以前我总觉得,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脆弱,这么没用,连一次失利都扛不过去,连面对岩壁的勇气都没有。今天听您说完,才知道,原来有人比我更难,却还在坚持守护自己的热爱,我这点困难,根本不算什么。”
“你一点都不脆弱,也不没用。”隆二的语气放得更软,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你只是暂时被恐惧困住了,就像我当年躲在医院里,不敢面对自己的双腿一样。这种情绪不是错,也不是懦弱,只是人在经历挫折后的正常反应。只要你愿意慢慢走出来,愿意一点点尝试面对,就能重新回到岩壁上,就能找回以前那种对攀岩的热爱。”
他顿了顿,目光紧紧锁在宇佐木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诱导:“以后不管是训练遇到困难,爬不完路线觉得沮丧,还是心里又开始乱了,想起失利的画面觉得害怕,都可以跟我说。我不会像别人一样,只简单地让你‘坚强点’‘别多想’,我会陪着你,帮你一起分析问题,帮你一起解开心里的结,帮你一点点克服恐惧,重新找回那个敢闯敢拼、热爱岩壁的自己。”
宇佐木用力点头,心里的防线彻底崩塌。她忘记了自己该和隆二保持咨询师与来访者的边界,忘记了家里还有等着她回去吃饭、会为她担心的有栖,甚至忘记了自己对隆二的心动本就不该存在。此刻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隆二是唯一能理解自己的人,是唯一能帮自己走出困境的人,只要能重新回到岩壁上,只要能找回热爱,暂时放下那些所谓的“边界”,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时间不早了,你看天都黑透了。”隆二适时地结束了话题,看了眼手机上的时间,语气里带着一丝关切,“再晚回去,有栖该担心了,他那么在意你,肯定已经等急了。”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递到宇佐木手里,“这是我整理的‘克服攀岩恐惧’的小技巧,都是我根据自己的经历,还有之前咨询过的案例总结的,你训练的时候可以看看,要是觉得没用,或者有不明白的地方,再跟我说,我再帮你调整。”
宇佐木接过纸条,指尖再次碰到隆二的手,这次她没有躲开,反而下意识地停留了一秒。纸条上带着隆二口袋里的温热,还有淡淡的墨水香,让她心里满是踏实。“谢谢您,教授,今天真的麻烦您了,不仅给我买能量棒,还跟我说这么多,还给我写了技巧。”她轻声道谢,语气里满是感激,然后转身往家走,手里的能量棒、纸条,还有心里那份被理解的感动,像是带着隆二的温度,驱散了晚风的凉意,也驱散了心里的一部分沉郁。
回到家,宇佐木刚拿出钥匙开门,门就从里面打开了。有栖立刻迎上来,伸手接过她手里的背包,语气里满是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从六点就开始等你,给你发了三条消息,你都没回,我还以为你路上出什么事了,差点就去训练馆找你了。是不是今天训练不顺利,所以在外面待了很久?”
宇佐木看着有栖眼里毫不掩饰的担忧,还有他手里端着的、还冒着热气的粥碗,心里突然泛起一阵强烈的愧疚,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她不敢告诉有栖,自己晚归不是因为整理动作要领,而是因为和隆二见面,听他分享过往;不敢告诉有栖,隆二给她买了能量棒,还写了克服恐惧的技巧;更不敢告诉有栖,自己因为隆二的理解,心里的防线彻底崩塌,对他的依赖又深了一层。
这些隐瞒的秘密,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让她格外难受。可她还是硬着头皮,避开有栖的目光,小声说:“没什么,就是今天训练后,在训练馆待了会儿,把今天爬路线时出错的动作都整理了一遍,太专注了,没看到手机消息。其实今天还不错,虽然没爬完5.6难度的路线,但比昨天多爬了一米,也没那么怕了,以后肯定能慢慢爬完。”
有栖听到“有进步”,眼里的担忧瞬间消散了大半,他伸手揉了揉宇佐木的头发,动作温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那就好,慢慢来,不用急,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也是好的。我给你留了热乎的小米粥,还炒了你爱吃的青菜,快洗手坐下,我再把菜热一下,咱们马上吃饭。”
宇佐木“嗯”了一声,转身走进卫生间。她打开水龙头,冰凉的水溅在脸上,让她稍微清醒了些。看着镜子里泛红的眼眶,还有脸上未干的泪痕,她又摸了摸口袋里那张温热的纸条,心里满是纠结。
她知道,隆二的过往让她产生了深深的共情,也让她更加依赖这份“被理解”的感觉。这种依赖,正在慢慢取代她对有栖的信任,正在慢慢把她推向危险的边缘。她明明知道这样不对,明明知道自己该回头,该坚守和有栖的感情,可一想到隆二那句“我懂你”,一想到那种“被完全理解”的温暖,她就舍不得回头,甚至开始期待,下次还能和隆二有这样的“见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