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开满鲜花的庭院里站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女人。
“你是谁?”
他手中抱着球迟疑着开口。女人转过身,秀美的面容在白色宽檐帽投下的阴影中显得朦胧而柔和。
“我猜你站在拐角处看了有一会儿了,对吗?”
她蹲下身,声音和微笑都是轻柔的,听得人心尖痒痒的,像被柔软的羽毛掠过。他低着头,过了好一会才开口小声说:
“管家不让我随便和陌生的阿姨叔叔说话。我不知道你是谁。”
女人闻言笑了。笑容像枝头上盛放的洁白的玉兰。她抚摸着男孩的脸颊,柔声说:
“可我不是陌生人。我是……”
半分隐去在风中的呢喃细语无人听得真切。
————————————————————
兰德酒馆的二楼。
“以你的正后方为12的2点钟方向,注意看那个人的穿着打扮。然后告诉我你看到的特征。”
“呃……拿别人来当观察样本不太好吧?真的要这样做吗?”
“不进行实战演练的理论是无用的空想。”
——我需要知道你对我所说的内容具体的理解程度。末了他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随后啜饮了一口杯中的咖啡。
卡维只好硬着头皮,从客席的靠背旁悄悄探出头装作在找自己等的人有没有来,一边时不时偷偷瞄上几眼。
“我想想……他戴着深紫黑色的缎面高礼帽,胸前的口袋里有放着一枚银色的怀表。”他一边思考刚才自己看到的特征一边托着下巴仔细回想细节。“怀表的外壳雕花有些许磨损,但表面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也许外壳的磨损并不是因为磕碰,而是长期拿在手中把玩的缘故?我觉得会那么爱惜这块表并经常擦拭它的人不会舍得让它磕碰。他很可能对这块表有很深的感情与回忆。而且那个雕花看起来也是价值不菲的程度。”
索林说:“观察得不错。还有没有更多可以观察到的信息?”
卡维闻言只得再努力去回想。片刻后,他又开口道:“他的裤腿靠近脚踝的部分,以及皮鞋的前、侧面均有沾上泥点。结合不久之前午时下了一场小雨但很快就停了这件事来看,他很可能在来这里的路上绕不开要走泥路。”
索林又问:“为什么你觉得他是“绕不开”而不是别的理由?”
卡维像是对自己的回答有着把握一般,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因为那位先生看起来就是很考究的人,一个着装光鲜亮丽一丝不苟的绅士,怎么可能会愿意自己干净光洁的皮鞋沾上那么明显的泥浆?所以除了不得不走泥路之外,我想不到别的理由。”
“值得赞赏,几乎可以接近满分。”
索林放下手中的咖啡杯。
“想不想知道还有什么细节可以解读?”他说。“比方说,就从你刚才所提到的几个点来入手。”
“第一。你从他的缎面礼帽、手套、领巾以及有精美雕花的怀表看出了价值不菲、衣着考究的特点,从而判断对方家境殷实。但仍然有许多可以更深入进行解读的地方。”
他指了指自己的衣袖。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索林穿的是正装。无论是交叉式的领结还是月光石制成的袖扣,与胸前装饰有金属细链、镶嵌着珍珠和祖母绿的花朵模样胸针以及衣物本身在灯光下细腻而微弱的光泽的质地一同恰到好处地构成了不过分张扬外露的贵气,显得沉静而优雅。
“干嘛?让我看你的袖扣做什么。我到现在都还没穿过几次要袖扣的衣服。”
他小声抱怨起来。早在一周前索林就曾轻描淡写地提过这周末要带他去见见一位故人,却不知他会穿得这么正式。相较之下自己只穿了件风琴褶的白色衬衫,多少有些简素了。
“我的意思是,你注意看那位先生的袖扣。”他示意卡维去仔细观察,“左、右两边的袖扣当中,右边自上而下的第二颗袖扣恐怕是遗失后另补的仿造品。”
“可是看上去也跟其他的没有什么区别啊。为什么能断定是仿造品?”
卡维不解。
“很简单。如果你对须弥地区的服装演变发展——至少是近几十年间的变化有过粗略了解的话,应该不难判断出那位老绅士穿的正是在三四十年前备受推崇的一种正装。现在这种天鹅绒料子已经不怎么投入使用了。”他抿了一口咖啡,放下杯子淡然回答。“当时这样的服装制式在贵族精英阶层备受推崇,其原因是设计者首次采用了从外国引进的富有缎面光泽的织物作为面料,同时与服装搭配的袖扣、胸针等配饰多采用天然欧泊而以重工著称。可以看作是一种流行一时的固定制式搭配。”
“然而实际上,人们很快发现天鹅绒面料非常容易磨毛,加之须弥的气候很少有需要穿着大面积厚重天鹅绒织物的时候,且作为配饰的欧泊硬度较低、耐久性差,于是这种不太耐用的搭配后续便逐渐不再投入使用了,市面上甚至很难再看到有流通。那位先生有一件那样的衣服,只能够佐证他“过去”的家境殷实,无法说明现在。”索林将自己的袖扣取下放在手中,“我先前所提到欧泊性质脆弱易开裂,后续在宝石加工技术的改良中意外创造出了外观极为相似的人工欧泊。人工欧泊的硬度与耐用性皆稍高于天然欧泊,且成本更低,外观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你看右边下面的第二颗袖扣,与其他的对比起来表面是否较少有较明显的划痕与磕碰的痕迹?
他这样说着,卡维循声去看。结果正如索林描述的那样,除去右下第二颗袖扣以外其余的欧泊表面与金属镶边在酒馆顶灯的光照下无一例外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磨损,仿制品则是完全恰好相反,那颗“新”袖扣与其他两颗金属的氧化色不同,宝石面较为光洁,仔细端详还能瞥见焊接后留下的痕迹——明显是后来补上的。
“人工矿石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获取,用坏了有磨损磕碰都能及时换新的。更何况是比天然石强度更高的代用品。”
索林将见底的咖啡杯搁置在瓷碟上推到一边。
他又接着淡淡道:“这种盛行一时的服装制式后来虽然销声匿迹,但也正因其在服装养护上需要颇费心力而一定程度上成了贵族的代名词。那位先生的保存完好恐怕得益于过去穿着时十分爱惜,想必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可若是爱惜到这种程度,又怎会放弃用原本的宝石来制作补缺丢失的袖扣,而采用更廉价的、用坏了还能随时再补上的替代品?”
——答案是,现如今的经济状况不允许。
他语调毫无起伏却笃定。至此从袖扣入手的第一个细节已确切从逻辑角度推翻了推定人物“家境殷实”的前提。卡维仍不甘心,追问道:“那另一个细节呢?你刚才自己也说了有两个细节可以解读。”
索林摇头,只说:“那个很可惜。也许是因为你出于情感的角度来观察,导致你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反常规的一点。”
“我们在这里已经等了三个小时。那位先生比我们还要早到,同时通过他预订的是双人席可以看出他同样是在等一位还没有来的客人。”他停顿片刻,“你有看到他打开怀表看过时间吗?”
卡维一愣。他清楚记得自己看到的都是对方将怀表掏出仔细擦拭的场面,一次也没有打开看过时间。
“他的怀表也是和那件衣服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如今据我所知有多个零件早已停产。”他摇头道,“恐怕他的钟表停摆了也不算奇怪。”
见他振振有词,卡维并不服气:“为什么你能这么笃定啊?”
索林说:“我父亲做过钟表产业的生意。而且他的怀表并没有仔细听能听到的轻微滴答声。”
那种型号因为是名表,更换机芯或是其他零件维修都不便宜。语毕他又想了想,随后补充说之前提到的服装也是因为家族产业而有接受过相关的学习所以才比较了解。
“不过,除此之外或许还有一个可能的答案……”
他并没有接着往下说。
“是什么?”卡维忍不住问。
索林移开了目光。
“若是在等一个不会来的人,自然也不会在乎时间了。”
他答。卡维恍然发觉对方话语中隐含的意思,再去看那位老先生时,竟赫然看见些许寂寥的影子。然而不等他多想,一个不知曾在哪里听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中断了他的思绪。
“不就是稍微迟了一些,说什么在等一个不会来的人,未免也把我说得太绝情了吧?”
来人很自然地接过了话茬,口吻语调都盛气凌人,她戴着一顶白色的宽檐帽,脖颈上系着一条灰橘色的丝巾,黑色的长卷发状似随意地挽在一侧。卡维的位置从角度正好被座椅靠背遮了些许视线,他有些瑟缩。要知道他向来对性格强势的人没什么办法——或者说是不擅长打交道,尤其是性格强势的女性。
“没有在说您的事。而且我不记得我答应过您多等这三个小时。”索林旁若无物,只一味翻看着酒馆的菜单。
“有什么办法。毕竟又不是每个站在舞台上的人都像我一样受欢迎,下台了还要被观众喊回去临时加演,用常理想都知道当然会延误行程。你应该做好我会来迟的准备。”她摘下帽子,甩了甩浓密黑亮的长发,好像是在解释却又完全不像是解释的口吻倒更有一种迫使人接受的居高临下的高傲。卡维这才看清来人的面容。她的眉形和眼尾都是上挑的,面相与气质都极倨傲,却也因此有着凌厉尖锐的美。
“这么久没见,您还是依然像以前一样喜欢让其他人迁就您。”
索林抬起头。他的话语和眼神中都看不出任何夹杂的情绪。女人闻言却也不恼,只多少带些惋惜地道:“你也还是老样子,和我十年前见你的时候没什么区别。依旧像一潭死水。”语毕她忽然发现了一旁不知如何开口插话的卡维,惊奇道:“这是你的朋友?你不会在跟我开玩笑吧?”
“我从来不开玩笑。”索林答。口吻一如既往地简洁冷峻。
女人却不理会他的回答。她饶有兴味地端详着卡维,说:“看样子你的朋友已经认出我是谁了。”
这会儿是我的私人时间。所以哪怕你已经知道了我是谁,也请替我保密哦。
她眨眨眼,在索林身边坐下,将食指贴在唇边示意不要声张。卡维此刻仍然没有回过神来,半晌后才如梦方醒一般压着声音质问。
“你怎么没跟我说今天要见面的是这位——呃,这位小姐?”
他确认四周无人在旁听自己这一桌的对话后才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句话。
索林说:“我以为你不看歌剧表演。”
——不是那种问题!
以这位的知名度,哪怕是不看歌剧的人也多少有在报纸或者唱片货架上看到过她的名字。
“米尔维斯·冯·特拉普”,史上最年轻也最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自十多年前离开须弥地区后便时常受邀至各个国家巡演。得天独厚的优美的音色与令人叹为观止的演唱技巧无不令观众折服。唯一可惜的是说话尖刻了些——她性子倨傲得很,配上上挑的眉眼更显锋芒毕露。多少垂涎她玫瑰一般美貌的贵族子弟都让花儿的尖刺扎了满手血。
卡维忽然想起前些日子看到的小报杂记。报上说她最不缺的就是追求者。但奈何本人却大有将一生都奉献给舞台的意思,谁也撼动不了。
“您……呃,我是说您怎么会来这里?”
他显得茫然无措。他又怎么能想到索林口中所言的“故人”竟然是这位贵客。若是从此种角度出发也能解释为什么索林今天偏穿了正装。
“有些事情要办。第一是我受到须弥本地的音乐协会邀请参加慈善义演,”她笑了笑,拿起面前的茶杯,“第二件事就是时隔多年顺便来看看我可爱的学生。”
——可爱的学生?
卡维眨了眨眼。他看向索林,索林点点头。
“她是我的老师,在我小时候就开始教我声乐了。”
他轻描淡写地对这段关系一笔带过。就好像在说“今天午饭吃什么”一样稀松平常。
——原来你是学声乐的啊?!
不知为何,卡维看着那张面无表情的脸第一反应竟然关注点在这里。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板着一张脸要怎么唱歌。
“连自己的朋友都瞒得这么严实,该说你是过分沉默好呢,还是守口如瓶?”
米尔维斯挑起嘴角。
“我已经不会再回到那里去了,自然没有必要提起过往。”
他的声音毫无起伏波动。被他称作老师的高傲的女人第一次收起了笑容。
“你当真这样决定?”
她问。
“您应该明白,再去做这件事于我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答。
谁都没有再说话。压抑而凝滞的空气扼着卡维的咽喉,他意识到这两个人正在谈论的是他无法涉足的遥远的过往。一种仿佛自己不应当留在此处的割裂感令他如坐针毡。半晌过后许久的沉默最终被一声并不属于他的叹息打破。
“我原以为我离开的这十年你的情况会有些许好转。”她低垂着眼帘,摇晃着杯中的红茶。“看来这次我来找你,信中提到的事情你也不会答应了。”
——什么信中提到的事情?
见卡维不解,米尔维斯又变回了仿佛无事发生的态度。她摆手道:“不是什么大事。实际上慈善义演当天和我原定的演出行程撞了。我跟音乐协会回信说明情况以后他们也不是没有给我替代的解决方案。”
“说什么要是我没有时间的话,叫我的学生去登台也是一样的,”她斜睨了一眼罪魁祸首,“结果当事人倒是一听我说就马上拒绝了。”语毕冷哼一声,连说自己是自讨没趣。
卡维忍不住插话问:“他以前也有上台表演过吗?”
"何止是表演过。"她将红茶倒入骨瓷杯,袅袅热气模糊了眉宇间的倨傲与凌厉,"十二岁就在皇家歌剧院独唱,谢幕时观众往舞台上扔的鲜花要用箩筐来装。"
冠军、特等奖,取得过的荣誉不胜枚举。末了她又补充一句。然而索林仍保持缄默,似乎刚才提到的都是和他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的事。见他这般不予理睬,她只觉得无趣,便随口总结似地道:
“总而言之,他是天生就被赋予了走这条路的资质的人。至于他表演时具体是什么感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和感受。”
不过最好的办法就是当一回听众。只要听过一次,你一定就会马上明白为什么我会这样说。
她神秘地眨眨眼。
卡维的好奇心至此已被完全勾起。他几乎是现在马上想要一探究竟那般迫切。
“我说,真的不能这次答应上台吗?”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对得到肯定答复的希冀与央求。
索林叹了口气:“不是值得你好奇的事。更何况我已经说过——”
“一次!就一次!”他相当认真地伸出一根手指,随后又将双手合十作请求状,“你的老师都那样评价你了,我怎么可能不好奇呢。”
拜托拜托!就让我见识一下啦!你也知道我很少这样拜托你做什么事的~!
他这样说着,一边抬起头偷瞄索林的脸,红宝石一样的眼睛扑闪着竟有几分故作可怜的狡黠。
——确实是相当诚恳的请求。至少看上去是。
索林从未见过这种架势。他生平第一次感到束手无策,竟无法对这件已经决定不会答应的事说不。
僵持了片刻后,他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那不是只有上台表演时才能听的。”他说得很含蓄,也很隐晦。可卡维却不接受。他不满道:“我说,艺术表演这种事在台下和在台上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耶。我态度这么真诚怎么可能是想听你随便哼一两句的程度!”
我是要看正式的表演啦!他补充强调。
半晌无言后,又是一声长而轻的叹息。
“……就这一次。”
索林淡淡道。
卡维平日里跟他相处早就隐约感觉到这人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方才本是想试试这招奏不奏效,却没想到这么顺利。他得意洋洋地露出胜利的微笑:“就知道你不会拒绝我。”
——谁叫我是你的朋友呢!
他在心里默念着没有说出口。
从方才开始便一直没有出声的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这一切。
“真是意外。想不到连我亲自出马都没能让你回心转意的事,叫一阵软硬兼施的央求拿下了。”
米尔维斯压低声音。她带着了然于胸的微笑,安静地注视着正在呼唤服务生点单的卡维。后者则完全没有注意这道观察的视线。
那孩子对你来说很特别,不是吗?我知道你的性子,并不是所有人的软磨硬泡都能说服你改变心意。
她笑笑,几乎是笃定地给了自己的推断。
索林沉默无言。直到用餐结束,他都没有再说过话。
——今天这顿我去结账。毕竟总不能让你们多等了我几个小时还要替我买单。
与故人会面的行程快到了尾声的时候,米尔维斯主动提出由她去结账。她说过一会可以到楼下找她,语毕便先行离开了坐席。
“听你说你的老师是这位的时候,我真的有被吓一跳。”卡维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可我感觉她本人并没有报纸写的那样难相处。”
我看得出她很关心你哦。比起老师更像是你的家长。
他眨眨眼,双手撑着下巴。孩子一样纯粹干净的眼睛里带着天真烂漫的戏谑与打趣。
索林没有给出回答。他起身准备离席,却忽然又注意到了什么而停了脚步。
“有件事还没来得及讲。”他转过头,“你有没有发现那位老先生的皮鞋,左脚的鞋面内侧沾到的泥土痕迹综合两只鞋各自的情况来看是最多的?”
卡维一愣,他忙回头去看,结果正如索林描述的那样,左脚的前端鞋面内侧沾了较多的泥浆。
“有一种能够通过现场遗留的足迹推断出留下脚印的人特定的习惯或身体指标的学问,叫做足迹刑侦学。”索林压低声音,“每个人走路的习惯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落脚时如果重心靠前,那么留下的足迹前半部分也会比后半部分痕迹更深更重。”
“仔细看,他的左鞋的内侧前掌泥点比右脚明显,且泥痕有条带状延伸,鞋底前掌的磨损也更深——这样的特征通常意味着他着地时重心偏向内侧,或是步伐不对称,可能与下肢的旧疾有关。”
着力重心点走路比较吃力却不带手杖,我想这位是个比较要强的人。他说。眼看那老先生似是要起身离席,随后又不着痕迹地添了句:我会在这里等你。
卡维并没有想到他会这样说。他怔住了,伫立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快去吧。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去做你现在想做的事。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是吗?”
他催促道。酒馆暖色的灯光为他冰冷的紫色眼睛挂上了一层温度。
卡维抿紧嘴唇。他看着索林,片刻后低下头将视线转移到别处。他此刻终于明白了索林曾经说过的“我会教你分辨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其实你一早就看出了那位先生有腿疾,所以才会选择他作为观察对象,是这样吗?”
他听见自己轻声说,随后转身快步离去。
索林没有回答。他在原地眺望着。他看见卡维和那位先生在远处交谈并伸出了手,目送卡维搀扶着对方一步步走下楼梯。
我会在这里等你。
他无言地想。这句话又何尝不是在说给他自己听?
(第三章许诺完)
前三章已经更新完啦![狗头][狗头][狗头]
其实我自己也知道这种风格受众面也许会有点窄,可能没有别的文那样有爆点。但是我还是相信这种风格能够吸引到一些喜欢的读者。
作者真的是第一次写小说。也很担心自己筹备了两年的这个故事会就此石沉大海。但是不管怎么样,首先先把现阶段能够做好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更新hhhh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许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