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听到一个三十三岁、在职场打拼多年、自诩成熟的男人,在求婚被拒的崩溃时刻,说出这样一番逻辑简单、情感直白到近乎幼稚的表白,我心底涌起一丝感动,但更多的是强烈的、荒诞的震惊和更深沉的悲哀。这份在残酷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的天真,恰恰印证了我心中最深的忧虑。
「边岘,」我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疲惫的叹息,「你说的这些——金钱共享、住所提供、情感专一——这些,是我们作为一对以结婚为前提、认真交往了五年的成年情侣,维系这段关系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是底线,是及格线,而不是加分项,更不是爱的全部证明。」
我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甚至带着一丝悲悯,迎向他那双燃烧着痛苦、不解、愤怒和哀求的眼睛,那里面翻涌着太多复杂的情绪,唯独少了清醒。
「你愿意把你的资源——金钱、住所——向我倾斜,我非常感动和感激。但我也同样在情感支持、时间投入、物质馈赠上向你付出。我们是平等的,这是这段关系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基石。至于专一,」我的语气冷静得像在法庭上陈述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那更是维系任何一段严肃亲密关系的绝对底线,是彼此信任的前提和基础。它本身就包含在『认真交往』的定义里,是理所当然的,而非需要特别强调、值得歌颂的『额外付出』或『巨大牺牲』。你用这些作为『深爱』的证据,就像用呼吸来证明自己活着一样,逻辑上成立,但…远远不够。」
我顿了顿,看着他的眼神从愤怒转向更深的迷茫,继续一层层抽丝剥茧的说下去:
「但是,婚姻是什么?边岘,你想过婚姻的本质吗?它和我们谈了五年的、跨越重洋的恋爱,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婚姻所面对的不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视频通话里的甜蜜思念,一年几次精心安排的相聚。它面对的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是日复一日的磨合,是责任的重担,是无数次在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中争吵、妥协、再和解的循环。它意味着两个人的生命轨迹从此深度捆绑,共同面对人生的风浪。」
「我问你,」我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目光紧紧锁住他,「在你今天这句充满激情和『百依百顺』的求婚誓言之前,在我们相处的这五年里,尤其是在最近两年,当我们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讨论未来时——讨论工作调动、讨论定居城市、讨论父母养老——你有哪一次,是在你关于未来的蓝图中,清晰地、具体地、负责任地描绘过我的身影?我的位置在哪里?我的需求、我的职业、我的家庭、我的文化背景,被放在了蓝图中的哪个坐标上?这些问题现在你都不考虑,我凭什么相信你承诺未来的誓言?」
他的眼神剧烈地闪烁,从最初的迷茫挣扎,到试图回忆,再到一种被戳中心事的、哑口无言的窘迫。嘴唇翕动着,喉结滚动,却最终没能发出一个成型的音节。他避开了我的目光,低下头,雨水顺着他凌乱的头发滴落。
我继续向前一步,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淬毒的、冰冷的尖刀,精准地刺向他浪漫泡沫的核心,也刺向我心中残存的最后一丝幻想:
「好,那么,让我们抛开那些『百依百顺』『像公主一样』的童话式承诺,直面几个最现实、最迫切、也是我们这段关系迈向婚姻必须跨越的鸿沟。首当其冲的,便是这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无法回避的距离与归属鸿沟。」
「我们不是一个国家的人,边岘。你的根扎在太平洋东岸的土壤里,你的语言、文化、社会关系、乃至思维方式,都深深烙印着这里的印记。而我的根,在太平洋的西岸!我的父母亲人、我二十多年建立的生活圈、我熟悉的文化语境,都在那里!我们都是父母含辛茹苦、倾尽心血养大的宝贝,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问你,哪个父母能真正慷慨地、毫无芥蒂地接受自己唯一的孩子远赴重洋,定居异国,一年甚至几年才能见上一面?未来的几十年,我们选择在哪里长期生活?是你的国度,还是我的故乡?这不仅仅是一个喜好问题,这关系到两个家庭的根本利益和情感维系!」
我的声音在风雨中拔高,带着一种迫切的质问:
「这个问题,你有和你远在大洋彼岸、思想保守、一直盼着你安定下来的父母深入、坦诚地沟通过吗?不是轻描淡写地提一句『我找了个中国女朋友』,而是严肃地讨论过定居、养老、文化差异、孙辈教育等所有现实问题!他们对此的态度是什么?是理解?是忧虑?还是强烈的反对?同样,我的父母呢?你主动了解过他们的担忧吗?你争取过他们的理解和祝福吗?还是说,你天真地以为,只要我们『相爱』,这些阻碍就会自动消失?或者,你潜意识里默认,结婚后必然是我放弃一切,远渡重洋来到你的世界?如果是这样,你跟我父母认真谈过这个方案吗?你为他们可能失去唯一的女儿在身边的晚年生活,做过任何补偿性的安排或承诺吗?」
一连串的问题,像冰冷的、密集的霰弹,轰击着他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他的脸色在惨白的闪电映照下,更加灰败。
「其次,是事业。」我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抛出更沉重的现实,「我们都不是刚毕业、一无所有、可以随时重来的小孩子了!边岘,你在你的领域打拼十年,好不容易受到了集团董事的认可未来接替你爸的位置指日可待。我在我的行业努力五年,也刚刚站稳脚跟,有了自己的专业口碑和上升空间。婚姻,尤其像我们这种跨国婚姻,意味着其中一人,至少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做出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的牺牲!离开熟悉的环境、苦心经营的人脉网络、甚至赖以生存的语言体系,到一个全新的、可能充满文化隔阂和隐性歧视的地方,一切从零开始!这个代价有多大,你认真衡量过吗?它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关乎个人的价值实现、社会认同感和经济独立性!」
我逼近一步,目光如炬:
「这个牺牲,谁来承担?是你吗?还是我?我们注定要有一个人做出牺牲。牺牲之后呢?职业发展的瓶颈、巨大的心理落差、社会关系的重建困难、可能遭遇的隐形歧视……这些现实的困境,你想过如何共同面对和解决吗?你有具体的计划吗?还是仅仅用一句『我会养你』『让你享福』来敷衍?你知道失去事业根基、沦为依附者,对一个现代独立女性意味着怎样的精神痛苦和价值失落吗?」
我看到他额头青筋跳动,双手紧握成拳,指节捏得发白,身体因为巨大的心理冲击而微微颤抖。
「而这,还仅仅只是最表层的两个问题。」我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穿透力,「再往后呢?现实的重担只会越来越沉。」
「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如何安排?隔着浩瀚的太平洋,当父母年老体衰,需要日常照料、需要紧急就医时,我们如何尽孝?是支付高昂的国际养老院费用?还是让老人忍受孤独?或者我们像候鸟一样来回奔波,疲于奔命?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情感成本,你计算过吗?」
「还有生育、子女的教育!这不是养宠物!孩子在哪里出生?在哪里成长?接受哪种教育体系?文化的冲突如何调和??语言教育如何平衡?价值观冲突时如何引导?这些沉甸甸的、关乎两个家庭命运、甚至决定下一代人生走向的重大课题,」我的目光紧紧攫住他涣散的眼瞳,一字一顿地问,「在你这句充满激情和『百依百顺』的求婚誓言之前,在你单膝跪下的那一刻,你有哪怕一个夜晚,真正地、深入地、把它们落到实处,用理智而不是荷尔蒙,去反复衡量、去认真思考、去寻求哪怕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吗?」
我一连串的问题,像一场冰冷刺骨的、永无止境的冻雨,密集地、毫不留情地砸向他。他脸上的血色早已褪尽,只剩下死灰般的苍白和巨大的、近乎麻木的痛苦。眼眶红得吓人,泪水无声地、混合着雨水不断地滑落,眼神里充满了深不见底的悲切、巨大的困惑迷茫,还有一种被「现实」的滔天巨浪狠狠拍倒在地、彻底击垮、碾碎、再也爬不起来的无力感和绝望。他微微张着嘴,像一个离水的鱼,徒劳地开合着,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只是呆呆地看着我,雨水顺着他僵硬的脸颊流淌。那眼神,仿佛第一次无比清晰而绝望地看清了横亘在他们看似坚固的爱情面前,那堵名为「现实」的高墙究竟有多么厚重、冰冷、坚不可摧。
我不知道他是否听进去了每一个字,是否理解其中蕴含的重担,但我知道,他听懂了我的失望与放手。
沉默在狂暴的风雨中蔓延、凝固,沉重得如同灌铅。只有海浪,那不知疲倦、永恒轰鸣的涛声,一遍遍冲刷着礁石,也冲刷着我们之间早已千疮百孔的感情。时间仿佛被这巨大的痛苦和沉默拉长了,粘稠得无法流动。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几分钟,也许一个世纪。他终于像是从这场毁灭性的精神风暴中,勉强找回了一丝力气来平复那破碎不堪的心情。他像个在暴风雪中迷途良久、终于模糊认清了方向却已精疲力尽、浑身冻僵的孩子,眼神空洞地望着我,失去了所有光彩,只剩下灰烬般的死寂。嘴唇嗫嚅着,极其艰难地,问出了一个迟到了五年,也或许在心底困扰了他许久、却始终未曾深究的问题。声音轻得像一声来自幽冥的叹息,却带着穿透灵魂、直指核心的重量:
「小鎬……爱,是冲动吗?」
海风卷起他被雨水彻底打湿、贴在额头的发梢,露出光洁却写满疲惫的额头。雨水顺着他高挺的鼻梁滑落,在下颌汇聚成线。我看着眼前这个男人——这个曾让我心甘情愿交付了五年最美好青春和全部炽热爱恋的男人,看着他眼中最后一点微光彻底熄灭,心底最后一丝因回忆和不忍而泛起的波澜,也终于归于彻底的、冰冷的平静。答案早已在我心中千锤百炼,清晰如崖边灯塔射出的、穿透迷雾的光柱。我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几乎是本能地,将那个在无数个独自思考的、被现实反复拷问的夜晚得出的结论,清晰地、坚定地、如同最终的审判,送还给他:
「不,爱从来都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我的声音在呼啸的风雨中异常清晰、稳定,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释然,「爱,是穿透浪漫迷雾的清醒认知,是看清所有艰难险阻后依然选择并肩的勇气——它是面对现实千般思虑、万般权衡之后,那份依旧愿意握紧对方的手,向不可知的未来,迈出义无反顾步伐的深沉决心。是明知前路荆棘密布,依然选择共同披荆斩棘的担当。」
我抬起手,轻轻地、带着一种近乎告别仪式的庄重和尘埃落定后的释然,拍了拍他被雨水和泪水彻底浸透、冰凉衣料下僵硬而微微颤抖的肩膀。那触感,冰冷而沉重,如同我们这段感情的终章。
「走吧,」我说,声音恢复了平常的语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解脱,「雨快停了,该回去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我这句终结性的话语,厚重云层翻滚的边缘,真的透出了一丝微弱的、灰白的天光,艰难地撕开墨色的天幕。肆虐的雨势明显小了,细密的雨丝变成了几乎难以察觉的冰冷雾霭,随风飘散。我们并肩,沿着来时的湿漉漉的滨海步道,沉默地向回走。脚下依旧是坚实的木板,身边依旧是那个熟悉到骨子里的身影,然而来时路上那种被隐秘期许和隐隐不安包裹着的、虚无缥缈的悬浮感,此刻已彻底消散。每一步踏在坚实而冰冷的地面上,都带着一种脚踏实地的沉重感和一种挥之不去的疲惫。我们不再漂浮在由激情和幻想构筑的爱情云端,而是终于,无比真实地、带着满身伤痕和冰凉的雨水,落回了我们各自真实生活着、充满琐碎与重担的、坚硬的大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