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响起,一直在客厅等待的段彦走去开门。
门外,宋榆安想不到敲门开门的时间间隔如此短暂,猝不及防看见了段彦那张如往常般无懈可击的脸。
“到点了,走吗?”
段彦脚一蹬,几秒完成穿鞋的流程,反手关上门和宋榆安出门吃晚饭。
到店里,坐在对面的段彦暗暗观察宋榆安,见他心情不错,前几日郁闷不复存在,偶然露出的笑如阳光拨开云雾,耀眼得动人。
段彦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段彦带他去的是附近一家面馆,两人各点了碗米线。一边吃,一边扯这扯那聊最近发生了什么。当然,宋榆安是不可能和他讲那件事的,段彦也当什么都没有发生。
期间好几次段彦的手机振动,段彦顺手点开看,敲敲点点不知道在和谁聊天。
老板把两大碗香喷喷冒着热气的米线端了上来,天冷了,吃点带热汤的整个身子都暖和了。
宋榆安捞起米线,见段彦还在看手机,说:“还不吃,在和谁聊天。”
闻言,段彦打完最后一个字发送,和宋榆安说:“和周承知,他话多,随便聊几句。”
话多吗?宋榆安回忆起段彦那个高中同学,不确定,哦了一声后低头接着吃。
段彦料到他不会深问才照实说的。
“这面就几块肉。”宋榆安对这碗米线表示不满,但吃得很香,吐槽的时候还探头留意老板在不在附近。那几块肉被放到了一边,他习惯把喜欢吃的留到最后。
“你想吃牛肉?我看看能不能做。”
“好哇。”
尽管宋榆安先动筷,但他还是最后吃完的。
散步回家途中,宋榆安发现宿舍群多了很多消息,点进去,又哗哗刷出来几条。他滑到聊天最开头,季长霖发几张图片,点开,是学校的表白墙。
宋榆安知道这个账号,经常会发学生投稿的表白或捞人,后面又进化出吃瓜业务,由当事人或不知名路人提供新鲜保熟的瓜,以帮助广大学生了解、吃透各学院八卦。表白墙现在几乎没人表白了,俨然成为一个瓜田,还是八卦更有搞头。
这会儿的瓜……是汪志。
别是他那件事吧,宋榆安心头一跳,看完文案发现旋涡中心只有汪志。
有人匿名投稿说汪志高中校考作弊,配图是一张他站在手机前,手机后有人拿着平板给他看的照片。手机显示着考试的页面,平板上俨然是提前打好的答案草稿。
每个学校的校考不同,但大致上都采用一样的模式。
校考可分为初试复试和三试,有个别还有四试。初试采用线上手机考试,通过初试才能去线下进行复试和三试,二者都是考官亲自面试。
线下面试严谨,有老师监督,不易作弊,但线上的初试极易被钻空子,就好比汪志图中的举动:手机考试开启前置摄像头,录下考生考试视频供改卷老师通过回答的优良和学生整体表现筛人,而在手机背后,摄像头拍不到的地方有人帮忙举着早就准备好的几套答案让他对着念——考试题型会提前公开,学生多是提前在心里准备好内容,便于知悉具体题目后运用上去。
至于如何向自己找的“帮手”传递题目,只需要小声念出来、斜后方放一面镜子反射或站个人看就能做到。
这种作弊方式在实现了双机位拍摄后彻底杜绝,但仍有少部分专业的考试未采用这个模式,让汪志有机可乘。
提前准备是大家都会做的事,就好比去一个公司面试,你总会提前准备好自我介绍以及针对面试官可能提问的问题罗列回答,但和汪志直接将答案摆在面前照着念的行为完全不同。
这是明晃晃的作弊,在钻考试模式的漏洞。
就好像别人在心里背好自我介绍,你却当场拿出草稿对着面试官一通念,不被人骂死才怪呢,这要搁面试,考官直接把你请出去。
考上这所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经历过校考,看到这个直接炸了,评论区已经骂了十几条了。
宋榆安不惊讶他做这种事,这张照片他在校考期间就见过了。
当时集训结束,大家各回各家,但考试还在进行,有一半的考试他们是在家完成的。
汪志那会儿直接用这张照片发了动态,估计是带了点炫耀的想法吧。这条朋友应该是圈屏蔽了大部分人,就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看到,可能是忘记屏蔽他了。
他也就敢私下这样操作,被老师知道绝对会被骂死。
宋榆安看到的时候,那条动态发出来有二十来分钟了,一愣神的功夫,朋友圈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他为此还特地点进汪志朋友圈看了看,以证明自己没有眼花,确实是删掉了。看来他也意识到公然发出来影响不好,或者受人提醒,这个小插曲被宋榆安很快忘在脑后,别人怎么做是他的事,与自己无关。
现下再次见到这张照片,宋榆安满心讶异,他以为汪志删了后就再也找不到这张图了,也不知道是谁存下来,不仅保存到现在,还出现在表白墙上。
难不成学校里还有讨厌汪志的人?趁对方陷入舆论时趁机加了把火?
宋榆安确定机构里考上这学校的人只有他和汪志,难道是别的人?
想不出就不想了,铁证如山的照片彻底摁死了汪志,让他无法翻身,校考舞弊这事闹大了让学校知道绝对要吃处分,光看图并不清楚是在进行哪所学校的考试,但谁知道你在考我们学校的时候有没有作弊。
宋榆安把手机揣回兜里,今天汪志还来加他,说想和他道歉,赔偿他损失费。
宋榆安直接回绝,理都不理。
他不需要,无论是道歉还是损失费。因果有报,要不是汪志做了这种事情怎会有人火上浇油落井下石。
哼,活该,宋榆安心中顿时畅快了起来,差点想哼首小曲。
“很高兴?”走在他旁边的段彦感受到他的喜悦,问他。
“嗯,有点吧。”
“什么事这么让你高兴?”
“没什么。”宋榆安眼睛转溜一下,嘴角勾了勾:“不告诉你。”
-
宋榆安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汪志了,后者几天的大课都不见人影,同学间一度传他退学了。
应该是没退的,宋榆安看着在路上把他拦住的汪志,下午的课上完了,他正要回家,看来汪志专门挑他落单的时候找上来。他左右扫了眼,这条路上没什么人。
几天不见,汪志整个人憔悴了许多,黑眼圈快掉到下巴,眼白泛着红血丝,双眼含恨,宋榆安当即往后退了一步,半是嫌弃半是警惕。
他无视汪志绕过去,被后者再次拦在前面。
宋榆安不想和他说话,现在看来,不说话是不让走了,冷然道:“有事吗?”
“对不起。”
宋榆安诧异,汪志明显咬着后槽牙道歉的,语气里一点歉意都没有,他不明白为什么汪志硬逼着自己来找他道歉。
“对不起。”见他没反应,汪志又说了一次。
对于他的道歉,宋榆安毫无波澜:“哦,我不接受。”
说罢又要绕过他离开。
这几天汪志快被逼疯了,那个姓陈的律师一直在催促他履行诉求,学校这边关于他的事全被传开了,他打死也想不明白那张照片为什么会出现在表白墙上,他明明发的当天就删了。
谁会保存那张照片到现在,汪志紧盯着宋榆安不放,不让他走。
“是你发的吧。”
“什么?”宋榆安不解。
“那张照片,只有你有可能发出来。”
怎么就只有他了?宋榆安沉默地看着他,心里好笑。
汪志看他不说话,以为他默认了,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你的律师起诉了,我也道过歉了,该受的惩罚已经受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报复我?”
宋榆安平静地说:“我没有找过律师,你的照片也不是我发的。”
“怎么可能!”汪志脸色涨红,声音徒然变高。“除了你还会有谁——”
宋榆安嗤笑一声:“怎么,又想污蔑?”
汪志一下被掐断了声音,脸上血色尽失,像是想起不好的回忆。
“你爱信不信,总之和我无关。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造谣我,我现在也不想知道,你的道歉我不接受,以后别出现在我面前。”说完,宋榆安径直绕过他走了,汪志没有再拦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汪志脚步酿跄,丧家犬般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望着宋榆安一步步走远。凭什么?凭什么大家都支持他,相信他,集训的时候老师全在夸他,什么都做得比他好,明明他才是加入课班,集训学习最早最刻苦的那个,宋榆安才来一个月,考出来的成绩都比他高,和他上了同一所学校,凭什么!还成天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又是恶心的同性恋,到底为什么所有人都信任他,觉得他好?
他垂下头,用力抓挠头发,嘴上不停骂着脏话,手机的铃声让他猛然一颤——他现在听到这个声音下意识感到害怕,生怕又被什么人找上门,微信里好多人都在骂他。
他动作迟钝地掏出手机,是辅导员说要找他谈话。
-
过了两天,小区开始供暖,锦城正式入冬。
房子制作初期就装了地暖,开起来走到哪个房间都是暖烘烘的,是能在家里穿薄衫的温度。
天冷了,该买过冬的衣服,段彦原本有从家里带过来几件大衣,要买的不多。宋榆安得知后问他:“你有几件快递,我顺便帮你拿吧,正好在自提柜那。”
段彦想了想,确实有:“有一件,那你帮我拿吧。”
过了十分钟,门铃响起,宋榆安出现在他门口,段彦眼睛往下滑,看到了……一车快递。
是的,就是用来拉快递的折叠小推车,车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快递,一件件垒起来快到宋榆安胸口,折叠车看起来不堪重负快要碎掉了。
要不是认识宋榆安,他还以为快递员上门送货来了,段彦小小感叹了一下:“我的在哪?”
“哦,你的……”宋榆安低头看着一车快递,短暂陷入了沉默。
“你的、好像在……”他蹲下来,试图在一车快递里寻找属于段彦的。
段彦给出中肯的意见:“要不,你先运回家,然后再慢慢找。”
很有道理,宋榆安点点头站起身,谨慎地推动车子,动作轻车熟驾。
段彦开始猜测他是怎么拖上来的,双手抱臂站在走廊上注视宋榆安打开房门。在把钥匙放在玄关的鞋柜上后,宋榆安这才转身对付这“大家伙”。
门口有个不高的门槛,平时很容易被忽略,这会存在感凸显了出来。
感受到推车受到阻力,宋榆安把拉杆往上提,提的幅度大了,就这么一个动作让最顶上几个快递隐隐有倾斜往下滑的趋势。
宋榆安没在意,之前也出现这样险些要倒的情况,看似摇摇欲坠,实则一直保持平衡。
许是前面太过心惊胆战,如今半个车进了家门,宋榆安不再小心翼翼,动作大胆了起来。过了前轮,宋榆安这次没刻意放缓动作,直接用了点劲把车子拽进去,原本卡着门槛的后轮一个哐当悬空了半秒后落下,重心不稳的快递终于顺从了惯性,一窝蜂全倒在了地上。
“……”
倒在了终点线前,宋榆安脾气本就不怎么好,一路上被折磨得要烦死,见快递四零八落散落在周围,无言半晌,拖着推车无视一切阻力直接暴力碾了过去,车子发出不甘破败的声音。
——哪怕被碾的都是他的快递。
目睹一切的段彦:“……”
他在后面一个个把快递捡起来,进了屋的宋榆安回过头看清他在做什么,泄了口气和他一起捡。
抱着包装瘪陷的快递,宋榆安说:“你的快递我是最先拿的,应该还在底下没掉出来。”
“没事,里面是衣服,有包装袋。”
最后的确在车篮最底下找到了段彦的快递,后者拿回自己买的大衣回家。宋榆安的剁手能力他算是见识到了,每隔几天,他就能听到宋榆安拉着一车东西回家,哪天他找人运个新衣柜回来他都不会惊讶。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