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勾结东夷扰乱朝纲意图窃国,福王一党虽然当时就被拿下了,但后续带来的影响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处理好的。说好了百国宴之后就禅位的明帝被迟昱‘按’了下来,让他现在皇位上坐着先占个位置,哪怕不帮忙都行。这会儿太忙压根没空准备登基大典,国不可一日无君,只能让明帝先做个吉祥物,等事情了了再来忙迟昱登基封后的事情。
迟昱忙的脚打后脑勺,夜里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听海院都还不忘跟云衔月讲述明帝这个当爹的‘恶行’,用词之丰富简直让云衔月叹为观止。她总结了一下,大致意思就是除了亡国的和死得早的,哪个皇帝愿意年纪轻轻就禅位给儿子自己当太上皇做甩手掌柜的?哪个皇帝皇帝不是想要在龙椅上待到死?
只有觉得自己做皇帝的时间不够长的,没有觉得自己当皇帝当的太长了的。
云衔月也从一开始的理解明帝想要放假的心,变成了明帝还年轻,不到五十正是闯的年纪,怎么就不能再多干十几二十年。就同迟昱说的一样,多干个十几二十年胖儿子就长成了,她和迟昱完全能上啃老下啃小,做一对完美的躺赢夫妇。
真是质疑迟昱,理解迟昱,超越迟昱。
夫妻俩一边苦逼还得一边干活,作为新晋吉祥物的明帝和许皇后则是一边带孙子一边乐呵呵的看着这两口子骂骂咧咧,说实话,还真怪有意思的。
人真的是不偷偷懒,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偷懒这么能享福的事情。
云衔月的动作比迟昱快,归根究底她不用忙活前朝那些事情,也不用跟那些官员勾心斗角,各宫要安排的事情其实大多都能看得到,云衔月主要要做的也不过是跟着许皇后把后宫要管的事情过一遍,然后准备在迟昱登基之后放出一批宫女太监出宫。毕竟迟昱登基之后明帝的后宫妃嫔就得迁宫,明帝的意思是他退位之后就带着这些妃嫔住到行宫里面去,省的一些拎不清的到时候还给迟昱和云衔月添乱。
不是明帝把人想得太坏,而是他太明白自己后宫那些女人都是些什么性格,迟昱登基之后她们肯定是不敢跟迟昱和云衔月对着干,但是仗着自己太妃的身份倚老卖老的肯定也会有。自己一直疼宠着长大的孩子,他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迟昱受任何委屈。
百国宴后第九天,已经把事情理得差不多的迟昱跟随着明帝一块上朝。
当了好几天吉祥物的明帝言出必行,大朝会刚开始,明帝就干脆利落的宣布自己禅位不干了。宣布完之后他把早就准备的好的退位圣旨往龙椅上一放,背着手大步流星的离开了,只留下一群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文武百官。
哪怕早就已经习惯了明帝的我行我素和雷厉风行,百官们这会儿看着像是被狗撵着跑开的明帝也陷入了沉默,皇位是什么很遭人嫌弃的东西吗?当初在一群皇子中杀出一条血路,先帝那么多皇子现在剩下的也就这几个,足以证明当时皇位之争的残酷。当初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结果现在好家伙,已经不稀罕了。
还是他们迟家人会玩啊。
但不管百官们内心如何复杂,明帝禅位都已成事实,百官们心情复杂,正准备参见新皇,就见有人抢在他们前面干净利落的跪地。
“臣恭请太子殿下即位。”
慢了一步的大臣侧头看去,想看看到底是谁比他们还狗腿子,顺着声音一看顿时也噎住了。
居然是庄王。
一众太子党保皇党中立党都惊呆了,擅长拍马屁的更是瞪大了眼睛看着率先跪下来的庄王,满脑子就一个念头——被抢活了。
庄王参政已经好几年,甚至比迟昱做太子的时间还长,原先文昭太子还在世的时候庄王是个什么狗脾气朝臣们就多少能看出来,后来文昭太子没了迟昱做了太子,庄王更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铆足了劲就想要把迟昱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自己再坐上去,一直都觉得迟昱也就是出身好投生到了许皇后的肚子里,要不然太子的位置哪能轮得到他来坐。可以说明帝要禅位,朝臣们从不担心别的皇子会有其他想法,但是对于庄王,他们想法可就多了。
不少人都以为皇权过渡不会那么轻易平稳,但偏偏最大的刺头先俯首称臣。
有人带头,其他的人立马也跪地请迟昱登机继位,一场父传子的皇权交接就这么戏剧性的完成了。
为了表示对明帝的尊重,年号还是延用庆丰,等来年之后再改年号承昭。这个年号,既是迟昱纪念兄长文昭太子,也是他想要承文昭太子遗志。
对于这个年号,除了庄王还一直沉浸在自己是真的不如迟昭迟昱兄弟,并不是因为他们是许皇后的孩子这个打击之外,其它人都接受良好。毕竟温润如玉以理服人的文昭太子是大部分人的白月光,迟昱虽然也不错,但脾气差的用太子太傅的话来说就是狗都嫌。一想到接下来几十年都有可能要和脾气不好的迟昱打交道,百官们已经寄希望于玄学,希望当了皇帝还会用自己哥哥名字为年号的迟昱,能有一两分自己哥哥的温柔。
迟昱温柔吗?
那自然是温柔的,他的第一道旨意是改年号,第二道旨意是尊明帝和许皇后为太上皇和皇太后,到了第三道旨意,是册封自己的妻子云衔月为承元皇后。
新皇登基,皇后册立,太子册立并没有因为出兵向东夷‘要个说法’而变得简单草率。大晋现在国库充盈,哪怕刚结束和北狄西戎的战事不久,那也是拿得出银子来的。
时间很快过了新年,新年一过,年号正式定为承昭,新的一年,是承昭元年。这一年开始,迟昱和自己的朝臣们开启了长达十几年的斗智斗勇生活,拉开了昭元盛世的序幕。
**
承昭二年,云衔月在京城开办了大晋第一所女子学校和大晋第一所职业技能学校,为大晋培养出了不少农学和工学方面的人才。
承昭六年,大晋开选女官,以尹梵音为首的东宫潜邸妃嫔投身自己热爱的事业,带动了不少女子从后宅走出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发光发热。
承昭七年,大晋第一个女状元横空出世,已经和迟昱屡战屡败的百官们已经佛系躺平,看着她在帝后的支持下和新任昌济侯一起开通边关互市和海市,看着帝后把她一步一步拱到二品大员的位置。帝后的大力支持,让大晋女子地位在承昭年间最大程度的得到了提升,一批一批优秀的人才被选拔出来,又被安排到了不同地方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大晋做建设。
帝后相辅相成,君臣共同努力,几年功夫不到,又一场百国宴在大晋京城举行。
宴会后,帝后执手立于太和殿,共同宣布武帝迟昱禅位于太子迟承灏的消息。
又一个新的故事,自此缓缓展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