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花笼(伍)
十一点。
虫鸣依旧。
虞烛拎一拎锁链包:“还行,不沉”
随沅聆打个哈欠:“明儿几点出发?那学校离这儿挺远的。我记得是在东三环,咱这儿是北五环,你需要横跨半个北京”
虞烛:“六点”,她赶随沅聆去睡觉,“回家回家,碎觉碎觉”
随沅聆:“成,我爬起来送送你”
虞烛将人往外推,说:“哎呀爱你~铃铛姐,快回去睡吧”
送铃铛姐回家,虞烛折回来。她掏出手机,给颜薇发微信:【妈,今晚回家嘛?】
小时候,有段时间颜薇找了一个工厂夜班的活儿。昼夜颠倒。虞烛很熟悉单独在家待一晚的这种前奏。
果然,颜薇回她:【不回了,你记得锁好门】
蜡十一:【好嘞】
一直到虞烛坐上董琅的车,颜薇都没有回家。
L#
车子缓缓驶离四垡村。
虞烛坐在副驾驶,看着后视镜里面倒退的平房。
上了高速。
唰唰唰,窗外的景色掠过,在眸中连成一片彩色的光影。点点光,缀缀亮。
虞烛将头扭回来,目视前方。
董琅是个安静的人。
没有攀谈,没有听歌,没有接打电话。
她能听到空调制冷的微弱声响。
从这儿到那儿,需要七十分钟车程。
颜薇一天到晚把“海淀西城的教育资源好”挂在嘴边,听得虞烛耳朵起茧子。
应萃实验学校在朝阳。
所谓阴差阳错罢了。
“应萃是小班教学”董琅忽然开口。
虞烛缓了五秒钟,才意识他在说话。
他在跟自己说话。
虞烛:“小班?”
有多小?
二十一中一个班五十几个人,劈一半,应萃一个班二十五个人?
董琅:“一个班差不多十五个学生”
虞烛:……夺少?
十五个?
语数英物化生政史地,加起来就已经是九个老师……九个老师,围着十五个学生转?
董琅从:“你现在转过去正好,刚分文理。文理各两个班,文科分甲班乙班,理科分A班B班”
虞烛想,有钱人是不一样,居然文科理科的学生数量是差不多的。
红灯。
等候。
董琅转过来看虞烛一眼,表情公式化,仍然像个调定好一切程序的人工智能。他说:“前十五名去A班。你先进B班,考好了再换班”
虞烛点点头,觉得这样的安排挺好。
绿灯。
直行。
“这是我的电话”董琅单手打开中央扶手箱,手指从里面夹出一张名片,递给虞烛,“有什么需要直接找我”
虞烛接过名片。
他不是以防万一,他是笃定虞烛一定会找他。
“这上边儿有您微信”虞烛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我加一下您吧”
董琅:“应萃严禁使用手机”,他从后视镜瞥一眼虞烛,“老师会统一收手周日晚上收起来,周五发回去”
虞烛:?
嗯?那舟明……?
虞烛聪明地缄口不言舟明的事情,只说一句:“喔……这样啊”
董琅又交代:“不能谈恋爱,不能带零食,不能用手机。这三项是重点校规,查的比较严”
虞烛不太能想象出来“查得比较严”是什么状态。估计跟二十一中差不多?
这学校里都是少爷千金,虞烛想,老师应该也不太敢管。
虞烛应了一声:“好的,我知道了,谢谢您”
“客气”董琅说。
车内又陷入寂静。
虞烛向董琅发送好友申请。
车子拐进京藏高速,十五分钟。
通过健翔桥,直行,十五分钟。
驶入马甸桥,盘半圈。
车子下高速。
依旧寂静。
在北三环东路辅路上直行,五分钟。
向南转弯,进入北三环东路,十分钟。
再向南转弯,进入东三环北路辅路。
经过团结湖,经过中央电视台。
经过国贸。
“快到了”董琅又突然开口。
虞烛适应了许多。她看向窗外,说:“好的”
滴嗒嗒,滴嗒嗒。
董琅打左转。
绕到商业街后边。
虞烛瞬间瞪大眼睛。
全是统一颜色的现代化建筑楼群。从车内往外看,一眼望不到头。气派,壮观,辽阔。
很难想到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朝阳,居然可以有这么大的地方用来建学校。
车子缓缓停在校门口前。
北京市应萃实验学校。
门牌石上刻着学校名字。
穿着红色单排口西服保安走过来,站在驾驶位旁边。交谈一番。
董琅解开安全带:“下车,车开不进去校园里面”
虞烛弹开安全带的卡扣。
站在地面上。
虞烛再一次被震撼。
建筑典雅,地砖古朴,树木郁郁葱葱,花草缤纷芳香。枝哑摇晃,鸟鸣清丽,混着喷泉哗啦啦的声音。幽静,馥郁。
零星几个工作人员在日常清扫。
真阔气啊。
滴,保安打开闸机口。
虞烛跟在董琅身后。
一进校园,董琅径直走向停在一旁的观光摆渡车。
“你的宿舍在北区,走过去需要二十几分钟,坐车快一点”董琅说。
虞烛嘴抖一下。
学校这么大吗?
她安静地坐上摆渡车。
嗡嗡嗡。
手机弹消息。
虞烛扫一眼,是随沅聆。
铃铛:【到了吗】
虞烛低下头,飞速打字:【到啦】
她拍了一个小视频,发给随沅聆。
铃铛:【我去这么高大上】
铃铛:【贵族学校】
铃铛:【虞昌望死得值】
虞烛差点笑出声。
董琅转头看她,指一指她的手机。
虞烛挑挑眉,将手机锁屏。
摆渡车的速度一般,也就比骑自行车快一点。
虞烛坐在车上,风拂过,带着花香。
摆渡车绕过一栋楼,初中部的牌子立在道旁,直行。出现一座人造水榭,连桥蜿蜒,一直延伸到亭子。
天鹅在水涧里游来游去。
董琅:“亭子后面有动物园”
虞烛:“喔~”
直行,右转。拐进花园,几只兔子在草丛里一蹦一跳。工作人员在修剪草木花丛。
左转,直行,再左转。从花园出来,直行,上了一座桥。桥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涓涓水流,波光粼粼。
董琅:“那边儿是琴房和高尔夫球场”
虞烛:“喔~”
五分钟,进入高中部。
左手边是一栋接着一栋并排而立的建筑楼。右手边,又是一座水榭。
右转。
一座两层高的玻璃房,晶莹剔透。
董琅:“这是北食堂”
虞烛:“喔~”
直行。
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从一栋楼里出来,有的怀里抱着一堆东西,有的拉着行李箱。
董琅:“她们在换宿舍,你正好赶上高一分文理”
虞烛:“喔~”
这回她倒是有个疑问,怎么让学生自己搬?
董琅似乎是看出了她的好奇,说:“学校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
搬宿舍就是培养独立动手能力么……
那很独立了。
摆渡车终于停了。
停在一栋矮楼前,看样子,是宿舍楼。
那些搬家的学生的女生,也正往这里走。
虞烛迈下车。
一个娇小的女孩从虞烛身边经过。左手拉着行李箱,右手抱着一堆东西。她想要将行李箱拉上宿舍楼的台阶,顾得了左手,顾不上右手。眼看着右手的东西要噼里啪啦全掉下来。
虞烛走上前,帮她拖了一下东西的底。
“谢谢”女孩抬起头,想虞烛道谢。
好漂亮小姑娘,像一个明星。
虞烛讶异了一下。
她想,像谁来着,一时半儿她还记不起来。
“117”董琅说,“东西放好,我在这里等你”
“好嘞”虞烛回答董琅,扭头,低声对女孩说,“不客气”
一一七。
虞烛找到了宿舍。
果然跟她想的一样宽敞明亮。
四人寝,上床下桌,联排柜子,独立卫浴。除了瓷砖窗户墙壁天花板,其余都是木头家具。
四张床,只有一个床是空荡荡的。
虞烛把克莱因锁链包放在这张床上。
转身,刚要出宿舍。
方才那个小姑娘走进来了。
“是你”女孩很外向,她把东西全堆在虞烛的正对面床铺上,“你跟我是一个宿舍的呀,你叫什么名字?”
“虞烛”虞烛回答她。
青山知可子。
她像青山知可子。
虞烛记起来了。
“我叫苏浔雪”她说,“你是不是要转过来的那个新同学?”
显然,她有一万个问题想要知道。
虞烛晃晃手机:“对,是我,稍等哦,董秘书在门口等我”
苏浔雪表情语言很丰富,这么一会儿已经看她脸上从开心到好奇再到不好意思,她说:“好的好的,你先去忙”
虞烛笑了一下。
逆着人流,走出宿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