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表妹的侯府日常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钟父钟母在,儿女亲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仲父钟母不在,就成了遗愿。

遗愿在前,老夫人都不好参与。

细数历朝历代,非是朝朝以孝顺治天下,但孝顺仍是治家治国的基业,关乎个人荣辱名声,是大事。

钟攸凝抬出钟父钟母这块牌子,先天防御拉满了。

探望过老夫人,钟攸凝带着阿喜回了汀兰居。

巧姑和顺儿迎了上来,说是针线房把新衣裳做好已经送了过来,请钟攸凝去看看。

主子们的衣裳费时费力,不像仆婢的衣裳,针线开了自己补补就行,主子的衣裳要是出现这种问题,那是不想干了,立马就得卷铺盖走人。

针线房做衣裳的时候钟攸凝正巧病着,按阿喜提供的喜好裁剪。

这会天彻底放晴了,橘色的暖光从西边打过来,房檐前后都留下了光影,衬得侯府一砖一瓦都带着一层自然金光,格外漂亮,被雨洗过的天空像泉水一样干净。

钟攸凝沉重的心情一下就舒展了。

兴致勃勃的跟着巧姑顺儿去看新衣。

侯府为姑娘们准备的料子都是现在城中的大热品,价格昂贵,普通人要买很难,一是没这个银钱,二来没有关系,布坊们挑最好的早就供给了高门望族,不愁销路。

几个珍盘摆在桌上,衣裳齐整的摆在盘上。阿喜按钟攸凝从前在清平的穿着,提供的颜色搭配都挺鲜艳,蓝色、粉色,大都是小姑娘们喜欢穿的,素的没两件。

金氏原话:什么年纪就该穿什么颜色的衣裳。

她在世时,全家的衣裳鞋袜都是金氏一手包办,钟攸凝的衣裳五彩缤纷,鲜妍漂亮,钟闻和钟父的衣裳多以青、蓝等读书人常服为主,阿喜生得黑蛮了点,但在金氏眼中也是个小姑娘,让她穿得粉粉地。

阿喜把这些都记下来了,致力于接下金氏的班,把钟攸凝装扮成青春洋气的小姑娘。

她挺了挺胸脯。

钟攸凝:......

巧姑顺儿猜测着:“姑娘可喜欢?”

钟攸凝已经习惯了这些鲜艳,避开颜色,着重在针线刺绣上看了看,在心里默默对比了一下手艺,无不遗憾地说:“做得真好。”

巧姑和顺儿没听出来,放下心。

看完衣裳,天色已经暗下来了,盛娘子准时备好饭菜,请钟攸凝去用膳。

布膳这种小事用不上她,盛娘子要退下,钟攸凝向她请教:“盛娘子,家宴时我应该注意点什么?”

老夫人刚定下家宴,事情还未传开,只有主子们得了消息。

盛娘子眼前一亮,忍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用自己多年经验仔细为钟攸凝科普:侯府家宴上一般没有外人,府上的主子们都会参加,姑娘们只要谨言慎行就行了,顺便认认人。

像是特意为钟攸凝这位表姑娘设下家宴,在席上免不了会有主人家把她介绍给大家认识,这时候钟攸凝也无需害怕,只要大大方方的坐着,在介绍的时候,面对其他人微微一笑即可。

主子们都是有修养的,在家宴上不会特意为难人,都会维持礼仪。

大体方向说定,盛娘子又掰开了同她讲具体细节:

比如看人的时候应该怎么看才对?

直勾勾看人肯定是不对的,席上男女混杂,姑娘家这样看人容易被人误解,失了教养。

阿喜:“那要怎么看?”

盛娘子亲自示范给她们看:“这样。”

俗称的半抬眼。

看了一眼,心里有底,微微垂下眼。整个过程就是这样。

她称赞钟攸凝:“姑娘平日举止仪态已经合乎规矩了,再稍加注意就足够了。”

果然让姑娘卷一卷是对的,能让老夫人以她的名义办家宴,绫华居的魏氏姐妹都没这样的风光。至于阿喜,这个丫头年纪小,平常就不讲规矩,做事莽撞,一时半会想改,很难。

钟攸凝也仔细听,对盛娘子的话总结了下:谨言慎行、微笑。

还好不算难。

盛娘子退下后,钟攸凝有意学着微微一笑。

阿喜也跟着学,一下变成了咧嘴傻笑。

“嘿嘿嘿。”

钟攸凝噗嗤笑了声。

用过晚食,月亮都爬上了枝头,借着月光,钟攸凝带着阿喜在院子里遛弯消食,到平常该就寝的时候了,这才回屋洗漱。

阿喜替她取下首饰,等钟攸凝上了床榻,替她拢好被角:“姑娘睡吧。”

钟攸凝闭上眼:“你也去睡吧。”

阿喜跟她同住一屋,就守在外边,细微的摩擦声后,屋里逐渐安静下来。

钟攸凝脑子有些乱,想到了下晌老夫人问她的那些话,反复的琢磨过她的回答,觉得没有什么漏洞才安心。

钟攸凝在清平时有过一门亲事。

这是钟父的意思,在认清自己天资平平后,钟父转而从求己转为求他,钟家有钟闻寄予厚望,也希望钟攸凝能有一个好前程,所以钟父把目光瞄准了有天资的读书人身上。

假如儿女都不争气,好歹还有外孙能承载他的期望,总归绝不能让功名从他这一支脉中断掉。

一个叫卢竹声的人正好入了钟父的眼。按钟父的说法,那回他去县里领银回来,路上遇上卢竹声坐在河边放牛背书,当即来了兴趣,不顾自己堂堂一个秀才公的身份,强行对人家进行了一番考校。

卢竹声在镇上读书,平常还会帮家里做事,不像很多上了学的读书人,认识几个字后就看不上农人,只享受付出,不肯丝毫回报。

卢竹声第一回遇上钟父这样的人,好一会都没有反应过来,出于读书人的涵养,什么“你谁啊?”这种话没好意思开口,反倒是认认真真回答起了钟父的问题。

这就是卢竹声跟钟闻的不同了,同样是读书人,但性子南辕北辙。钟父遇上跟钟闻完全不一样的卢竹声,非常欣赏这个羞涩腼腆但懂礼的年轻人,生出了爱才之心:决定把欣赏的年轻人招为女婿,成为一家人。

他在问完了人家的学业后,非常八卦的打听起卢竹声的家世,请人去打听真伪,表示“为父可靠负责”,最终证实卢竹声所言不假。

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卢母靠一手刺绣针线养儿子,卢竹声从小替富户家中放牛为家中减轻负担。

母子两个生性节俭,不然卢母也不能送儿子去镇上读书。

卢竹声学业尚可,天资不错,成了秀才公的准女婿后,成绩更是一跃而上,有望考中功名,以后跟钟闻这个大舅子一同朝上为官,彼此照应,相互提携。

钟父再争点气,还能出一门三功名的佳话。

姻亲人家,天然的同盟,彼此助益,比什么同窗、同乡更可靠。

直到家中出事,她哥离家出走,卢家登门前来退亲。

钟攸凝记得清楚,那天卢竹声亲自登门,把两家之前交换的信物尽数退了回来,再过了几日,就听卢竹声和富户人家的姑娘定亲了。

长大后我娶了东家的姑娘照进现实。

阿喜的声音传来:“姑娘,你在想什么?”

钟攸凝:“没什么。”

“骗人。”阿喜笃定道:“姑娘睡不着的时候就喜欢翻来翻去,你都翻身了七次了。”

同一屋檐下,什么秘密都瞒不住。钟攸凝有些无奈。

她尽量说得云淡风轻,最好一笔带过:“就是想起了一些从前的事。”

阿喜的声音沉了下去,好一会重新响起来,宽慰钟攸凝:“姑娘,虽然之前咱们遇上的人大多不靠谱,但以后一定会遇上靠谱的人。”

卢家如果没有上门退亲,她们主仆就不可能投奔侯府,钟攸凝或许会像母亲金氏一样操持一生,卢家登门退亲,或许一时让她们的境地更难过,但卢家既然生了这样的心思,早离了这样的人家才是最好的。

幸亏没嫁,嫁过去就完了。

钟攸凝怀疑她绞尽脑汁才说出了这么句哲言哲语。

她闭了闭眼:“知道了,睡吧。”

“哦。”阿喜拉了拉小被子,在暖呼呼的热意中睡了过去。

翌日刚用过早食,巧姑和顺儿就引了陈娘子来。

陈娘子是厨房管事,得了上边的话办家宴,为钟攸凝这个表姑娘接风洗尘,特意来问问她的喜忌。

这回问好了,以后有吩咐,厨房也可以按这个准备。

跟着巧姑和顺儿刚踏进门,陈娘子就见阿喜笑眯眯的同她打招呼:“婶子。”

几日前的记忆一下复苏。

那个不讲规矩的丫头!

陈娘子管着厨房,采买什么都要经过她的手,陈娘子没嫁人,只有两个侄儿在府外当差,突然冒出个喊她婶婶的丫头,一起做事的仆从们都楞住了,私下悄悄问她是不是真有个侄女在府中,陈娘子只得出面平息谣言。

她现在才知道,原来这个丫头在表姑娘院子当差。

阿喜像只蜜蜂一样,围着陈娘子嗡嗡嗡的打转:“婶子,好几日没见着你了,我现在去侧门的时候都不好意思伸手了。”

陈娘子:?

这是什么话?她在就好意思伸手白拿了?

她真的没有一个这么大的侄女!

新买的键盘到了,就是刚开有点味,散了散味道,今天先更一章,明天后天应该是更两章补上,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大家点点收藏吧[可怜][可怜][可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 1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