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过北三县地界,池渊挑起车帘向外望去,盛夏的葱郁已荡然无存,田野里只余一片被反复啃噬过的灰黑。
阳光洒进车厢,刺得睡梦中的蒋翡微微皱眉,他缓了几秒睁开眼,才意识到自己身在何处。
他和池渊就着棉州民情有的没的聊了几句,蒋翡实在身体不适,眼皮也打架,便倚着车壁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蒋翡一睁眼就是池渊凝视车窗外的侧脸。轮廓细致,着实俊逸,他是担得起‘满楼红袖招’的风评的。此刻他微眯着眼,目光沉沉,唇线也绷得笔直,像条拉满的弓弦。
蒋翡也循着他的视线转向窗外的焦土。
目之所及,一片荒芜,田垄中散落着零星灾民,尽管相隔甚远,仍能看出来瘦骨嶙峋的情态。
“我一路大约见了五六处粮仓。”池渊突然开口道,目光锐利,直视蒋翡,“二公子,我有一事不解,为何棉州粮仓的守备,森严得好似边防军镇?”
一句话顿时令蒋翡打起十二分精神。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简直直指王府私藏官粮,见死不救。
“池御史说笑了,粮仓守备皆按朝廷规制,棉州可接不住这么大一顶帽子。近来确有加强守备,也只是怕流民生乱而已。”蒋翡不软不硬地答道。
“流民生乱?”池渊把这四个字嚼之又嚼,怒极反笑,“你们也知道流民生乱?如果不是饿极,哪来的流民?从天上掉的吗?”
这话蒋翡听得不舒服。‘你们’二字便是直接把他划进棉州一众贪腐分子中了,他知道池渊更受不了虚与委蛇那一套官话打法,也就没继续摆出一张假笑脸,只是冷着脸道:“池御史,你此番前来就是为了处理此事。本是天灾非**,你又何必对着我指桑骂槐?”
池渊眉一挑,毫不相让:“好,那你说说我骂的是哪棵槐?”
蒋翡无意与他在开局就唇枪舌剑,轻巧回击道:“池御史既然心里有数,又何必对我步步紧逼?依律查办便是。棉州官场若真有蠹虫,王爷与世子,定会记你肃清之功。”
“你——”池渊怒目圆睁,话未出口,马车突然一阵剧烈的晃动。
蒋翡本就没坐稳,差点跌到池渊身上,他慌忙抓住窗棂,扭头问道:“怎么回事?”
车夫叫道:“二少爷,前面有灾民挡道!”
池渊闻言,掀开帘子看了一眼,立即翻身下车。
蒋翡也跟着下了车。站在冷风里才觉得气味刺鼻,浓郁的草汁气息与腐臭味融合在一起,刺激得他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几名形销骨立的灾民垂着头举着空碗,几乎衣不蔽体。见他们下车,灾民哑着嗓子,放声嚎哭:“求两位官老爷,赏口饭吃吧……”
蒋翡瞥了一眼池渊,他脸色难看得简直与灾民同色。池渊问:“这边不是支了四五个施粥棚吗?你们怎么不去那里排队?”
没等他们回话,一队官兵便拥了上来,为首的正是昨日蒋翡刚见过的仓曹参军。
他看也不看灾民,直接向两人行礼:“在下棉州仓曹参军,巡城至此,惊见流民聚集,冲撞御史车驾,前来护持!二位受惊了。”
语毕,转身下令道:“依律处置,凡聚众阻塞交通、惊扰官驾者,为首者枷号三日,胁从者杖二十。把他们拿下!”
池渊衣袖一挥,厉声道:“慢着!”
他环视一周,像是要把这群府兵的脸全记下,“他们不过是求食的饥民,何至于动用如此重刑?”
“池御史仁德,下官明白。只是律法如此,下官不敢徇私。若是今日纵容了他们,明日就会有更多流民效仿。下官也是为了维护州城秩序,朝堂法度。”仓曹参军用词恭敬,话语中却丝毫没有相让的意思。
这话说的精彩,蒋翡简直要为他鼓掌了。他的目光移向池渊,想看他如何应对。
池渊冷笑,眸光锐利,字字铿锵:“朝堂法度?我便是奉皇命前来赈灾,参军要拿朝廷法度压我么?”
他见仓曹参军神情凝滞,脸上就勾出个冷飕飕的笑脸来。“好在我并非不懂变通之人,也无意刁难参军工作。既然法理无错,程序也不可废,那我便提个折中之法:参军把为首几人带回衙门,登记改造,暂且收押。其余胁从者,也记录下来,驱散便是。”
一番话下来,仓曹参军愕然,额头竟渗出了汗珠。蒋翡原本倚着马车借力休息,也慢慢站直了身子。
此言说是折中之法,却毫无折中之意。一旦真的登记在册,这些人便绝不能“无故消失”,反而会成为棉州官场中不可作假的一环——还能成为池渊日后查案追责的证人。
“何必这么麻烦呢?”
蒋翡觉得自己有必要打个圆场,便拢了拢身上的氅衣,眉头微蹙,作不解状,“赈灾粮款不日便到,施粥棚已设,流民棚也在搭了——待到一切秩序井然,这些流民自然归乡待赈,哪会再有阻塞交通一事。届时若再有人滋事,参军再依律行事,或惩或教,企不更显棉州先仁后刑,法度不紊?”
池渊刀锋似的眼神向他扫过来。蒋翡只当没看见,含笑淡淡望向面前跪地颤抖的灾民,“不如就地遣散吧。”
仓曹参军忙不迭地接了这个台阶,对他们喝道:“还不谢过大人,快滚!”
蒋翡向仓曹参军拱手,“说到粥棚,我们今日本就是要去粥棚看看的。不知大人得不得空带我们前去?”
仓曹参军暗暗叫苦,面前这两个年轻人没一个好打发的,只能庆幸好歹蒋二公子是他这边的人。他虽不情愿,还是陪笑道:“自然。”
一路池渊都没再说话,但蒋翡就算闭眼假寐也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在他周身刮来刮去,盯得他浑身不自在。
他干脆就继续闭目养神,彻底逃避和这人正面交流的一切机会。
大约到了正午,粥棚排队的人乌泱泱一片。仓曹参军正用尽口舌劝降池渊,说着棉州各路官员齐心协力,已经把灾情影响降到最低,尽管蝗灾严重,却几乎没有饿死人云云……
池渊一言不发,只当没听见。
而蒋翡其实也是不信的,刚刚那波难民离饿殍只差还未躺下的区别了。所以他一路也闭上嘴,只是跟着他们往粥棚里面走。
掌勺人原本一脸不耐烦,抬眼一扫,便看见仓曹参军带着两位衣着考究的年轻人,便也明白大约是上面来了人物,立刻换上谄媚的笑容,卖力盛起粥来。
池渊当没看见这场变脸,在他身边站定,默默看他工作。
掌勺人握着汤勺在锅底使劲地搅了几圈,而后倒了满满一整勺在碗里。
最前面排队的小女孩正欲踮脚去拿,池渊却先一步,端起碗,足足看了数秒。蒋翡看他面色不对,也凑过去看,结果就在碗中看见池渊满溢愤怒的脸。
说是汤,却清如明镜,简直可以说是光可鉴人。
池渊深呼几口气,也没让心情平复下来,手还颤抖了起来。此刻却听得怯生生的一句“大哥哥”,他神情一怔,那名小姑娘正惶恐不安地抬头望他。
池渊脸上的怒色立刻便如雪融般消弭了,他蹲下来,双手捧粥递给小女孩,就这样蹲着与她柔声交谈起来。
蒋翡就站在他身后,定定地看着这一幕。按理说如此场景是很让人心碎的,但他只觉得毫无波澜,脑中一片空白,心中也一片空白。他本可以上前一步蹲下身,与池渊一同,做出抚慰灾民的样子来,也无需在意他信或不信——但他做不到。
脚下好像有千钧重。眼前半尺,竟如天堑。
恰在此刻仓曹参军拉了拉他的衣袖,蒋翡倏然一惊。他焦急地努了努嘴,示意他一边来说,蒋翡一边盯着池渊与一个个灾民交谈,一边侧耳听仓曹参军的耳语。
“二少爷,池御史肯定要我们开仓启粮,怎么办?”
蒋翡目光冷冷:“你难道还不想开?”
仓曹参军一咬牙:“常平仓里早没粮了。”
十有**高价卖给乡绅了。蒋翡也不意外,“社仓呢?”
“也……也没了。”
“从米商那里高价买,账从拓南王府划。”蒋翡沉吟几秒,“算了,走我的私账。”
“二少爷,这……不是这个问题。”仓曹参军支吾不清,“社仓里有别的东西。”
蒋翡本想说“挪走难道还要我教吗”,突然间脊背发凉,在正午阳光下生生打了个寒战。他猛地转头盯着仓曹参军,眼神恐怖,恨不得在他脸上钻出火星来。对方逃避似的低下头,拿袖子擦汗。
“……有能用的仓吗?”半晌,蒋翡长叹一口气,疲惫问道。
“有。”对方猛点头,“基本都可以用。只有这个县的……用不了。”
“里面的东西放了多久?”
“一天。”仓曹参军面如死灰,“往年来京官会提前与我们知会一声,谁料这回……下面的人刚把道上的饿殍清理走,他的车驾就来了棉州,带来的兵丁把城外乱葬岗、废弃矿坑全围起来了!下面的人拖着尸体,被逼得哪也不敢去。”
“何况我们刚把今年灾况写了折子递上去,若被他发现死了这么多人……那便是欺君大罪。实在没法,才出此下策。”
一通解释听得蒋翡眼前发黑,这帮人简直蠢到无可救药!这跟池渊瞌睡了亲手给他递上去枕头有何区别?
他忍着怒气:“我给你拖一天。找米商,明天开仓。平知县的社仓多泼些油,今晚烧了。”
此话说出口,蒋翡就有种踏上不归路的悲戚感。这招数属于下策中的下策,无异于饮鸩止渴。只是现在确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说起来蒋瑛现在大概正在忙设施下政策,而他却要与这群贪官污吏周旋,和那个天之骄子斗智。
若这灾赈得好,荣耀加身的是蒋瑛;若赈得不好,帮这群人擦屁股的蒋翡却很有可能一不小心直接被赐死在狱中。
何等不公平!
此刻池渊恰好起身,向他们二人的方向望了过来。他的目光穿透人群,钉在蒋翡身上,“悄悄话讲完了吗?”
“今日,必须开仓!”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