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历两百三十五年,一道黑光从东域君子岭上空绽开,绵延数千里,接着一场恐怖的爆炸席卷大半个东域,失控的符文将君岭绞杀成一片血谷。
君岭乃五脉交汇之灵地,盘踞着数个上古修真大族。而在这场劫难里,姬族、姚族、姜族等上古大族遭遇覆顶之灾,为了遏制符文的失控,姬族更是全族覆没,废墟之中鲜血浸透地面,积起一片血池。
姬珩就是在鲜血与符文之中醒来。
初次睁眼,一片荒芜。到处是残垣断壁,脚下是朱红色的泥土,略微杂乱的风拂过面颊,又被衣袍上的涟漪荡开,姬珩爬起来,小小的身子不甚协调地晃了晃。
那时他眼中一片茫然,走在死寂的荒林中,不知恐惧,不知疲倦,甚至不知为何而走,如一只傀儡游行。
直到有一日被巡逻的修士撞见——
“嚯,有个奶娃娃!”
许多高大的人影将他围起,用各色目光打量,有人问他名字,有人用手捏他的脸,还有人拿手指在他眼前晃来晃去。
“好像是个呆子。”有巡卫说着。
“能在失控的符文之地随便穿行的呆子?”有人反问。
然后他被送往天道署。
也许待了很久,也许只有几个月,有人来接他。
姬珩记得,那是一位留着长长胡须的老者,夜老。
那时姬珩很小很矮,身上还穿着从君子岭苏醒时就有的破烂衣袍。衣袍很脏,满是血迹,夜老毫不在意地将他抱起,笑呵呵地。他眼中却没有波动,安安静静,不言不语,像个精致的奶娃娃。
夜老不会哄孩子,只能用微茧的大掌一遍遍抚摸他的头。
夜老给他解释,原来他身上穿的是只有姬族嫡脉才有的符袍,原来他的父亲是姬族族长,他的母亲,叫夜谣。
“阿谣生下了你,你应该喊我外祖父。”夜老得意地说。
姬珩看了眼对方,淡淡地,又垂眸。
其实他不记得父母亲族,也不感兴趣,或者说他对周遭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也不在乎。
夜老自然发现自己亲外孙的古怪。他带着姬珩去药司求医,药阁老看了又看,最后只叹了三个字,失魂症。
失魂症,源于六魄不全、五感失常,是为痴症。
这位姬族遗子,废了。
朝历两百三十七年,道门第一宗——太虚仙宗,多了一位记名弟子。
普通的记名弟子是仙宗里最为低下的等级,但这一位很不一样。
那是一个七岁,没有任何修为,甚至不会说话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一般不可能有资格进太虚仙宗,更不可能与内门弟子一起上课修习。但姬珩确实跟着内门弟子们一起习课,他的弟子居也被安排在一个僻静的木舍,左右都有侍从随行。
“我实在搞不懂,夫子怎么有耐心教那个哑巴。”
符道课上,弟子们唏唏嘘嘘。
“啧,人家有身份。”
“一个凡人,我一拳能打哭十个!”
而这些姬珩没有听到,此时他全身心都在符纸上。这是画符用的符纸,他上的也是符道课,这是夫子不知道第几次亲自来教他画符。
其实他对符文很亲切,符笔画在纸上,有一种道韵之美。
但他从来没有成功画出任何一道符。听说仙宗资质最差的记名弟子也会画基础的雷霆符,所以夫子一直在教他雷霆符文,他已经画了好几张。
“唉,朽木不可雕也!”
连续画了十几次,姬珩也没能成功,夫子终是叹一口气,散学了。
古钟响起悠远的声鸣,小弟子们顿时如炸开的蚂蚁往外跑去。
原来,今日是一年一度的下山日子。太虚仙宗不同其他小派宗门,来修习的多是修真世家子弟,他们不像凡人或散修常年居于宗门深山,而是每年都会回家族领地。特别是筑基期以下的小弟子,闭关时间不长,回族也更频繁。
众弟子皆去了山门,惟有姬珩还在学宫里画符。他平日不说话,旁人也觉得他古怪,因此没人喊他一起下山。
不知过了多久,似乎山外的热闹渐渐消散,终于有人来学宫里探望。
“没人接你吗?”
一个清冷又温柔的声音。
姬珩抬头,发现原来是#############
同窗都走得差不多了,夜氏还没有人来。姬珩背着符纸与符笔,独自下山,身后两名侍从跟随。
原来,近日正值云崖会召开,夜老才去天道署开了会,接外孙的时辰就晚了。所幸姬珩没有修为,下山的脚程很慢,才走到一半就与急急赶来的夜老迎面撞上。
姬珩有失魂症,这是他第一年入学太虚仙宗,也是第一次下山。夜老看着自家外孙安静地走在山阶上,还背着个小书篓,顿时乐呵呵地蹲下身,张开怀抱等着亲孙孙来抱他。
哪知,姬珩见他如见一个陌生人,擦身而过。
夜老的手僵在了原地。
姬珩不是故意的。夜老看出来,自家外孙是真没认出自己,因为那小兔崽子的眼睛空茫得像一张白纸。
夜老的神情渐渐凝重。
姬珩身旁两位侍从见状,想要提醒这位哑巴少爷,却被夜老暗暗摆了摆手。
养了两年的亲外孙认不出自己固然很伤心,但夜老更稀奇的是,姬珩记不住他的样子,难道却记得回夜氏的路?
姬珩确实记得。
实际上,无论是回夜氏还是回太虚仙宗的弟子居,在姬珩眼中都不过是两点连成一线的一条条进程。日出时,必须从弟子居出发前往学宫的讲听大殿;日落时,必须从讲听大殿回弟子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他从仙宗回夜氏,也不过是日常循环的一部分。
夜氏远在西域,莫说凡人,就是修士也得靠传送阵或者飞行法器才能抵达。可姬珩似乎意识不到这点,只是茫然地向西而行。
过了约半个时辰,夜老终于跟不下去了,他怀疑自家外孙压根就不知道夜氏在哪,只是在乱走。
就在他准备叫住外孙时,忽然,林中一阵风拂过,三股杀气从三个方向倏然腾起。
嗖嗖嗖——
三支暗箭直指姬珩!
那一瞬间,杀气锁定姬珩及其身旁的两个侍从,竟是不打算留活口!
两个侍从都是筑基修为,林中的杀气出手却是金丹期,几乎逃无可逃。侍从们乱了手脚,惟有姬珩静静站在原地,空茫的眼中映出暗箭的冷光,神情竟然格外平静。
轰隆——
然而预想中的死亡并未实现,一只巨大的螭鬼虚影笼罩了他们。
夜老惊惧地将自家外孙揽在身后,愤怒大吼:“谁?滚出来——!”
怒吼传遍四方。
偷袭者被这怒吼里蕴含的威压震得吐出一口血。很快,夜老木杖一沉,无数符文从地面扩散,召唤而来的鬼魂将几个偷袭者尽数吞没。
夜老已是大乘期修士,对付几个金丹期绰绰有余,对方恐怕是以为夜老不在才动的手。姬珩透过螭鬼虚影往外看,正有一条人形魂魄也转过头来,空白的眼珠盯着他,目光森冷。
小小的身子忽然一颤。
偷袭者终于解决,夜老回身想安抚下外孙,哪知一回头,外孙竟蜷缩在地上,小小的身体细细发抖。
“怎么?哪里伤着了?”夜老一惊,赶紧查看外孙的身体。
姬珩也不知道这股恐惧从何而来。他神色茫然,伸手,手指却止不住地颤抖。那魂魄瞥来的森冷目光仿佛一个魔咒,让他周身如浸九幽黄泉,耳边如万千怨魂齐鸣,叫得他头痛欲裂,痛不欲生!
“唔呃……”细弱的呻吟从喉咙里吐出,这还是夜老第一次听到外孙的声音。
夜老慌忙将外孙抱起来。
“没事没事,有老夫在。”
苍白的小手紧抓着他的肩膀。
夜老一个劲地安慰自家外孙,大掌拍着轻翠的背脊,把平生能想到的好话都说尽了。幽冷魂魄渐渐退去,姬珩终于抬头,目光除了恐惧还有一丝陌生。
夜老一顿,忽然想起自家外孙没认出自己的事。
“好珩儿,叫一声外祖父。”
姬珩没开口,他似乎迟疑了下,伸手,摸了摸夜老短了一茬的白胡须。
这个动作看似玩闹,但夜老一下子就明白了外孙想法。
原来,当初夜老把姬珩接回夜氏,胡须是长长的,小姬珩看见他的第一眼就记住了他的胡子。可是这次太虚仙宗放学,夜老想着一年多不见外孙,特意剪了胡子,换了衣袍,导致姬珩第一眼没认出来。
症结找到,夜老吹胡子瞪眼:“小没良心的,只记得胡子,不记得老夫的好!”
姬珩摸着那撮白胡,垂眸不知在想什么。
夜老也不至于和外孙计较,他摸摸姬珩毛茸茸的发顶,叹了口气,决定今后要把外孙养在自己身边。
珩儿似乎害怕魂魄。
夜老不觉得稀奇,因为当年“君岭之难”血流成河,苍穹之上甚至聚起黄泉。凡见过那地狱景象的人,午夜梦回都是噩梦缠身,更何况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
只是……
夜老沉了脸色。只是这场暗杀来得蹊跷,姬族已亡,竟然还有人想要姬族嫡脉的命,这件事他绝不能忍!
.
这之后,夜老没有再送姬珩回太虚仙宗修习,而是日日带在身边,衣食同寝,时刻看着自己这个大难不死的外孙。
姬珩不必上学,于是住在了夜氏廊山,一住便是三年。
三年间,夜老请来金丹修士,教姬珩吐故纳新之法,可惜他的外孙一直没有学会。眼看即将满十二岁生辰,姬珩还是个灵脉不通的凡人,甚至连说话也不会,夜氏上下便逐渐有了传闻。
废子、痴儿等等言论弥漫开来。
夜老自然听不得这些碎嘴,每每听到都要严惩一番。但姬珩并不在意,他对老师教的道史也不感兴趣,平日闲来无事就会拿出符纸画符。
他还记得在太虚仙宗学的雷霆符文,因此经常习练,书房里堆满歪歪扭扭的符纸草稿,夜老每次过来探望,总会喜忧参半。
喜,是自家外孙居然对符感兴趣,姬族就是符道大族,外孙果然是姬族人;忧,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雷霆符画了五年都没学会,果然是天资所限,自家外孙好不容易有了点喜好,要是因为这件事丧气了咋办?
很显然,姬珩不知道丧气为何物。他画符,似乎只是兴趣使然,成与不成,也不在乎。
浑浑噩噩的日子过得很快。
期间,夜老却是焦头烂额。
原来姬族灭亡,但属地还在,君子岭已成一片死地,归天道署管辖,但属地的旁系分支却无人统领。除此之外,姬族在东域的矿脉,在中域的天外秘境,乃至在四域的域主席位也都旁落到了别人手里。
夜老扼腕直叹,却也无可奈何。修界毕竟尊崇强者,姬族鼎盛之时,有渡劫期尊者领导,还有五位大乘期强者坐镇,洞虚境以下修士更是数不胜数;而夜氏只有夜老一位大乘期,与上古大族不可同日而语,根本护不了姬族的家业。
“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若不是姬族阻止了符文失控,哪有现在的太平!”看着属于姬族的领地被一步步瓜分蚕食,夜老在书房拍桌子直骂。
姬珩仿佛没听见,夜老拍桌子时他的符笔歪了,本来完美连贯的符文多了一道误笔,他只好换一张符纸重新画。这动作引得夜老看来,当看到桌上堆满的毫无灵气的符纸时,夜老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这时,院外有仆从急急赶来,喊着“出事了”。夜老正在气头上,顿时起身大步往外走,正见仆从一个扑通跪下,嘴里说着“有人闯府”。
窗外一片阴霾,远处隐隐有雷云翻滚而来。
姬珩停笔,很难得地望向门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