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韩颜爷爷奶奶住的小山村已经是下午一点四十二分,副驾驶的女人把怀里的小孩叫醒准备下车。
江知越按照计划找女人说话,韩颜发扬“雷锋”精神,主动到后备箱帮她拿行李。
等江知越搞清楚路边的房屋哪座是女人的家后,韩颜也差不多弄好了。
面包车继续往山里开,没走几分钟,韩颜就兴奋的扒着窗朝田埂那边喊:“爷爷奶奶,我回来啦!”
车子稳稳地停在一根用红漆喷了数字的电线杆前,江知越第二个下车,前脚刚踩着地面后脚还没从车上拿下来,就被韩颜奶奶热情的握住了手。
小老太太上身穿了一件符合夏日氛围的碎花短袖,下面套了一条开叉到小腿肚一半的牛仔长裙,配上一双小白鞋和用紫丝带绕了一圈的花边遮阳帽,让她站在这田园风光前,特别像90年代的画报。
韩颜在车上说他的爷爷奶奶很喜欢往山里跑,以至于让江知越误解韩奶奶是个很随性的人,平时不会太在意穿着。现在一见面直接两极反转,韩奶奶竟然打扮的出乎意料的精致。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接他们特意穿戴的“正式”了些,以彰显对他们的重视。
“越越,我认得你,小颜给我看过你的照片。”韩奶奶拉着江知越的手,另一只手在他的手背上来回抚摸,笑得慈眉善目:“你这孩子长得比照片还水灵,要不是小颜提前跟我打过招呼,我真会以为你是个女娃。”
江知越对于这一套说辞已经免疫了,他礼貌的笑了笑。韩奶奶又问他坐车累不累?有没有被晒伤?是不是饿坏了?面对陌生长辈的关爱,他显得有些局促,只能机械的点头摇头。
他们三人中,最自在的就是韩颜。韩爷爷和韩奶奶跟韩颜寒暄拥抱完后,像是带着“任务”一样,分别找了江知越和沈见榆闲话家常。
如果韩奶奶的性格算是外向,那么韩爷爷就是外向加倍。沈见榆一个性格孤僻不喜与外人亲近的“人形冰块”,愣是被韩爷爷的风趣幽和诙谐的肢体动作给“融化”了。
他们现在站的地方是被石头垒高过的主干道,顺着电线杆旁边的小路下去,走过几条田埂,就能看到韩爷爷和韩奶奶居住的农家小院。
下坡的时候,韩爷爷搭手扶了下江知越,近距离接触下,江知越一眼就认出了韩爷爷右肩上挎着的背包是沈见榆的。
以往沈见榆都不准别人碰他的东西,现在能短时间和“陌生人”产生信任,并做出妥协,可见刚才由长辈方主动发起的“破冰”聊天确实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在韩爷爷的介绍下,江知越得知他们脚下踩着的这条田埂和远处的那几条田埂,都是韩爷爷在几十年前自己一个人修筑的。
韩爷爷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力士”,一个人挖土堆土最后再夯结实只用了一周多时间。后面这几块水田种了几十季水稻,田埂被大雨冲刷了上千遍,也从来没有被冲垮过。
叙述这段经历的时候,韩爷爷得意的拍了拍胸脯。跟在他后面的韩颜时不时应和两句,并发出赞叹声,给韩爷爷提供了充分的情绪价值。
江知越看了看旁边的稻田,已经过了丰收的时节,田里的水被彻底放干,经过太阳的暴晒到处都是冰裂的土块。唯一一抹异样的颜色是堆在一起被烈日炙烤得焦黄的干稻草。
江知越叹了口气,想的是没有稻花鱼给他捉了。
遗憾还没持续多久,走完倒数第六条田埂,在距离农家小院不到五十来步的地方,竟然让他发现了一块还蓄着一大半水的稻田。
从他站的那个位置看过去,正好可以看到田边密密麻麻的泥鳅,鳝鱼洞,走近一点还能看到几只爬出来晒太阳的田螺。
江知越没逮过泥鳅和鳝鱼,也没捡过田螺。他新奇的蹲下身,打开手机给田螺拍了几张大头照。然后找了一个野外博主钓鳝鱼的视频,随手从旁边扯了根草,模仿视频里博主的动作,把草的一端伸进去泥洞里,一伸一拉“逗”里面的东西。
可能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穿饵的缘故,顶着烈日“逗”了半天也没有鳝鱼探头。其实只要他细心一点就会发现,他看的那个野外博主发布的所有视频,时间都是晚上。
江知越的行为也能理解,他不是不知道鳝鱼的习性,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忽略了这一点。
他可能觉得自己平时运气还行,又是第一次“钓鳝鱼”或多或少带点“新手光环”,所以才信心满满地在太阳底下干了件蠢事。
就跟网上那些牌友忽悠新人去打麻将一样,他们“洗脑式”告诉你:新手打麻将一定会赢钱。
你抱着赢钱的幻想上桌后,却发现你甚至跟不上他们的码牌速度。
可以想象那个画面——
你第一摞牌还没排列组合好,就有一只手把你的第二摞牌放到你面前了。你着急忙慌慌地把它们立起来,这时你的手边又堆了第三摞牌。你好不容易将其中一个花色码好,你的对家上家和下家都已经打出了第一张牌,并且笑着提醒你又该摸牌了。
网上发出来的新手打麻将赢大几千的视频多是幸存者偏差,“新手光环”就算真的存在,真正受益的人也不过千分之十。
你不一定在那“十”里面,但有很大的概率在那九百九十里面。
“玩够了吗?”在问出这句话之前,沈见榆一直不声不响的站在江知越身后。因为他们脚下的这条田埂很窄,只够通行一人。在两边不是蓄水稻田就是菜地的情况下,沈见榆只能选择原地等待。而且他也想看看江知越到底要搞什么名堂?看了一会,汗水浸湿了他的后背,强烈的黏腻感让他很不舒服,消耗完最后一点耐心,他只想快一点回到农家小院冲凉。
“诶?”江知越仰着头惊讶的看着他,手里捏着几根狗尾巴草,食指上套着个草圈,问出了一个很傻的问题:“你怎么在这儿?你没跟他们一起回去?”
“我怎么回去?从你身上跨过去吗?”沈见榆皱眉,有些不高兴的说。
“我不介意。”江知越真诚的说道。
“你不早说?”沈见榆似乎对很多离奇的事都接受良好,他只是愣了一下,就果断从江知越身上跨了过去。
江知越本来想说:下回遇到这样的事,记得先跟我说一声,你就不用等那么久了。
“下”这个字的音节还没发出来,沈见榆就已经走出去老远了。
“这行动力!”江知越扔掉手中的狗尾巴草,对着沈见榆的背影手动比赞。沈见榆这时候突然回头,江知越立马缩回自己的手,像地主家的“傻儿子”一样,甜甜的冲他笑。
在光影的作用下,江知越特别像电视剧中不染凡尘的“仙子”。这个独属于沈见榆的笑容,绝美而又纯净,一直在诱他沦陷。
沈见榆怔了怔,慌乱背过身去,用数落的口吻说:“还站在那儿干嘛?回来了。”
韩颜这时也从农家小院走了出来,手里握着个圆形的东西,边啃边喊:“田里没鱼,你们捞什么呢?不热吗?”
江知越将自己的双手放在嘴边,作喇叭状喊道:“没捞鱼,捡了几个田螺,这就回来了——”
再一看,沈见榆已经跟韩颜站在一起了。
江知越蹲下身,挑了两只最大的田螺,小心翼翼捏着它们的壳,蹦蹦跳跳往人多的地方走。
半路上,他的田螺掉了一只,一不留神被他踩了个稀巴烂。
韩颜目睹了全过程,在农家小院前的石子路上笑的前俯后仰。
江知越气得直跺脚,义愤填膺的说:“不是我笨,是田螺壳太滑了知道吗?”
“是是是!你不笨,你是人间大聪明。”韩颜竭力控制自己的表情,捂着肚子说:“哎呀,都给我笑岔气了。”
江知越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踩着小石子径直往院子里走。
韩爷爷和韩奶奶住的农家小院是用泥土、木材和瓦片盖起来的,房间从左到右依次是:粮仓、放农具用的杂物间、厨房、饭厅,然后是紧挨着的两间卧房。
院子左侧有一颗巨大的桂花树,树下是用石头砌起的石桌,还配了两个圆石墩子当椅子。桂花树后有一小片菜地,往右走就是韩爷爷和韩奶奶饲养牲畜的地方。
江知越在院子里瞎逛的时候始终捏着“他的”那只田螺,韩颜啃完最后一口苹果,把苹果核扔到桂花树底下,开玩笑说:“你这田螺个头不小,要不干脆炒了给我们加个菜?”
江知越笑着说:“不要,我怕撑死你。”
韩颜没想到他脑子转的这么快,摆了摆手说:“不跟你贫了,我得去端菜了。”
因为计算过他们到家的时间,所以韩爷爷和韩奶奶除了凉菜、汤和几个比较费功夫的热菜外,其他的都只是先切好装盘,备齐调料,等到把人都接到了才下锅开炒。
现在所有菜都齐了,马上就可以开饭了。
非农忙时节,乡下吃午饭一般吃的比较早,最迟到十二点半,家家户户都已经收拾好碗筷了。如果不是因为等他们,韩爷爷和韩奶奶也不用饿到下午两点。
江知越找了个小盒子放了些水把田螺搁了进去,快速洗好手来到了饭厅。
放眼望去,桌上起码摆了二十来个盘子,两个盛着不同汤品的大碗,因为放不下已经插着缝隙叠起来了,咸甜凉热一应俱全。
江知越有点受宠若惊,坐到最后的空位上小声问韩颜:“你平时回老家都是这个配置?”
“差不多吧,也就多了十三四个菜而已。”韩颜回答问题的时候正在和一块猪蹄做斗争,因为嘴里含着东西导致他口糊的厉害。
江知越只听清楚了前面三个字,知道韩爷爷和韩奶奶并没有特别招待他们,顿时让他轻松了不少。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到来而麻烦到别人,这样会让他会感到不自在。
“你喝不喝橙汁?”声音从左边传来,洗完澡换好衣服的沈见榆一手握着杯子,一手抓着细口玻璃瓶,发尾的水珠“匀速”落在他的肩上,小范围洇湿了他新换的黑T恤。
“喝的。”江知越把自己面前的杯子推了过去,乖巧的像个跟着大人吃席的小孩。
还没温情两秒,沈见榆突发恶疾,像学校里那种特别“欠”的同学,用拖长的语调说:“自——己——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