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州夜已深,王府内还燃着一盏灯。
陆昭端着清粥小菜走了进来。“王爷,这地理异志再好看,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消失。您本就有胃疾,如果不好好用饭,岂不是雪上加霜?请您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
看着妻子担忧的神情,襄王握着她的手宽慰道:“我知道了,这就吃。”
陆昭得知他夕食未用急切不已,看到襄王开始用饭放下心来。瞥到桌上的地理异志又开始难过,因为襄王一直有一个愿望想要领略青苍的大好河山,可惜这个心愿注定无法实现。等到襄王休息的差不多了,陆昭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药瓶,襄王接过之后手一抖,掉出来几颗。
“无妨。”襄王拦住陆昭,“药丸太小了,这里太暗了,不方便。等到明日让他们清扫吧。”
“好。王爷用过药之后就去休息吧。”
今夜的长安不同寻常。
兴宁坊的刀剑声持续了整整一晚,直到破晓之时才安静下来。占据了半坊的府邸依旧亮着一盏小小的灯,主人正坐在正堂上,听着蒋绪一字一句宣读着青苍帝的旨意。
看着对方面无表情,定安公主却笑了,她丝毫没有面对死亡的恐惧。“没想到本宫见到的最后一人竟然是你。”
当然是他,蒋绪心想。“陛下命臣前来,想知道公主是否还有未了的心愿。”
“心愿?”定安公主仿佛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冷笑道:“本宫想成为皇帝,那位好侄子愿意拱手相让吗?”
蒋绪沉默,就听到声音继续响起。“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再说,让来的皇位又有什么意思。”
话音刚落,外面就响起了脚步声,青苍帝派来的宫人到了。
“蒋刺史!”定安公主叫住将要离开的蒋绪,请求道:“崇简是我唯一的骨血,若是可以,请替我保他一命。”
他没有回头,也没有给出回答,只是默默叹了一口气。
紫宸殿
“陛下,燕国公一向不赞同定安公主的所作所为,而且常因政治上的不和而遭到她的鞭打。臣以为,可对其从轻处理。”
刘崇简与青苍帝一起长大,关系匪浅。龙椅上的天子沉默许久,忽然扯出一抹笑意。“蒋卿所言有理,崇简并无过错。况且,他还是朕的堂弟,长安城流的血已经够多了。”皇帝语带悲伤,缓缓道:“这场政变带走了太多的人,朕时常也会感到寂寞。定安公主是有罪之人,刘崇简就不必再叫了,改为李崇简,留任原职吧。”
“陛下圣明。”蒋绪道:“臣还有一事要奏。臣乃戴罪之身,才疏学浅,恐不堪重任。”
“蒋卿是想辞官?”没等他回答,青苍帝就意味深长道:“你糊涂啊。朕说你无罪,你怎么会有罪呢?蒋卿感念定安公主的恩情,所以特地去送了她最后一程。朕相信,如此重情重义之人,一定会成为青苍的好官员,一定能成为朕的左膀右臂。对吗,蒋卿?”
蒋绪低下身躯,应是。
“陛下,广州刺史请见。”
内臣的通报打断了二人的交流。蒋绪告退,看到一名道士等候在外。
青苍帝看到许久未见的李木志,一时之间也有几分高兴。“岭南潮湿,木尔的起色看着却还不错。”
“一切都是陛下庇佑。臣依照您的指令行事,岭南再多棘手的事情也能迎刃而解,自然不会发愁。”说罢,他恭敬道:“臣走访岭南时发现一村庄,叫做苏罗村。村中百姓皆为长寿之人,细问之下得知有一道士精通炼药之术,所炼之药可让人百病尽消,延年益寿。若是青苍百姓能一直生活在您的庇佑下,定是一大幸事,所以想将他带到您面前。”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青苍帝微微一笑,像是来了兴趣。“那名道士是何来历?”
李木志回道:“陛下,道士名唤云雾,一直在东樵山潜心修炼。臣询问过当地的村民,说他是因为报恩才来到苏罗村的。”
青苍帝又问:“那他的恩已经报完了?”
“您无病无灾,这才是苏罗村的百姓最需要的恩德。”
“好!”青苍帝大悦:“岭南偏僻,朝廷又正是需要人才之际,你这次回来便不要再回去了。”
景龙元年,定安公主意图谋反,青苍帝先发制人,成功平定叛乱。定安公主逃入山寺,三天后才出来,被青苍帝下诏赐死在家中,其党羽或诛杀,或流放。政变结束后,青苍帝改年号为“和安”,励精图治,知人善用,天下大治。青苍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史称“和安盛世”,前后共二十七年。
新任青苍帝继位后,周边各国在一旁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一哄而上,其中以西弥、海右最为棘手。海右与青苍多次交战,因战术得当,对方在青苍面前并未占得便宜。至于西弥,两国有战有和,于是世人将目光放至西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