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的到来,意味着青苍步入了春天。然而,万物复苏的时节既有春暖花开,也有蝗虫过境。山东地区蝗灾频发,当地的百姓只知设祭跪拜,却不敢捕杀蝗虫,任由其嚼食禾苗。
“陛下,蝗虫是天灾,仅凭人力难以相抗。何况蝗虫同样是生命,一味的捕杀恐怕有伤天和。”
卢念谨此言一出,百官议论纷纷。青苍帝坐在上首不发一言。
姚昂并不同意:“‘秉彼蟊贼,付畀炎火。’灭除蝗虫是必行之事。蝗虫怕人,容易驱除,只需在夜间焚火挖坑,边烧边埋就可以解决灾祸。田地各有其主,朝廷若有政策,他们一定会尽心尽力。”
“嗯,姚卿此言有理。朕准备让御史作为捕蝗使前往山东,以督促各地灭蝗,诸位觉得如何?”
“陛下三思!”
“庸儒拘泥不化,不知变通!”姚昂起身进言:“世间万物的发展各不相同。有违反经典而切合潮流,有违反潮流而合乎权宜,关键在于我们想怎么做。蝗灾一事古已有之,因为前人思想迂腐,不肯捕杀,所以导致了饥荒的发生,更是出现百姓相食的惨状,而现在我们有办法去解决,为何不做?三原县是长安的供粮地,但是去年发生的事情……这个地方需要休养生息。当然,长安城有陛下在,百姓不会心生恐慌,可山东地区不同。如今飞蝗遍地,反复繁殖,河南河北家无宿粮,倘若我们萧规曹随,岂不是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就是诸位愿意看到的场景?”
青苍帝望向坐着左侧的李木志,开口询问他的意见。
“陛下,臣认为姚公的提议并无不妥。”李木志起身回禀:“臣虽然才回长安不久,对于山东地区的蝗灾不甚了解,但是蝗灾对农田以及百姓的危害臣还是略知几分。岭南庄稼曾因此颗粒无收,百姓流离颠沛。陛下蝗虫即便不能尽灭,但朝廷总该有所作为才是。”
“爱卿言之有理。”
青苍帝微微颔首,似乎是同意了灭蝗一事,但百官仍是疑惧不安。
“楚惠王怜惜庖厨而吞下水蛭却因此治愈了心疾,孙叔敖为了百姓斩杀两头蛇却得到了福报,或为王,或为民,都能将百姓的生命视为重要之事。而现在明知有办法可以驱除蝗虫,朝廷却无动于衷,任其成灾,岂不是不如前人?灭蝗救民,如果天降灾祸,臣姚昂一人承担,绝不会推诿给其他人。”
“朕意已决,此事便依姚公所言,诸位爱卿不必再说了。”青苍帝起来时身体微微一晃,只有一旁的冯内侍发现了。
命令传往青苍各地后,地方官员中仍有人对此举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修德就可以免除蝗灾,何必多此一举?但是帝王亲自下令,他们只好遵守,蝗灾的危害也被降到最低。虽然连年蝗灾,却也没有造成大面积的饥荒,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然而百姓并不知情,他们为了生存选择离开故土,从灾区一路北行,沿路乞讨,来到了长安。青苍帝下令安置流民,于是长安街头出现了许多粥棚。随着蝗灾的消失,粥棚逐渐减少。
蒙元玖睡醒之后准备去鹤鸣打探消息,顺便散散心,才走出亲仁坊就看到百姓忽然朝着一个方向涌去,她好奇不已跟了过去,发现原来是城中唯一剩下的粥棚。
粥棚前挤满了人,最前面是一位年轻的郎君在施粥,似乎不是青苍的官员。
“这里的食物只提供给老幼妇孺,年轻人都被官府调去修建工程了。青苍正值多事之秋,施粥也不是难事,所以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就过来帮忙了。”后面走来一位小娘子替她解惑,随后走过去帮忙了。
“寻常百姓,吗?”蒙元玖站在原地自言自语,摇摇头继续朝着鹤鸣去了。
她的身影才消失,原来站立的地方上就出现了一位女子。
“谷华!”禾丽忽然从后面跳出来,好奇的凑上前:“蝗灾已经得到了控制,按理说应该没有这么多流民了,为何你还是如此忙碌?”
“何娘子。”谷华轻轻颔首以作问候。“故土已然恢复,百姓自是迫不及待要归乡,不过他们许多人还在生病,朝廷特地派了几位医师过来帮忙。除了施粥,我还需要记录病人的名字,到时候转交给他。”
禾丽点头感慨道:“也许只能在青苍见到这样的景象了。先是发药,如今竟是连御医都派来了。”
百姓渐渐散去,谷华终于可以坐下休息一会儿。
“其实不然,此次派来的并不全是御医。”谷华解释道:“春夏之际疫病频发,皇子皇女亦是苦不堪言,御医忙得不可开交,所以朝廷重金请了几位颇有名望的民间医师来替百姓诊病,比如待会儿要过来的就是一位来自鹤拓的医师。”
“鹤拓?”禾丽有一瞬间的僵硬,还没等人察觉就恢复正常道:“青苍果然心胸开阔,竟然不怕他暗动手脚。”
“医者仁心,赵兄不会那么做的。他为了替百姓诊病,还特意向国子监的祭酒请了半个时辰的假。”
禾丽放弃继续讨论,她忽然瞥到远处走来一个机器熟悉的身影,于是起身告辞。谷华还有正事要做,没有挽留,只是叮嘱她待会儿过来用饭。禾丽匆匆点头,一眨眼的工夫人已经消失了。
“怎么如此着急。”谷华摇摇头,然后笑着走到赵云同面前:“赵兄,又要劳烦你了。”
“我早就说过,治病救人是医师分内之事,何来劳烦?”赵云同接过纸张,问道:“近日可有好转?”
谷华点头:“我们将药掺在食物里,卓有成效。不过你一直向祭酒请假,又是鹤拓……总之多有不便。”
“且不说这是为了治病,更何况是为了青苍。难道樊桐书院的先生皆是铁面无情之人吗?”
此言一出,二人相视一笑。
“是,赵兄言之有理,是我狭隘了。”
“是不是我来的不巧了,方才似乎看到谷兄正在和人说话。”赵云同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禾丽的身影。
“赵兄说笑了,那位就是上次的何娘子。她和周店主是朋友,经常来白石阁帮忙,是个很热心的人,一来二去我们也就认识了。”
赵云同点点头表示了解,感叹道:“幸好。看到大家都在为青苍更好的明日努力,我实在是觉得了不起。”既然已经得到了需要的东西,他提出告辞:“国子监距离此处有些路程,我还要赶回去,就不多聊了。你身体才好,不可过分忙碌。”
谷华记住了赵医师的叮嘱,连连点头。“我都知道,你快回去吧。”
禾丽带着安春过来的时候,谷华已经准备好了饭菜。
“事情太多,所以来晚了,这酒就当是我的赔罪吧。”禾丽把酒坛往桌上一放,解释自己晚到的原因。
“无妨,我们也是刚到不久。”周妍拉着她坐下:“阿华刚才忽然又想起了一道菜,让我们稍微等一会儿。”
“真是令人期待呢。”禾丽“兴奋不已”,观察着四周的布局。
遵守着“食不言”的规矩,众人安静的用完了饭。虽然一言不发,但是饭菜被一扫而光表明了谷华的厨艺十分高超。
谷华小酌了一盏就睡得不省人事,还是在安春的帮忙下把人放到了床上,众人才放心的离开了。
“郡主,万尚服来了。”
蒙元玖疑惑着起身:“这是为什么?”
江颜摇摇头:“不过我看她身后还有尚服局的宫婢,手里端着的应该是衣冠一类的东西。”
“榆宁郡主万安。”万尚服行礼道:“这是皇后殿下命下官为您准备的翟衣和发冠,日后您入宫参见殿下,或是参加朝会皆可穿戴。”
蒙元玖仔细看去,发现是花钗九树,宝钿九,两博鬓。
“这是依据郡主刚来之时制作的,还请郡主先去一试。若是有不适合的地方,下官再带回去改。”
蒙元玖点头答应,掌衣跟着一起进去,准备记下不合适的地方。
“郡主,陛下忽然晕倒了。”掌衣替她整理衣衫时忽然在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蒙元玖面不改色,走出去见万尚服。“这翟衣很合身,有劳尚服局诸位。那我就收下了,请万尚服替我向殿下转达谢意,等明日我亲自进宫谢恩。”
“郡主客气了,那下官就先告退了。”
等到她们离开后,蒙元玖问道:“那位掌衣竟然是我们的人?”
“嗯。不过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我们是互相帮助。”江颜是晨卫的统领之一,对于人员的安排了如指掌。“闻天觉得他身在外朝,宫廷之内的事情难免有心无力,所以仔细寻找了一位女官作为内应。方才吴掌衣是和您说什么了吗?”
“她说,青苍帝晕倒了。”蒙元玖觉得奇怪,一方面是因为晕倒本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消息的隐秘。“你让阿绮去一趟国子监,想办法把消息告诉时晏和师兄。”
“郡主,您忘啦,阿绮向您告假去见朋友了。”
经她提醒蒙元玖才想起来此事,她道:“那就让江篱去吧。”
转眼间只剩下蒙元玖一个人,她自言自语道:“云雾对青苍帝出手了,难道是因为他察觉到了什么?究竟是谁呢?”
冉冉清香在殿内升起,然后渐渐散去,露出云雾的面容。
“先生,主君传来消息,让你尽快撤离。”
“撤离?”云雾微微一笑:“从我踏进皇宫,不,走进长安城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命运就已经有了结局。看不到主君荣登大位,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不过,能为高山而死,是我的幸运。等到这炉丹药炼完,你就借着分发的名义离开长安吧。”
“先生对我有救命之恩,既然您下定了决心,我又怎能成为临阵逃脱之人!”道童恳切道:“青苍帝晕倒之后,马上就会怀疑到您,而且,不知为何,上次分发的丹药已经起了作用,不少百姓都出现了反应。”
行至此处,云雾早就想到了结局。“这不是临阵脱逃,我希望你活着替我看一看结局。高山是失败或是成功,来年清明记得告诉我。”他面容平静,像在说一件平常的事。“虽然青苍帝和百姓不应该这么快,但是能威胁到他们也不错。”
道童面带悲伤,郑重的行了一礼,然后带着丹药走出了三清殿。
云雾端坐良久,等待着自己的归宿。忽然,殿门被撞开了。
“成嘉陵?”李芷虽然不知道兄长为何突然问起一个陌生人,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成店主是一个商人,很常见的商人。”
她停止收拾行囊,走到桌前给自己到了一盏茶,然后继续道:“我和阿萱经常去清光和鹤鸣,两位店主的性格一个比较活泼,另一位更沉稳一些,但是她们两个人都能注意到客人的需求,对话很愉快。嗯……成娘子不是长安人,她来自益州吧,见多识广,知道很多事情,和阿弥差不多。阿兄为什么突然问起她来,难道是清光又出事了?”
李璟摇摇头:“那倒是没有。我有一位朋友偶然间见到了成娘子,想要深入了解一下,求到了我这边。可你也知道,为兄平日里除了喜欢饮酒,还真是不爱去那些地方,又怎么能知道成店主的为人呢。这不是想到你,所以过来问一问。”
“这样啊。”李芷抿嘴道:“成店主的父亲上月因意外身亡,她决定在终南山间为父守丧,恐怕你这位朋友的愿望要落空喽。”
“又不急在一时,如此便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对方,不是更好了?”李璟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在做每个决定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这样也许能收获一个不错的结局。”
“我说不过你。”李芷笑了笑,起身继续收拾行囊。
李璟不紧不慢的又给自己到了一盏茶。“东都之行结束后,你也去青苍各地看看吧。”
“嗯?”李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不知道他为何忽然提出了这个建议。
“母亲最近在替你相看人家,如果不趁现在出去走走,恐怕日后更是渺茫。我听以钦说他的妹妹在外行走时见识了许多,也成长了不少。”
“难道这偌大的王府已经容不下我了吗?如果是因为这个,那我无话可说。可如果是因为你们见到七娘的遭遇,而急切的想把我嫁出去,那我认为没有必要。”李芷又坐了回去:“或许我的归宿是为了青苍嫁到荒凉的异国,但那不是现在的我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能理解你们的做法,无非是为了我好。不过,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已经长大了,可以为自己负责。我不想因为躲避一件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事情就匆匆嫁给一个人。”
李璟叹了一口气:“我早知道你不会接受,可是仍然抱有一丝希望。阿芷,你要明白,身为皇室中人,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即便现在你拒绝了,那么又能拖多久呢?”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吧。”李芷冲他一笑:“再说了,兄长还未成家,小妹又何必着急。不过外出游玩的提议不错,我可以接受。”
“我就知道。”李璟忽然坚定道:“阿芷,一定要忘了他。”
李芷愣怔了一下,点了点头。“阿兄放心,我一定会忘了他。但是我现在选择的路,并不是因为他,而是为了我自己。好啦,你快去见你的朋友吧,不用担心我。”
李璟起身,一步三回头离开了。李芷坐在桌前发呆,忽然笑了一下,接着就去收拾行囊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