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长安旧事 > 第22章 崔府看诊

第22章 崔府看诊

阿蛮最近特别注意锻炼,每日晨起第一件事就是先练上一段五禽戏,不过因为动作别扭被小桃嘲笑了好一阵,她只好作罢。换成每日起来围着院子跑上个十来圈,最初几日要不是小桃跟在屁股后边督促,怕是坚持不下去。

后来越跑越上瘾。她跑完后神清气爽,倒也舒服。阿蛮拉着小桃也来跑步,谁料小桃笑着跑开了:“有这气力,我得留着,省两碗米饭出来。”

除了注意锻炼,阿蛮在医舍学得更仔细了。上次柴房的事,她仍心有余悸。

要不是崔琰命大,他就眼睁睁死在在自己手里了。

想起生命在自己手里流逝的惊慌失措和她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自责,阿蛮一阵阵揪心。既然赵神医大义肯教,那她就得学透了。

这日,阿蛮正在医舍帮忙,为患者包扎伤口。

崔府来人了:“我家小郎君请赵神医过府看个诊。病情较为复杂,还请带个助手。”赵神医安顿好医舍的病人后,背上药箱,带着阿蛮跟着来人一起去了崔府。

阿蛮见这情况,暗自猜测可能是崔琰那边有情况。她选了两瓶医舍中最好的金疮药放到赵神医药箱内。

“奇了怪了,我这坊间的江湖郎中,怎么就入得了贵人的眼呢。”赵神医心里不安,一路唠叨。

阿蛮宽慰他:“定是先生医术了得,神医名号远播。”

“我总觉这事太过蹊跷。那崔侍郎府内什么名丹妙药没有,太医署的大夫都请得。何至于叫我这乡野村夫出身的大夫看诊?”赵神医越想越不对劲,开始打退堂鼓,准备带着阿蛮离开。却见侍从不苟言笑地盯着他,他不敢乱动。

阿蛮也不知道缘故,二人只好跟着他们一起进了府。

侍从将二人引入院内,平安紧随而来,领着二人进了崔琰的房间。

一股子药味扑面而来。也不知道遭了多大的罪。阿蛮暗自担心。

突然,崔琰那张大脸出现在眼前,对她眨巴着眼睛,而后坐下,由赵神医把脉看诊。

赵神医见崔琰面部红润,精神尚可。又听得他呼吸均匀,气机顺畅,再一问询道一切安好。要不是他最后切脉,发现他脉搏举之无力,按之空虚,赵神医都怀疑此郎君在闹着玩。

“郎君脉象虚浮,应是受伤导致气血损耗,正气不足。虽面相精神尚可,但身体仍然较为虚弱,我开个方子,捡上几副药,作调养气血之功。”赵神医说完在纸上唰唰几笔写下方子交给平安。

“此药需全程文火熬制,切忌大火烧开。黄芪和白芍后方,须等药开后再放入熬煮一刻钟即可。”

崔琰笑道:“多谢先生。不过我手底的仆从细心不足,怕是没法记得这些点。不若让宛娘子留下,帮忙熬制。”

赵神医担心留阿蛮一个小娘子在府里不妥,刚要拒绝。

平安领着他就往外走:“先生放心,宛娘子与我家郎君是旧知。熬完药便送她回家。”

赵神医回头见阿蛮冲他点点头,这才跟着平安一同出了府。

“放心,小爷早就告诉过你,我这身板硬着呢,阎王不收。”

阿蛮笑道:“是是是,你崔七郎福大命大。”

说到这,崔琰回忆起之前在柴房他发烧时拉着阿蛮说的那一通胡话,顿觉有些腼然:“喂!多谢这次你又救了我。”

阿蛮连连摆手,要不是她,他也不会涉入险境:“上次你也救了我。咱们扯平了。”

崔琰有些不高兴:“这么着急要撇清关系?”

阿蛮抚额,他俩能有什么关系:“莫发疯。”

崔琰坏笑着欺身上前,盯着她眼睛:“小爷我就发疯你能奈我何?”

阿蛮苦笑着迎上他的目光,不管崔琰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她都不敢赌。于是她掷地有声地回崔琰:“崔郎君,我知你家世好,自幼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瞧着我有趣,便生了戏弄之心。你瞧着我尚有几分颜色,便想着收在后院藏起来。你可曾想过我的感受?自打初遇,我就被你胁迫,性命朝不保夕,你可知我当时真是恨死了你。而后被你救了几次,这才慢慢发现你这人其实不坏,我这才不害怕你。我知道你碾死我就像捏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你要发疯,我就得陪着。可是你想过吗?我并不想这样,我有自己的人生要过,有自己的梦想要追,也会拥有自己的精彩。我知崔郎君实非恶人,还请崔郎君大人有大量,成全我安稳度日的念头。”说完,她对着崔琰深深行了一礼,而后离开。

崔琰呆愣愣立在原地。

他自幼随祖父四处游走,同兄弟姐妹的感情一般。旁人不是恭维他就是巴结他。阿蛮和姜维,是他双十人生中唯二的朋友。

他想告诉阿蛮,不是她想的那样。是,最初他确实存了杀她的念头,但自打客栈她救了自己,他就绝了这个念头。而后一次次相处中,他又被她吸引,忍不住想要靠近她。没人教过他如何爱人,他就凭着本能,有事没事就想逗逗她,看着她气结的磨样,甚是可爱。

但决不是她说的戏弄。而他,也并非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父亲的关爱他不是一点儿也没得到吗?他害怕跟阿蛮也变成这样。

不过有一事还真被阿蛮说中了,崔琰确实想把她藏起来。珍宝不就应该藏起来免被他人窥视?

崔琰第一次正视自己的内心,思考着自己对阿蛮的感情。他的心思头一回这么百转千回地绕过去,又绕回来,搅得他毫无思绪。

平安拎着药回来,就见他坐桌边发呆,而阿蛮早就离开了。

胜业坊北街的蹴鞠比赛开始了。

长安蹴鞠比赛盛行,大大小小共二十个坊市里都有蹴鞠场。要说规模最盛,还得数这胜业坊北街。主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它虽非宫廷专属场地,但因靠近皇城和权贵聚居地,是以场地最大,赛事最多。前来观看蹴鞠的百姓那是个络绎不绝!

这日,阿蛮带着月娘早早来到这里,小桃和赵嬷嬷随侍其后。

此时人还不多,他们租了西边的观赏棚准备观赛。这是个好位置,可观两队的球门,风流眼清晰可见。

二人刚坐下,蹴鞠场的仆从便端上茶饮零食,桃李蜜饯,新鲜的橙子,一碟巨胜奴,一碟琥珀饧并一碟烤栗子。

赛场已有蹴鞠比赛了。只见一群娘子意气风发,在赛场中心争夺蹴鞠。其中有一三鬟女子,接到球后避开对手,而后一脚传至队友处,球飞出数丈之高。这一下子吸引了场下人们的注意力。数人站起为之喝彩,拍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果然巾帼不让须眉。大唐的娘子们风采不输那些个郎君们。”月娘看着心情甚是舒畅:“可惜现在身子重,不然高低得上场踢两脚过过瘾。”

阿蛮剥好栗子递给她:“等你生完孩子,咱就来踢两脚。”

月娘接过哈哈大笑,美娘之事的阴霾一扫而过。她寻思着,闹也闹了,气也气了。也该振作精神,跟那娘子打上一仗。果然,郎君的战场在外面,女子的战场在内宅。

女子蹴鞠赛后就是男女混合白打蹴鞠赛,只是有一队少一娘子,迟迟没法开始。蹴鞠队便在全场寻一爱好者,即兴组队。

阿蛮正瞧得认真,月娘笑道:“宛娘,你替我上场过个瘾吧。”说罢,不及阿蛮反应,便着仆从报名加入。

只听身旁有人击鼓,大声报:“此处有娘子加入比赛。”台下球员都望向这边。阿蛮只能束好衣裤,硬着头皮下到蹴鞠场上。

比赛分四人一队,每队男女各半。大家排成两列,互相见礼。

只听咚的钟声响起,司宾将球高高抛起。其中一人接住球,用脚踢高后,又以膝接球,而后再次踢高,又以肩接球,直至最后,再用背部接球,动作完成后传于队友。很快对方球队完成了一系列动作。球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很快便到了他们这队,阿蛮身旁的郎君行云流水般完成一系列动作后将球传给她。

阿蛮轻轻接住,又用脚面蹬球,再轻轻一踢,球高至数丈,完成了趯鞠。颇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之势。

此时场下传来了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拍掌声。月娘也站起身,为阿蛮摇旗助威。

而待球落下,阿蛮便利落接下球,拐完球后再膝击,只见蹴鞠灵巧地在她肩腿处随意跳动。待这部分动作结束后,她再次将球踢高,接着用肩部轻轻托球。球至后背,再用背部轻轻垫球。蹴鞠随着她的动作不停地在她周身变换位置。一套花式控球下来,场下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

她旁边的郎君全程看得是目瞪口呆,心服口服,不由自主地跟着场下拍手称赞。

随着球落地,咚的一声,比赛结束。几人向场下行礼后离去。

“崔兄,快看。刚刚才艺过人的娘子居然是宛娘子!”姜维惊呼。

崔琰顺着姜维的手瞧去,却见阿蛮双颊微红,满眼含笑,整个人容光焕发。前几日阿蛮的话又闯进他脑海里,她也会有自己的精彩。是了,今日的她光彩炫目,精彩万分。思及此,他含笑拉着姜维一同前去找她。

阿蛮擦擦汗,回到观赏棚处。月娘直呼畅快,似是她自己上场一般。此刻她已经重振旗鼓,欲回家一战。

阿蛮此时也觉通体顺畅无比,连着心情也畅快起来。

待她消完汗,有人来访。原是场上给阿蛮传球的郎君。此郎君乃当朝右相、文部尚书杨国忠之孙杨二郎,其名砚书。其人好交友,性纨绔,因受其祖父影响,被人一边巴结又一边鄙夷。

杨三郎平日素喜蹴鞠,常年混迹在胜业坊蹴鞠场。阿蛮是他见到的第一个如此技艺的娘子,是以生了结交之心。

“小生见过二位娘子,二位娘子有礼了。”阿蛮和月娘不知其来历,只道是寻常官家子弟。

几人互换名号后,杨二郎便邀着阿蛮下次再来一场。阿蛮推辞不过只好应下,杨三郎满意离开。经过崔琰身侧,二人点头行礼示意。

崔琰兴冲冲过来找阿蛮,想和她促膝长谈,告诉她,自己不是她想的那样。但入眼就看到他二人热情攀谈的样子,又想到在场上阿蛮和杨二郎配合默契。他心中没由来得一阵烦躁焦灼。他觉得阿蛮对那杨二郎的笑,甚是刺眼。

崔琰嘴角瞬间垮了下来,眉头拧成一团,心中百转千回,想好的说辞随之消散,而后拂袖离开。

姜维不明所以,只得跟着他一起离开了蹴鞠场。

7w啦~~15w再留个爪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崔府看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