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的金秋总是来得格外热闹,田埂上的麦子早已收割完毕,百姓们正忙着将饱满的麦粒装进粮仓,空气中满是新麦的清香。将军府的庭院里,阿砚正拿着小竹篮,跟着谢星徊捡拾落在地上的海棠果,小脸上沾了些泥土,却笑得格外灿烂。
“阿砚慢些,别摔着。”谢星徊伸手扶了一把差点踉跄的孩子,指尖轻轻擦去他脸颊的泥点。不远处,萧烬正和沈砚站在廊下,看着庭院外百姓们晾晒粮食的景象,手里还拿着今年的收成账簿。“今年南北两地的收成比去年还要好,北境部落送来的新麦种,在咱们南境也种得很成功。”沈砚翻着账簿,语气里满是欣慰。萧烬点头,目光转向庭院里的母子俩,眼底泛起温柔:“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往后还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份太平与丰收,来得有多不易。”
正午时分,拓跋首领带着部落的族人如约而至,马车上装着草原新酿的奶酒和晒干的牛羊肉。阿砚一看到熟悉的身影,立刻提着小竹篮跑过去,仰着小脸喊:“阿爷!你们来啦!”拓跋首领笑着抱起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用草原玉石雕刻的小木马:“给你的礼物,这次来,阿爷还带了部落的孩子,让他们跟你一起学种麦子。”
接下来的几日,将军府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萧烬带着南北两地的青壮年,去田间讲解新的耕种技巧,教他们如何根据土壤调整播种的密度;谢星徊则和部落的阿妈们一起,在厨房里忙碌,将南境的麦粉和草原的奶制成香甜的糕点,分给孩子们品尝。阿砚则领着草原的小伙伴,在庭院里种下自己特意留的麦种,还认真地给他们讲:“这是爹爹说的‘传承麦’,要好好照顾它,明年就能长出好多麦子啦!”
丰收宴设在田边的空地上,傍晚时分,篝火燃起,南北两地的百姓围坐在一起。南境的百姓端上刚蒸好的麦糕,北境的族人弹起马头琴,阿砚和草原的小伙伴们手拉手,围着篝火唱起了谢星徊教的童谣。萧烬举起酒杯,对着众人朗声说:“今年的丰收,是南北同心的结果;往后的岁月,我们还要一起守着这片土地,让孩子们在太平里长大,让这份情谊代代相传!”众人齐声应和,酒杯碰撞的声音在田野间回荡,与马头琴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
宴席散后,拓跋首领拉着萧烬的手,指着远处熟睡的孩子们,轻声说:“当年我们盼着安稳,如今不仅有了安稳,还能看着孩子们一起长大,一起守护这片土地,这就是最好的传承。”萧烬点头,转头看向身边的谢星徊,两人相视一笑,眼底满是默契。
夜色渐深,阿砚靠在谢星徊怀里,小声问:“娘亲,明年我们还能和草原的小伙伴一起种麦子吗?”谢星徊轻轻拍着他的背,柔声说:“当然能,不仅明年,以后每年都可以。因为草原和南境,从来都是一家人。”
月光洒在田野上,映着满仓的粮食,也映着相携归家的身影。萧烬牵着谢星徊的手,怀里抱着熟睡的阿砚,脚步坚定而温柔。他们知道,这份跨越南北的情谊,这份在太平里生长的传承,会像田地里的麦子一样,岁岁发芽,年年丰收,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属于他们的温暖故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