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潮起,潮落 > 第29章 第二章 风 暴(续14)

第29章 第二章 风 暴(续14)

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但到了清明,本地的天气却放了晴,这是老天爷的眷顾,让众人能够有个好天气上山祭祖,寄托哀思。

郑学梓今天回家过节,这是她上班后第一次回家,她过年一直留在单位值班加班,作为新人,她觉得她应该多做一点,争取进步。中专毕业后,成绩优异的郑学梓被分配到特区下面一个医院当起了护士,这个是正式编制,按村里人讲,这是公家的铁饭碗。

对于来之不易的工作,郑学梓自然异常积极卖力,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脏活累活抢着干;她待人和善诚恳、乐于助人、生活俭朴,一直受到同事们的好评。郑学梓觉得,她已经开始活得有点像书本文章里的主人公们,是那么的光荣,那么的骄傲。

郑如松也很开心,一是大女儿学梓回家过节,一家团聚;二是自己的生意也越做越火,赚钱越来越轻松。他今天一早就从工厂回到家,回家路上又顺路买了些卤菜和海鲜,他要好好犒劳一下大女儿,毕竟一个人在外工作,吃饭应该是很辛苦吧。

门打开,郑如松提着几袋子的菜到家了。

“阿爸,你那么早回来啊。”看见父亲走进屋里,郑学梓立马迎了上去,她利索地接过父亲手中的袋子,然后站在父亲面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颜。

“知道你今天到家,专门早点回来。看,里面都是你喜欢吃的海虾和血蚌,哦,还有卤鹅肉。我告诉你,这卤鹅肉是从隔壁村的林老头那里买的,他做的非常入味,现在大家都跑去那里买。”郑如松欣慰地看着长大成人的闺女,便情不自禁地唠叨起来。

“好了、好了,你赶紧换衣服到堂屋里坐下,阿妈和我们在一起喝茶、拣菜。”学梓的妈妈也过来凑几句热闹,今天她也是异常的欢喜,许久不见的女儿回家了,她内心不知道有多少难以言表的激动。

郑如松换好了衣服,便和家人一起坐到屋里,喝茶、聊天。

“阿妈,学礼还没放学?”学梓眼见时间不早,却不见自己的小弟,便问道。

“你那个弟弟啊,玩心大,放学肯定在外面玩,不到天黑都不会回家。”阿妈一边拣菜,一边回答。

“男孩子都这样,哪有不去玩的。我告诉你,阿梓,你弟弟学习不错,上次我在村口碰见他的一个老师,老师对我说,你们家的学礼读书很聪明,很厉害。”阿嫲作为祖辈,向来都是偏袒自己的孙辈,对于儿媳妇的说法,那是坚决不赞同。

郑如松和老婆一听老人家这话,都是莞尔一笑。他们心里清楚,这是老人胡说,不能当真,权当笑谈罢了。郑学梓也学爸妈一样笑对着自己的奶奶,她也清楚,老太太糊涂了。

“对了,阿梓今年几岁了?“阿嫲说完一出,又来一出。

“阿嫲,我今年十九了,再过几个月,二十了。虚岁是二十一。“阿梓知道,奶奶那是话里有话,她肯定要提到自己的婚事。

“虚岁二十一?你一个姿娘仔过了二十还没结婚,这是要让人笑话的。如松啊,你和阿茹还不快点给阿梓安排对象,再过几年成了老姑娘,就麻烦了。“阿嫲果然打听完岁数,就开始催婚的节奏。

“妈,阿梓刚毕业,结婚还早呢。现在的后生,那里要我们管,我们也管不到啊。“阿梓的妈妈叫阿茹,她和郑如松的结合,也是自由恋爱的结果。二十多年前,郑如松到了阿茹所在的村里去玩耍,在朋友家见到了阿茹,这一下子,两人就对上眼擦出了火花,后来的事情自是顺其自然的交往,双方父母都没意见,两人于是走到了一起。

阿嫲一听自己的儿媳又唱反调,自然脸色一沉,她嘴里嘟嘟哝哝的,像是赌气。

“阿妈,你要相信你大孙女,她书读得多,眼光高了,就让她自己把握吧。你说呢,阿梓?”郑如松给阿梓打了个眼色,他知道自己的老母亲太唠叨,要是再聊下去,肯定会聊出一堆的尴尬,不如就此打住。

“是啊,阿嫲。我现在才刚工作,上面很多领导同事都看着呢,我要积极一点,争取早日进步。我们科室主任说了,我们外科特别缺乏人手,希望我年轻人你能多学多做,早日成为骨干分子。你说,你孙女都要成为骨干标兵了,结婚的事是不是先放一放?”阿梓懂得父亲的意思,迅速将话题打住。

“哎,好、好、好。我都听你的。阿嫲就是想啊,我现在还走得动,你要是有个小孩子,我和你妈还能帮你带一带。要是你们都不结婚,不生小孩,到时候我老到走不动了,怎么给你们看孩子呢?”阿嫲说着说着,居然用手去抹了抹眼睛。

这回大家都沉默了,老人家的一片苦心,却成了大家心里的大石。这全天下的老人,那个不希望四代同堂,合家圆满?

“妈,你不要乱想了,你肯定长命百岁。阿梓她们几兄弟姐妹,一定给你生十几个曾孙曾孙女,到时候,你不想带都不可能。”阿茹和自己的婆婆相处多年,心里清楚老人家的好心好意;她一边说,一边给郑如松使眼色,要他赶紧安慰安慰老人。

“是啊,妈,你不要担心,缘分这事情,都是顺其自然的。你要放心,自己吃好穿好,开开心心的,说不定那天,她们就把对象往家里带过来了,到时候你别想今天这样激动,说出去多不好意思啊。阿梓啊,你要是碰到合适的对象,两个人都合心合意的,我们就赞成、支持你。碰不上也别急,缘分不是说有就有的。”郑如松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也只能各自宽慰几句,但他也被老母亲的一番苦心所感染,老人家的苦心真是感天动地。

郑学梓不敢出声,现在这个气氛,着实让她体会到老辈人的真心实意。她从小时候记事开始,就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是早早就走了,她印象不深。但奶奶却是把她从小一手带大,奶奶待她可好,对自己和两个弟弟都是一视同仁;虽然嘴上总也是唠叨女人家不要读书之类的牢骚话,但对自己读书一路深造依然是坚定的支持着;甚至自己上了中专,奶奶还专门拿钱给自己当生活费。

看来,除了工作,我也要好好考虑婚姻大事,不能伤了阿嫲的心。郑学梓默默想着。

“对了,阿文今晚回来不?”郑如松不知道怎么的,就把话题转到儿子阿文身上。

“他不回吧,他要是回来肯定昨天就来电话通知了。”阿茹吧话接了过去。

“老二现在怎样啊?”一说到阿文,郑学梓就立马又来了精神。

“再过两个月就高考了,估计最好的情况,就是上一个大专。”郑如松答道。

“那不错了,上了大专就是国家分配工作,阿文有没有说要考什么学校?”郑学梓听闻弟弟可以考上大专,内心感到非常欣慰。

“自愿是我和他一起填的,他报的是省城的建设工程学院,专业嘛,他想来想去,报的是工民建。他说,他将来想去盖房子。哼,随他吧。老二这个人,很有想法,很有见地,就是总是意气用事。我们家现在的这盘生意,我还考虑要他来接手呢,结果呢,他最想干的居然是盖房子。天天跑去图书馆看书,看那些不着边际的书,思想太反动了。”郑如松有点气恼,他原本想让阿文填报工业类的专业,将来万一有什么好歹,阿文还可以回家帮他守住厂子。但阿文偏不听,还说了一堆什么加工没前途之类的话,实在是令他这个当父亲的气得不行。

“哈哈,好啊,将来我们家要盖新房,就让老二来当工人,钱也让他一个人出。”郑学梓听说阿文要报读建筑专业,觉得这个弟弟还是很有想法的,全国现在搞改革开发,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大开发大建设,将来肯定需要很多建筑专业的人才。阿文的想法是顺应潮流,找对了了大方向。

“就是,阿梓说的好。老二有这个想法我也是很支持的,就是你阿爸,总觉得老二不正经,说他读书读得都魔怔,整天思考什么国家大事啊之类,就是没有把心思放在考试上。”阿茹也觉得,自己的二儿子挺有思路的,要支持他的想法。

郑如松摊了摊双手,表示很无奈。他曾经和阿文谈过话,问过阿文在读什么书。阿文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周末闲时都会去县图书馆看课外书,什么自然科学的,社会历史的,他都看,有些地方还做了摘抄和心得笔记。郑如松表示气愤,总觉得这个节骨眼上,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花在学习和考试上,哪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看课外书。读书、读书,把书读好了将来分配个好工作才是正经事,郑如松的想法很传统,也很迂腐。

这显然和阿文的思维不在同一平面上。毕竟阿文已不是小孩,他对世界、对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在阿文眼里,自己所处的高中只是一所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学校,考个大专都是奢望,上本科那简直是祖坟冒青烟。所以,为何不接受现实,痛痛快快地考个大专就完事呢?与其把精力浪费在多考几分的渺茫上,不如干脆退而求其次,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不是更好吗?阿文的判断不能不说幼稚,但又是务实和现实的。

就这样,对于高考,对于专业,对于未来,对于人生,阿文和自己的父亲郑如松,成为彼此观念上的对头。郑如松不懂理解阿文,阿文也不想理解父亲。

“老二啊,人很聪明,心气大得很。你们啊,就不要总是说他了。他比你们都有想法。”阿嫲又开始发话了,不说别的,她看自己的孙子阿文还是很准的。她晓得,在某些方面,阿文已经胜过当父亲郑如松。

“行行行,我们都听你老人家的,好不好?”阿茹见老太太又开始唠叨,便立即往下打住。她扶起老太太,坐得太久,她想让老人家起身活动活动。

郑如松和阿梓也觉得该结束聊天了,阿梓想出去走走,于是便搀扶起奶奶一起走出大门外。郑如松终于把多日来憋在肚子里的话给说了出来,心情自然是更加美好舒畅。

门外,天色渐黑,但晴朗的天空依然本色不变。夕阳在晚霞的衬托下显得十分柔和温馨;此刻,它就像一个游子般,正缓慢和悠然地走在回家的大道,并期待着明日的再度辉煌。

…………………………………………………………………………………………

码字不易,请各位多评论或收藏,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二章 风 暴(续14)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婚内上瘾

女主并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