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尘河酒 > 第1章 又见当年弃我不归娘

第1章 又见当年弃我不归娘

冬至,百官宴已近尾声,麟德殿中宫女内侍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家宴,各宫嫔妃与皇后已经到场,年纪尚小的皇子公主们也陆续入座。

主位和右手边的空位是留给陛下和王爷们的,左边却也有一个,就在皇后下首。小宫女奉着银筷过去,被掌事宫女拦下:“错了,换双金的来。”

“请问姐姐,那坐的是什么人啊?”小宫女踮着脚向里张望。银筷已是皇子的规制,普天之下用镶金黄花梨木的,只有帝后再多一位兆王而已。

掌事宫女将她拉到一边,小声说:“是前朝出关和亲的玉常长公主,西突厥可汗死了,便奉召回京。”

“回京?”小宫女有些疑惑,“和亲公主也能回来吗?”

掌事宫女不愿多说,又怕她出错:“是兆王请了旨意要她回京。总之你小心伺候,快些去吧。”

是夜金吾不禁,皇城上放了烟花,传来消息说前朝将要散席。

易涟清便是在此时走进麟德殿的。

随着一声唱和,众人好奇的目光都投向这位有史以来第一位和亲召回的公主。她身着翟衣,头戴九树花树冠,施了粉黛仍挡不住有些苍白的脸色。

易涟清缓缓下拜:“臣妾见过皇后。”

“姐姐多礼了,”皇后连忙下座扶起她,“一路舟车劳顿,可还好?”

“多谢娘娘关心,”她露出一个笑容,“京城比关外暖得多,一切都好。”

皇后和她没什么话可说,客套了两句各自落座。宫女引着她走向座位。不论座次用品,都远远高出了她本应有的规格,易涟清有些奇怪,看向皇后。

“姐姐不必在意这些虚礼。”新帝登基不久,皇后也年轻,依稀刚过双十,此刻的笑容中竟带着一丝勉强。

易涟清本是宗室女,因为和亲封了公主,与新帝又不亲厚,皇后断没有道理这样礼遇她。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请旨的兆王要求的。

就在此时,内侍喊道陛下到,众人跪倒行礼,皇帝带着一群王室宗亲走进来。落后皇帝两步的是个青年,身形高挑,剑眉星目,端的一副好相貌,却见所有人都战战兢兢,不敢抬头。

正是兆王。新帝年幼,朝堂之事便由他一人操纵,偏偏陛下很是信任他,任由他排除异己扶植党羽。因此他在朝中权势滔天,鹰犬众多。

易涟清在人群之中。离开五年,新人换了旧人,周遭谈笑的后妃们一个也不认识,麟德殿都重建过一次。物是人非,连那人也变了。她掩在裙下的手不由自主地抓紧。

“诸位平身吧,家宴不必拘礼。”皇帝落座,众人谢恩。

席间皇帝同兆王说话,对方爱答不理,有时干脆不答,任由皇帝讪讪地等人解围。而周围竟无一人敢置喙。

易涟清低着头,安静地坐着,偶尔回答几句帝后的问话,不过是些寻常往来。她仿佛游离在这陌生的朝堂之外,茫然地看着她不属于的时间。

除了一个人。她放下酒杯,终于接着酒力的加持,悄悄抬眼看过去。不料那人也看过来,将她的目光抓了个正着。

瞳孔如同深潭,隔着那么远的距离,她仍然感受到刺骨的寒意,手一抖,酒洒出来打湿了袖子。

她慌乱地别开眼,却见他坦然朝她举杯,还微微笑了笑,对她与对这满屋的旁人毫无分别。她也举杯,接着袖子的遮挡,逼回眼中泪意。

五年了。

分别时方才知慕少艾,转眼她已嫁作他人妇,而他也不再是忍气吞声的质子,如今大权在握,翻云覆雨。少年时的情愫,对他而言又能重几分呢?

她怕困在旧梦里的人只有她一个,对着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念念不忘,若是自己咀嚼也就算了,暴露在他面前,实在狼狈得不体面。

于是用不胜酒力的借口离开,怕再次对上那双平静无波的眼。

前几日下了一场雪,草丛树枝上还留着积雪,她匆匆逃到花园中,方才察觉到鞋袜浸湿。

喘了口气,她又笑自己自作多情,没准人家早已经不在意往事,她这样离开,不就说明心中有鬼吗?

果然白日不能说人夜间不能说鬼,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不紧不慢的脚步声,她几欲逃遁,却听他叫她:“易云涯。”

那是她的字。易涟清转过去行了礼,自认为表情无懈可击:“王爷。”

兆王顿了顿,声音中有些古怪的情绪:“免礼吧。易小姐贵人多忘事,恐怕早已忘了故人。”

“……奉江,”易涟清用旧友的语气同他说话,态度熟络而疏远,“许久未见,别来无恙?”

陆端站在背光出,脸上表情看不清楚,他负手而立,淡淡道:“难为你还记得。”

“不敢忘记。”

“是吗?”陆端说,“易小姐胸中山川沟壑,还能有我一席之地,实在荣幸。”

“你说笑了,”易涟清轻声说,脸上的微笑像是画上去的,一动不动,“天人之姿,见之难以忘怀。”

她盈盈下拜:“多谢你请旨让我回京,若我祖父泉下有知,也会感激你的。”

“报恩?你以为我是在报你和你祖父的恩?”这次她听出来了,陆端生气了,“易小姐,当日本王与你已经说明,你我之间两清,我大费周章让你回京,可不是为了听你说什么恩情的。”

易涟清有些心虚,抿了抿嘴:“那你……”

陆端逼近一步:“你说你祖父感激,那你呢?你领不领我的情?”

易涟清沉默下来,陆端原本裂了条缝隙的冷漠重新收拢,他转了转手上的玉扳指,平静地说:“此次不是归宁,今后你都留在京城,西突厥我自有安排,不必回去了。”

“可是……”易涟清想说冬至到开春正是艰难的时候,她做可敦多年,知道族人们如何辛苦。

“没有可是。”陆端说,“回来了就记住你的身份,你本就不是西突厥的人,要做公主要做小姐都无所谓,唯独不可能是西突厥可敦。”

她在西突厥传授农业与医术,帮牧民们解决问题,甚至原本还开办了女学收了六个女学生。在她心中,那些人已经是她的亲人了,被陆端这样武断地否定,不难过是不可能的。

但她知道这是陆端的心结,不愿过多辩解,再次行礼:“谨遵王爷教诲。”

陆端看她的眼神晦暗不明:“也就是如今本王权柄在握了,你才肯顺从。”

“王爷,”她叹了口气,声音平缓如水,“往日之事,天时地利人和俱失,我能做的只那一件事而已。”

“旧事不必重提,”她自己难以释怀,却要装着放下劝陆端,“如今我人已经在京,寒暄也好叙旧也罢,都尚且有大把时光,来日方长。”

“在我心中,王爷始终是我至交好友,知己难得,我不愿彼此再生龃龉。”她掂量着轻重,进退得宜地给自己找了个好友的位置,心中不免一痛,又嫌自己矫情。

可是她又没脸说他们还有些别的关系,毕竟当年是她先放手。

陆端的脸色原本缓和了些,听到“至交好友”和“知己”时又是一黑。易涟清心说糟糕,难道陆端气到连从前的友情都不肯认了?

可是过去那些煮茶论诗的时光不是假的啊。回想起来,她人生中最幸福的几年,是她说起故乡说起家最先想到的画面。

她闭了闭眼,等着陆端的审判,他说什么她都认了,当初是她背信弃义在先,不怪他郁愤难平。

“知己……”陆端低地地笑,“你未免自视过高,你本就不了解我的为人。”

是了。易涟清仿佛被人凭空捅了一刀,是她一直抓着过去不放,不肯睁开眼看看现在。陆端早就不是原先的那个陆端了。

又或者她其实连原先的那个陆端都未曾了解,否则如何解释端方守礼的小君子为什么有一日会无视礼法逼和亲公主回京,桀骜狂妄地藐视皇家威严,几次三番晾着皇帝不肯答话。

“我……”她正要说话,忽然一阵风吹来,残雪飘落在她发间,她伸手抚雪,却与陆端的手撞在一起,她一惊,连忙收手,体温转瞬即逝。

“方才还说着知己好友,转眼避如蛇蝎,”陆端冷笑,“你的婢女呢?手冰得像石头也不知道带手炉,还在这里吹风。”

关于婢女,又要牵扯出一大堆事端,后面带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因果。因此她搪塞敷衍,本以为顺理成章地盖过去,谁料陆端却比小时候难糊弄许多,显然不相信她的话,不得已说了实话:“没有婢女。”

陆端的眉头缓缓拧紧了:“突厥没人跟你回来也就算了,你原本的婢女呢,连华呢?”

“我让她去江南了,”易涟清扯了扯嘴角,尽力一笑,“塞外苦寒,让她跟着我我不忍心。”

“塞外苦寒,”陆端重复她的话,“你还知道出塞要吃许多苦头,不舍得连华吃苦,却舍得自己吗?你是不是从没想过回来?”

“女子一生大多随波逐流,”易涟清说,“我既然嫁了西突厥,自然是没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回家的。”

见陆端仍然面沉似水,她连忙安抚:“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我有天生机缘,不是回来了吗。”

“不是机缘。”陆端打断她,“是我强求来的。”

“你得记着,易涟清,你是我带回来的,从今往后便不得自由,来去都由我说了算。我要你不得回突厥,你便回不去。上穷碧落下黄泉,你走不了。”

陆端站在树下,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说完便转身离开。

风冷得很,她原本不觉得京城雪气刮人的,此刻也察觉出森寒。待回到殿上,帝后离席了,对面的座位空了。她坐了片刻,饮尽杯中残酒,颓然放下酒杯离席。

偌大的一个京城,能说句话的人都没有,千头万绪被冷气撕扯得不成篇章。易涟清被簇拥在陌生的宫女之间上了鸿胪寺的马车。

或许是喝了几口酒,也或许是因为重新见到陆端,她靠在马车壁上,头痛欲裂,昏昏沉沉之间,听见外面一阵吵嚷,不等她询问,声音平复下去,马车继续前行。

不知过了多久,婢女敲了敲门,说到了地方请她下车。易涟清头脑发昏,由人搀下了马车,绕过了水榭回廊才渐渐清醒过来,皱着眉问:“这不是鸿胪寺,你们把我带到什么地方了?”

宫女们捂着嘴笑:“兆王府呀。”

陆端:她为什么对我这么客气是不是把我忘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又见当年弃我不归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