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辰时风起 > 第26章 第26章 共振

第26章 第26章 共振

北京的冬夜,实验室的空调发出均匀的嗡鸣。任初月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代码,指尖在键盘上停顿许久,最终重重按下退格键。“技术标准迭代” 项目启动半个月,她却始终卡在 “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平衡” 的难题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献资料在桌面堆成小山,却找不到破局的关键。

电脑右下角的视频通话提示突然亮起,伦敦时间此刻应是清晨。任初月整理了下略显凌乱的头发,接通了陆止庚的视频。画面里,他的身后是整面墙的书架,《匠作则例》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新增了许多关于国际技术伦理的外文书籍。“又遇到瓶颈了?” 陆止庚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沉稳有力。

任初月苦笑一声,将电脑屏幕转向他,展示那些反复修改却仍不理想的方案。陆止庚沉默片刻,目光落在书架上的《匠作则例》:“还记得里面‘工巧与道’的关系吗?古人制器,讲究‘器以载道’,技术创新再精妙,若失了伦理的根基,不过是空中楼阁。”

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照进任初月混沌的思绪。她想起项目初期,两人在传统木工展上的顿悟,榫卯结构中蕴含的平衡智慧,不正是此刻需要的灵感吗?“我好像有思路了!” 任初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立刻拿起白板笔,在玻璃白板上飞速书写起来。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任初月几乎不眠不休。她将传统匠作理念与现代技术伦理相结合,绘制出 “技术 - 伦理平衡模型图”。当晨光再次照进实验室时,她将最终方案发给陆止庚,忐忑地等待着回复。

伦敦的清晨,陆止庚打开邮件,目光在模型图上久久停留。他拿起红笔,在图纸边缘写下密密麻麻的批注,结合国际市场的需求,提出了十几条适配建议。“这个模型如果加入跨文化伦理变量,在全球推广时会更具普适性。” 他在视频中详细讲解,任初月认真记录,两人的讨论从技术细节延伸到哲学层面,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最终完善的模型成为 “技术标准迭代” 项目的核心框架。张主任审阅方案时,不禁感慨:“这思路和当初推进跨界项目时一模一样,你们俩越合作越默契,简直像是心有灵犀。” 他的话让任初月的脸颊微微发烫,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夜。

与此同时,陆止庚的专著《论技术演进中的共生节点与动态平衡》进入校稿阶段。他特意将任初月团队的标准提案作为核心案例写入书中,在注释里郑重注明:“感谢任初月工程师及其团队在技术伦理领域的开创性探索。” 当样书寄到任初月手中时,深蓝色的封面烫着金色书名,扉页上 “以思想为桥,共赴山海” 的签名力透纸背,旁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银杏叶图案。

任初月将书轻轻放在书架上,与那本《技术伦理研究》并排摆放。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一缕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书脊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她想起每周视频会议时,两人跨越时差的讨论;想起他在关键节点给予的启发;想起那些心照不宣的默契。这跨越时空的思想共振,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工作合作,成为彼此前行路上最坚实的支撑。

深夜,任初月再次打开电脑,看着与陆止庚共同完善的模型图,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微笑。她知道,在技术探索的道路上,他们不再是独自前行的孤旅者,而是彼此的共振频率,在思想的长河中,激荡出最动人的回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六十二年冬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