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程律师今天社死了吗 > 第57章 人名墙

第57章 人名墙

最后笑了一声。

“我爸说怕我顶不住?”

“那你回去转告他——”

“当年我妈是怎么死的,他比谁都清楚。”

“我顶不住,是他给我种下的。”

“但现在我站住了。”

“我不是靠归宿。”

“我是靠清算。”

“我不是要他放心。”

“我是要他——认命。”

她说完这句,挂了电话,重新打开微博。

她发了一张图。

是一张账本的局部照片。

上面写着:

【反馈备注:受接待者好评,推荐再用】

她配了一句话:

【这不是记录。这是人命被登记的证据。】

【她不是商品。】

【我也不是。】

赵意之是晚上七点半落地的。

航班原本是定第二天凌晨转机,但她前一程飞的是公务仓,刚落地就被人认了出来。

机场有人拍到她下飞机那一刻,穿着风衣,戴着墨镜,还拉着一个硬壳行李箱。

她走得慢,但脸上没慌。

因为她以为她能走。

她以为程文海已经把“第三批名单”压下来了。

她以为调查组那边还在“内部评估”。

她以为她逃得够早——

但她错了。

移民局的人等了她一天一夜。

她落地十分钟,护照还没盖章,就被两名身穿便衣的调查组成员带走。

全程没吵没闹,行李都来不及拿。

她只说了一句话:

“我要见程漾。”

这句话传回来那晚,程漾正在整理联络组本周的登记数据。

一共新增受害人登记:二十七名。

其中八人愿意实名。

三人愿意录音。

有一个,甚至准备录视频指证。

那姑娘坐在联络室里,脸色苍白,一只手还缠着纱布。

她说她不是“想告谁”。

她说她就是想——

“死之前,讲个明白。”

她说她试过了:

割腕、喝药、跳河,全失败。

她说她不怕死。

她怕她死了,像沈一诺那样,被写一句“疑似精神异常”。

她说:

“你们都知道她不是疯的。”

“那我现在就想让你们知道——我也不是疯的。”

“是他们把我逼疯的。”

“不是我活不下去。”

“是他们不想让我活。”

程漾听完这些话,眼眶发涨。

她没哭,也没说“我们一定会帮你”。

她只问了句:

“你还想活下去吗?”

那姑娘点点头,声音小得像蚊子响。

“想。”

“那你留下名字。”

“留下故事。”

“我们现在不是在写申诉。”

“我们在写——人命案卷。”

第二天早上,“赵意之被遣返”正式挂上通报:

【涉嫌跨境协助人力安排、隐匿资金流、身份资料代加工、违规持有国家级出入境批件】

通报最后一句话写得尤其扎眼:

【该人员系程文海原配偶、曾任文化系统行政外联人员】

网友看完后第一时间不是惊讶,而是问:

【文化系统也卷进来了?】

【外联?不会是搞艺术节那批人吧?】

不到半小时,“风荷会所”另一个合伙人——冯康,被突破口供。

他交出了一份“资源流转授权名单”。

全是代号,但后缀统一是“文编”。

调查组的人当场对上库。

确实是文化系统下属单位、某“青年艺术创作实验项目”。

曾经上过电视,拍过纪录片,说是“帮助年轻人实现艺术梦想”。

程漾拿到这份资料时,整个人沉了两秒。

她记得——

沈一诺的日记里写过:

【我报了一个免费的表演培训班,他们说是帮我们这种没有机会的孩子“圆梦”。】

【我那时候以为,真的是好事。】

【结果我第一节课,就被叫去量腰围。】

【还说——衣服要合身,才显得“干净”。】

她不是最早被抓进去的。

她是最早信了“机会”的。

这件事公布那天下午,全国有六个城市同时出现“联名举报信”。

有匿名账号发起联署。

有公益团体发倡议。

还有法律专业在校大学生主动写了一个法律分析报告:

【系统性性别压迫结构的识别与剥除建议方案】

附件第一句话就是:

【我们知道,她不是商品。】

【但她们,被当成了商品。】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她们从商品变回人。】

晚上九点。

程漾发了条微博。

配图是一张“联络组登记墙”的照片。

上面贴着一张张便签纸。

每张纸上只有一句话。

【我在。】

【我愿意。】

【我没疯。】

【我能活。】

【我记得她。】

她没配文字。

但下面评论一片刷着:

【我们不是她,但我们和她一样。】

【她们不是一起死的,但可以一起翻案。】

【她不是商品,我们也不是。】

【记住这个名字:沈一诺。】

省纪委的人进文化系统那天下午,动静不算大。

没有电视直播,没有新闻推送。

但系统里所有人都知道,是真的来了。

三辆车,七个人,直进“文化人才发展中心”办公楼。

书记、主任、项目组长,所有人全在。

他们来了一句话没说,先拿走了三份电脑硬盘。

其中一块,是“青年艺术创作实验项目”的。

下午三点半,组长失联。

不是请假,也不是“带病调休”。

是人彻底消失。

最后一条微信停在上午十点零八分,内容是:

【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配图是一张会议记录。

那天会议主题叫:

【资源交流·年末接待安排协调会】

坐席名单上,有四个名字。

其中一个,程漾见过。

是她爸曾经带她去参加“文化系统迎春会”时介绍过的:

“这是我学生。”

“文化口现在有点事,他先顶着。”

她当时没放在心上。

现在才知道——

这不是顶事。

这是顶人命。

就在这天上午十点,程漾收到平台方一封正式邮件:

【根据上级指示,现授权贵方设立“临时协助窗口”,统一接收与处理‘非正常社交安排受害人’登记材料,联络系统已开通,后续将配合立项备案流程。】

一句话:她和联络组正式接入官方流程了。

不是民间举报。

是系统认可。

她坐在办公室,看着那封邮件盯了很久,最后回了两个字:

【收到。】

然后她关了网页,起身拉开窗帘。

外面风有点大,天灰灰的,楼下还有人举着手机在拍她办公室的方向。

她没避。

她站着站着,突然说了一句:

“我们开始建第一批‘人名墙’。”

林茜一愣:“建哪种?”

“实名的。”

“把愿意留下名字的全贴出来。”

“让他们看看——”

“不是一个‘疯子’在喊。”

“是一个个活人,在讲自己怎么死过一遍。”

当晚六点,墙建起来了。

A4纸贴了整整三面墙。

名字一个一个写上去。

没配经历,没写故事。

只有名字。

因为他们说——

“我现在还不能说。”

“但我想留下我的名字。”

“我要是死了,也要有人知道我叫啥。”

“不是编号。”

“不是‘她’。”

“我叫我自己的名字。”

这件事第二天就上了热搜。

第一批实名墙公布

评论区里没有争论。

全是沉默 转发。

甚至有人自发开始做“城市版”名字墙,在自己学校、社区、办公室里贴上——

【如果你愿意留下名字,告诉我们。】

【她不是商品。】

【我们也不是。】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事终于要走入“正义流程”时,政务系统那边开始反扑了。

第一步,不针对程漾。

针对律所。

她所在律所的运营账户突然被查税务。

两个项目被叫停,三个月内不得再承接新的“社会性项目”。

理由是“程序合规性待核实”。

主任给她打电话那天,语气复杂。

“你这边做的事,我们都理解。”

“可你也知道,我们吃的是这口饭。”

“这事再闹下去,我们不是帮不了你。”

“是会一起塌。”

“你是不是……可以歇一歇?”

“或者你换个角度继续?”

“比如,做个公益项目?”

“别再老往人身上撞了。”

“上头的意思——也不是让你闭嘴。”

“是让你‘理性点’。”

这句话她听得太多了。

她都不用多想,张嘴就说:

“他们不是让我理性。”

“他们是怕我说得太实。”

“怕我不是在吵。”

“而是在讲流程。”

“怕我不是在骂。”

“而是在翻证据。”

“怕我不是在闹情绪。”

“而是在立卷。”

“你要是也怕,那我退出。”

“我不想让你们一起塌。”

主任那头沉默了三十秒。

最后说了一句:

“你别退。”

“我们扛。”

“但你也得记住——你在往哪儿站。”

程漾说:“我没站队。”

“我站的是死人那边。”

人名墙出事那天是周六。

上午十点,联络组办公室刚开门,林茜就冲上楼来,脸色不太对。

“墙被撕了。”

程漾一怔:“哪堵?”

“二楼那面,西墙。”

她当场下楼。

走廊上静悄悄的,清洁工不在,门口监控刚好坏了一天。

整面墙原本贴着将近四百张名字,现在被人撕走了大半,留下乱七八糟的残边,纸角还带着手指划过的油渍。

不是风吹的。

是人动的。

她盯着墙看了几秒,没说话。

转身回办公室,打开微博,发了一张图。

只写了一句话:

【你们连死人的名字都怕?】

评论区炸了。

有人说:

【她们只是名字,又不是实锤。你怕啥?】

【你撕一张,我们就写十张。】

【她们贴上墙,是因为她们连墓碑都没有。】

四小时内,全国二十七所高校自发复刻“人名墙”。

有写在展板上的。

有贴在宿舍楼公告栏的。

有直接用粉笔在操场地面画的。

每一面墙上都有一个位置是空的,写着:

【她还没来得及说,就被关在包厢里了。】

晚上七点,中央发布第一次“跨地区联动专项清查通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人名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奥特曼之首次变身就露馅

离婚后,我爆火!

六合奇闻录

末日重生,开局搬空全城物资

诡异复苏:我可以死亡回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