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识焕无奈地闭了闭眼,当场表示他虽然失忆了,但是总这样谁也不认识实在失礼。不如就借这十几框的拜帖来熟悉京中的人情往来!
他倒要看看是何人在造谣!
半个时辰后。
沈识焕拿起一份新的拜帖,眼中尽是疑惑。知砚在旁伺候,也凑过来大惊小怪:“锦衣卫千户陆大人,他为何要给公子递拜帖?”
沈识焕也没什么头绪,他与锦衣卫素无来往。
御林军是皇帝当心腹养在身边的亲卫,锦衣卫便是皇帝陛下板上钉钉的心腹。
因此锦衣卫其实没什么必要与沈识焕这么个才出仕没的大少爷往来交际,尤其沈识焕还有个三军统帅的亲爹,很容易遭上忌惮。
可这陆迟瑀不仅递来了拜帖,还写得十分……花团锦簇。
寻常的拜帖总要有个由头,比如读书人办文会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说道,开花了下雪了都是诗兴。然而陆迟瑀这封拜帖里连这种附庸文雅的托故都没有,全篇都是一些浮夸文藻,用各种遣词造句把“兄弟交个朋友”这句话反复写五百字。
知砚这样形容:“舅老爷家有个读书不成气候的表弟,一看见书就自动闭眼,去岁考武举人写的文章就是这样绞尽脑汁的风格。”
简而言之,好绝望的文盲。
·
青石街东,锦衣卫衙门。
陆迟瑀翘着腿坐在案前,绣春刀摆在桌上,身旁围了一圈手下。大家七嘴八舌地劝说,“老大,您已经三天没回家了,真的不用回去收衣服吗?”
“实在不行,回去给院子里的盆栽浇一瓢水呢?”
陆千户不为所动,瞪大眼盯着门口看。戏文里苦守寒窑的王宝钏就是这么坚定,这么自讨苦吃。
“虎子回来了吗?”陆千户问。
“回来了,赵虎哥已经替您给定安侯府送上了第十一封拜帖,但是听说最近那位沈公子每天都能收到几十斤拜帖,您的那封……”手下欲言又止,用眼神暗示他,第十一封拜贴也同前十封一样石沉大海。
再说了兵家有云,天时地利人和,即便是陆千户您仰慕沈公子的人品才华,又为什么要和那些书生一样文绉绉地下帖子,咱们直接当街抢人……拦路不行吗?沈公子又不是大门不出的名门闺秀。
陆千户抬手一记爆栗,锦衣卫又不是土匪,怎么能做那种打家劫舍的行径。沈公子是读书人争相结识的大才子,悄悄混入其中那叫润物细无声,才能避人耳目。
手下委委屈屈地摸着头,缩了缩脖子。
陆千户侃侃而谈,非常自信:“再说了,本千户那封帖子写得不好吗?多么有才华,多么真心实意,多么满腹经纶!”
锦衣卫们入职也不考究诗词文章,想起自家老大那篇好长的文章,纷纷动情地吹捧起来,文曲星下凡,真是文曲星下凡!
陆迟瑀眼底充满得意,不过尚存一丝理智问道:“为何近来沈公子府上的拜帖那么多?”
手下答:“因为再过两个月就要春闱了,全天下的举子都要进京赶考。读书人都喜欢以文会友,沈公子又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进京的读书人都要给才名卓绝的沈公子递帖子,毕竟读书人就是这么爱凑热闹,有些话多的还要写好几十封。”
就跟大人你一样。
陆迟瑀脸上的笑意缓缓消失,终于觉察到不对劲。
虽说他也文采斐然,比起一般的读书人也不输什么,但要是那么多人的话,那可就不好说了。
陆迟瑀摆摆手,把手下们都打发出去。
他需要静一静。
锦衣卫们一哄而散,各位各家。出门的时候,还互相打听:“咱们大人为何非要认识那位沈公子不可?”
“那可多了,满京城谁不想结识沈公子?”
“即便不提那些文治武功,听闻沈公子长得风华绝代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年轻俊俏,哪怕只是看一眼都觉得如沐春风,咱们千户大人说不定是想跟沈公子比美。”
欲与沈公子比美的陆千户掏了掏耳朵,把这些混账话掏了个干净,从绣春刀底下掏出一本卷宗,愁眉苦脸地看起来。
从头到尾看过一遍,正要下决心结案,门口探出一名跑腿小吏,拿着一封精致又讲究的信笺,很是虔诚地奉上:“千户大人,门外有位一看就会倒背离骚的小厮给您送来了这封信。”
陆千户皱眉,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形容。
不过他还是拿来过来,拆开一看,这信笺的一角隐隐透出了一个沈字。陆迟瑀骨碌一下,就站了起来。
一拍桌子,他早就知道自己文采斐然,没想到果然是真的!
看看这回帖!
还有这回帖上潇洒好看的字迹,一定是沈公子亲自给他回信!
“我知道了。”陆千户淡定点点头,“我出去一趟,若是旁人问起,就说本千户有公务要办。”
小吏当场识破陆千户胡说八道,但是非常配合地问:“大人桌上的卷宗要替您收起来吗?”
“不必。”陆千户面无表情地把卷宗往怀里塞,“都说了是公务!”
小吏:“……”
谁家千户办公务一脸兴奋期待啊,咱们锦衣卫不是应该凶神恶煞吗?
·
沈识焕虽然同陆迟瑀并不相识,却也知晓锦衣卫“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办事风格。锦衣卫千户给他下帖子,还在拜帖中言辞闪烁,必定是有在信中不方便说的话。
更何况锦衣卫陆迟瑀,倒也的确是个值得一见的人。
陆迟瑀官职不显,却任职与北镇抚司,能插手京中大小刑讼。
尤其是事关皇亲国戚一类的案件。
梦中那一桩发生在通茶驿的祸事,必然与京中的官员脱不开关系。他在梦中病重时间太长,许多事都看不清,若要知道针对他家的天罗地网是如何织就的,就不能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阴谋陷害三军统帅还能一击即中,必然在暗中蛰伏已久。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即便现在没有,往后会有也未可知。
所以陆迟瑀值得一见。
·
听说沈识焕要出门会友,知砚赶紧来念叨:“公子还病着怎么不在家中静养,您每隔一个时辰就要喝一碗汤药补身体的!”
沈识焕敬谢不敏,乡下喂猪崽子都不至于如此。知砚解释:“实在是近日送来府里的补品药材太多,库房都堆不下了。”
知砚掰着手指数一阵,才记起来:“今日一大早,三皇子的母妃容妃娘娘也送来了一大车!”
“其中还有一株千年人参,听说连宫里都难得的!”
“想来是感激公子救出了三皇子?”
“或许吧。”沈识焕最近实在不想去触皇子的霉头,至于容妃送来珍贵药材,想必也有几分是未来来封口的。
只是有些事他不说,元德帝未必就不知。
掩耳盗铃罢了。
沈识焕上了马车,知砚递上扇子给他。
知砚怕他无聊,数了一堆鸡零狗碎的新鲜事说给他听,诸如樊楼不知从哪请来的西域舞娘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太学的纨绔子弟又把蔡学士气病了等等。
话音一转又道:“京中近来还有一件喜事,安长公主府上前几日添丁,洗三礼办得风光极了。安长公主真是替自家选了位好脾气的主母,妾室生子也愿意劳心操办……”
沈识焕听了满耳朵鸡飞狗跳,唯有这件事听进去了。安长公主府素来不都是闷声不响的,怎么唯独这件事高调?
沈识焕还未听完,他们乘坐的马车不知为何突然停下了。
车夫在外回话:“大人,前头甜水巷的路被堵住了。热闹极了,听说是在捉奸!”
“……”
华京城的百姓果然很爱凑热闹。
沈识焕当机立断,“咱们也下去瞧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