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成为皇子们的心腹大患 > 第3章 心腹大患03

第3章 心腹大患03

衡玉山被炸出一个大坑。

坑底是山匪留下的密道和武器盔甲。

刘丛山站在大坑前,两眼一黑又一黑。

京兆尹既是地方官之首,又是京官,按说不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但是——

私屯兵器是什么罪名来着?

与谋反同罪。

刘丛山望着大坑,深深地感到要完。刘大人今年三十有四,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仕途也走得很顺畅。

只是他自己知道,他最大的能耐是上下打点和溜须拍马,京城的地方官和别处不同,做的大多都是些扯皮的活计,原本应当很是得心应手的,结果他上任不到一个月出的全是大案。

刘丛山气不打一处来,捏着精神萎靡的小胡子,掐着嗓子问:“何人这样胆大包天?”

“大人小声些——”

一旁的小吏回话:“是永安公主府上的二公子!听说是公主府上添丁,二公子不知从何处听说衡玉山上有野兔,想逮一笼回家送给刚出世的侄儿。”

“为此二公子纠集了一帮要好的同窗,一起来这山上逮兔子。正巧遇到雌兔下崽,便在山上逗留了一些时候,又因腹中饥饿,烤了野兔充饥。”

“一不留神,就起了火,炸了这衡玉山的一处洞穴。”

刘丛山当场一口气没提上来,缓了好半天问:“曹二公子,他他……”

“大人安心,二公子没被炸。”小吏:“那火才烧起来,二公子他们就跑了,跑出去好一会山里才炸起来,人没事就是受了惊吓。”

小吏才说完,另一头就吵嚷开。

刘丛山伸着脖子一望,京城里的败家子来了一多半。败家子的爹娘们带着各府的家人小厮全挤在山坡上讨说法。

“你去定安侯府给沈识焕带句话,就说看在老师的份上,求他一定要救一救我这师兄!”

刘丛山说完深吸一口气,换上一副“不知死活的歹人竟然埋火器打扰少爷们的游兴实在可恶”的脸色去发挥他的毕生所长了。

·

刘丛山应付完败家子的爹娘们,又连夜带着人布兵把守。沈识焕到的时候,天已亮了。

刘丛山一夜未眠,胡子拉碴地亲自来迎接他。

“沈大人,你终于来了。”刘丛山也不知是不是被吓的,说话都哆嗦,“军器监已派人来看过,的确是朝廷规制的火器,不是民间仿制。”

沈识焕点点头,心道他老师的这位学生的确在世故往来上很有成算。

本朝的各样火器、盔甲都出自兵部,只有库布司这一个来历,民间是不准私造兵器的。

兵器火器的统制则分为制造、供给、监管三项,虽说都是兵部的职责范围,但负责监管的军器监其实是由兵科给事中管辖。

火器被盗不找兵部,却先找军器监,倒是谁也不得罪。

“听人说昨日火烧起来后,曹二他们还跑出去二里地,密道才炸开来?”沈识焕瞧着被炸出能埋二十人的大坑,又瞧了瞧被摆得整整齐齐的火铳,随手捡起一把拆开检查,“刘大人,军器监的人可还在?”

“军器监专门监管火器的,应当知道火铳中的药室盛放量有限,炸出这么大的坑需要多少火铳?”

刘丛山一个激灵,“来人,去把火器监赵贲请回来!”

又转回头,“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炸山?”

沈识焕把火铳放回去,“一帮世家子弟烤野兔,引起山林起火,又刚好点着了朝廷剿匪时未发现的密道中的火药,刘大人以为呢?”

刘丛山面如菜色,他不想知道。这不能就只是一个意外吗?

沈识焕看完现场,准备撤了。

“刘大人写折子递给陛下吧。”沈识焕道,“此事还得静候陛下旨意,我先回翰林院点卯了。”

刘丛山当场变调,“什么?”

他怎么现在还有心情回去晒书?

·

沈识焕一年前中状元,本朝旧例前三甲必入翰林,他也就随大流成了翰林院编修。编修这一职,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下到起草诏书,上到颁布政令,处理机要奏章,全都是编修的职责范围,天子近臣中最近的那一批。

因此编修们都要熬一熬资历,比如做些编纂典籍、抄录之类的活计,最初的几年被打发去晒书也很寻常。

可沈识焕却没这份清闲可享,元德帝有心历练他,自他入朝以来就一直被皇帝支使得团团转。

不过翰林院总体上是很清闲的。

沈识焕要理清这案子的思绪,很需要静静心。翰林院对于他,就像是老夫人进了佛安堂,都是一样的清新又寡欲。

沈识焕去茶房领了一壶新茶,坐在窗边闭目养神。一旁,是他的同僚们正在抄抄写写。

沈识焕静心思索,百思不得其解。

衡玉山被炸应当与劫三皇子的是同一伙人,或许是知道横玉山的火药泄了踪迹,所以特地炸了横玉山掩盖罪证?

可分明私屯兵器比起私藏火药,似乎是更重的罪名吧?

还是说这又是一出借刀杀人——就像利用三皇子被俘,诱他上山再一把火药炸了他一样?

这个怀疑并没没有依据。

三皇子被俘,陛下为求万无一失,定会派亲信前往营救。碍于朝廷颜面,这人不能是在京中领防务要职的军中将领,但又不能是肩不能提的寻常文官。

沈识焕虽翰林文官,却有个三军统帅的亲爹,在军中也有过历练,拿来揍小毛贼不在话下。

而且还能起到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刚好把三皇子丢的朝廷颜面给挣回来。

陛下能派出的人选并不多,沈识焕就是其中一个。

即便陛下不主动起这个念头,一旦有人推波助澜,剿匪这件事也十之**回落到他头上。

那么如果没有梦境预知——

沈识焕想必很难逃过横玉山这二百斤火药。

·

沈识焕闭着眼听笔墨在纸上书写的声音,听了好一阵,再睁眼。他身旁的人头也不抬,“子璀,你心不静。”

子璀是沈识焕的字。

本朝男子二十岁冠字,沈识焕这般年少授官,提前几年也是有的。

说话之人名叫谢寂,是沈识焕的同年。他们同是元德十六年的进士,谢寂既入翰林,名次自然也是不低。

他是二榜第一,年纪只比沈识焕大两岁,也是难得的神童才子。

谢寂人如其名,是个很安静的人。

翰林编修这个枯燥的活,在别人看来是熬资历,可谢寂却是乐在其中的样子。他不多话,即便说话也是轻声慢语。

不知道的,还当他真是个温吞的,不争不抢。

沈识焕却不这样认为。

他看过谢寂的殿试答卷,写得言之有物,力透纸背。殿试只排名次,不会罢黜考生,故而大多数人都爱写些歌功颂德,只求无过。

谢寂却没有那样做。

他的名字最后没有被排进三甲以内,恐怕也有这个缘故。他毕竟年轻,又只在书上学过治国理政,多少会多些锋芒。

简而言之,这人看似端方君子,实际上是个刺头。

沈识焕长出一口气,“我愁啊,谢兄。”

“谢寂语调平和,“你烦忧之事,与衡玉山被炸有关么?”

沈识焕说是。

谢寂点点头,诚恳道:“此事我爱莫能助。近日需要抄录的典籍,我会帮你。”

沈识焕一笑,“那我多谢了。待此事了,我请谢兄去樊楼吃酒。”

谢寂不置可否。

沈识焕也不好意思把事情都给别人做,便也提起笔。不过他闲不住,一会又开始打趣,“谢兄,有没有跟你说过,你身上自有一股……额,禅意。仿佛无论如何,天都塌不下来。”

谢寂仿佛很轻地笑了一下。

“找你的人来了。”谢寂看一眼门口,是陛下的传令官——带着圣旨来的。沈识焕点点头,同谢寂道别。

谢寂放下笔,将沈识焕抄录的那一页拿过来。晒干墨迹,仔细收好,却没有与他抄录的纸卷放到一处。

而是重新又誊写了一遍。

·

沈识焕来翰林院点卯,其实就是为了等这一道圣旨。京兆府尹的折子一呈上去,元德帝想必也没有心思召他入宫,应当会直接下旨命他主审此案。

圣旨一下,果然如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第八年新婚

错号后

北岛长夜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