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丞相女与幽皇子 > 第11章 第 11 章

第11章 第 11 章

唐皎皎已经躺在床上,虽然还未睡,但也慢慢地呼吸均匀下来。心里默默想着最近发生的事情,所有的细节又再次在脑子里浮现。从自己重生至今,所有事情看似都是合情合理,到底是哪里让自己疏忽了呢!

唐皎皎忽然猛地坐起,她知道哪里不对了!自家那个庶子大哥唐令宇。

唐令宇不管什么时候都对家里的事情漠不关心,除了喝酒听曲,走狗斗鸡好像什么都入不了他的眼,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一直自命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的唐老二也开始有了攀附贵人的想法了呢?

不管唐令宇到底是怎么个想法,如今自己既然上了三皇子这条船,那明摆就是站在了太子对立面。也就是说余家已经被自己拖上了三皇子的这艘船。

前世那种事情说什么也不会再次重蹈覆辙,自己要用一切力量保护所有需要保护的人,不管是三位表哥还是外公还是娘,无论如何上一世那种痛彻心扉自己都不会再经历一次。

至于这个庶兄到底要做什么,那就不如走一步算一步好了。

唐皖皖心中打定主意,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应该跟外公商量商量才好。

旭日初露,崭新的一日。正是大朝会的时间。

历淮之身着皇子蟒袍,风姿绰约地走在宫道之上。而前方不远处站定一人,那人身着杏黄色蟒袍,头戴金冠,腰扎玉带,仪态万方的就这么远远地看着历淮之悠远而近。

一声“三弟”让历淮之才将全部心神收了回来,注视着前方的太子,行了一礼:“太子。”

“三弟啊,小的时候我记得你还会叫我一声太子哥哥,怎么这越大越生分了。”太子语气不轻不重,眼神中透露出来的神情却有一层质问的意思。

历淮之根本不想这个时候跟这人过多费口舌,只是淡淡地说道:“臣弟小时候不懂事,还望太子殿下海涵。”

那态度是要多疏离有多疏离。

太子皱了皱眉头,终究还是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出来,“走吧,朝会要开始了,别让父皇和大臣久等。”

说吧,太子伸出手,然后那只手就僵住了,因为历淮之恭恭敬敬地向后退了一步,躬身行礼,正好避开了太子伸出来的手。

太子和历淮之的动作同时发生,一个伸出手,一个向后退,就这么巧的完美错过了。太子看了看自己伸出去的那只手,又看看在自己身前依然弓着身子的历淮之,忽然就笑了。

历淮之虽然垂着头,但太子的神情却被他用余光尽收看到。

“行啦,你我兄弟,别动不动就行了,快走吧。”说完不管历淮之转身就走。

就在太子转身之际,脸色也瞬间阴沉了下来。

大殿上,皇帝与文武百官讨论着事情,太子和三皇子站在众臣最前面,两人都垂首敛目,乖巧地站着。

但两人心中却都在思索着自己的事情。

太子用余光看着历淮之,不知道刚才在宫道上的事情,历淮之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刚巧避开,如果是刚巧,会不会太巧了;如果是有意,那么他到底又知道了还是什么。

太子最近觉得自己哪里都不顺,昨天晚上在东宫也与幕僚讨论了很久,很晚才睡下,今天又是大朝会,很早起身,现在觉得有些困倦。

而三皇子昨天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两人站在那里就完全不是一副模样。龙椅上的皇帝也将兄弟俩的表现尽收眼底。

“太子啊,你也说说。”头顶上皇帝威严的声音响起,吓了太子一身的冷汗,刚才说的什么他都没有听见啊,这可怎么回答!赶忙跪拜:“父皇,儿臣在。”

皇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声音也不带情绪:“你来说说吧。”

“这……”

太子觉得自己的后背一片冰凉,全部已经被冷汗打湿了。

许久后,皇帝冷哼一声,让三皇子历淮之出列。

历淮之则在朝堂上积极表现,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减轻百姓的负担,加强军队的建设。他站在朝堂上,身姿挺拔,神色坚定地说道:“如今百姓赋税繁重,生活困苦,我们应该降低赋税,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同时,我朝军队也需要加强训练,更新装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外敌入侵。”他的这些建议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支持,他们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

“三皇子所言极是,我们确实应该为百姓着想。”一位年迈的大臣,胡须花白,他微微颤抖着身子站出来说道。他想起自己家乡百姓的艰难生活,不禁老泪纵横。

“是啊,军队的建设也不能忽视。”另一位年轻的大臣附和道,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渴望国家强大,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

但这些建议也引起了太子党羽的强烈反对。太子的亲信站出来,大声指责道:“三皇子,你这是在扰乱朝堂。这些改革措施谈何容易?万一实施不当,岂不是会引起更大的混乱?”

历淮之不慌不忙地回应道:“任何改革都有风险,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固步自封。我提出这些建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详细的计划和应对措施。”他详细阐述着自己的规划,从如何逐步降低赋税,到怎样合理调配资源加强军备,逻辑清晰,让人信服。

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大臣们分成两派,各执一词,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东宫,书房内

“殿下,如今局势对您不利啊,您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幕僚微微弓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看着座位上的太子历雍之。

自从三皇子历淮之在朝堂之上公然一番言论以后,太子整日就是这脸怒气的样子,东宫里压抑得很。

这也不是太子第一次与幕僚讨论此事,但前几次也都是以太子将人轰出去草草了事。

太子听到幕僚居然来问自己要怎么办,气得直接砸了手边的茶盏:“废物,本宫要你们何用!居然来问本宫要怎么办,你们一个个都是猪脑子吗!你们就没有一个对付老三的办法吗!”

太子声嘶力竭地在那里无能狂怒,而下手的几位幕僚瑟瑟发抖,一时间书房里落针可闻。

几位幕僚此刻谁也不愿意做那出头鸟,在被太子怒斥一顿,都安静得像只鹌鹑。

太子见到几人如此,觉得自己要被这帮蠢奴才气死了,挥挥手让他们离开。

当书房门被关上的那瞬间,历雍之瘫软在椅子里,思索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好像每一件都不顺利。

丞相那个唐老匹夫还在因为太子正妃的事情与自己拖着,他又不是不给唐皖皖正妃之位,只不过他想要的更多。而那老匹夫非得让自己承诺不然就应允,简直是气死他了。原本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却没想到自己变得如此被动,难道那老小子早就知道老三的动作了?不可能吧。可如今的局面,如果自己不去求助于唐政宏,好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太子紧皱眉头,双手背在身后,在书房里不断地踱着步子,想着如何才能度过眼前的困局。

“陛下,臣近日来听闻三皇子私下里结交各方势力,还在秘密训练军队,他这分明是有谋反之心啊。”

历淮之听到对方的指责,一点不慌,心中冷笑:这没想到太子居然蠢笨如此,难道这种事情他就没有找几个心腹大臣商量一下,会不会太容易了。

思索间就听到上手皇帝问话:“老三,你怎么说?”

历淮之上前屈膝下跪,“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满朝堂文武都以为他要为自己开解,谁知,他却不慌不忙地从衣兜拿出了一袋东西,那是唐皎皎早就收集好的证据。

“陛下,臣冤枉。倒是太子,收受贿赂,私自调动军队,这些都是铁证如山。”说着,他将证据呈递给皇帝。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面露震惊之色,他们不敢相信太子竟做出这等事;有的则暗自摇头,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皇帝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他拿起证据,仔细翻阅起来,每看一页,眉头就皱得更深一分。

太子见状,急忙为自己辩解:“父皇,这都是三皇弟的侮蔑儿臣,他是要陷害儿臣。”

但他的言辞显得苍白无力,因为证据就摆在眼前。

老皇帝揉揉眉心,他并不想这么早就看到兄弟阋墙,毕竟太子不成器,其他儿子优劣参半,自己还身体康健,如果再晚几年也许还有余力看着他们折腾,从里面选一个最适合做自己屁股底下这把椅子的人。

但如今不行,因为太子和各皇子之间的矛盾,朝堂逐渐有不稳的趋势,如果不能控制朝堂,再有他们几个乱来,这个国家还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子,这可不是老皇帝要看到的。所以这个和事佬他来做。

“行啦”皇帝威严的声音响起,“太子禁足东宫,事情没查清楚之前不得出来。”

太子刚忙跪地求饶,却被老皇帝一个眼神制止,只得乖乖接受了这个现实。

老皇帝又看向历淮之,“老三那,这个事情也不能听你一面之言,虽然你拿出来的这些东西,朕相信都是真的,但也需时间慢慢调查斟酌。”

好一个斟酌,三皇子历淮之冷笑,他已经明白老皇帝的用心,便恭敬地回道:“单凭父皇做主。”

历雍之回到东宫,砸了一书房的东西都难以发现自己胸中的郁闷,所有的幕僚和从官也不敢出声,都龟缩在书房一角,生怕太子手下一个不注意,什么碎瓷片就飞到自己眼巴前儿了。

一个站在人后,个子不高,贼眉鼠眼的幕僚,却觉得这是自己发迹的好机会,用不大不小的声音嘟囔着:“其实也许……”

一堆稀里哗啦的声音里,这个也许让太子为之一振,望向声音的方向:“是谁说话!”

小个子幕僚赶忙站出来,行礼,却不敢跪下。这可不是对皇权的不敬,那是对满地瓷片的畏惧。

“启禀太子殿下,小人是全年到府的幕僚,吕绍。”

说话间吕绍还用自己那绿豆大的眼睛偷偷瞄了瞄太子的脸色,见他没有什么异常,才继续说:“说起来,还是因为咱们人手不够,才会给对方抓住了把柄。如果我们人手足够,且做得更加隐秘,这些都不会轻易被人发现。”

吕绍又看了一眼太子,故作大声地叹息,“还是没有银子啊。”

一句话让历雍之瞬间反应过来:对啊,可不就是没有银子了吗,不然怎么会那些尾巴都甩不掉,那些人会被收买,还不是利益不够吗!

历雍之双眼囧囧地看着吕绍,好像在说,你继续。

吕绍咽了咽口水:“殿下啊,银子就在那里,就看您准备怎么拿?!”

“废话,你让孤怎么拿,难不成抢吗!那丞相府也不是傻的。”太子觉得这人说话太费劲了,让他十分恼火。

可是吕绍却不再开口,就那么低着头,好像个做错事情的孩子。

还在等下文的太子殿下,见到这个老鼠精居然这副样子,气得真想暴起给他两脚。可想到自己的太子威仪,算了。

“恕你无罪,赶紧说。”太子觉得心累。

老鼠精吕绍的绿豆眼滴溜一转。

“生米煮成熟饭。”

“什么?!”太子历雍之一时间根本没有明白这个老鼠精到底说的是什么。但是他好像有想到什么,并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摆摆手让大家都散了,独独留下吕绍在书房。

此刻的太子已经陷入自己的思考之中,他在咀嚼那几个字的意思和实际可行性。

吕绍也不说话,就站在默默地等着,等着这位不太聪明的太子,自己想明白中间的关系。

时间悄然流逝

太子府已经闭门谢客多日,毕竟这段时间太子的事情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有人说皇帝没有圣裁就说明这一切不作数,还有人说一定是太子做的,只是老皇帝不舍得自己的儿子,所以没有处罚。

一时间流言四起,让京城的八卦都多了不少。就连朝堂上都有了一些针对历雍之的弹劾。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钻石王牌之我们的世代

金殿玉阙

冒牌王爷

逐澳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