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入熟悉的国电城东分局大院,那股混合着特种纸张、电子设备散热和体制内庄重感的气息扑面而来。迟迟跟在李教授身后,抱着装有笔记本和基础资料的文件袋,带着一丝不安。
踏入那间稍显陌生的会议室。分局的一位副职领导已经在了,热情地起身与李教授握手寒暄。迟迟的目光快速扫过室内,除了副职领导,暂时没有其他人。
“李教授,欢迎欢迎!这位就是迟翻译吧?久仰了”副职领导笑着看向迟迟。迟迟得体地微笑回应:“您过奖了。”副职领导抬手看了看表,略带歉意:“我们乌工去技术室调取最新的辖区主干网拓扑图和数据接口文档了,马上就到。这个项目落地,具体的技术实现细节,尤其是本地电网的接入和适配,都得靠他牵头落实,他可是我们分局的技术‘定海神针’。”
“乌工”……这两个字像无形的鼓槌,敲在迟迟紧绷的心弦上。她端起会议桌上的一次性纸杯,借着喝水的动作掩饰指尖的微颤。杯里的水微微晃荡,映出她努力维持平静的倒影。乌姓本来就少见,果然是他啊,迟迟想。
就在这时,会议室厚重的门被推开。
来人抱着一叠厚厚的图纸和文件盒,步履沉稳。他的目光先是落在副职领导和李教授身上,带着职业化的尊重和专注。
“王局,李教授,久等了。”声音低沉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可靠感。
然后,他的视线自然地向旁边移动,落在了迟迟脸上。
时间,仿佛被投入了粘稠的树脂。
昨天吃饭时的不愉快和凌晨时分的梦境一股脑出现在迟迟面前。
乌祉汀的视线,缓缓地、带着一种无形的重量,重新聚焦在迟迟脸上。他薄唇微启,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涟漪,清晰地吐出几个字:
“迟翻译,又见面了。合作愉快”伸出手,骨节分明,干净有力,迟迟突然怀疑昨天那个和自己一起吃饭的人是不是他,也是了,昨天自己那样跟他讲话,他现在公事公办好像也没错,可是为什么还是会难过,迟迟突然后悔接下这个任务了,刚刚的那丝期待如今也随着冬日的风消散了。为什么自己好不容易能够站在他身边了,还是要推开他呢,迟迟也搞不懂了。她深吸了一口气,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勉强压下指尖的颤抖和喉咙口的梗塞。脸上重新堆砌起职业化的、无可挑剔的浅笑,伸出手,指尖冰凉地触碰到他干燥温热的掌心。
“乌工,”她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平静之下是怎样的暗流汹涌,“合作愉快。”
两只手一触即分,快得像被电流击中。
简单的招呼过后,便是枯燥漫长的对接流程。
暮色沉降在城东分局调度大楼的玻璃幕墙上,将最后一组数据核对完毕的迟迟揉了揉发酸的后颈。会议室的白板早已被各种颜色的记号笔填满,二十七个系统接口的技术参数像蛛网般密密麻麻铺展在投影幕布上。
"DCS系统与SCADA的通讯协议还需要补充校验机制。"乌祉汀的声音从资料架后方传来,他正弯腰整理着满地图纸,工装衬衫的后背被汗水洇出深色的痕迹,"德方提供的通讯规约里缺少时间同步的容错设计。"
迟迟的目光不受控制地落在他后颈的发际线上,那里还沾着一点墨迹——三小时前他们争论谐波抑制方案时,她不小心碰翻了签字笔。这个小小的意外让乌祉汀冷峻的专业面具裂开一道缝隙,露出那个她熟悉的、会在实验室里为技术问题较真到忘记吃饭的年轻人。
"我标注出来了。"她滑动平板电脑,调出德文原版文件的第183页,话音未落,胃部突然传来不合时宜的抗议声。迟迟这才惊觉窗外早已华灯初上,她从清晨到现在,除了那杯咖啡,粒米未进。李教授也似是想起她连午饭都没吃的事情,便提议到一起聚个餐。“去附近的那家很有名的湘菜馆子吧,做得那叫一个地道”李教授知道王局是湘西人,便提出吃湘菜。只是可惜了乌祉汀和迟迟。
迟迟望着车窗外的霓虹灯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车门上的真皮缝线。李教授那辆熟悉的黑色奥迪A6里,车载香氛散发着雪松的气息,与窗外潮湿的雨雾形成鲜明对比。
"迟迟啊。"李教授突然开口,方向盘上的腕表在仪表盘微光中泛着冷光,"你和小乌,以前认识?"
迟迟的脊椎瞬间绷直,指甲险些掐进座椅缝隙。后视镜里,分局王局的公务车亮着雾灯跟在后面,隐约能看见副驾驶座上乌祉汀的轮廓。"昨天会议刚认识的"她听见自己声音里的细微颤抖,急忙用调整安全带的动作掩饰。
李教授轻笑一声,变道时转向灯发出规律的滴答声:"我带了二十届研究生,他看你的眼神..."他意味深长地瞥了眼她攥紧的右手,"比毕业论文好读多了。"
迟迟的视线落在自己膝盖上——黑色的裙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了滴水痕,正慢慢晕开成深色的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