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迟到的秋天 > 第9章 微光与同路

第9章 微光与同路

时雨的大学生活,是从清晨七点的闹钟和枕边的药盒开始的。

她考上了国内顶尖学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报到那天,时君皓想亲自送她,被她婉拒了。她背着简单的行囊,独自走进绿树成荫的校园,看着来来往往朝气蓬勃的同学,心里既有憧憬,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忐忑。她怕自己的病情会影响学业,怕那些偶尔失控的情绪会引来异样的目光,更怕自己撑不起这份来之不易的新生。

专业课的难度远超预期,《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导论》的知识点晦涩难懂,课堂上老师飞快的讲解让她时常跟不上节奏。有好几次,她坐在教室后排,看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突然就陷入了情绪的低谷,大脑一片空白,指尖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这种时候,她会悄悄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薄荷糖,含在嘴里,用那股清凉压下心头的慌乱,然后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课本。

她依旧保持着复诊的习惯,药物让情绪稳定了许多,但偶尔还是会被突如其来的低落击中。每当这时,她就会去学校的湖边散步,或者泡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翻看那些关于心理疗愈的书籍。她渐渐明白,康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耐心和勇气,一点点与自己和解。

入学第二个学期,学校发起了“公益创新项目孵化计划”,鼓励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时雨看着通知,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她想做一款针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APP。那些在病房里挣扎的日夜,那些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些渴望被倾听却又无处倾诉的瞬间,都让她深知,抑郁症患者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具体的陪伴和专业的引导。她想让这款APP成为一束微光,照亮那些被黑暗笼罩的心灵。

她立刻着手撰写项目计划书,明确了APP的核心功能:匿名倾诉社区、AI智能情绪评估、专业心理疏导资源整合、病友互助打卡板块。可当她拿着计划书去寻找合作伙伴时,却屡屡碰壁。有人觉得这个项目太“沉重”,缺乏商业价值;也有人担心她的病情会影响项目进度,委婉地拒绝了她的邀请。

接连的挫败让时雨有些沮丧,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直到那天下午,在《人工智能应用》的课堂上,老师让大家分组讨论案例,坐在她旁边的女生主动跟她搭话:“你就是那个想做抑郁症疏导APP的同学吧?我叫苏霖,我觉得你的项目特别有意义,我想加入你。”

苏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眼神里满是真诚。她是计算机系的学霸,不仅编程能力极强,还辅修了心理学。时雨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地问:“你……你不介意吗?我可能偶尔会……”

“介意什么?”苏霖打断她,轻轻笑了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重要的是我们在做有价值的事。而且我辅修心理学,刚好可以帮你完善APP的心理疏导模块,我们算是互补呀。”

苏霖的加入,像给时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她们很快组成了核心团队,苏霖负责技术架构搭建和算法优化,时雨则主导产品设计和内容策划。起初,团队的磨合并不顺利,苏霖习惯了高效紧凑的工作节奏,而时雨偶尔会因为情绪波动而放慢进度。有一次,因为一个核心算法的调试陷入僵局,团队成员产生了分歧,时雨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独自躲在楼梯间偷偷掉眼泪。

苏霖找到她时,没有说“加油”“别难过”之类的话,只是默默地递给她一瓶热牛奶,坐在她身边,轻声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没关系,我们可以先停下来,等你状态好一点再继续。算法的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总会解决的。”

那天下午,苏霖陪着时雨在楼梯间坐了很久,听她断断续续地说起自己的病情,说起那些黑暗的日子。苏霖没有评判,只是安静地倾听,偶尔点头回应:“这一定很不容易。”

从那以后,苏霖总会在细节上格外照顾时雨。她会提前把复杂的技术文档整理成简洁的笔记,方便时雨理解;会在项目进度紧张时,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让时雨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会在她情绪低落时,拉着她去学校的操场跑步,或者去食堂吃一顿她爱吃的糖醋排骨。

在苏霖的帮助下,时雨渐渐变得更加自信。她开始敢于在团队会议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直面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她们的合作像四川赛狄与华为的携手,从最初的理念碰撞,到彼此认可,再到互相学习,一步步走向同路 。苏霖佩服时雨的坚韧和共情力,时雨则依赖苏霖的专业和沉稳,她们成为了最好的合作伙伴,也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APP的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用户需求调研困难,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挡在她们面前。时雨和苏霖带领团队,常常在实验室里熬夜到凌晨,反复调试代码,优化产品功能。苏霖创新性地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心理评估模型结合,大大提升了APP情绪识别的准确率;时雨则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抑郁症患者需求的深刻理解,设计出了许多温暖而实用的功能——比如“微光打卡”板块,鼓励用户记录每天的小美好;比如“匿名树洞”,让用户可以毫无顾忌地倾诉心事。

与此同时,远隔重洋的峦柒,正站在国际医疗科技论坛的演讲台上,分享她主导研发的“智能医疗诊断辅助系统”的最新成果。台下掌声雷动,她的脸上带着自信从容的笑容,眼神里是对技术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憧憬。演讲结束后,一位同行拿着一份资料走到她面前:“峦柒博士,你看国内这款正在孵化的抑郁症疏导APP,理念和你的部分研究方向不谋而合,据说核心团队里还有一位曾患抑郁症的开发者,很有情怀。”

峦柒接过资料,目光落在APP的名字“微光”上,心里莫名地一动。她快速浏览着资料上的功能介绍,看到“匿名倾诉”“病友互助”这些字眼时,脑海里突然闪过高考前时雨苍白的脸。她的心跳莫名加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涌上心头。

她下意识地想深入了解这款APP的团队背景,可手指悬在鼠标上,却迟迟没有点击。她怕,怕从那些信息里,看到那个让她牵挂了五年,也怨恨了五年的名字。最终,她关掉了网页,将那份资料放进了抽屉的角落,强迫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只是那天晚上,她失眠了。窗外的月光清冷,像极了五年前那个夜晚。她想起时雨颤抖的手,想起她崩溃时的哭声,想起那张写着“愿你笔下有星光,心中有远方”的便签纸。那些被她刻意压抑的疑问,再次悄然浮现。

而国内的校园里,时雨和苏霖正对着电脑屏幕,看着APP的测试版成功运行,相视一笑。屏幕上,“微光”两个字在夜色中闪烁着柔和的光芒,就像她们此刻的心情,也像那些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的灵魂,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AI指令调到冷脸上司后

狩心游戏

夜色名为温柔

反派拿错万人迷剧本后(快穿)

春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