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赤帝玄幻录 > 第6章 密道暂避 初诉秘辛

第6章 密道暂避 初诉秘辛

假山洞口在身后无声合拢,将外界的喧嚣与危险彻底隔绝。机关转动的细微声响过后,一切归于沉寂,仿佛方才的生死追逐不过是一场幻梦。

密道内并非一片漆黑,两侧石壁上镶嵌着某种能发出柔和白光的萤石,照亮了前行的路径。这些萤石排列得错落有致,光芒交织成一片朦胧的光网,在青石铺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空气中有一种奇特的流通感,带着泥土的湿润和古老石材特有的清凉气息,令人并无沉闷压抑之感。通道宽阔得超乎想象,可容三人并肩而行,地面平整,墙壁光滑,显然历经数代人的精心修筑与维护。

阴丽华走在前面,白衣在萤光映照下流转着淡淡光华,宛如月宫仙子误入凡尘。她的步伐轻盈而稳健,裙裾随着行走微微摆动,却不发出丝毫声响。她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地传来,在空旷的通道内激起轻微的回音:“这条密道是三百年前阴氏先祖所建,历经十七代家主不断修缮扩充。它不仅通往城西的废弃祠堂,还连接着城内外三处隐秘据点。除了历代家主和少数核心子弟,外人从不知晓它的存在。”

刘秀跟在她身后,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心中既感激又有些尴尬:“多谢阴小姐援手。今日之事,实在唐突,不仅擅闯贵府禁地,还连累小姐卷入这般是非……”

“不必多礼。”阴丽华打断了他,脚步依然不停,“你身上那股气息...很特别。在我感应到你的同时,想必你也感应到我了吧?”她的声音依然平静,但尾音微微上扬,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刘秀心中一震,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他坦诚道:“是。在下修行之法有些特殊,对小姐身上的...清冷之气,感应尤为强烈。那是一种,仿佛能沁入骨髓的寒意,却又带着说不清的纯净。”

这时,刘秀脑海中的朱祐又忍不住蹦了出来,用一种夸张的语气感叹道:“何止是强烈!简直是**...呃,不对,是阴阳相吸,天作之合啊!小子,机会来了,快跟她多聊聊,本座感觉这里的太阴之气对你的血脉大有裨益!啧啧,这女娃娃身上的太阴星力精纯得很,比你之前在荒郊野岭吸收的那些驳杂灵气强上百倍!”

刘秀自动过滤了朱祐的胡言乱语,但确实感觉到,在这密道中,或许是靠近阴丽华的缘故,体内那丝赤帝血脉运转得更加顺畅平和。原本因强行爆发而隐隐作痛的经脉,此刻仿佛被清凉的泉水温柔地洗涤着,连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都缓解了不少。这种舒适的感觉让他不自觉地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阴丽华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侧首,眼角的余光扫过刘秀:“你的气息,让我感觉很...温暖舒适。仿佛冬日里的暖阳,照在积雪上的那种感觉。”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奇,“自幼我便身负太阴星力,常觉周身清冷,与常人疏离。寻常人靠近我三尺之内,便会感到寒意刺骨。能让我有如此感觉的,你是第一个。”

她的话语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孤寂。这孤寂并非刻意营造,而是常年累月与常人隔绝后自然形成的疏离。身负非凡命格,在带来力量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沉重的枷锁?

刘秀心生感触,不由想到了自己那惹来杀身之祸的赤帝血脉,轻叹一声:“在下或许能体会一二。拥有非凡之物,往往也意味着背负非凡之重。就像怀揣美玉行于闹市,既要防着宵小觊觎,又要谨防宝物反噬自身。”

阴丽华停下脚步,转身正视刘秀。在萤石柔和的光芒下,她的面容更加清晰,肌肤莹白如玉,眼眸深邃如夜。她美眸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所以,今夜那些在城中搜寻,以及可能被方才异象引来的密探,他们的目标是你?因为你这'非凡之物'?”

刘秀在她清澈的目光注视下,感到无所遁形,索性坦然承认:“是。新朝视我这般身怀前朝遗泽...或者说,他们所谓'逆血'之人为心腹大患。我这一路从舂陵逃到宛城,已经遭遇了三波追杀。”

“前朝遗泽?赤帝血脉?”阴丽华低声重复,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如此。怪不得能与我的太阴星力产生共鸣。太阳、太阴,本就是相伴相生的星辰,自古便是帝星之佐。”

“嘿嘿,这小女娃倒是明白人!”朱祐又在刘秀脑子里嚷嚷,“告诉她,本座看出她根基深厚,但太阴星力郁结未通,檀中、神阙两处关键窍穴灵气运转滞涩,若不得纯阳之气调和,长久以往不仅于修行有碍,恐怕每逢月圆之夜还要忍受阴寒反噬之苦!而你这傻小子,赤帝血脉刚猛霸道,若无至阴之力疏导,迟早爆体而亡!你俩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咳咳,是修行上的绝佳搭档!”

刘秀被朱祐的话闹了个大红脸,幸好密道光线昏暗看不真切。他斟酌着语句,将朱祐的意思稍作修饰,转述道:“不瞒阴小姐,我体内血脉确属赤帝一脉,至阳刚猛。而我观小姐太阴星力虽纯净无比,似乎...在檀中、神阙两处略有郁结之象?若长久如此,恐对修行不利,甚至可能引发阴寒反噬。”他没有直接提“纯阳之气调和”,但那意思已然明了。

阴丽华闻言,眼中讶色更浓。她深深看了刘秀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表象,直视本质。片刻后,她微微点头:“你眼光很准。家师也曾有此断言,言我需寻一道性纯阳、命格相合之人,方能阴阳共济,打破桎梏。只是...”她语气微顿,长长的睫毛垂下,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这样的人何其难寻。天下修行者众多,但命格相合者万中无一。更不用说,还要考量品性、机缘...”

此刻,两人都明白了对方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宿命的吸引,更是修行路上互为钥匙的关键。一种微妙的认知在静谧的密道中流淌,比言语更加深刻。

“看来,你我相遇,并非偶然。”阴丽华的语气柔和了许多,那种疏离感在不知不觉中消减了几分。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刘秀也放松下来,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我从舂陵一路逃到宛城,原本只是随机择路,现在想来,或许是有某种力量在指引。”

密道中一时安静下来,只有两人轻微的脚步声在回荡。刘秀不自觉地稍稍靠近了些,那股清冷的气息让他体内的血脉更加平和,仿佛久旱逢甘霖。阴丽华也放缓了脚步,似乎并不排斥他的靠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从最初的一步之遥,缩短到了不足半臂。

“其实,”阴丽华忽然轻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通道中格外清晰,“从小到大,我很少能与人靠得这么近而不觉得不适。即便是家族中的长辈,也大多需要运转功法才能抵御我身上不自觉散发的太阴寒气。”

刘秀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太阴星力的清冷让她本能地与常人保持距离,而自己的赤帝血脉恰好能与之调和。这种奇妙的互补,让他心中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刘秀诚恳地说,“靠近你的时候,体内的燥热都会平息许多。自从觉醒血脉以来,我时常觉得胸中有一团火在烧,特别是在情绪激动或者动用血脉之力后。但现在,那团火变得温顺了。”

这话说得直白,说完他才觉得有些不妥,耳根微微发热。阴丽华却没有露出不悦的神色,反而唇角微弯,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那笑意很浅,却仿佛春风吹过冰湖,让她的整张脸都生动起来。

“如此说来,我们倒是各取所需了。”她语气中带着几分难得的轻松,“这或许就是师尊常说的'缘法'。”

朱祐在刘秀脑海中啧啧称奇:“看看,这就是缘分!本座活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命格如此契合的两个人。你小子可要把握机会啊!这等良缘,错过了可是要遭天谴的!”

刘秀这次没有立刻反驳朱祐,因为他自己也感受到了这份奇妙的契合。不仅仅是命格和修行上的互补,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亲近感。这种感觉在他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温暖。

“阴小姐...”他刚开口,就被阴丽华打断了。

“叫我丽华便可。”她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柔和,“既然命运将我们联系在一起,就不必如此生分了。在宛城,阴家小姐这个身份,反而会带来不少麻烦。”

“那...丽华。”刘秀从善如流,也道,“你也叫我文叔吧,这是我的字。家中长辈和挚友都这么称呼。”

阴丽华点点头,算是应下了。两人之间的气氛越发融洽,之前的生疏和戒备在不知不觉中消融了许多。他们继续并肩前行,脚步声在通道中回响,形成一种奇特的韵律。

走了一段路后,通道开始变得宽阔,最终来到一个类似厅堂的空间。这里约有十丈见方,穹顶较高,上面镶嵌的萤石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厅堂中央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角落里甚至还摆放着一个书架,上面整齐地码放着一些竹简和帛书。显然,这里是密道中的一个中转休息处。

“在这里稍作休息吧。”阴丽华轻声说道,自己在石桌旁坐下,“前方的路还很长,不必急着赶路。”

刘秀在她对面坐下,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书架吸引:“这些是...”

“一些先祖的手札和修炼心得。”阴丽华解释道,“阴家历代都有身负太阴星命的子弟,这些是他们留下的经验。当然,也有一些关于星象、命理和天下大势的记载。”

刘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环顾这个隐秘的空间,忽然问道:“丽华,你经常来这里吗?”

阴丽华轻轻摇头:“不常来。只有在需要独处,或者修炼遇到瓶颈时,才会来这里静思。这里的太阴之气比外界浓郁,对我修行有益。”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像今天这样带外人进来,还是第一次。”

这话说得平淡,但其中蕴含的信任让刘秀心中一动。他郑重道:“这份恩情,文叔铭记在心。”

阴丽华微微一笑,没有接话,而是转而问道:“文叔,你今后有何打算?总不能一直逃亡吧?”

刘秀苦笑一声:“实不相瞒,至今尚无明确打算。原本只想逃离追杀,保全性命。但现在...”他看了看阴丽华,语气变得坚定,“或许该好好思考未来了。新朝暴政,天下将乱,我身负赤帝血脉,注定无法置身事外。”

“天下将乱...”阴丽华轻声重复,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师尊也曾如此预言。她说乱世将至,群星闪耀,而太阴星命的责任,便是在乱世中守护一方安宁。”

“守护安宁...”刘秀若有所思,“这何尝不是一种责任。”

两人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他们都身处其中,无法逃避。

短暂的沉默后,阴丽华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白色玉符,上面刻着一弯新月,递给了刘秀:“文叔,宛城如今并不太平。新朝'影阁'的密探活动频繁,不仅针对前朝宗室,也在暗中排查、拉拢或清除各地有潜力的修行者与势力。我阴家树大招风,亦在其监视之下。你在此地,需万分小心。”

刘秀接过玉符,触手温凉,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纯太阴之力。他珍重地收好,也从怀中取出一物——那是一枚普通的玉佩,成色普通,却是他母亲留下的遗物。

“这是我随身携带的玉佩,虽不值钱,却是我的一份心意。”刘秀递过去,“算是...回礼。”

阴丽华微微一愣,看着那枚朴实无华的玉佩,眼中闪过一丝波动。她伸手接过,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刘秀的手掌,两人都感到一阵微妙的悸动。那感觉转瞬即逝,却清晰地烙印在彼此心中。

“我会好好保管。”她轻声说,将玉佩小心地收入袖中。

休息片刻后,两人继续前行。这次却是真正的并肩而行,距离近得几乎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密道中的萤石光芒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途中,他们经过几处岔路,阴丽华熟练地引领方向。在某条岔路的尽头,刘秀隐约听到流水声,阴丽华解释道那是通往护城河的地下暗流。在另一处较为宽阔的洞窟中,他们甚至看到了一些发光的苔藓和适应黑暗环境的奇特植物,这里的太阴之气格外浓郁,阴丽华说这是她平日修炼的地方之一。

随着行程的深入,两人的交谈也越发自然。刘秀说起自己在舂陵的童年,说起觉醒血脉时的惊恐与无措,说起逃亡路上的艰辛。阴丽华则谈及自幼修炼太阴之法的经历,谈及身为阴家继承人的责任,谈及对天下大势的担忧。这些平日里不会轻易对人言说的心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密道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你知道吗,”阴丽华在某段路上忽然说道,“我小时候最怕月圆之夜。那时太阴星力最盛,我常常整夜无法入睡,只觉得浑身冰冷,仿佛连血液都要冻结。后来师尊教我控制之法,才慢慢好转。”

刘秀想象着一个小女孩在月圆之夜独自忍受寒冷的画面,心中不禁泛起怜惜:“我恰好相反,最怕正午时分。太阳最烈的时候,体内的血脉就像要沸腾一样。”

这种相似的痛苦经历,让两人之间的距离又拉近了不少。他们仿佛镜子的两面,虽然属性相反,却有着奇妙的对称性。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丝不同的光亮。那不再是萤石的冷光,而是淡淡的、温暖的月光。

“快到出口了。”阴丽华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

刘秀也感到一阵怅然。这段密道之旅虽然短暂,却是他逃亡以来最安宁的时光。不仅因为暂时脱离了危险,更因为身边这个清冷而又温暖的女子。

在出口前,阴丽华最后一次停下脚步,正视刘秀:“文叔,记住,出口在城西祠堂的祭坛下,出去后速速离去。若有需要,随时可以到漱玉轩找我。”

“我记住了。”刘秀郑重地点头,“你也保重。”

两人相视片刻,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一种基于共同秘密和命运关联的微妙信任,已在彼此心间悄然生根,并且萌发出了更加复杂的情感嫩芽。

而刘秀不知道的是,在他怀中,那枚得自玄云子的、一直沉寂的赤霄剑剑柄上,一丝极淡的赤芒,与阴丽华所赠玉符上的月华微光,正遥相呼应,仿佛预示着更为深远的未来。命运的织机已经开始运转,将两条原本平行的星轨,巧妙地交织在了一起。

密道出口并非安全之地。刘秀与阴丽华刚出祠堂,便遭遇了早已埋伏在此的新朝密探。两人被迫首次联手对敌,太阳太阴之力初试锋芒,将爆发出怎样的威力?这场遭遇战,又会将他们的关系推向何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密道暂避 初诉秘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你的大师兄

她被赶出侯府后

太过分了二师兄

过天门

丹武毒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