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开学以后,郝佳被英语老师推荐去市里参加英语竞赛。
曾经在国际五星级大酒店与各国老外谈笑风生的经历,让她无视场地,无惧开口,自信大胆地说出精心准备的演讲稿,与其他十来岁紧张的少男少女一比,她要显得游刃有余的多。
不仅完美演绎了内容,甚至还超常发挥,让跟班的老师特别兴奋,说她一定可以拿奖,要送郝佳回去的时候,被她拒绝了,说是好不容易来市里一趟,她打算一个人逛逛。
郝佳是骑着自行车来的,没有老师在一旁碍手碍脚,她凭借着印象中花鸟市场的位置寻了过去,没想到新旧花鸟市场就在一个地址,十多年都没有变化过,而且比后世还要热闹许多。
里头分成了好几个区,每个都很热闹。
她问了位置,直接走向卖各种果苗树苗的位置。
“茉莉花,卖茉莉花苗喽!1000株起卖,单株只要五分钱,超过5000株打八折,只要四分钱!走过路过都不要错过,今天不买明天就没喽!”一个精瘦的老汉踩在一个小木凳上,手里握着一个书本卷成的圆筒大声地喊。
路过的人停下来,问几句,就又不感兴趣地离开了。
而郝佳要找的人就是他。
“老伯,一亩要种几株啊?”郝佳没有种过茉莉,村里那些种茉莉花的人又生怕别人偷学似的,一个个嘴巴闭得死紧,一旦问到特别具体的信息,就顾左右而言他,就算郝佳只是个半大孩子,也怕她是家里派来的间/谍,防的特别严实。
所以到目前为止,郝佳会不知道一亩该种多上株茉莉花苗,亩产能有多少斤花苞,效益如何,只知道往市里卖的话,一斤茉莉花苞能卖出八毛到一块。
这价格是偏高的,毕竟现在种的人少,需求量大,等到一群人蜂拥而上地去种,价格直接被压了一半,只剩下三到四毛,又低于正常市场价。
一直到2002年以后,价格才稳定下来,但好景不长,很快又面临政府征收土地,大片的农田被征,茉莉花种植面积锐减,总之真正挣钱的就是这两年,好好把握机会,挣上几万不成问题。
“小姑娘是给家里人问的吗?知道茉莉花是啥不?”老伯从凳子上跳下来,笑眯眯地问。
“知道啊,村里有人种,我爸妈也想。今天来市里参加英语竞赛,顺路拐过来问问,要是合适,我就让他们来买了。”郝佳也装作十分天真无辜地说。
老伯一下子就信了,看她生的乖巧,也很耐心地说:“这茉莉花啊,一亩得挖两千七八百个坑,一个坑种三株,大概八千株,亩产800到900斤,但种得好的人家也有产1100到1200斤的,去年每斤价格大概8毛,我估计啊今年还得涨点儿。听说去年市里的茉莉花茶,卖的老好了,很多做茶叶的老板,都想弄点茉莉花茶卖卖。”
郝佳没记错的话,今年好像能卖出一块的天价,村里种了茉莉花的人小挣了一笔,又投入了大量的钱,接着就迎来第一批跟风者,成了吃了螃蟹的人。
郝佳的空间里有着绝佳的土壤和水质,普通亩产千斤的东西种在里头,小翻一倍应该不成问题,而且成色更好,味道更佳。
茉莉花看的是颜色与香味,她相信空间里种出来一定是极品茉莉,要是能卖出一块一毛到一块二毛的高价,把空地了的几亩都种满,她说不定能挣上一万块。
但这里有个问题。
空间的地太大了,而郝佳只有一个人,还是个学生,不可能长时间埋头在里头垦地挖坑种茉莉花苗。
她必须将这件事交给别人来做。
“谢谢老伯,我要回家跟爸妈谈谈,你多久出来卖一次花苗啊?怎么联系你?”郝佳有些担心下回再来老伯就不来了,想向他要个联系方式。
“这是我村里小卖铺的电话号,你可以给我打,如果我手里还有苗的话。”老伯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号码纸,已经皱巴巴的了,他有点尴尬地笑了笑,“早背着了,茉莉花苗种多了,卖不掉。”
“不是说价格不错吗?怎么卖不掉?”
“很多人都是好奇种一些,量都不大,一次买一二千株跟玩儿似的,费老大劲才能种出来多少啊,到时候又要拍断腿,偏偏我这要命的关头,又卖不掉,想着能多发几张电话号也是好的。”老伯热情又健谈,跟郝佳说了很多话。
拿了电话号码以后,郝佳蹬着自行车立马往清水村赶。
她得回家跟郝宏骏认真而深入地聊一下种茉莉花的事。
不是他来种,而是借他的名头,她请人来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