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发下来,胡卿卿用本旧挂历包书皮。旧挂历背面是空白的,露在外面,写上科目班级和姓名。十一本书整整齐齐堆在一起,让人很有成就感。
胡卿卿包好自己的,再帮双胞胎弟弟包。一年级的书本也不少了,双胞胎用的学前班旧书包,快塞不下这些书了。
胡广智的书本干净整洁,胡广义的却皱巴巴的。
胡卿卿白了胡广义一眼,帮他抚平课本,包好书皮,胡广义在一旁嘻嘻哈哈,讨好地递剪刀。
报完名第二天是周六,不用上学。胡卿卿难得睡了懒觉。
重生到现在,胡卿卿一直忙,身累,心也累,现在家里的一切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稍一松懈,就睡过头了。家里没人,胡卿卿躺在床上思考问题。
父母做盒饭生意慢慢进入正轨,房子买了,自己也转学了。
但是还不够,还有巨额债务压在头上,马上开店也要忙一阵子。
双胞胎的户口还在老家。胡卿卿打听清楚,眼下的政策卡得很死,一个房产地址五年内只能申请一个外地落户名额,而且不接受子女随迁。要想让两个弟弟也留下来,必须在政策收紧前,再买两套房。
前世胡卿卿初中时,班上很多学生都是半途从海市转学回去的,因为没有海市户口,无法参加本地中考高考,最终只能无奈转回老家。
胡卿卿听他们惋惜过很多次,当年海市买房送户口没赶上。
胡卿卿躺了一会儿,爬起来算账。每天盘账,看着收入不断增加,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无法言表,令她着迷。
攒够一笔,还一笔。胡维海原本打算按照老家风俗,还钱时请客吃饭,感谢工友的雪中送炭。但家里实在忙不过来,在外面吃饭不实惠,节俭的胡维海还没有养成上饭店请客的习惯,干脆每家送一份鸡蛋大米,只说送给家里老人孩子补身体。
借钱的同事们大多和胡维海的情况相似,都是外地人来这里打工,孩子读农民工小学,或者留在老家做留守儿童。
胡卿卿跟着胡维海一家一家送鸡蛋大米,看着逼仄的出租屋,和那些躲在大人身后,用怯生生眼神打量他们的小孩子,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自己有机缘重来一世,改变命运,这些孩子呢,他们长大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合适店面终于找到了,在菜市场门口东边第二间位置。
小卖部老板娘帮着寻摸的,她是这家店面的前租客是表姐妹。
老板娘用别扭的普通话热情介绍:“这个店原来卖米面粮油的,阿珍她婆婆中风瘫痪,孩子明年要上初中,夫妻俩干脆带孩子回老家,店转让出去,店里桌子柜子你们看看能用就用,不用阿珍就搬走。原来租了十年,还有五年租期。阿珍带你们到二楼看看,楼上能住人,你们开餐馆放几张餐桌也可以。”
阿珍就是老板娘表姐,她带着父女二人仔细看每个房间:“楼上楼下都是八十来平米,一楼隔了厨房。做饭馆绝对够了。旁边就是菜市场,位置也好,要不是家里婆婆瘫痪,孩子上学,我也舍不得转出去。”
这家店的地理位置没问题,菜市场门口,旁边好几块工地,人流量充足。
胡卿卿用卷尺估摸了尺寸,仔细观察了店内的情况。一楼能摆六张四人桌,二楼能摆十二张桌子。整体看起来很宽敞,用来做饭馆足够了。
二楼用木板搭了一个半层悬空阁楼,阁楼下方堆了几大包打包好的行李。从半开的门,看到里面昏暗一片。看样子,他们平常就住在阁楼里。
胡卿卿很满意,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卫生做的太差了,厨房油烟黑乎乎一片,看起来脏兮兮的,墙面上黑不溜秋的,居然还有蜘蛛网,水泥地面本来就显脏,现在更是看不出原本颜色,踩上去甚至黏脚。
不过,卫生什么的都不是大问题。因为阿珍急着回老家,又有小卖店老板娘作保,打包转让3000元。
胡维海之前看过几家店,要价都比这家高几百,阿珍的报价显得很实在。
对这个价格,胡卿卿和胡维海都很中意,决定盘下来,马梅花看过也表示满意。由小店老板娘做中间人,双方请来房东,核对完各种证件,重新签订了协议。
胡维海没有大砍价,阿珍投桃报李,主动降了200元,最终付了2800元转让费,房租每个月1200元,按季支付。
暂时没带那么多钱,胡维海付了一点订金,第二天去银行取了钱,付清所有费用后,这家店属于胡卿卿一家了。
阿珍一家着急回家,行李收拾好当天就找车走了。胡卿卿一家开始打扫卫生,规划开店事宜了。
胡卿卿有自己的计划,不想耗在打扫卫生这件事上,想说服马梅花请保洁打扫,马梅花和胡维海节俭习惯了,能自己干的活坚决不肯花钱:“自己干一会儿就忙完了,又不是多累的事,挣钱不容易,省着点花。这里我跟你爸干就行了,你带弟弟们回去看书吧。”
胡卿卿不忍心他们太辛苦,只好带着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心中对父母这种节俭行为很无奈。
也许,他们不是固执,不是不愿意改变,而是觉得贫穷的生活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只能尽量攥紧每一分钱,用来抵抗未知的风险。
开餐馆前的准备工作多如牛毛,量尺寸,拆阁楼,铲墙皮,定家具,各种琐碎的事情,胡维海一个人胡子眉毛一把抓,忙没头没脑。
终于,胡维海扛不住了,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花钱请人吧。
找老李帮忙介绍两个工人,一个水电工一个泥瓦工,胡维海自己当小工,三人蒙头干了一个星期,终于把餐馆收拾得有模有样。
没有精装修,原因很简单,没钱!装修的核心是能省则省,实用至上。
于是,二楼阁楼拆掉,瞬间空出许多位置,能多摆两张桌子。
老旧发霉墙面铲干净,粉刷得四白落地。
厨房油烟机全都拆了,换成商用大号油烟机。
门窗还能凑合用,重新上漆,等有钱再换新的。
地板撒上清洁剂,从上到下刷洗得反光,连门口的台阶上陈年老垢都铲掉,洗得露出了久违的灰白色。
这么收拾一番,餐馆大变样,窗明几净,气象一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